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

时间:2023-11-19 20:04:17 阅读:182 作者:记忆终结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第1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个词儿,发端于1934年苏联的第一届文学艺术代表大会。是高尔基首先提出来的。把政治词汇与文艺词汇结合在一起,本是一个蹩脚的提法,但因为要和俄罗斯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有所区分,加上斯大林的支持,所以,理论界没有对此提出太多异议,就这样保留并成为一个专属名词儿。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第2张

徐悲鸿先生,在1949年访问苏联期间,在对苏联列宁格勒高等美术学院的调查研究报告中,除了提出“该院分五科:曰绘画、雕塑、建筑、版画、美术史”,为中国派留学生到苏联学习,提供了可靠信息之外。文中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做了较为明晰的解释。称:“ 苏联文学艺术从上世纪30年代起,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现实主义之所以冠以社会主义的头衔,是为了区别于19世纪七十年代俄罗斯的批判的现实主义。按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看法,19世纪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是揭露社会黑暗的、批判社会弊端的、对新的社会主社会来说,其写实的形式语言可以延续采用,但内容必须加以改变,变批判、揭露为歌颂、表扬”。徐悲鸿从多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做了进一步阐释,同时提出“苏联的美术创作与学院派美术教学比较符合中国现状”的思路和想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第3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第4张

然而,在徐悲鸿以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美学原则,渐趋成为中国文艺工作者效法并学习的方法,最早则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对苏联版画的出版与推荐。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第5张

鲁迅从1930年编辑出版的《新俄画选》,1931年编辑出《木刻纪程•小引》,到1934年第一次用苏联版画家原作编辑出版的“苏联版画《引玉集》”以及1936年编辑出版的《苏联版画集》、《拈花集》(这本画册因鲁迅病故,鲁迅逝世50周年的时候,才由北京鲁迅博物馆以鲁迅遗编的“出版),让苏联的创作美术和革命美术从新中国五四运动以来第一次规模化进入中国文艺家和受众视线。到了延安时期,中共对鲁迅先生文艺主张的认同,将艺术学院直接用鲁迅命名为“延安鲁艺”,许多美术工作者在这里系统地吸收了苏联美术的经验,苏联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方法,成为延安鲁艺美术工作者争相借鉴的惟一范本,创作了大量的反映现实的美术作品,并籍此培育了新中国第一代革的命美术家群体,从而促进了中国革命美术和创作美术的生成。虽然此间鲁迅、徐悲鸿对欧洲,日本的艺术也有推介,但只有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学院派美术教育体系,最终成为新中国的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的主导 不仅培育了第一代反映抗战,反映现实生活的革命名的美术家,还因此建立了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基础模式和体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因此,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源头影响并激励了一大批美术工作者,创作出反映生活记录现实的文献型绘画与历史巨作。虽然1963年中苏关系有了裂痕之后,我们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改为“革命的现实主义”,但“歌颂光明,反应现实”的美术原则没有改变。回溯历史,若从鲁迅上世纪三十年代对苏联美术的推介算起,到延安鲁艺中国第一代革命美术家的生成;再到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的确立;中国创作美术与革命美术大量史诗性作品的涌现,苏联美术对中国的影响延续了最少半个世纪。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第6张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渊源,能够感受到,这是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一个必然结果,虽然其功能性为今天的现代艺术场景所诟病,但总体上,它对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及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自觉与审美所产生作用,都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艺术”无法等同和堪比的!人类文明是以螺旋式发展递进的,后之视今,已非今之视昔。社会在发展中变化,妄言历史谬误,应先正视历史过往。苏联虽然已成远去的白桦林,但它曾经的繁茂,作为今日文艺之初心,客观正视方为平常。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第7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第8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第9张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