首页 > 旅游知识 > 轨道交通 正文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基本程序)

时间:2023-11-22 13:19:22 阅读:719 作者:GNcVTy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简要说说各阶段的特点

回顾我国城轨近年发展历程,已历经了“快速发展 →审批暂停→审批恢复→高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2003年《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即“81号文”,随着全国各地经济水平逐步提升,城轨作为基建主力项目,为地方拉动经济具有巨大贡献,因此随着越来越多 的城市达到“81号文”标准,城轨审批申请也渐成跟风之势。但17年8月包头地铁因自身财政问题被中央叫停,随后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城 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52号文”发布,审批条件更加严格,不仅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GDP、市区常住人口的审批条件更 加严格,例如地铁申报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81号文”的100亿提高到“52号文”的300亿,地区GDP从1000亿提高到3000亿,同时增加 拟建初期客运强度的条件,将地铁、轻轨的城市准入门槛显著提高,这使得项目各方面获得提高(包括项目质量、回款等)。
回顾过去十年期间(2011-2020年),全国城轨运营里程年均新增里程约652公里,其中“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年均新增872公里,为“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的两倍以上。截至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已达7978.19公里(其中地铁6303公里,市域806公里),较19 年增加18.44%,远超过此前的“十三五”规划里程 6000 公里,充分印证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基建屡超预期,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且未来快速发展在“交通强国”“都市圈”“城市群”驱动下更为确定,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 15000 公里以上,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约13.5%左右。当前城市运营情况中,以上海、北京、成都、广深、南京、武汉、重庆、杭州等大城市为主,集中度较高,CR5 超40%,CR10超61%。18年52号文后,城轨审批趋严,经济实力强、人口流量大的大型城市成为我国城轨建设的首批主力军,因此也进一步助推项目质量提高,同时项目下游回款有保障。

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实际建设阶段的最重要事件是

20世纪90年代以北京地铁1号线完全建成、上海地铁1号线(1993)、广州地铁1号线(1997)的建成为标志,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始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高潮阶段出现了哪些特点

(1)仍以政府主导为主。
(2)单线形式。既没有形成网络,也没有和现有城市的公交系统形成相互衔接。
(3)新技术引进多,国产化率低。
(4)资金来自政府财政的多,市场融资少。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调整阶段,调整时间分别是那年调整原因是什么

第一阶段为开始建设阶段,从1980 年代末至1990 年代中期。以上海地铁一号线(21公里)、北京地铁复八线(13.6 公里)、北京地铁一号线改造,广州地铁一号线(18.5公里)建设为标志,我国真正以交通为目的的地铁项目开始建设。随着上海、广州地铁项目的建设,大批城市包括沈阳、天津、南京、重庆、武汉、深圳、成都、青岛等开始上报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纷纷要求国家进行审批。
第二阶段为调整整顿阶段,从1995 年至1998 年。
地铁建设发展迅猛,许多地方不考虑经济的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有很大盲目性。针对工程造价很高、轨道交通车辆全部引进、大部分设备大量引进、城市地铁每公里造价1 亿美元左右等问题,1995 年国务院办公厅60 号文件通知,除上海地铁二号线项目外,所有地铁项目一律暂停审批,并要求做好发展规划和国产化工作。这期间近3 年国家没有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1997 年底开始,国家计委研究城市轨道设备国产化实施方案,提出深圳地铁一号线(19.5 公里)、上海明珠线(24.5 公里)、广州地铁二号线(23 公里)作为国产化依托项目,于1998 年批复3 个项目立项,轨道交通项目又开始启动。
第三阶段为蓬勃发展阶段,从1999 年至今。一是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国家从建设资金上给予有力支持;二是通过技术引进,国际先进制造企业同国内企业合作,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备本地化,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造价大大降低。国家先后批准了深圳、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南京、杭州、成都、哈尔滨等10 多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40 亿元国债资金予以支持,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需要,城市及城际轨道交通在未来十几年将处于网络规模扩展,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不断提高装备水平的大发展时期。到2020 年,我国将建成几千公里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干支衔接、技术装备优良的城际、城市轨道交通网,实现城际客运专线、城市轻轨、城市地铁同铁路客运专线之间的有机衔接,方便旅客换乘,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方向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又有一种新的动向:
(1)、随着经济发展回,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答东部沿海区域城镇化率不断增高,致使城市市区规模越来越大,某些地区城市体制的改变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需求增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范围,延伸的里程已盖了城市和乡镇的大部分区域,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城市轨道交通不在单单以发展地铁为主,城市轻轨加入加快了建设速度,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也进入了并行发展时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并开始注重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
(3)、在经济特别发达的一些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城市轨道交通开始向城际轨道交通领域拓展,这三个地区都在以城市轨道交通的理念编制城际轨道交通发展建设的规划,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些新的动向,表明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总规模还会扩大,发展前景是宏大的,建设市场是广阔的。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依据

1、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提出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容规划需报国务院审批,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审批。

2、城市轨道交通 主要内容(1)特定城市社会与经济环境下轨道交通系统的功 能定位。.根据我国现行的投资建设程序 投资前期工作主 ,根据我国现行的投资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1.整合原则
城市规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
(1)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计发程序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2)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3)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过程,城市的近期建设是远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既要保持近期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4)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2.经济原则
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1)要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做到精打细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 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富裕,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
(2)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进行经济综合论证,切忌仓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 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占用与能源消耗过大,建设行为过于分散,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在城市发展中要把集约建设放在首位,形成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加大投资密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实行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处理好土地批租单元的改进、产权分割下成片开发的组织形式,提高对城币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为城市更新预留政府控制用地,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安全原则
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城市规划要将城市防灾对策纳入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1)编制城市规划应当符合城巾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防洪措施;特别注意高层建设的防火防风问题等。
(2)还要注意城市规划的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问题。如城市规划中要有意识地消除那些有利于犯罪的局部环境和防范上的“盲点”。
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
(3)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协调,保护好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的同时,也要注意体现时代精神,包括使用新材料、新工艺,让二者结合“神似”而不是“形似”。
(4)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建筑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城市规划需要通过对建筑布局、密度。层高、空间和造型等方面的干预,体现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满足生态的要求。
5.社会原则
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
(1)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是环境的主角,让建筑与人对话,引人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交流联系的空间,使市民享受充分的阳光、绿地、清新的空气、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这种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城市环境,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面向21世纪的规划和建设的目标。
(2)是要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城市设施不仅要为健康成年人提供方便,而且要为老、弱、病、残、幼着想,在建筑出入口、街道商店、娱乐场所设置无障碍通道,体现社会高度文明。 国目前和将来都是老人和残疾人较多的国家,在城市中推广无障碍设计,其意义尤为重要。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是什么样的

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权下放之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审批都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执行。而国家发改委规定,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城区人口应在300万人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然后审批权下放后,基本上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是由“市长”决定,促使了当下地铁建设的高潮。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底,我国拥有地铁的城市增长至19个,运营里程达到了2366公里。据媒体报道,2014年3月28日,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设;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计划于4月底全面开工建设;长春地铁2号线5月全面开工;重庆2014年新开工轨道交通大学城---璧山段;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将于2014年底全线开工;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开工在即;郑州市2014年开工的地铁项目最多,分别是郑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郑州地铁2、3号线一期工程和郑州地铁5号线工程。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对轨道结构的要求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目前,我国已建成地铁的城市有:北京、天津、香港、上
海、广州;目前,北京地下铁道总长41.6km,天津有地铁7.4km,香港有地铁43.2km,上海地铁总长48.81km,拥有轻轨22.0km。正在建设地铁的城市有:南京、深圳;正在规划或预备上马建设地铁的城市有:武汉、成都、西安、长春、沈阳、大连、杭州等城市。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城市面貌也在发生变化,非凡是市政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对旧城区改造也在向纵深发展。但是旧城区一般既有各种建筑物、结构物密集,市政道路多,干扰大,改建难度十分大。由于地铁建设基本上是在地下进行,在城市的改建过程中优势比较明显,因此我国大部分城市在旧城改造规划中选择了地下铁道。但地铁建设造价昂贵,而且建设资金基本上是有地方财政承担,所以我国目前的地铁建设大部分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进行。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都拥有地铁。 为了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在地铁建设中,不但采取多渠道融资,而且在技术上采取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地段采取不同的轨道方式,也减轻了财政上的负担。在上海市,对旧城区建筑物密集地段,以地下铁道的方式通过,而在市郊或市郊连接部,以高架铁道或建成城市轻轨的形式。目前,上海建成了地铁一号线、地铁二号线,线路总长48.81km,建成轻轨22km,轻轨的建设造价约为地铁的1/5。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是国内地铁国产化水平最高,平均造价最低的工程项目。该地铁沿主城区中轴线建设,线路全长16.9km,其中地下线长10.4km,地面高架线长6.50km。地铁沿线共设车站13座,有8座是地下车站,5座为地面车站,初期客流量为每日47.3万人次,预计约占南京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17%。
重庆是我国有名的山城,市内地形起伏大,破陡路险,建筑空间紧张,自然纵坡较大,按照轨道交通的特点,该市优先选择了高架跨座式单轨交通方式,为轻轨交通系统。该线路东起重庆市的商业中心较场口,西至大渡口区钢铁基地新山村,分一、二期建设,全线长17.54km,建成后高峰小时客运能力达3万人次左右,初期年客运量1.5亿人次,远期年客运量3亿人次。规划中的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包括4条地铁线路和3条轻轨线路,全长206.5km。广州地铁一号线,全长18.48km,西南起芳村区的西朗,东至天河区的广州火车东站。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