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贵阳重新规划布局(花溪区未来旅游发展)

时间:2023-11-20 23:19:35 阅读:780 作者:化话为歌

中国网8月1日讯 据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消息,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原则同意《花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批复明确,花溪风景名胜区东起云顶村云顶草原,南抵甲定茶山村,西接上车田村,北至中曹司尖山村,总面积为77.7平方公里。

贵阳重新规划布局(花溪区未来旅游发展)-第1张

花溪(资料图片)

花溪风景名胜区的性质为:以秀美的自然山水景观和天然的田园湿地花圃为特色,以青岩古镇等厚重历史文化名胜为内涵,与奇峰异洞、高原地貌、遗址遗迹和民族风情相结合,适宜开展观光揽胜、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科学文化活动的城郊型省级风景名胜区。

花溪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天河潭景区、十里河滩景区、高坡云顶景区、黔陶峡谷景区、青岩历史文化名胜景群及花溪公园独立景点。

(一)天河潭景区

东起花溪大坝溢洪道口,南抵松柏村,西接上车田村,北至石板镇镇山村,面积为19平方公里。

贵阳重新规划布局(花溪区未来旅游发展)-第2张

天河潭景区离贵阳市区24.8公里,南环高速、贵安大道、天河潭大道经过,集飞瀑、清泉、深潭、奇石、怪洞与天生石桥于一身,享有“黔中一绝”美誉。

(二)十里河滩景区

东起麦达村,南抵清华中学侧河岸,西接花溪大道东侧董家堰村,北至中曹司尖山村,面积为1.6平方公里。

贵阳重新规划布局(花溪区未来旅游发展)-第3张

十里河滩南起牛角岛,北至龙王村,西邻花溪大道,东抵大将山,全长6.5公里,湿地面积2.1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3.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五区三脉”,有五条主题游览线路。“五区” ,即由南至北的湿地游赏区、湿地科普区、花圃展示区、生态核心区、民俗文化体验区。

(三)高坡云顶景区

东起云顶村云顶草原,南抵甲定茶山村,西接杉木寨,北至竹林村,面积为40.2平方公里。

贵阳重新规划布局(花溪区未来旅游发展)-第4张

云顶草原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的高坡乡占地面积约为2000亩,距离花溪32公里。云顶草原气候独特,南北走向的山脉在云顶形成了一个草原风味的开阔地带,与周边山脉相对脱离,形成了一处独立的,具有特定风情的高山平台云顶草原,置身其中,有诗圣”杜甫佳句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四)黔陶峡谷景区

东起长新村,南抵石门村,西接骑龙村桐埜书屋,北至竹林村,面积为16.6平方公里。

贵阳重新规划布局(花溪区未来旅游发展)-第5张

“黔陶幽境”位于崇山峻岭中,因两座山峰间凌空飞跨着一座天然石桥——鬼架桥而出名。鬼架桥桥长约11米,宽约60厘米,系石岩与树根相伴天然生成。从桥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层楼高。站在墙上往下看,令人心惊胆颤。不少游人最初抱有“不过此桥非好汉”的决心,但到了桥头都却步不前了。从花溪到黔陶,一路环境幽静,山风吹来,林涛起伏,响声不绝。在鬼架桥的山后,还有一个直径数十米的仙人池。每年雨季,飞瀑灌池,吼声灌耳,十分壮观。

(五)花溪公园独立景点

面积为0.3平方公里。

贵阳重新规划布局(花溪区未来旅游发展)-第6张

花溪原名“花仡佬”,与仡佬族曾在此居住有关。明崇祯十一年(公园1638年),徐霞客由贵阳前往长顺,在《黔游记》中,对花溪流经的地方有五次记载,可惜失之态略。据传到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地柏杨寨塾师周奎家,六十五年中,接连有五人科举高中。周家喜地方灵秀,于是先后在麟山建楼,龟山筑阁,蛇山种柏,缀以双亭,并在河中叠石为坝,潴水为潭,疏浅渚为洲,修隙地为屿。周奎长子周石藩还修一庭院,名“借花草堂”。从此,花溪山水初露光彩。1938年至1939年,贵筑县县长刘剑魂将放鹤洲一段辟为风景区,并改“花仡佬”为“花溪”。1940年,贵州省政府又在此基础上建“中正公园”,即花溪公园。

贵阳重新规划布局(花溪区未来旅游发展)-第7张

花溪(资料图片)

省政府在批复中要求,当地政府要根据《规划》确定的原则和规划结构、规划布局及专项规划,抓紧编制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风景名胜区内各项设施的体量、风格、色彩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严禁在风景名胜区内建设破坏景观的项目。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区资源及景区土地使用权。

此外,还要求要积极开展风景名胜区的绿化工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严禁在风景名胜区内建设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工程项目,严禁在风景名胜区内乱砍滥伐、开山取石、毁林开荒,核心景区内禁止任何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伍策 冷竹)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