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此人走门路买得四品官(清朝五人组团买官)

时间:2023-11-21 07:58:43 阅读:274 作者:心凉薄

晚清时期,政局黑暗卖官鬻爵之风大盛,朝廷从上到下几乎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虽说这种事自清初时就有,可朝廷对此控制的很严格,买官之人必须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核。而光绪时期就不管这些了,只要是有人肯出钱,任他是阿猫阿狗都能谋得一官半职。本文讲的就是一个木匠买官的荒唐经历。

此人走门路买得四品官(清朝五人组团买官)-第1张

光绪二十五年,一个名叫玉铭的木匠因开了一家木材厂而发了家。玉铭其人手艺好,人缘也好,因此找他承做木工活的主顾很多,不几年就积攒了一大笔银子。玉铭做生意很精明,他听人说,内务府是专门管理皇家工程的,于是便下了大的本钱去巴结那些当差的。有一次,颐和园奉旨维修,玉铭包揽了一处工程,赚了五十万两银子。

发了大财以后,玉铭就感到自己的商人身份不被社会重视,便想着给自己脸上贴金,加上他和内务府的人常打交道,深知身份的重要性。于是便花了一万两银子捐了个同知,可是不久后,玉铭发现这候补同知仅是虚名,一时半会没有实缺。更何况,凭着同知的身份想在官场上大捞一把似乎也不切实际。

此人走门路买得四品官(清朝五人组团买官)-第2张

经过几番打探,玉铭得知最近四川盐茶道空缺,要知道,这个职务可是大清朝难得的肥缺,属于正四品。按照清代制度,这种职务需要皇帝亲自任命。要想找到通天的门路可不容易,所以王铭东奔西跑钻营了几个月,仍然是一无所获。

一天,内务府造办处一个名叫恩丰的笔帖式前来拜访玉铭谈一些工程问题,不知不觉中玉铭便将他想法告诉了恩丰。听说玉铭为捐官的事情发愁,恩丰便替他找找门路。不过他说,要想捐四川盐茶道一职,最少得要十万两银子。

几天后,恩丰还真找到了门路,可玉铭得知所托之人竟是个道士后便心灰意懒。恩丰见了这种情景,猜中了玉铭的心事,便说:“可别小瞧了道士,道士的法力无边啊。”

此人走门路买得四品官(清朝五人组团买官)-第3张

玉铭还真是想错了,这个道士名叫高峒元,是北京白云观的住持。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高峒元于李莲英是结拜兄弟,年龄居长被李莲英称为大哥。高峒元经常出入宫廷,有时在宫中炼丹,有时打坐于慈禧太后面前大讲延年益寿的道教内功,实际上暗地里却与李莲英内外勾结,做着卖官鬻爵的勾当。

玉铭得知高峒元这层背景后,十分高兴,当下约定第二天登门拜访。高峒元和恩丰合伙卖过几次官,两人配合的很不错。可是高峒元看玉铭土里土气,心里有老大不愿意。幸好有恩丰的恳求,加上他自己最近需要一笔巨款开支,最终便答应了玉铭。

过了几天,高峒元派人将恩丰找去,告诉他李总管已经同意,但先要现款。恩丰赶紧找到玉铭将十万两银票全部奉上,高峒元接过银票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张上谕,上写:“着玉铭为四川盐茶道。”

此人走门路买得四品官(清朝五人组团买官)-第4张

玉铭被委任为四川盐茶道的消息公开以后,轰动了整个京城,前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玉铭高兴得合不拢嘴,款待宾客,整整忙了三天才收场。可他没想到,乐极生悲,几天以后,光绪帝在乾清宫西暖阁召见外放官员。玉铭既然是四川盐茶道,自然也在召见之列。

光绪帝问玉铭为什么要弃商做官,玉铭跪在地上,大讲生意经。他说:“臣这几年生意兴隆,赚了不少银子,后来听朋友说四川盐茶道比经商更赚钱,于是便丢下木材厂谋了这个差使。”

光绪接着又问:“你能不能写汉字?”这一问将玉铭问得大惊失色,沉默许久才说能写。光绪帝似乎看出了端倪,将御案上的纸笔扔在地上说:“将你的履历写来。”玉铭没有料到皇上真要他写字,吓得不知如何着手。其实,这玉铭根本不识字,更别说是写字了。

此人走门路买得四品官(清朝五人组团买官)-第5张

可如皇上发话了,他又不得不写,于是便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不是这里多一笔就是那里少一笔,左歪右扭,占满了一张纸。光绪看过之后火冒三丈,大声说:“这样的人能当四品道员,管好一省的盐政,给我滚!”玉铭吓得魂飞魄散,白花花的十万两银子打了水漂,官没做成,只好回去依然经营木材厂的生意。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