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12本好书精选之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精华总结(看这十本书孩子会感谢你一辈子)

时间:2023-11-21 20:13:21 阅读:195 作者:徐良师诤友

12本好书精选之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精华总结(看这十本书孩子会感谢你一辈子)-第1张

图片来自网络

7.在内在工作中,当反依赖者转移成依赖者时,我们称作“跨越第一条河”。

8.依赖者:依赖者之所以依恋,是因为极度渴望爱。被遗弃的深刻伤痛转变成为要紧紧抓住另一个人的惊慌失措。

9.这种害怕对方不是真正陪伴自己,而产生的缠绵依恋、执迷嫉妒和高度警戒之下,隐藏了一种害怕被抛弃而变得孤零零的极度惊恐。依赖的行为是种逃避方式,用来逃避感受被遗弃的恐惧和痛苦。

10、依赖者在关系中很容易失去自己,很难去感觉自己或是表达感受,也不够自信,他们很难接受失去爱人的感觉。

11.关系中的反依赖者 走进一位反依赖者的房间,你可能会发现它像是一所禅宗寺庙:简洁空灵、质朴无华。单独、自由、与世隔绝和静坐冥想,就是他们的众神。借着树立一种信念系统,反依赖者合理化自己的立场,这信念坚持生命的目的在于走入单独。

12.因为单独、自由与静心冥想,遮蔽了他们想要被抚触、渴望温暖与款款深情的深切需求,这些背后隐藏着深沉的空虚和伤痛及缺乏安全感。

13.他们看不到这其实是他们和自己玩的一场权力游戏,因为和自己所受的伤害失去联结,对“自给自足”的坚持让他们很可能会羞辱或苛待伴侣。他们把能量投入苛责怪罪,而不是用来感受自己的痛苦。

14.为了释放长久以来掩饰在内心深处渴望情感接触所累积的痛苦,反依赖者可能会借着酒精、药物或者强迫性的行为来寻求解脱。

15.关系中的依赖者 依赖者的房间绝不会像间禅宗寺院,相反地,它通常比较像谭崔殿堂,柔和的灯光,舒服的抱枕、鲜花、芳香精油灯以及印度《爱经》的性爱交欢图。

16.这是一场战争:禅和谭崔的对决。就像反依赖者一样,依赖者也信奉自己的假神。他们所谓的亲密与爱不是真的,因为那也是源自于恐惧。

17.依赖者对孤单的恐惧和反依赖者对亲密的恐惧,同样都是阻碍关系的绊脚石。如果这些恐惧没有被面对,依赖者永不停息地追寻那个能使他们免于恐惧的人。结果是,那个人或者生命本身,将不断地迫使他们通过被剥夺或被拒绝的经验来回头面对自己。

18.依赖者追求爱常常是奋不顾身的。他们成为取悦者、顺从者和乞求者,仰赖另一个人来得到爱。一旦进入关系,依赖者几乎不可能会放手,因为他们的认同还有他们的幸福感与存在感,都与另一个人紧紧交缠在一起。

19.依赖者对于亲密关系的向往总是沾染着浓浓的需求,而他们并不想为自己的需求负起责任。阴柔隐晦的操弄手段和对于对方不愿坦诚相待的指控,玷污了他们追求亲密关系的努力。

20.戏码可以是我们进入内在的催化剂。一般而言,依赖者与反依赖者更常主动预约团体工作和会晤,因为依赖者在这类改善关系的努力上较投入,而反依赖者则倾向以静坐、爬山或工作,来面对失和的关系。

12本好书精选之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精华总结(看这十本书孩子会感谢你一辈子)-第2张

图片来自网络

21.要结束戏码,依赖者就得往自己内在看而不是把焦点放在别人身上。反依赖者和依赖者将会找到彼此。他们是挣扎着想要变得完整的两个部分,各自将自己少掉的那一块投射到对方身上。要认出自己失落的那一块,这两种人必须发现彼此,相互吸引的强大能量正是来自于此。

22.当双方碰撞出爱的火花,彼此之间的能量绝不只是生物性的,它同时也存在于我们内在想要变得完整的高层意识。不幸的是,我们常常缺乏觉知和认识来利用这样的境遇走入内在,并学习更了解自己。

23.感到绝望是一个绝佳的起点,这绝望的关头给了我们足够的动力,进行内在刻不容缓的工作,仅仅盯着关系上的问题,质疑伴侣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或是将一切归咎于别人的错误,并不能转化这些旧模式。

24.当我们终于停止把焦点放在外在,不再认为幸福和问题都是来源于外在,而开始处理羞愧、惊吓和被遗弃的伤痛时,依赖和反依赖者的戏码就唱不下去,无以为继了。

25.练习--探索依赖和反依赖者。反依赖者——思考下面的问题,看看它们是否适用在你身上:

26.你害怕在他人身上迷失自我吗?你不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没有办法感觉到自己吗?你害怕你的心意被别人占了便宜吗?

27.害怕如果敞开你的心,别人就会用他们的痛苦来拖住你吗?害怕你得去照顾他们吗?

28.你是否感到需要更多的空间,用来找回自己、探索创造力与宁静,而不是被要求?你害怕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吗?你害怕如果让某人进入生命中,你就没办法呼吸了吗?

29.当你感受到他人的期待的时候,你是否会觉得焦躁愤怒?你是否因为不想符合他人的期待与要求而懊恼?你是否因为别人不想为他们之间的痛苦负责任而生气?

30.你是否觉得在内心深处有个层面是别人永远没办法了解的?而你觉得如果敞开这个部分,就会被别人侮辱、操纵或拒绝?在深刻的不信任之下,你是否能够感受到那个内在的小孩,并和其联结?你的内在小孩是否渴望爱与接纳,却又害怕因此而被背叛和羞辱?

31.依赖者——要探索依赖者的心态,你要先想象自己处在乞求的姿态上,想象自己手里托着一个乞讨钵,等待别人施舍一点点爱,让自己感觉到那种等待,期待你终将得到你所等待的爱。请思考下列问题:

●你是否在等待真命天子的出现,这个人够敏感来爱你而又很坦诚?还是你已感到绝望和伤悲,觉得永远遇不到这样的人?

●你是否看见自己放弃尊严和权力来迎合他人,害怕被拒绝或羞辱?你是否会为了失去他人的爱而感到惶恐?

●你是否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而感到挫折?你是否因为一再被冷落而生气?你是否很想坦诚相对,却发现爱人再三抽身而逃?你是否恼怒别人用尽办法套住你,但实际上却不是真心想要和你在一起?

●你是否有种感觉,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值得被爱?不值得被一种真正允许你放松而且得到滋养的方式来爱?

●练习从看见自己的创伤开始。

五 拥抱内在小孩和走出创伤

1.在静心中,待在当下,专注于观照自己的呼吸、念头还有身体的感受。疗愈我们的内在小孩是急不得的。它是一个缓慢而细微的过程。

2.这和静心一样,如果带着目标静心,我们很快就会感到厌倦和挫折。在疗愈内在小孩和深入静心这两件事上,我们都只要享受过程就好了。我们可能会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待人处世的行为与态度上没有任何明显的改变。

这会让我们既受挫又失去勇气。然后在突然之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工作开始变得顺心、得到回馈,或是开始过着更有深度与滋养的爱的生活。

3.耐心来自于很深的信任,信任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意义和必要性,而且它会以它自己的步调发生。耐心与信任如此密不可分。不匆促、不预设立场,就只此时此刻。带着这样的特质,进入关系的疗愈,对我们的共依存关系,会带来深刻的冲击。

12本好书精选之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精华总结(看这十本书孩子会感谢你一辈子)-第3张

图片来自网络

我是王思渔,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情感修复婚姻挽回。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