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知识 > 轨道交通 正文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的成立过程(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

时间:2023-11-19 15:14:04 阅读:999 作者:Ftu5GK

国家安全认证中心主要在哪个地方

国家安全认证中心主要在北京。他会对很多个方面进行安全认证,包括食品安全,建筑安全等等。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获批名单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的公示》 ,具体名单如下:
序号 中心名称 主要协同单位 类别 1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 前沿 2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中心、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等 文化 3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航科技集团等 行业 4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等 行业 5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南开大学等 前沿 6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 区域 7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行业 8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 前沿 9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 文化 10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商飞公司等 行业 11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浙江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浙江医学科学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 区域 12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等 区域 13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 区域 14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半导体所、国防科技大学等 前沿 牵头申报高校名单 :
(初审名单共35家,答辩通过17家,最终认定通过14家(即上表名单)。此次答辩未能通过的协同创新中心下次认定申报时可不占用牵头高校或地方推荐指标,不参加专家初审,直接进入会议答辩环节。) 中心名称牵头申报高校答辩结果认定结果(最终通过)一、面向科学前沿类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通过通过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 通过通过人工微结构与量子调控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 通过通过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通过通过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二、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类 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 通过通过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 通过未通过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 通过通过三、面向行业产业类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中南大学 通过通过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 通过未通过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通过通过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通过通过未来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共性基础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同济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 通过通过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通过未通过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 江南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四、面向区域发展类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 通过通过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 通过通过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脑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辽宁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东北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 通过通过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 通过通过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生物多样性与云南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 未通过未通过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的成立过程(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

交铁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中心(成都)有限公司怎么样

交铁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中心(成都)有限公司是2018-03-29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内然人投资或控股的容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环交大智慧城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大厦4楼404。

交铁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中心(成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0106MA6CCC023B,企业法人柴俭,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交铁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中心(成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专用设备质量安全、行车运营安全、路外环境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营业线施工安全、公共安全及其他安全生产评估与评价、技术咨询;交通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安全标准化咨询服务;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咨询服务;减灾防灾工程设计;应急救援演练评估及咨询服务;科技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及咨询服务;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安全技术教育咨询;法律咨询服务(不含律师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交铁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中心(成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牵头的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入围2011计划的可能性有多大

现在已近是进入了啊!!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设现状目前已经挂牌的协同创新中心有:
1、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
2、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
3、肿瘤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
4、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5、量子调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
9、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10、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
11、国家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
12、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
13、拓扑材料科学与技术上海协同创新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
14、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
15、知识经济与法制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2]
16、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17、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8、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21、中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
22、“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3]
23、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24、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生物医用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
26、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
27、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河海大学、清华大学、长江三峡集团
28、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
29、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30、特殊区域公路大通道协同创新中心:长安大学牵头,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31、长江黄金水道绿色和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32、阻燃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33、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空军装备研究院、海军装备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科院电子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10所、13所、14所、20所、22所、27所、38所、39所、46所、48所、55所、58所
34、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
35、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武汉大学
36、有机发光显示(OLED)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
37、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38、山西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焦煤集团、太重煤机等单位
39、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
40、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1、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罗马大学。
42、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3、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大学。
44、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
45、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46、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
47、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48、海洋运输绿色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连海事大学、长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49、煤炭高效安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太原理工大学组建。
50、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武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校协同。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建。
52、世界文明与区域研究协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联合成立。
53、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牵头、台湾大学参与。
54、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55、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
56、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为主导,苏州大学牵头,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
57、小麦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农业大学。
58、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该协同创新中心由华侨大学牵头,暨南大学。
59、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天津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
60、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参与单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部、国家宗教局等政府部门和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国际社会调查组织(ISSP)、东亚社会社会调查(EASS)、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
61、中国企业“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对外经贸大学牵头,商务部、浙江省义乌市、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日内瓦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为协同单位。[4]
62、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协同创新中心 :合肥工业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人民政府、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10家单位协同参与。该中心旨在汇聚国内外电动汽车及分布式能源领域的优质资源,构建人才高地、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形成一流学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建设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解决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国家级协同创新基地
63、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牵头,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参加的“共性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携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3家龙头企业组建的“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主要研发领域包括材料结构设计、绿色新工艺开发及化工工艺优化集成等。[5]
64、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依托天津医科大学在医学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及其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优势,南开大学在生命科学、药学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北京大学、华大基因有限公司及瑞典卡罗林斯卡分子医学中心(CMM)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攻关。[6]
65、湖南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牵头的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近日成立。该中心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4个国家级平台及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为参与单位。[7]
66、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建设。[8]
67、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共同建设。[9]
68、通航时代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10]
69、镍钴金属材料创新中心:兰州理工大学,金川集团、清华大学、瑞典国家冶金研究所等7家核心成员单位共同建设.[11]
70、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由河海大学、清华大学牵头,协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高校、水利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的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12]
71、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由三峡大学等11家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共同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将努力汇聚创新要素资源、形成协同攻关机制,积极构建地质灾害、水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和生态环境三个协同创新平台,着力解决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面向地方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13]
72、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国医药集团、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圣和药业有限公司
73、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东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74、纺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东华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75、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广电总局广科院、广电总局规划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广播电视台、华为、网络、AV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76、天津现代口岸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市口岸办公室[14]

这些不都是么, 已近替代了原来的2011计划了!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背景简介

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的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6月25日在北京揭牌成立,中心由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与行业院所及企业共同筹建,将主要为我国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
2007年,以“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研究”为试点,教育部、财政部对北京交通大学启动实施了“跃升计划”,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一条“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协同创新的路子,这也是“2011计划”的前期探索。为了解决轨道交通发展最急需、最紧迫的任务——轨道交通安全,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协同单位重点参与,共同组建了“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研究运营控制系统的自主可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识别、移动装备安全保障提升等三大任务。协同中心的建立将解决长期以来轨道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力量分散、效率不高、产学研脱节等问题,对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中心成立后将首先针对高速铁路的运营进行技术创新,并遴选出列控系统、高速列车、行车环境等相关的三个主要先行先试创新方向。其中,在列控系统方面,将满足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可用性的需求;高速列车方面,主要研究高速列车基础理论、高速列车技术标准、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等;行车环境方面,主要研究列车在不同线路及自然环境条件下车辆气动力诱发灾害的演化机理、评判准则,优化气动结构,实现流动控制。
据了解,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和之前成立的全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都是教育部“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项目,该计划旨在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据了解,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的要求,共同发挥多年来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实质性贡献,北京交通大学及中南大学针对我国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确立“定位国家战略急需,瞄准国际一流”的协同创新目标,经过多轮磋商,最终就建立“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达成一致意见。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的成立过程(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中心简介

该中心总体目标以轨道交通安全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突破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转变大学创新方式,提升大学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聚集一批轨道交通安全世界一流人才,建设轨道交通安全世界一流学科,培养一批轨道交通安全拔尖创新人才;汇聚和建设轨道交通安全世界一流研究平台,攻克轨道交通安全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和重大装备关键技术问题,建立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科学技术体系,呈现轨道交通安全若干世界一流科研成果。
2013年12月,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第三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副校长孙守光、余祖俊,中南大学副校长陈春阳、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李亮,以及各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确定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各校代表重点围绕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起草的《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考评及奖励办法》、《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中央专项资金分配方案》等3个文件(以下简称“3个文件”)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多项共识。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的成立过程(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介绍

北京交通大学独立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版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权新中心之一。中心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将主要为我国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目前,中心主任由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余祖俊担任。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的“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它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推进高校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通过任务牵引和中心建设推动转变高校创新发展方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冲击世界一流的新实力,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的成立过程(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第1张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分为哪几类各类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城市的轨道交通安全评价分为好几种,现在轨道交通有轻轨地铁轻轨地铁和。

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队伍

工程中心主任钱清泉教授是著名的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目前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惟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研发了国内第一套牵引供电SCADA系统,在30多条电气化铁路得到推广应用。
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陈维荣教授 ,铁道电气化自动化领域的知名专家,现任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新能源研究所所长。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的成立过程(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的成立过程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备于2005年,2006年5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8年2月通过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2008年底,实验室开始以实体化方式运作。实验室主任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唐涛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轨道交通专家孙永福教授,常务副主任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高自友教授。此实验室是在整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铁道部重点实验室“运输自动化与通信实验室”、“交通运输系统模拟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国家认可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以及铁道部“GSM-R研究与应用模拟系统实验室”的基础上,依托“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及全国评估排名第一的“系统科学”学科而成立。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的成立过程(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