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从西部放歌到天路(天路词作者屈塬个人简历)

时间:2023-11-19 23:03:19 阅读:746 作者:丑陋旳本质

从西部放歌到天路(天路词作者屈塬个人简历)-第1张

2017年6月,屈塬在鸭绿江边的吉林临江市松岭希望小学采风

文 | 纪晨

去年年底,词作家屈塬和作曲家张千一的新专辑《一个都不能少——屈塬、张千一作品精选》出版面世。专辑收录了两人共同合作的15首作品,这些作品,是从屈塬和张千一二十余年合作创作的六十余首作品中精选而来的。包括《一个都不能少》《传说》《盟》《因为祖国》《雅鲁藏布》等,由杨洪基、腾格尔、韩红、王宏伟、降央卓玛等不同民族的11位歌唱家演唱。专辑录制时间横跨1999年至2021年,长达22年。

与风光无限的作曲家相比,词作家往往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幕后英雄。对此,屈塬却乐在其中,因为“歌词于我,是换一个方式写诗。能把好的音乐带给大家,我何乐而不为呢”。从河西走廊上的一名坦克手到作战参谋,从诗歌编辑到成为词作家,屈塬一直在一步步逃离部队核心岗位,努力让自己“边缘化”。“在有些人看来,我有那么好的条件却不求上进,但实际上我却在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理想。”如今已经退休的屈塬,说自己一辈子最想做的有两件事:一是穿上军装,另一个是从事艺术工作。“很幸运,穿着军装从事了文艺工作,最后两个心愿都实现了。”


作战参谋向往诗和远方

从西部放歌到天路(天路词作者屈塬个人简历)-第2张

屈塬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屈塬在语文考试中,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上百行的抒情诗。结果是失去了作文分数,最终落榜。之后他选择去当兵,被分配到甘肃嘉峪关某部任坦克驾驶员,其间也在连队担任文书。

紧张忙碌的连队生活,没有削减他自少年时已有的梦想,屈塬开始写诗,并时有作品在报刊上发表。

努力隐藏自己写诗才华的屈塬,还是被领导发现了,领导觉得这是一个好苗子,为他的成长发展创造了很多机会。

1980年,屈塬考入西安陆军学院参谋专业。在校期间,他的成绩屡次在同期学员中拔得头筹。毕业后,他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毅然选择回老部队担任作战参谋。

1983年,他从师里调至兰州军区司令部,担任作训参谋。那一年,屈塬24岁,是整个军区司令部里最年轻的参谋。在多次大的战役演习中负责拟制演习想定,想定等同于演习的“剧本”,想定的执笔者都是演习导演组的核心成员。那个时候的屈塬,即便做着部队中最核心的工作,但他仍觉得,自己的梦想不在这里,他更向往浪漫唯美的诗歌世界。

在兰州军区司令部工作三年后,屈塬决定回到原部队当参谋。别人都是挤破头想要往上走,他却花了半年时间,反复申请要回老部队。“在老部队,我的书桌上方就是窗户,窗外就是5547米高的祁连山主峰,终年不化的雪山,白雪皑皑。祁连山脚下就是丝绸古道,一边是滔滔流淌的祁连山雪水,一边是茫茫无际的戈壁滩,我就觉得坐在那儿,心情更自在、舒畅。”

忘年之交成就另一番人生

从西部放歌到天路(天路词作者屈塬个人简历)-第3张

1986年,屈塬终于从兰州回到甘肃酒泉。虽然他一门心思地要回到老部队,但对于未来,他也没有想过。“人生很奇怪,有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心里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但却知道自己一定要做这件事。”

1988年底的一天,屈塬想要把自己所有写过的诗歌整理成册。此前,他从没出版过自己的诗集,突然想要做这件事,就开始整理、打印、装订,厚厚一本诗集,他取名为《独牧西风》。巧合的是,就在他完成诗集的当天,部队负责摄影的新闻干事来屈塬宿舍敲门,说有一支创作组来到部队了。

这支创作组便是中日两国合拍纪录片《望长城》的工作组。他们沿着长城一路采风,来到了屈塬部队所在地嘉峪关,这里是万里长城中重要的关卡。创作组中的几位作家都是全国知名的作家,其中就有诗人、散文家周涛。屈塬很喜欢周涛的诗,他向前来敲门的新闻干事提及此事,干事说:“我负责给他们拍照,你要是敢去见他,我就想办法安排时间,让你和周涛老师见一面。”正说着,干事瞟到了书桌上放着的诗集,屈塬也不隐瞒,说这是自己刚刚编辑好的诗集。“正好啊,你就带着诗集,让周老师帮你看看嘛。”

当天下午,干事带着屈塬去见周涛。在文学界有“狂涛”名号的周涛接过诗集,问屈塬:“你是干什么的?”“参谋。”“参谋不是打仗的吗?写什么诗呀。”“我一直有这个爱好,请您帮我看看。”周涛说,“我保证会看,但不保证看完之后会说什么,也不保证有话和你说。”这样一位诗坛大家,答应会看屈塬的诗,已经让他兴奋不已了。从招待所出来,屈塬高兴地直奔酒泉城里,和一群战友痛痛快快喝了一场。

半夜三更回到营地,屈塬见干事已经等候他多时。干事埋怨他怎么跑出去喝酒,“周老师说要见你。说他晚上不睡觉也等你去找他。”屈塬赶紧跑步去见周涛,远远就看到招待所周老师房间的灯还亮着。一进房间,就见周涛像变了个人似的,热情地招呼他:“喝酒啦,你小子可以喝酒,你写得比我好啊。”周涛越说越兴奋,“翻看你的诗稿,前面都是泛泛的军旅生活。翻到中间忽然有了好的,越往后看越好,竟至于拍案称绝:这简直就是用元曲小令写的新诗!”三十多年后,屈塬再回忆依然感觉温暖,“周老师是我所仰望的存在,他是鼓励我呀!只要是他喜欢的,就不吝溢美之词。”

同去采风的创作组中,还有《解放军文艺》杂志的编辑部主任,周涛叮嘱杂志一定要发屈塬的诗,“多发,多发,比当年给我的版面还要大。”1989年5月份的《解放军文艺》,一口气发表了屈塬的12首诗歌,这组诗的名字就采用了屈塬诗集的名称《独牧西风》。

这组诗歌让全军看到军旅诗歌的阵营里走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诗人,也为他进入军艺学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时至今日,屈塬和周涛仍是忘年之交。

活在“边缘”的鱼

1989年秋天,作为第三届文学系学生,屈塬正式进入军艺学习。文学系人才济济,莫言就是第一届文学系的学生。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麦加和徐贵祥,以及当代作家阎连科,都是屈塬的同班同学。开学第一天的自我介绍环节,屈塬说自己之前是一名作战参谋。此言一出,大家都笑了,问他是不是走错了专业。

军艺毕业后,屈塬被留在《解放军文艺》编辑部,担任诗歌编辑。为时不久,领导都知道他曾经在机关工作,擅长处理文书,先后被选调到总政直工部文化处、总政办公厅秘书局工作。在总政秘书局工作一年后,领导找屈塬谈话,告诉他:“你被选中去做首长的秘书。”这下子屈塬慌了,虽然知道这是万里挑一的机会,但他也知道,一旦去做了领导的秘书,就将与自己的人生目标越来越远。屈塬不甘心,他去找总政文化部的部长,表示希望去文化部工作。部长珍惜屈塬才华,但由文化部出面要人,并不符合程序。即便这样,部长还是找到了首长。首长听到部长的请求后愣了几秒,说要想一想。两天后,首长的消息来了:“还是让屈塬去文化部吧,我想要找一个合适的秘书,还是相对容易一些,但文化部要找到一个管专业的合适人选确实比较难。让他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吧。”就这样,屈塬又一次成功地把自己“边缘化”,从统帅部门的核心岗位调去了总政文化部。

1994年,屈塬正式进入总政文化部工作,一下子就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代管过文学,分管过戏剧,长期主管过曲艺和音乐,一直在总政文化部文艺局(1998年改称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歌词这件小事

从西部放歌到天路(天路词作者屈塬个人简历)-第4张

在艺术管理部门工作,屈塬开始接触舞台艺术,自己也很少写诗了。诗人、词作家贺东久等朋友经常劝屈塬应该转投歌词创作,“诗歌萧条了,写诗还有多少人看呢?如果想要让更多人看到你的文字,就写歌词呀,歌词也可以是诗。”由于屈塬自己分管音乐,负责组织大型活动和音乐创作,如果去创作歌词,有“瓜田李下”之嫌。但在他心里,开始琢磨歌词与诗歌之间的联系。

1992年,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要参加当年的第六届全军文艺会演,知道屈塬是从兰州军区走出去的,就托人找到屈塬,请他帮助文工团创作歌词。在这样的机缘下,屈塬写成了他的第一首歌词《当兵走》。这个节目在全军文艺会演上获得一等奖。之后他又与作曲家孟庆云合作,创作了《一梦千年》,歌曲在中央电视台的MTV大奖赛上得了一等奖。这首歌被很多专家认为是标准的古典风作品。

在《一个都不能少——屈塬、张千一作品精选》中,《传说》是创作时间最早的一首歌,歌曲发表于1999年,创作于1998年。其实在1998年之前,屈塬就与张千一有过合作。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屈塬还处在从写诗到写歌词的转型期,歌词创作初露头角。张千一回忆,那时候的屈塬,歌词写得信马由缰,更像是自由诗。而促使屈塬走上词作家这条路的,是当时的一位总政领导。得知屈塬不愿意出头写词的原因,这位分管全军宣传文化工作的首长对屈塬说,“不要顾虑那么多,你要写,部队这么大的平台,机会多,好歌手多,我们就是要出人才、出作品。大家都可以写,谁写的好用谁的。尤其你是最了解上级意图的人,你来写,中间蒸发的‘水份’少。马上就是双拥晚会(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了,就由你来作词,印青作曲,你们两个一起写。”

当时,离2000年双拥晚会的举行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歌曲确定由王宏伟来演唱。屈塬和印青想到,王宏伟来自新疆,可以写一首关于开发大西北的歌曲。屈塬作为陕西人,又在甘肃生活多年,对西北非常熟悉。很快,两人就写出了《西部放歌》。屈塬还记得,歌曲写完后,他和印青一起去向领导汇报,印青抱着吉他边弹边唱。《西部放歌》大获好评,如期登上了双拥晚会。在随后举行的2000年“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王宏伟凭借《西部放歌》获得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这首歌也被他唱响全国。

之后屈塬、印青、王宏伟又合作了西部三部曲的另外两首《西部情歌》和《西部赞歌》。在那一年的“青歌赛”上,三个专业组别的金奖,除了王宏伟之外,获得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的谭晶所演唱的《大地》也是屈塬作词。两个“金”曲一下子让屈塬名声大噪。

2001年,总政领导再次找到屈塬,希望他可以挖掘一下少数民族的歌手。比如,之前在双拥晚会上有亮眼表现的藏族歌手巴桑,嗓音条件很好,希望她能有更多作品唱出来。并嘱咐屈塬,可以与印青一起为她写首歌。于是屈塬、印青又一次合作,写出了《天路》,成为了一首全中国家喻户晓的歌曲。

从《西部放歌》到《天路》,多次被领导点名创作,诞生了能够载入新中国音乐史的作品。屈塬在作词方面的才华有口皆碑。2007年底,在总政文化部工作13年的屈塬调任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团长,他在这里一直工作至退休。在二炮文工团这些年,屈塬觉得自己终于达成所愿,穿着军装搞文艺,又有充沛的时间兼顾创作。

虽然歌词创作只是文艺工作中非常小的一环,可就是这个小环节,却深深吸引着屈塬,甚至开始写歌词之后,他不再痴迷诗歌了。“以音乐的方式实现诗的梦想,能够为社会、为时代写出几首有价值的歌曲,别无所求。一个人一辈子能把一件小事做到炉火纯青,做到无以复加,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屈塬说,很多人觉得他“不上进”,但他自己乐在其中。“我一直努力着被‘边缘化’,一直在以‘回避’的方式,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

文章转载自【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