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3-11-20 19:40:10 阅读:793 作者:多情谁似

隽永有致,余韵回环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创作背景及美学分析

一、创作背景

中国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是我国最早的艺术歌曲之一,可以说是我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这首作品凝聚了词、曲作者的心血。该歌曲的词作,是刘半农教授于1920年9月在英国伦敦留学时写的,刘半农通过形象的语言,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无限真挚的恋情,有着强烈的思念祖国和怀旧的感情,是中国早期广为流传的重要诗篇。该诗词由于音韵和谐,语言流畅,1926 年,对语言学颇有研究的赵元任,在当时出于与刘半农教授的共鸣,特意选取了刘半农创作的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谱写成一首歌曲。不久,《教我如何不想他》,很快便在群众中间流传开来。优美真挚的歌词配以委婉吟韵般的曲调,使得它在艺术歌曲的殿堂中大放异彩。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1张

赵元任为此词谱曲,也是借以表达自己对亲人、家乡、祖国的深切怀念。故而《教我如何不想他》潜藏着无限深厚的思情、思乡、思国之爱。说“思情”,则是因为远在异国他乡的刘半农同样思念和自己一度相依相伴、患难与共的恩爱妻子朱惠,《教我如何不想她》除了思念祖国,还有思念妻子的因素。而赵元任和杨步伟,也是一对相敬如宾的恩爱夫妻。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2张

沐浴着幸福美满的情爱生活的赵元任当然也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把这首歌曲谱写成优美动听、传情达爱,为当时爱国青年学生们最爱的浪漫歌曲。作品中的“他”既蕴藏有思念爱情、爱人与友情、友人(隐喻对故乡的深情怀念)的因素,更可以当成是思念家乡、祖国等非常广泛的理解。

赵元任以优美隽永的音乐,给歌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尽管赵元任把诗中的“她”改成“他”,并非是未经考虑的不经意之举,而是要给人以更多“想象”的空间,更为含蓄深邃。“他”,使这首歌具有更深广的音乐美学价值。这首歌的旋律优美深情,一是运用了我国戏曲的唱腔,富有“中国的韵味”;二则又融进了西洋风格的曲式构思和转调等多声技法,表现了思念和向往层层交织的深挚情意。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3张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初刊登于1928年版的《新诗歌集》,随之在国内传唱,是“五四”以后在知识界流传很广的优秀歌曲之一,后成为20世纪30年代风靡一时最为流行的独唱歌曲,很多人都以为是“窈窕淑女”所作。这首歌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通过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写,引人入胜地表现了情丝萦绕的青年独自徘徊吟唱的感人场面,表达了主人公对“他”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五四”时代的广大进步青年学生们在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中,为执着、纯真的爱恋而尽情歌唱。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最喜爱的一首艺术歌曲。歌曲的音调吸收了京剧的曲调,但我们从中根本听不出单纯的京剧音调来,因为完全揉合在作者创作的调子里,我们只觉得曲调新鲜、优美动听,充满了诗情画意。像这样成功地吸取民间音调创作,至今仍是我们创作上应当借鉴的。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4张

二、作品简介

赵元任是一位十分有才能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既有高度的作曲技巧,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他在民族化的实践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民族化和声的尝试、民族民间音调的选取、在词曲结合上对声调与音韵特点的考究等等。尤为可贵的是他以“五四”爱国精神对待音乐创作,他的作品在题材和立意方面都具有较深的意境。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通过描写风景如微云、微风、水面、鱼儿、海洋、月光等来表达对人的感情;或者说描写白天、黑夜、暮春、深冬,也就是描写春、夏、秋、冬四季,通过写景抒发心中的思念之情。可以看作是一首爱情诗,怀念人的诗,或思念故土爱国的诗。总之,是重复怀念之情。作曲家赵元任在深刻领会歌词含义的基础上,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和作曲技能,使歌词更增添了光彩。这首歌曲流传至今,快满百岁了,一直传唱不衰,历久弥新,其根本原因也正在此。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有着很多它本身所独有的艺术特性,自问世以来就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结接受和喜爱,甚至到了现代,还能经常在音乐会上听到这首歌曲。因为此歌男女高、低声部都可以唱,故而笔者就这首歌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便今后演唱此作品的歌者准确把握。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5张

三、美学分析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的一些进步音乐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反映了那个时代追求进步思想的要求。赵元任先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赵元任生长于中国,并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体会,同时又留学美国,对西方文化也有着深入的了解。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得这位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作曲家的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包含西式作曲技法的西方音乐文化特色。他在《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作品中,以中国特有的民族五声音阶为曲调基础,并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加以变化,作为前奏和间奏,既加强了全曲风格的统一,又使作品的民族风味显得格外鲜明突出。这首歌曲流传至今,仍然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通谱歌,也是一首带有抒情性质的歌曲。歌词分为四段,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选取了微云与微风、月光与海洋、落花与鱼儿、枯树与野火等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示了作者浓烈的思恋、热爱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歌曲是“情景交融”的极好说明。下面,我就从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和声织体、表演艺术四个方面,为大家解读。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6张

1.曲式结构

作曲家大概是出于对歌词结构的考虑,这首歌曲采用了变奏曲式,通过引子→主题→三次变奏→尾声的结构框架,将歌词与歌词之间、歌词与乐曲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引子 主题 Var.1 Var.2 Var.3 尾声

b — a 间奏 c — a' 间奏、引子 c'— a" 间奏 d — a (间奏变体)

1—4 4—12 12—18 22—30 30—36 44—51 51—58 62—66 66—72 72—76

E→B→E→e→G→e→E

对于全曲旋律的创作,赵元任也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乐曲以一个短小而轻柔的引子开始,只有一个4小节乐句的规模,是以主三和弦的分解和弦为骨干音的乐句,音乐清晰而明朗,由钢琴与小提琴共同陈述: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7张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8张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9张

引子的速度不快,为适度的中速,这为乐曲感情的抒发提供了一个宁静平和的基调。乐句可分为两个乐节,每一乐节有两小节。音乐是建立在E大调主和弦基础上的,采用了富于流动的3/4拍为其基本的节奏框架。两个乐节的节奏相差无几,占主要地位的附点节奏与前后紧贴的八分音符,形成一种极富弹性的韵律,好似小船在平静的海面上随风飘荡般的感觉。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10张

作为一种背景材料,它将贯穿于整个音乐过程,成为乐曲内在的统一因素。

歌曲主题一开始,便是在这种微波荡漾般的动感之中呼之欲出的,旋律是那样地自然、口语化。这是一个夹带一句衬词的四乐句乐段,乐段结构并不十分工整,共14小节,但是这并不影响乐曲结构上的美感。这个乐段的旋法简练,曲调亲切、生动,恰切地表达了歌词所需要的意境和情绪:

1=E 3/4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11张

歌曲的第一乐段是全曲的主要基调,整个旋律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在创作。第一乐句的旋律起伏比较小,音符基本上都是以级进为主,感情平和而细腻,感情丰富。平静、柔和的旋律,配以3/4 的节拍,造成一种异常恬美、幽静的气氛。这里,歌词是结构相似的排比句,音乐也采用了相应的手法;第二乐句和第一乐句基本相同,是对第一乐句旋律的重复,只是在第3小节上稍加改动。作者在“微云”、“微风”上做了简单的处理,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细微的差别:第二乐句在“微”字上加了个上方小三度而后下行,这一细微的变化,足见作曲家在词曲结合上的精雕细镂。这两个乐句中的“微云”、“微风”,是春天的感觉,有一种向上的情绪。显得感情细腻而又富于变化;第三乐句随后来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啊…….”前面对景色的描述,在这里感情也随之抒发出来了。最后,引出了“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一中心议题。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12张

这个部分是弱起,钢琴伴奏在这里一定要轻而连贯,不能张场,依旧以E作持续音,保持着引子中所提供的节奏型背景材料,默默地为旋律提供巩固的和声基础。从其内部结构来看,整个部分就建立在一个主和弦的框架之中,色彩单纯,气息平和,与歌词的文学意境十分贴合。同时,当旋律在上方积极流动时,伴奏就抓住旋律进行配以分离的和弦;当旋律停下来时,伴奏便开始为其添加色彩。因此,二者的整体效果很是精致,巧妙。主题结束后,又一段4小节的间奏出现,它一方面起到收束主题情感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段的变奏作一个情绪上的铺垫。这段间奏是从引子发展而来的,规模、节奏均与引子相同,只是旋律进行上刚好与引子相反。引子中附点与八分音符的节奏第一次结合时,旋律先抑后扬,间奏中同样之处则先扬后抑;引子中附点节奏第二次出现时,是通过上行跳进的方法迸发出来的,间奏中同样之处则是通过下行跳进低回前进。伴奏也稍有所改变。引子中钢琴伴奏基本是跟随小提琴旋律的,但仍旧有些差别。而间奏中则丝毫不差紧贴着小提琴。同时,由于和声功能上的变化,从下属到主的进行改为六级和弦到二级各弦再到主和弦的进行。因此,在音响效果上、情感宣泄上,都会有所变化。

乐曲的变奏一(第二乐段)和变奏二(第三乐段)也与主题(第一乐段)同样:平静、优美,旋律手法简单平易,音乐形象鲜明生动。

变奏一的结构、规模与主题完全一样,也是一个四乐句乐段,可分成两部分:前两个乐句为第一部分,后三个乐句为第二部分。内容同样是先叙事后抒情。即第一部分(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先描写清凉的夏夜:既写了天上的月光,又描述了地上的海洋。可以说是对主题(第一乐段)的再现。“月光”、“海洋”正似海水轻轻拍打着海岸,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作者的爱慕之情又随之流露出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或者对亲人对“他”“她”)愈发强烈的思念。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13张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14张

变奏二固定的四乐句乐段重新填写了第三段歌词。即第三乐段写秋季:水面的落花、水底的鱼儿。该曲调从容不迫,逼真地描述了落花在水面“慢慢流”、鱼儿在水底“慢慢游”的生动形象。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15张

上面两段曲调的节奏、音型基本上类似,但它们又各具有自身的感情色彩:第二乐段旋律连绵起伏,仿佛在赞颂着“月光”、“海洋”相恋的绵绵深情;第三乐段中的“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两个乐句的节奏、附点非常清晰,情绪更为激动,这种附点的节奏,常常是表现一种不安的情绪。

6=e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16张

这里的调性突然从前面间奏末尾的E 大调转入其同名(e)小调,旋律(见上例①处)显然是具有朗诵调的特点。这个音调虽然仅只一个短小的乐句,但却给人以异峰突起的感觉。为了加强全曲的统一感,这一乐段的最后一句(见上例②处)又从e 小调回到其关系大调(G 大调)上。作曲家根据歌词情感的需要而创造性地借鉴西欧作曲技巧,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变奏三的结构、规模没有丝毫变化,但乐段的感觉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就是说,第四乐段是写枯树、冷风、野火、残霞,这是冬天的感觉。这个乐段,同样借鉴了西欧作曲技法。它的调性又转回e 小调,旋律建立在和声小调上,情绪黯淡、凄凉、抑郁:

6=e 3/4 4/4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17张

突然,曲调又由e 小调转向同主音的E 大调上,歌声逐渐变得明朗而富有生气:

1=E

(前3=后5)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18张

这首歌的主题是“想他”,其结尾是渴望。在变奏一(第二乐段)中的旋律与主题(第一乐段)虽有一点小小的变化,但还是在主题(第一乐段)的基调上发展变化起来的。乐句从六级音开始,采用跳进与级进相交替的方法,尤其是每一小节连接处四度、五度甚至七度大跳,使得旋律线条起伏跌宕。

《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作品的歌词分成四段,而且每一段都能够回转似的点明主题“教我如何不想他?”所以歌曲前面三段的最后的乐句都是一样的,而到了第四段的最后的乐句因需要情绪的升华,故在音调上作者做了一些变化,而节奏性和间奏没有改变。因此,整部作品的一致性就得到了协调。由于歌曲是以“情”为中心的,几段音乐用不同的调式和调性来变化几个不同的情感意境,故而旋律的线条显得优美而细腻,曲调中透出无尽的缠绵。词作者与曲作者就是这样的巧妙联合,天衣无缝,给人们创造出了一个音乐与诗词相交汇的极高境界。纵观全曲,它仿佛一座宫殿,宫殿内有四间规模一样的屋子,但每间房屋里的摆设却各有异同。显然,这体现了作曲家的心智,那是一种极具艺术理性的铺陈,而不是随字定腔的感性创作。

2.调性布局

作曲家将最主要的主题音调定在每个乐段第三句的第三分句,即“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个乐句的曲调富于浓郁的民族特色,该乐句既是歌词的中心句,又是歌曲的点题乐句。“教我如何不想他”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听起来非常亲切、流畅,究其原因乃是这个乐句的。音调与京剧音乐中西皮原板的过门音乐有着密切的姻缘关系: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19张

这个主题共出现了四次,随着每段歌词意境和感情的不同,作曲家对它们的调性布局也作了细致入微的处理:第一次收束在原(E)调上;第二次向上跳进七度收束在属(B)调上,第三次转调,收束在临时主(G)调上,第四次旋律作了些改变,提高八度达到全曲高潮,仍回原(E)调。虽然每次调性都有变化,但旋律却基本保持原貌。这种特殊处理方式,不仅使歌曲的主题鲜明突出,而且使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句得以贯穿全曲,从而更加显示出这首歌曲的民族风格和整体感觉。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20张

可见,调性变化是作曲家用以刻画这首感情多变的歌曲所运用的重要技法。整首歌曲的调性布局为:E→B→E→e→G→e→E 。在这首短小的歌曲中,竟出现了如此频繁的转调而又不使人感到多余,正表现了作曲家写作技艺的高超。

3.和声织体

关于歌曲的和声及伴奏织体,其特点也是十分明晰的。歌曲的钢琴伴奏就像一首弦乐四重奏,和声明晰、清秀。在一些地方为了加强旋律给人的印象,索性用同主旋律的八度来伴奏(如每乐段:“啊”的地方)。主长音的使用也是此曲和声的一个特点,如前三个乐段的每段前两句,几乎都在主长音上。无论上面的和声如何走动,主长音的存在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同时,到第三乐句终止时,又显得语气很突出。在节奏安排上,一小节中长音符用在前面,短音符用在第三拍。伴奏中几乎也是这样处理,在每个乐段的前两句钢琴伴奏中,最高声部自成一个优美的旋律,这个旋律和助奏的提琴的旋律、人声的旋律以重唱或重奏的效果相配合,造成一种和谐、优美、富于想象力的音画。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21张

4.表演艺术

《教我如何不想他》既然是一首艺术歌曲,自然是服务于人声。通观这首歌曲的歌词、曲调及伴奏织体的特点,“自然”就是演唱这首歌曲的“神韵”。

①歌唱方法

演唱艺术歌曲尤其是对于一个专业的演唱者来讲,科学的演唱方法尤为重要。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气息通畅。声音要松弛而明亮。运用正确的发声位置演唱歌曲。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发声。正确发声机能的活动是建立在最大限度地运用共鸣,而不是用喉头的力量,不是用气息压迫它,而应当是柔和地有弹性地运送气息,引起腔体整体的共鸣。有了这个基本条件,再就是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最后全身心地投入情境之中,抒发情感(此乃以下具体论述)。

②感情发展

《教我如何不想他》全曲以柔和、恬静的声音徐徐展开,自然、明丽,透着淡淡愁绪的乐思。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均匀、流畅,避免声音的做作,朴实地表达含蓄、蕴藉的感情,倾诉特定历史时期深沉而炽热的爱情。正如前面谈到的,这首歌曲演唱最要下功夫做到的就是曲调和语言结合得自然。这首歌曲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整个曲调进行和语言的四声大多符合,所以演唱时,歌者要随着歌曲感情的发展,并注意字的声韵,当扬则扬,该抑则抑。要做到既不随意,也不雕饰。只要韵味自然出,情致就会盎然来。

歌曲的前奏悠扬而飘远,第一乐句“天上飘着些微云”应紧随着这种感觉,如同即兴从心中到口中哼出的一样;第二乐句“地上吹着些微风”,其中“微风”的“微”字用“16”唱,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22张

演唱时歌者应该进入冥想的状态。想象微风吹拂树叶,把自己带到树枝轻轻摇摆,自己的头发也随风飘动。接着引发出亲切、感人、充满温情的E大调旋律。不要只在嘴唇上用力,口腔要给点空间,在咽腔咬准“微”字。旋律虽然稍有变化,但仍须保持这种感觉;第三乐句的感情由原来的平静、柔美略有上扬,“啊”字开始渐强,“微风吹动了我头发”至“发”字到达高潮,“发”字的后半段一个下滑,声音转弱,“教我如何不想他?”一句犹如进入美妙的瞑想。这里要找到一种“闭上眼睛,想起心爱的人儿”时的美好感觉。

整段的旋律较为平和,音域跨度不大,故较易演唱。但要注意音色的变化:声音一定要轻而实,音色要明亮,当唱到最高音升F时,要在真声的基础上渗入假声,歌唱者心里一定要体会到一种思念的感情。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23张

第二乐段要承续前面瞑想的感觉。前两个乐句“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如同仍旧沉浸在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中。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24张

到第三乐句,“啊”字声音渐强,“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感情渐趋热烈。是啊,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想起与爱人共同度过的这样的夜晚,是多么思念他啊。于是顺理成章地引出第四乐句:“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里的旋律,作曲家在第三乐句采取了与第一乐段同样的处理,“夜”字前半段达到高潮,后半段一个下滑。但后面则与第一乐段的不同,采用了一个上行七度,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将炽热的感情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演唱时,歌者一定要将这种思乡之情体现出来,声音要明亮,同时要带有一丝淡淡忧伤。其中描写的月光、海洋、炎夏来临要多一些平稳、静止和懒散的感觉。这里还要注意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造出层次感。

第三乐段感情渐趋平复,如同再度回到回忆的梦想中一样,心有所想,口有所唱。前两个乐句“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声音要如同流水一般,从嗓中“流出来”,更像是哼出来的一样,用音乐的美使语言的美得到延伸。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25张

在注意语言美的同时,使声音柔和、集中、均衡。而后,一个突然的转调,由原来的E大调转为G大调,歌者在演唱中的情绪也要随之转变,由原来的思念、懒散到不安。把不安的感觉唱出来,前后两个乐句要有对比。“燕子你说些什么话?”一句采用西洋作曲技巧,极大地丰富了戏剧性的表现力。主人公被双燕呢喃从回忆中惊醒,看到成双成对的燕子,想到孤身一人的自己,不由得“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一分句的旋律与第一乐段的旋律听觉效果相同,但感情已大不相同。它更迫切,忧郁和烦躁之中带有那么一丝的无奈与惆怅,一丝长久思念却无法相见的无奈与惆怅,这为后面的进行预伏了暗示。演唱时,歌者对这两个乐句的节奏、附点要唱得非常清晰,情绪要更为激动一些。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26张

第四乐段开头是小调性质,悲凄、荒冷,“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这一幅冷酷的图景,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感情已与前截然不同。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27张

第三乐段末的暗示明朗化,恋人的恋情遭遇了阻挠和破坏,遇到了危机。但调式马上又转回大调,“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感情有所转变。正如一句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可以套用为:“看到了晚霞,朝霞的升起还会远吗?”这是一种对阻挠势力的宣战,对自己意念的坚持,坚信真诚的爱情必将完满。演唱时,歌者应注意:要把枯树、暮色、残霞唱得沉重一些,“残霞”二字,将时值唱足,特别是“霞”字和它前面的装饰性的半拍,要强调唱得有韵味些,把字念好,其中的“摇”和“烧”要唱出一种深深的痛苦。紧接着“教我如何不想他?”是对这一信心的肯定,非但要想,还要相见,更要永远在一起。

这首歌的四个乐段,最后的结尾都落在“教我如何不想他?”上,要把“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个乐句的韵律唱得非常讲究,在节奏上不能太机械,而要有点中国古代书生吟诵诗词那种韵味。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28张

总之,这首艺术歌曲,在二度创作上,唱的感觉应年轻些,要忠于原作的语言。也就是说在语言上更年轻些,音色更明亮些。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29张

以上是对全曲感情脉络发展的解读。当然,演唱中除了要把握这些感情处理之外,还要注意,音程跳动时要保持歌唱状态的统一和呼吸的稳定,以自然流动的声音表现春风习习、月光

依依、秋水悠悠、残霞匀匀的灿烂可爱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象,表达绵绵的情思和浓浓的依恋。

③高潮处理

一首歌曲的华彩,其高潮部分是整首作品的灵魂。对于演唱者来说,高潮部分处理的成功与否往往会成为其演唱是否成功的关键。全曲的高潮就是这首歌曲最后一个乐句,所以,歌者在演唱这一乐句时,要特别注意,结尾的高音不要像西洋歌剧一样以雄壮、戏剧化的方式收束,要达到一种吐字亲切、声音通畅的效果。这里,有一种在逆境中展望美好未来的感觉。作为全曲的高朝部分,只有歌者将此乐句处理好,才算把握了这首艺术歌曲的灵魂。

教我如何不想他(如何处理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第30张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著名作曲家赵元任先生在“积极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性的艺术歌曲的创作模型及其规律,把民族的审美习惯与西洋音乐创作手段结合起来”的道路上,创作出的一批“既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又有创新性的音乐作品”中的一首成功例子,这首作品将中国特有的语言学、音韵学同西洋作曲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如赵元任所说的:“作品中只有做到了有‘中国特别的风味’才能为中国艺术歌曲作出‘有个性的贡献’。”故而该作品已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宝库中一首经典艺术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艺术歌曲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她优雅的风格和深刻的爱情意味打动着人们,不仅成为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而且被定为高等音乐学府的优秀声乐教材。建国以来,我国老一辈的声乐艺术家们曾多次演唱这首歌,从而使之更加焕发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