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知识 > 线路规划 正文

广州要建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地铁直联东莞中山珠海清远(2025版粤港澳地铁线)

时间:2023-11-19 07:55:48 阅读:372 作者:6RyBlD

一票通达!未来广州地铁和大湾区城际有望直通运行

未来在大湾区内搭轨道交通出行将有东京都市圈的感觉,地铁、城际一票互通,甚至能够过轨直通运转——彼此间连下车换乘也省了。

记者今天获悉,广州地铁启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与地铁一体化运营的四个招标,将研究改造城际线,实现区域内地铁与区域内其它轨道交通系统(市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铁路等)互通互联、换乘便捷、一票通达的目标。

城际与地铁实现一体化融合

2018年,广东省政府正式委托广州地铁承接珠三角城际铁路运营。目前,广州地铁正筹备广清城际等线路的运营接管工作。2019年,广州市开展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新增都市圈快线(高速地铁)网络层次,构建以广州为中心,通达周边大湾区城市中心的1小时轨道经济、生活通勤圈。

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广州地铁18号线,就是广州都市圈快线(高速地铁)网络的其中一条南北走向线路,当前在建广州东站至万顷沙段,未来规划进一步延伸至中山、珠海,发挥类似城际铁路的功能,但通达性更强,直达广州冼村(珠江新城东)、琶洲西区、南沙自贸区等多个枢纽节点,换乘广州多条地铁线路。

广州要建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地铁直联东莞中山珠海清远(2025版粤港澳地铁线)

有市民希望,把滨江路的轨道走廊留给普通地铁,满足沿线密集的市内出行需求。28号线市区段可以考虑覆盖更有对外辐射力的重要节点,比如公园前或纪念堂、珠江新城、琶洲西区、金融城等地。

其中,公园前为广州传统商业中心、1号线与2号线换乘站,纪念堂通往省市政府等行政中心、是2号线与13号线(东西干线)的换乘站。另外,珠江新城、琶洲西区和金融城是广州的中央商务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目前尚无一线连通三大发展引擎的地铁。如果利用市域快线28号线串起上述重要节点,引入佛山、东莞的客流,无疑将大大强化广州在大湾区城市群中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广州要建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地铁直联东莞中山珠海清远

广州要建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地铁直联东莞中山珠海清远(2025版粤港澳地铁线)

近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35年、2050年广州交通发展的阶段目标。广州要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高铁4-6小时到长三角、成渝城市群,省域地级市1~1.5小时通达,并实现高铁进入中心城区,城际铁路和地铁一体化运营,地铁直联东莞、中山、珠海、清远等城市。

总体目标分三步走

《实施意见》对照《纲要》的要求,结合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支撑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等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到至2050年全市交通发展的阶段目标。

总体目标分三步走,到2020年,完成“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各项任务,为广州落实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成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国际铁路枢纽、国际物流中心、邮政快递枢纽。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

同时,《实施意见》提出要实现交通三大转变: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

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实施意见》从基础设施布局、交通装备研发应用、运输服务、科技创新、安全保障、绿色发展、开放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治理体系等九个方面提出了贯彻落实意见。

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方面,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协同、多类型通用机场协调发展的航空枢纽机场群布局。这也明确了,珠三角枢纽机场即广州新机场。

加强白云机场快速集疏运体系建设,规划建设白云机场—广州北站、空铁一体化的白云枢纽,强化白云机场空铁联运体系,打造世界级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和空铁融合型经济示范区。至2035年,广州地区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4亿人次左右,货邮吞吐量达500万吨左右。

争取国家在航权、空域、时刻资源分配等方面的支持,提升白云国际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推动白云机场拓展国际客货运航线。加强与国际基地网络型航空公司战略合作,增强白云机场中转能力,与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时航空交通圈”。至2035年,国际及地区直达航线190条以上。

在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方面,发挥广州港的带动作用,推动珠江口内及珠江西岸港口资源整合,打造世界级枢纽港。以南沙港区为核心,优化广州港功能布局,推进内港港区、黄埔港区转型升级。推动广州港出海航道扩容升级,提高航道和锚地适应能力。优化航运客运布局,加快培育邮轮旅游产业。至2035年,广州港货物年吞吐量达7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达3800万标准箱,邮轮旅客数量250万人次。

增强国际综合航运服务功能,加快建成江海、海铁、公海、海空联运体系,积极探索自由贸易港政策创新,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开辟国际班轮航线,提升广州港航运服务能力的全球化和影响力。至2035年,开通集装箱航线300条,其中外贸班轮航线160条以上。

至长三角、成渝城市群4~6小时通达

值得一说的是,《实施意见》提出广州要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推进高铁、普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融合发展,强化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高标准推进广州站、广州东站改造升级和广州北站、白云站(棠溪站)、南沙站建设,预留广州北站、南沙站升级为铁路枢纽主要客站条件,实现多站布局、多点到发,打造形成世界级高铁枢纽格局。

《实施意见》还提到,广州将规划形成辐射全国10个方向“四面八方、四通八达”的对外铁路通道格局,实现广州铁路枢纽主要客站互联互通和高铁进入中心城区。至2035年,实现至长三角、成渝城市群4~6小时通达,至临近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至省域地级市1~1.5小时通达。

城际铁路和地铁一体化运营

在城市(群)交通网方面,《实施意见》提到要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城际轨道网。打造广佛、深港、珠澳发展极之间轨道复合高速交通走廊,推进城际铁路和地铁一体化运营,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1小时通达。

构筑外联内通的高等级道路网。加快推进规划高快速路项目建设,加密珠江口过江通道,完善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华南的骨架高快速路网。积极推进市内高等级道路网建设,有效支撑城市重点功能区发展。

打造安全便捷的现代化城市轨道网。完善轨道快线网络,实现市域内重要组团中心至核心区30分钟通达。进一步加密主城区、副中心内部的轨道普线网络,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一张网,构建广佛、穗莞城市中心半小时通勤圈,积极推进地铁延伸与东莞、中山、珠海、清远等城市直联。

《实施意见》还提出,至2035年,实现市域公共交通(不含出租车)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60%(主城区占比达到7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80%。

文章来源:南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关注憨车先生(广州站),我们将持续给您带来广州地区的车闻信息、汽车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粤港澳大湾区地铁产业大会主题是什么

峰会主题:新时代,新技术,新发展。

广州地铁22号线将延伸至深圳,这意味着什么

其实地铁速度不算快(优点是不堵车,时间可控),行驶最高时速约90KM,包含加速阶段专、减速阶段、停属站阶段总的平均时速只是30-40KM,广州中心区域坐地铁到深圳中心区域120KM距离最少要3小时。
但是票价比较便宜,地铁票价按里程分段计价:起步4公里以内2元;4至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加1元;12至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后,每递增8公里加1元。
广州中心区域坐地铁到深圳中心区域120KM只需要票价18元(目前动车和高铁都是75元)。

广州地铁线路图

网络地图右侧有个地图百宝箱,上面有“团购、地铁、房产、天气”图标,全国的地铁线路图都有了。

广州将助力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

将引领构建区域网络、多种交通互联技术以及管理体系
4月9日,以“创新融合·拥抱湾区”为主题的2019中国(广州)城市轨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大会发布了《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下称“三年计划”),以及《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广州2019》报告,预计到2025年,广州10条地铁新线将达到智慧地铁第三等级,并启动已开通线路的智慧地铁升级;到2035年,广州地铁全线网将逐步提升为“智能感知、智能联动”的智慧地铁最高级别。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通讯员 温美春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用三年打造“千亿产业”
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出席大会并致辞。温国辉在致辞中表示,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线网里程排名全国第三、世界前十。当前,广州正全面推进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高水平互联互通。广州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带动发展、开放合作促进发展、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欢迎专家学者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才智,欢迎行业精英来广州投资兴业、共创未来。
会上,广州市发改委发布《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
“三年计划”从强化政府引导、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集聚和推动合作发展四个方面确定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思路。到2021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200亿元,力争2023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并积极争取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在轨道交通运营与维保领域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平台。为实现这一目标,“三年计划”从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
大会上,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建隆介绍,大湾区9市中,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总里程达1164公里,规划总里程近6000公里。因此,新时代湾区轨道交通,将从湾区城际、区(市)域、地铁网络协同运输起步,向跨层级互联互通、跨城市一体化网络融合逐步迈进,在湾区打造结构合理、换乘高效、共建共享的世界级轨道交通网络,并打破壁垒,形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格局,实现湾区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
具体而言,广州将主动作为,积极引领构建三个体系,实现湾区轨道交通融合协同发展。一是建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包括区域轨道交通网层级体系、区域综合枢纽体系、多层级轨道网络融合互联、公交化运营区(市)域快线系统制式等;二是构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体系,包括线网关系研究、系统制式、票务清分规则、运输组织、信息互联互通、管辖权规划、资源共享规划、安全应急处理等;三是构建区域轨道交通管理体系,包括规划管控、票制及票务管理、投融资及资产管理模式、立项模式、运营模式、维修维护模式、经营模式、建设管理模式等。
今年建立“智慧地铁示范站”
丁建隆表示,广州地铁正构建“1+4”引领型智慧轨道交通,将包括迭代更新的轨道交通智能平台以及全息感知精准服务、高效安全运行保障、设备智能诊断和健康管理、绿色节能环保等4项关键科技创新技术。
以票务服务为例,在“多元化支付”的基础上,未来通过各类智能无感检测设备,捕捉乘客标签特征,结合乘客“画像”信息库,实现乘客“无感支付”,票务设备逐步虚拟化,全面实现乘客出行全过程中身份无感智能识别,精准判断乘客站内出行轨迹,后台自动完成系列票务操作,实现多元、便捷、集成的票务服务。而资讯服务也实现与乘客的远程多媒体交互,形成“一站式”智能化的车站快捷资讯服务模式,实现乘客-客服之间的快速、精准的服务响应,为乘客提供更为智能、精准的品质专项服务,更好服务市民。
据丁建隆介绍,今年底,广州将建立“智慧地铁示范站”,以数据驱动实现智能化的服务、网络化的协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化的延伸。
数读 广州2025年 城市轨道交通
“3060”
实现广州市域“一主一副”双核心及其他组团中心到相邻市域枢纽间30分钟可达,广州市域双核心之间,以及核心与城市外围组团中心间30分钟互达,广州主城区及相邻区域中心60分钟互达。
55%
实现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接近55%,远期占比实现80%。
75%
实现对广州市75%城市人口覆盖及85%就业岗位覆盖。
2
外围城区至主城区80%的轨道出行换乘不超过2次,主城区及邻接地区90%的轨道出行换乘不超过2次。
对话
广州的规划 要融入大湾区
新快报:在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中,广州应该怎样利用已有的基础优势,和湾区内其他城市做好互联互通?
丁建隆:广州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 市,在轨道交通规划当中,不能仅仅从广州这个城市来说,一定要把自己放进大湾区来考虑。如何实现城市之间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要从规划上、技术层面、管理的层面一起来考虑。
在新一轮的规划里面,广州和佛山两个城市间地铁系统已实现完全充分对接。这不是说两个城市交会点的换线,而是佛山的地铁可以直接到广州的城市中心,广州的地铁可以直接到佛山的城市中心。这里面就必须统一提前研究:用统一的制式,用统一的票务政策,这个就需要在技术上在管理上,包括在规划上从前期就做好。
接下来我们还会和东莞、中山、珠海轨道交通进行互联互通,真正体现广州市的辐射作用。同时我们跟国铁、城际铁路之间也互联互通,做到又方便又快捷。
新快报:你在发言里说,未来的地铁就是让旅客能获得更轻松,更友好的一个环境。但是目前1000万的日客流量也已经是广州地铁的常态。在这个大客流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获得舒适的体验?
丁建隆:首先第一个肯定还是要加快多通道的地铁线路建设,比如说3号线比较拥堵,这个是南北通道的问题,18号线建起来以后,包括规划中的广州大道线路,可能会减轻一下拥堵。
第二个是各个城市互联互通以后,轨道交通能够更好地疏散,在城市之间起到一个比较好的带动作用。
第三个是可以从科技创新方面来解决拥堵的问题。今后在新的线路设计里面可以动态感知乘客数量,实时调整发车间隔。尤其根据现在的数据收集,可以更好地预测今后的客流,能够在规划设计上和运输需要匹配,从而保证乘客的出行品质。
第四个是努力让乘客在列车上轻松地得到一些其他的增值服务。
新快报:请你预测一下2023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实现产值1800亿元里将由哪几块的内容进行支撑?
丁建隆:第一个是制造业,目前所有的设备广州都能够生产。现在不仅列车可以在广州生产,轨道交通供电设备可以在广州生产,连最难的信号系统经过八年努力,实现了国产化,也可以在广州生产。
第二个是建造业,广州还大力推进智能化的轨道交通建造,包括绿色建造。
第三个是咨询服务业,广州地铁设计院已经为全国十几个城市提供相关服务了。我们可以把系统集成以后,通过我们这么多年的运营维护的优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你如何看待粤港澳共同承办2025全运会这件事

引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国家的战略,而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重大的赛事举办,那么如何看待粤港澳将共同承办2025年全运会这件事呢?

广州要建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地铁直联东莞中山珠海清远(2025版粤港澳地铁线)

三、带来极高的经济效应

其实举办一个赛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在场馆建设以及赛事的准备中,肯定会吸引大批量的投资,而且也会带动当地的各个旅游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赛事时还会产生票价的收入以及旅游的收入,在举办的时候既带来了投资也带来了各种收入。而且在之后这些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也会继续的为各地的发展做出贡献。

官方首次确认“广深地铁”,将途经哪些站点

发布会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莉还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广州地铁22号线将延伸至深圳。这也是官方首次确认了22号线的南延走向。

此前,22号线将延伸至深圳的信息,只在广州地铁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线网优化客流预测专题研究项目》招标文件有所提及。广州要建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地铁直联东莞中山珠海清远(2025版粤港澳地铁线)

22号线把南沙科学城、东莞滨海湾新区和深圳市光明区科学城串联起,这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是走向一致的,有利于推动实现人才流通和产业协作互补。

二月初,东莞两会召开,会后公布东莞地铁2号线3期将争取于年内开工。

东莞地铁2号线三期工程全长约17.5公里,除虎门火车站为高架车站外,其余线路及站点均为地下敷设,共设8座车站,并将在滨海湾大道东侧、沿江高速南侧设停车场一处。

而在长期规划当中,东莞地铁9号线也计划于滨海湾站(路东)设站。

按照规划,东莞地铁2号线和9号线、广州22号线和深圳20号线将在滨海湾站汇集,滨海湾站或将成为广深莞唯一一个三市地铁汇聚的站点。

30分钟交通圈!官方确认广州地铁22号线将延伸至深圳,意味着什么

广州要建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地铁直联东莞中山珠海清远(2025版粤港澳地铁线)

广深莞交通一体化

广州地铁22号线,定位为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市域快线,规划之初重点加强南沙与广州南站的快捷联系。目前在建芳村至番禺广场段,开通后22号线将利用18号线番禺广场至南沙万顷沙的走廊,直接开到南沙。根据公布的研究招标显示,22号线还将由南沙延伸至东莞,与深圳的轨道交通衔接。换言之,广州地铁22号线以南沙为中间节点,途径东莞,然后延伸至深圳。届时,从东莞出发,坐地铁就能畅达广州、深圳,对于市民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出行又多了一个新选择。而且,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不断加速,此次广州地铁22号线的到来,更是让广州、深圳、东莞3市地铁有望连为一体,有利于推进广深莞交通一体化的进程,借助轨道交通的衔接,使东莞与广州、深圳的区域合作更加紧密,推动沿线经济发展。

龙岗交通十四五公布!5条城际、地铁大线...

近日,据 深圳交通公众号消息,《龙岗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炉!龙岗轨道线网密度将不止翻番。

规划表示,未来5年, 龙岗将:

加快推动深汕高铁、深惠城际、深大城际、龙大城际、轨道14号快线5条铁路、城际及快轨建设

● 努力打造全国性客运交通枢纽2座(坪山站、深圳东站)、区域性客运交通枢纽4座(平湖站、五和、龙城北、大运)和全市性客运交通枢纽4座(白坭坑、大运北、横岗四联、黄阁坑);

● 加速推进轨道16号线、3号线东延、16号线南延的建设;

● 大力推动深圳外环高速二期、机荷高速公路复合通道、东部过境通道、盐龙大道南段等对外通道建设。

发展目标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龙岗将加快建设“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坚定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

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产业基础扎实、创新动能强劲、城市功能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法治氛围浓厚的高水平深圳东部中心,成为深圳都市圈区域城市中心,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四五”期间,以建设“畅通龙岗”、打造15分钟30分钟1小时“三个交通时间圈”为重心——

与大湾区主要城市、周边城区的联通度进一步增强,构建15、30、60分钟交通圈,交通时间圈得到扩大,城区集聚引领、辐射带动效应得到强化。

广州要建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地铁直联东莞中山珠海清远(2025版粤港澳地铁线)

▲ 十四五末期干线路网结构发展预期

促进道路空间与城市空间融合发展,进一步保障慢行空间,推动自行车交通通勤化回归,实施慢行重构行动,提升道路品质,构筑城市慢行与绿道及碧道畅顺衔接的高融合慢行系统,打造宜居宜业的交通出行环境,不断提升城区竞争力和吸引力;

措施三

谋创新、强管理、保安全

加速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在全区“一网统管”的指导下,主要从交通规划决策、交通效率提升、交通安全管理和交通出行服务等入手,全面提升我区交通规划、建设、运行、安全的智慧化管理水平;

针对周边停车缺口较大的公共设施用地以及老旧小区,积极鼓励建设公共立体停车设施;建立路内停车泊位动态评估及调整机制,因地制宜加快宜停车泊位的建设;加快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建设,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通过采取新型交通组织形式等“短平快”措施,挖掘存量交通设施潜力,用微治理释放大能量;推动全区货运交通组织优化;常态化滚动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形成“一点一策、一路一档、分级分类、逐步清零”的整治模式,持续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

未来五年,将形成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绿色、更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为龙岗建成高水平深圳东部中心、打造深圳都市圈区域城市中心提供坚实的支撑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