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知识 > 轨道交通 正文

济南地铁详细路线(济南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接车)

时间:2023-11-22 03:49:29 阅读:699 作者:yWAKwj

济南铁路局车辆问题

现在来济局只配属SS7E了,现在济局源共有12台7E,SS7E0128已报废,原来的两台SS9G年初已经转配沈局了,沈局沈段是全路SS9配属第一大段,主要原因是集中配属便于维护,这个跟SS7E主要配属兰局兰段、西局西段、SS7D只配属西局西段差不多的原因。至于CRH2换成CRH5,主要是2C转配跑沪宁城际去了,2C能跑350,在胶济上跑是有点浪费,新配属的CRH5是刚出场的新车,以旧换新,也不错!不过个人还是喜欢CRH2,看着舒服,坐着舒坦!

济南车辆段动车所

我和老公4月29日从北京到青岛,不慎把相机遗失在火车D61上是动车所的同志 济南车辆段动车所机械师 刘刚拾金不昧,第一时间还给我们的。我想写感谢信和送锦旗但不知道地址,请大家帮忙。JYG

济南地铁详细路线

1号线是济南西部城区的一条南北向地铁线路,南起工研院站,北至方特站。先后设站工研院站、创新谷站、园博园站、大学城站、紫薇路站、赵营站、玉符河站、王府庄站、大杨站、济南西站和方特站。一期工程于2019年1月1日开通试运行,二期工程于2025年12月28日开通。途径长清区、市中区、槐荫区,运营里程26.27公里,高架线长16.2km,过渡段长0.2km,地下线长约9.87km。共设车站11座,高架车站7座,地下车站4座,共设11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4座),拥有车辆基地2座(池东车辆段、范村停车场),在工研院站、方特站预留延伸条件。

去济南铁路局车辆段工作怎么样

车辆段一般分为几个修程 例如一级修 二级修
车务段有调度 有你坐火车时候车内站站台上的指挥人容员 车站的工作人员等等
铁路的活儿说不上好坏 各有各的难处 如果想混日子 就得看你自己的本事够不够拧的过你的主管。
相对而言 车辆段部分工作可能要埋汰点 毕竟是修火车 换个大部件就够受的
铁路的活儿不自由 越是逢年过节 你可能就越忙
车务段的主对口专业是运输专业 其他的活儿不是很了解
铁路的话 在那个一线都挺苦 如果你在车务段干调度值夜班 纯是精神上的痛苦。 时刻紧绷着。
如果你能脱离一线 也许还是有别的不顺 但是不用干那么多力气活儿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全资子公司——山东华腾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当前世界上最内先进的密闭真空式排污技容术,是国内铁路旅客列车集便系统唯一的定点企业。是国内最大最强的铁路机车车辆集便系统和大型建筑及公共设施污水集中收集排放系统设计制造的专业企业。
全资子公司——山东同力钢构有限公司,取得了国家大型钢结构制造特级资质(全国仅有23家)和钢构建筑施工三级资质,具备了D级压力容器生产资质。同时投资1.2亿元,建成了具有30000平方米生产厂房和系列大型装备的大型钢构生产基地,成功跻身中国风电行业,已具备不同规格的风电塔筒和大型钢构产品的生产、施工能力。
全资子公司——山东同力达智能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研制开发生产铁路专用智能扭紧装备为主,其产品已占到国内铁路所需扭紧装备市场的70%。智能机械产业已经成功地向汽车、船舶制造行业及家用产品延伸。

济南地铁详细路线(济南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接车)

济南铁路局下,共有哪些机务段和车辆段

西安铁路局现在共有4个机务段,各叫西安机务段、新丰镇机务、宝鸡机务段、安康机务段
要是车辆段就多了,西安东车辆段,宝鸡车辆段,等等

为什么要设立轨道交通车辆段,有哪几种形式

车辆段是轨道交通车辆停放、检查、整备、运用和修理的管理中心所在地。所以是不可或缺的,以地铁车辆段为例,主要有以下的功能:
1、车辆停放及日常保养功能——包括地铁车辆的停放和管理;司乘人员每日出、退勤前的技术交接;对运用车辆的日常维修保养及一般性临时故障的处理;车辆内部的清扫、洗刷及定期消毒等。
2、车辆检修功能——依据地铁车辆的检修周期,定期定成对地铁车辆的计划性修理(包括定修,架修和大修)。
3、列车救援功能——列车发生事故(如脱轨、颠覆)或接触网中断供电时、能迅速出动救援设备起复车辆,或将列车牵引至临近车站或地铁车辆段,并排除线路故障,恢复行车秩序。
4、设备维修功能——对地铁各系统,包括供电、环控、通信、信号、防灾报警、自动售检票、给排水、自动扶梯等机电设备和房屋建筑、轨道、隧道、桥梁、车站等建筑物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等。
5、材料供应功能——负责地铁系统在运营过程中,所需各种材料、设备器材、备品备件、劳保用品以及其它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采购、储存、保管和供应工作。
6、技术培训功能——负责对地铁系统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7、办公综合功能——负责提供人员的办公场所、食堂、文体活动场所、充足的机动车停车位等。

济南车辆段的位置,

济南火车站,长途车发车站的斜对面,路北.

济南铁路局有几个车辆段,请分别介绍一下,谢谢!

下这个题目时,我被428这组数据着实吓住了,这份恐惧让我多次搁下手中的笔,停下大
脑的思路。不仅仅是因为在4.28这天有71条鲜活的生命与我同时登上了这趟魔鬼列车随即离我而去。更为重要的是12年前的4月28日凌晨,我的儿子降临到这个世界,我无法去想象如
果我因车祸而去,儿子在今后的人生中该如何去庆贺他的生日。太可怕了,他的生日差点成了他妈妈的忌日。
登车
4月27日晚十点左右,我和朋友走走在北京站小红帽的协助下气喘吁吁地登上了T195次列车
的14号车厢。小红帽师傅急死忙活地扔下我们的大纸箱转身就要离开,我嚷嚷着让他帮我们把纸箱举上铺位对面的行李架,他急着去找其他的生意或者因为纸箱太重,敷衍我们说放在小桌板底下更有利于我们下车方便。现在想想,这个搬运师傅粗糙匆忙的干活态度救了我们一命,在火车颠覆的瞬间这个大纸箱从行李架上滚下该有多大的力量啊,铺位中的六个身躯哪个能抵挡住如此巨大的撞击,尤其是睡在下铺的走走和我。
开车前上来两位有着浓重青岛口音的大姐,她们说她们最不爱出门,认为出门在外总是没有在家里安全,还抱怨没有买到下铺。我们讨论着是乘特快好还是乘动车好的问题,我的结论是坐着总没有躺着舒服,何况动车的时速一旦出事,后果将不堪设想。所有的人都因自己选择了时速并不是太快的T195而欣慰,而此时巨大的危险已悄然走近我们,我们却浑然不知,一个个沉睡过去。
夜里一点左右,迷迷糊糊去洗手间,从一位年轻的女乘务员身边走过,我还提醒她该去眯一会,或者披上件衣服免得感冒,车厢另一头传来浓重的东北口音,两个东北籍的旅客在喝酒聊天。我甩甩头笑着嘟囔,东北人真是豪放,都半夜了还大声说话、大口喝酒。事发后第二天我才想起在事故救援现场自始至终我就再也没有听到那豪爽粗旷的东北口音,凭他们的性情他们应活跃在自救的现场。难道他们遇难了?我不敢去猜测,但愿他们能平安!(两位东北兄弟,如果你们看到我发的帖子,一定给我个回复,让我知道你们平安。)
从洗手间回来,因感觉有寒意,我将头从过道一侧掉转到卧铺的里侧,并把冲锋衣、枕头等堆到头部上方,还将被子拉开裹满全身。迷糊中的一系列动作使火车颠覆过程中我的身体得到了这些柔软衣物的最大保护。
颠覆
睡梦中火车“忽”地横摆了一下,走走和我都醒了。走走嘟囔着:这火车咋开的。我没太在意火车的摆动,觉得和以往乘火车一样这种震动是正常的,只是比往常幅度略大而已。我探起身看看又再次躺下,“铛琅琅”一阵巨响,小桌板上的果皮盘掉到了地上。和着 “咣铛
咣铛”的火车声,在凌晨的车厢里,这声响超大,超恐怖,惊醒了我们铺位上下的六个旅客。走走边嘟囔:这火车不正常啊,边起身要去捡果皮盘。就在她身体刚离开铺位的瞬间,我的肚皮猛的被撞击了一下,接着我感到走走的声音就在我耳边:不好,火车出事了。我们离得如此近,仿佛没有距离。走走不知怎么就到了我怀里,我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我的头部和背部被巨大的力量推着,死死地挤在下铺朝里的拐角处。这股巨大的力量越来越大,拼命地将我们挤向车厢的厢体,我感到自己都有种穿透车厢飞出去的可能。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咣铛一下剧烈的震动后,一切都停止了,没有了压力、没有了声响、也没有的灯光。短暂
的几秒过后,“翻车了!”的叫声喷涌而出,接着哭声,喊声在黑暗中乱成一片。“大家都别乱动,不要让火车再次翻滚。”又是走走冷静的声音。这时,我才从巨大的压力下挣脱出
来,听到走走说话,恐惧立即袭来。从小到大,第一次身处一个密闭的、黑咕隆咚的、不知还会发生何事的狭小空间中,我第一知觉就是要立即离开这里。我弯腰顺手一摸,一把抓到了我的眼镜。带上眼镜我感到眼前有了一丝光亮,听力也比刚才好了一些。我看到我们铺位的六个人都站在车厢里,站在一片狼藉的地板上。不对,不是地板,我仰头看了看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火车翻了,我们头顶上是车窗。”有人说到。毕竟我们六个都是成年人,没有一人哭喊。不喊叫并不代表不害怕,我的心开始抖动,因为这时浓厚的呛鼻的尘土味扑面而来。我们必须立刻离开车厢,这已是我们不谋而合的想法,此时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全都会烧死或呛死在这个车厢里。可是怎么出去呀,我们商量如何爬出车厢,唯一的出口就是头顶上三米多高处的那扇玻璃窗,此时因车厢翻滚了九十度,它变成了天窗。我迅速抓起电话拨打120,120里一个沉稳冷静的女中音告诉我:已经有人报过了,救援人员马上就到,耐心冷静地等待。在电话挂段前她又重复:别担心,要冷静啊!难道是她的安慰起了作用,我真的冷静了许多。我打开手机上的电筒,照亮了属于我们六个人原本整洁的空间。天啊!这还是火车车厢吗!床板直立在两侧、小桌板朝上、我们的六双脚都插在混乱的被褥中。这个狭小的空间因火车的颠覆也完全颠覆了它作为车厢的概念,在灯亮的一瞬间我真的不知道我身处于何地。空间和时间在那两分钟里都消失了。这时,走走忽然摸到头上有血,我们小小地慌乱了一阵,再度平静下来,好在走走头上的血不是汩汩的往外冒。事实上,在这个昏暗的光线下我们根本就没找到走走头上的伤口,只是因血不继续在流,大家立即把注意力转入逃生这一严峻的问题上。
借着电筒的光亮我找到了走走的手机、挎包。至此为止,我在惊慌失措的紧急关头,稀里糊涂、目标及其准确地抓回了我俩的所有细软。在我忙活的时候,隔壁铺位的窗户已经被赶来救援的人在外面砸开,一丝清凉的空气透进车厢,也透进了一丝生存的希望,虽然此时车厢里还是喊叫声一片。我想我们六个能冷静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翻车,主要原因是我们都安然
无恙,基本完好地站立在一起。
逃离
咋一听到砸玻璃的声音,我的心里对脱险的希望又增加了一些。我提醒大家用枕头或被子蒙住头,以免玻璃碴掉落到头上。后来发现玻璃窗是一个隔一个被砸开的,我们头上的玻璃窗被空过去了。(后来才知道,这些砸玻璃的人是接到120报警后第一批赶来救援的当地警察
,还有他们找的附近村庄的村民。)和我们在一起的一位大哥说:别担心了,两边都有新鲜空气进来,不会有大事的。隔壁铺位传来一个浑厚的略带南方口音的男声:大家别慌,先把老奶奶送出去。就在两边被砸开的窗子开始往外送人的时候,我们冷静地寻找着各自的东西,并等待被救出。现在想想,那时的冷静中还是参杂了很多的慌乱,否则我们不会找不到自己的鞋子,不会光脚爬出去,我和走走不会眼睁睁看到自己的几件行李留在车厢里。那时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出去,命都保住了,东西算啥!
轮到我们逃生时,车厢里已经安静了许多。这时大家才仔细去观察这条逃离的通道。砸开的窗子在三米多的高处,原来的二层铺位的护拦,现在直立在窗子下方,并不是正下方,它离窗子还有二、三十公分的距离。唯一能攀爬的就是这个光溜溜的护拦。我和走走好心让其他人先上,可是他们四个都认为没穿鞋,脚下太滑根本上不去。我想也不必客气,先做示范吧。可能还是因为慌张,第一下没踩稳,“忽”地滑了下来。那位青岛口音的大姐抱怨到:我说没穿鞋上不去吧。她本来就对攀爬这个窗子信心不足,我的一脚踏空又让她的勇气失去不少。我再次用只穿着袜子的脚紧紧顶住护拦对面的车厢厢体(回到家我才想明白,当时我脚顶的其实是车厢原来的地面。翻车后它变成了墙面。),高举双臂抓住上方的床板边沿,在我腾空的瞬间,我感到我的臀部被另一位大姐用力推了一把,借助这股力量我一跃就爬上了护拦的顶部。我斜着身子将头部探出窗外,还未来得及反应,我就被两只大手象老鹰抓小鸡一样给抓到了车窗外,一位着警服的强壮男士把我拽出了车厢。
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我回转身对着窗子下面高喊:走走快上来。结果探出窗被我拉上来的人不是走走,是那位年纪稍轻的大姐。焦急和遗憾冲击着我的心,我拼命的喊:走走,快上来啊。走走是第三个上来的,第四个是那位年长的大姐。此时天已蒙蒙发亮,空旷的原野上有呼呼的冷风吹过,朦胧中能看见远处的村庄和小树林,不知是冷风吹的还是恐惧的原因,站在三米多高的火车顶上我瑟瑟发抖,俯身请车厢里还未上来的大哥递几条棉被。走走被下面赶来救援的人接到地面上,我将棉被仍下去后,背转身用手紧紧抠住只有一公分的车厢边缘,伸长一条腿去够下面的梯子。梯子实在太小太不结实了,一脚踩到第一个横档上,梯子就有侧翻的可能,在我忧郁的瞬间,我忽然看到了向上冲着我伸出的无数的手臂,和一张张模糊而又焦急的面庞。我仅能看见他们一张一合的嘴型,耳朵里却无任何声音,四周静谧异常,使我瞬间产生犹如在太空的幻觉。“哗”的一下,耳膜仿佛被洪水冲开一般,我听到了哭声、喊声还有下面救援的老乡鼓励我大胆下去的声音:别怕,松手!我闭上眼睛,横下一条心,松开了紧抠住车厢的双手,我的身体在自由落体后被几双大手托住。站到地面上的瞬间我想起了拓展训练时的背摔,此时向后摔出自己身体的勇气只有一个,就是对在下方人员的充分信任。
脚跟站稳在地面上,紧张的心情缓解了一些,我赶紧在人群中寻找走走。不远处,跨过一道半米宽的沟渠,只见走走背对着我静静地坐在田野上,头上不知何时已缠了一条紫色的丝巾用来止血。氤氲的晨曦包裹着她,褐色的大地使披在她身上的白色棉被异常的刺眼,这场景象极了电视剧中逃荒的镜头,我的眼泪扑簇簇就滚了出来,为这份凄凉还是为庆幸逃出了车厢,我已不得而知。我冲到她面前询问伤势,她依然是冷静地告诉我没大碍。欧!这个可爱的陕西婆姨,这个与我相识仅仅一年半的生死之交。
(待续)

惨状
脚踩在大地上,我才真切地感到了踏实、感到了平安。在我近四十年的人生中,“安全”这个词第一次触动了我。什么是安全,就是活着!
晨曦已经照亮了广袤的原野,原本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致被颠覆的黑灰色的巨大车厢无情的破坏了。我们乘坐的14号车厢因为在颠覆的车厢中部,伤亡较少,自救的速度也最快。14号车厢前哭声喊声此起彼伏,但是无论是哭声还是喊声都让人欣慰,毕竟这些都是人声。临近的两节车厢却死一般沉静,仿佛是两条凶恶的巨狼,无论刚才多么威武凶残,在重创后也只能扭曲着身体静悄悄地等待死亡。我没有勇气前去查看,更没有勇气上前救援,只能默默地为车厢内的旅客祈祷。
“姐姐,看见我老公了吗?帮我去找找我老公吧。”我被这个歇斯底里的哭喊声拉回到现实中,眼前一个身穿粉红色T恤的女孩拉着我求助。我意识到火车颠覆的瞬间,我听到的第一
声哭喊就来自她,她一直在呼喊她老公的名字。旁边有旅客悄悄告诉我,他们在车厢里已经翻遍了,却没有他老公的身影。如果人活着,早就应声了。我找来棉被将她颤抖的身体裹紧,并捡了一双鞋穿在她光着的双脚上,我知道我唯一能为她做的仅此而已。我将她搂在我的怀里,用手抚摩她的后背,她的情绪稍稍平稳一些后,她开始给我说,其实也是她的喃喃自语:他可优秀了,他可疼我了。反反复复就是这两句话回响在我耳边,4.28过后的无数个夜晚,我都被她的这两句痴语从梦中惊醒。可怜的妹妹,你永远都是我心底里抹不去的阴影,但愿你能早日解脱。我将我的头放在她的肩膀上无声的任眼泪流淌,在我俩的一问一答中,我得知她刚刚结婚半年,老公是名博士,都在北京工作,这次是带老公回青岛看望父母的。她不住地问我,也是在问自己:没有他,我该如何生活?虽然此时,我们没有发现她老公的尸体,但是我们都猜测到了结果。我开导她: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的磨难,无论什么样的磨难降临我们都应顽强地活着,因为我们还有父母。说出这些话时,我都为自己脸红,此时
的任何语言用在她身上都是如此的苍白无力。我只好紧紧地将她搂在怀里,陪着她一起发抖。
五点二十分左右,轻伤的旅客在最早赶来的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已爬出了车厢。真正的救援刚刚开始。我跑到远处的120急救车前替走走寻找医生,我想让走走受伤的头部尽早得到处理
。可是,在120救护车的前面,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受伤旅客的残肢,听到的是一声声痛苦的
哀鸣。一副担架抬过来一名伤员,她苍白的脸毫无声息地歪在担架上,她的一条受伤的腿在担架旁耷拉着,伸出的白骨就象肉摊上被砸开的猪骨头,触目惊心。我立即打消了让走走靠近120的想法,我认为血腥的场面带给她的伤痛会远远大于头部的伤口。
我又再次回到车厢旁,那个可怜的妹妹更加歇斯底里,她的双手沾满泥巴。守护她的旅客告诉我,她自己忽然在车厢底部发现了她老公的尸体,她冲上去拼命地挖,但是车厢太重,根本就是徒劳。按这名旅客给我指的方位,也就是我们顺梯子爬下的三米远处,一个半截的人体露在车厢的外侧,另半截被车厢无情地压在底下。只剩一只带着手表的手臂在空中苍白地向上举着。我的心被揪起,我感到了巨大的痛。身体从上至下无处不痛,碰到哪里都是痛!痛!痛!最心痛的就是那个幸福生活刚刚开始的妹妹。从她粉红色的T恤,漂亮的眼镜和精
致的手镯上,我知道在此之前她该有多么美好的生活啊,在她25年的人生中,关爱和呵护时时陪伴着她。如果没有可怕的火车颠覆,她将会象无数和她同龄的女孩子一样,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相夫教子,快乐地往返于青岛与北京之间。可是无情的火车瞬间扼杀了她所有的未来!她招谁惹谁了!铁道部的官员们,你们需要长多少只耳朵才能听到她凄惨的哭喊!!!你们需要长多少双眼睛才能看到她绝望的表情!!!
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手牵着他只有六、七岁左右的小孙子,逢人就打听是否看见他的老伴儿,给每个询问到的人仔细描述老伴儿的穿戴。他的眼里没有眼泪只有焦虑,我知道他是不愿意孙子看到他的眼泪。直到我把他带上一辆120车,还不断地给人重复。如果不是孙子拖
累,他肯定会自己再次爬入车厢亲自去寻找。
车厢的附近,一直徘徊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士,她背着挎包,手里紧攥着一件儿童上衣。从她慌乱的絮叨中我得知,她二岁的女儿还留在车厢里不名生死。这时离翻车已经过去一、两个小时了。
一个身穿墨绿色上衣的女孩子,从颠覆的火车中爬出来时,带出了她的两个背包,惟独没有带出她的恋人。她和那个25岁的女孩一样,从火车颠覆时就开始呼喊男朋友的名字,直到我离开事故现场,她还执着地守侯在车厢旁,每每有伤员抬出,甚至是尸体抬出,她都上前去辨认。多数时候她都在我的视线里,默默地等待,等待的是生还是死,仿佛都无所谓了。二十出头的年龄,正是给父母、给男友撒娇的年龄,也许昨天晚上她还在男友的耳边讲述她怕黑的笑话。此时却无畏地勇敢起来,勇敢地在这可怕的阴阳两界间徘徊。我怨恨这辆不争气的T195次列车,我要狠很地唾骂它,你真是禽兽不如,为什么要让这个天真、如花的生命过早地去面对生活中最残忍、最血腥、最昏暗的场面!!!
等待
出事后不久,大约五点四十分左右,在我的犹豫不绝中,我还是忍不住给老公打了电话。听到他的声音,并得知他很快来现场接我们,我镇静了许多。除了安抚同车厢的旅客,我退到远处的土路上,木然、无奈地观察这片狼藉的翻车现场。远处高高的路基上无数的铁路工人在修复铁路线路,清一色的安全帽使他们看上去很有秩序。恍惚中我还以为自己置身于一个巨大、热闹的建筑工地。可思绪又常常被眼前慌乱的人流和那几辆黑色的扭曲着的车厢拉回。“这是哪里?火车怎么了?我是从这列火车中爬出来的吗?”我一遍一遍在心里问自己。由于胆小,我只敢在14号车厢左右徘徊,其他更为惨烈的车厢发生了多少生死相交的事情我不敢前去探听。只是远远看见穿白衣的医护人员不时抬出伤员,担架穿梭在田野间,火车的铺板和被单也被派上了担架的作用。殡仪馆车辆的到来,尤其是当我发现竟然来了四五辆殡
仪车时,我的后背直冒寒气,“后怕”开始袭来。
在整个救助重伤员的过程中,所有脱险的旅客都在相互安慰,一些轻伤的旅客也只是默默地等待重伤员救出后才去麻烦现场的医护人员。十点左右,120的医护人员开始在旅客中巡视
,询问是否还有受伤的人员。走走在医护人员的劝告下跟着120车去了周村区二院,她的头
皮被缝了三针。
走走离开现场后,我领取到了武警从车厢中搬出的行李。也正是为了这些行李,有很多武警战士几米一岗将整个事发现场围成了大圈,因为现场的确有趁火打劫偷旅客钱包和手机的小偷。
我们几个14号车厢的旅客,守侯着那个失去老公的女孩子,因为她要守侯他的爱人。赶来救援的民警一次次想把她劝离到远出的土路上,我们上前帮她解释,使她始终能待在警戒线的里侧。有个好心的男旅客,三十来岁,血气方刚,他看到警察对女孩的态度不好,挥着拳头阻止,并喊到:如果你们谁敢动她,我就揍谁!其实,他和这个女孩根本就不认识。还有个小女孩,事发后,她就一直守侯在这个失去老公的女孩子的身旁,她自己的妈妈来电话询问她的安全,她也只是简单地报个平安,要求担忧的父母赶紧挂断电话,免得这个姐姐的家人打不进来电话。这个细心的姑娘早早就将自己的号码告诉给了这个不认识的姐姐的亲属。
几个当地的大娘走动在逃出车厢的旅客中间,她们提着干粮和水壶给我们送吃喝。虽然是白开水和普通的黑面馒头,虽然没有多少人有心情吃,但是她们朴实善良的身影留在了我们的心里。尤其是和躲在小树林里,喝着矿泉水大口嚼着面包的个别人民警察相比,她们的爱心安抚了受惊吓的我们。现场的大部分救援工作是由赶来的警察和子弟兵完成的,但是还是有一些身着警察制服的人,漠然地在远处看热闹,可能是他们没有接到命令吧。十一点了,他们知道饿了渴了,难道他们就想不到从死亡边缘爬出来的旅客也该饿了、渴了!难道他们没有接到给旅客送水的命令,就无视这些旅客的存在大口咀嚼吗!救援任务结束后,他们可能
会写出长篇的总结,汇报自己在这场惨不忍睹的求援现场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爱。可是,“爱”不是写在总结中的一个简单的字,没有真正的付出,能算是爱吗!!!
近中午时分,也就是事发后六、七个小时,伤员的救助基本结束,现场开来几辆挖掘机准备清理车厢,也开始搭建抢险指挥部。我们这些未受伤的旅客被要求离开现场,此时我只能说是被“要求”离开现场。其实很多人象我一样,早就想离开,只因为方圆15公里被戒严,家人根本无法靠近。我们这拨人,二十来个,老少都有,从颠覆的车厢里爬出来,基本每个人都略有碰伤。我们肩背手提着自己的行李晃悠悠、逃难一般走在灰土土的小路上,路旁停满了警车、军车和政府的车。几十名穿戴整齐的警察冷漠地站在路边,冷眼看着我们,竟然没有一个伸出帮忙的手。我知道,他们还是因为没有接到帮旅客拿行李的命令。我真为这些警察羞耻,他们甘心为执行领导的命令跑断腿,却无视真正需要帮忙的人民群众。看到我狼狈地拖着重重的行李,有一个男警察竟然说,命都保住了,还要东西干啥!我靠!!!奶奶的!我真为那些奋战在抢险第一线的官兵们痛心疾首,刚才他们还在为“人民子弟兵”,“人民警察”这个神圣的岗位奉献着汗水。而此时“人民警察”这个名词却在我的心里一落千丈。这个世界的人们的确很奇怪,尤其一些政府的公务员们,他们往往把自己真实的身份忽略掉,而去为了那些非真实的身份忙碌。在我的观念里,想群众所想,笑脸面对每一个需要服务的群众,替他们排忧解难,这才是他们真实的身份。然而,全国不知道有多少公务员,每天忙活的是如何看领导的脸色,如何去巴结领导,如何向上爬。在他们为这些角色忙碌时,他们确实忘记了自己真实的身份——人民公仆。
我们一行人越来越气,将行李放在路中间,挡住过往的车辆。交通暂时的堵塞,使我们受到了救援指挥部的“重视”,也使我们争取到一辆解放军148部队医院的120急救车。前往周村区二院的路上,我的心里难过极了,我们是这场火车事故的受害者,我们都有亲人在周村的几家医院接受治疗,我们想见到亲人的想法为什么得不到救援人员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我
们这些旅客根本不知道周村在哪里?方圆15公里被戒严后也不会有车拉我们出去。从事发开始,我们这些曾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旅客在救助现场没有给政府添任何的麻烦,自始至终都是在默默地自救、默默地相互安抚、默默地等待。六、七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想找辆车送我们去周村区医院的愿望必须在我们的“无理取闹”下才能满足。而现场却停了百十辆政府的公务车,难道只因为他们是领导的专车,我们无权使用吗!
。。。。。。
无论怎样,我和走走在当天的下午六点回到了青岛,并去东部市立医院做了检查。从此我们开始进入疗伤阶段。皮肉之苦在药物的作用下渐渐康复,但是心里的阴影何时能趋散呢?那个可怜的妹妹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可怕的事故现场多次将我从梦中惊醒。好在我们都是开朗的人,每当有朋友来慰问,从给大家的讲述中,我们在一点点卸载掉内心的压力。我能想象到,凡是亲历现场的人都会受到亲朋好友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失去爱人的妹妹,这个阶段她会更多的得到亲人的呵护和社会的关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媒体的报道会渐渐减少,亲朋好友的关注点会慢慢转移。直到有一天,这个事件完全冷却下来,那时的她孤伶伶该去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都会被揪起。
从媒体我看到了对此次火车事故的一个深度分析,原因归结为责任事故:临时的线路不该修成S型、限速通知不该发得如此混乱缺乏章法、火车司机不该看不到那个80公里的限速牌…
…可能还有很多我们老百姓不得而知的原因。无论多少个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任何一个“不该”的存在,改变了多少人,多少家庭的生活,而且这种改变是往悲惨的方向在发展。其实责任是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存在于社会中,就应有每一个人的责任。学生的责任是学好习,老师的责任是教好书,工人的责任是做好工……哪怕你没有任何岗位或职务,只要有口气活在地球上,你还有环保的责任。就像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外玩耍,老师还要告诉大家:爱护小草,人人有责。当一个人不想为某一个岗位负责时,可以选择放弃。
比如,学生不想学习了,可以选择提前进入社会打工挣钱。甚至一个家庭中的夫妻二人,一个人不想继续这样生活了,也有权利放弃作为丈夫或妻子的角色。不愿尽则选择放弃无可厚非,怕就怕那些站着茅坑不拉屎的一些人,即要占领这个岗位或职务,又不愿意出力负责。在其位谋其责,是最最简单的道德地线。可是我们有些部门的领导,尤其是那些关联人命的部门领导,在其位而不谋其责,这不就是草菅人命吗!
最后,我想告诉铁道部的领导们,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什么也带不走,山珍海味、豪宅香车、钻石金条你通通带不走。只有你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作所为的结果会跟随着你。

X
登录 · · · · · ·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