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娄清个人资料多少岁(娄清百度百科)

时间:2023-11-19 05:38:41 阅读:33369 作者:389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娄清个人资料多少岁这个问题,娄清百度百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诗词会

 

端午

[唐代]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

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

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

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

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

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

贻厥后昆芳。

【注】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李隆基(685.09.08-762.05.03),唐朝皇帝,712年9月8日至756年8月12日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玄宗在位后期爆发安史之乱,从此唐朝国势走向衰落。

浣溪沙·端午

[宋代]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注】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赏: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太平御览》卷31引《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亦名“端午”、“重五”、“重午”。民间有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吊屈原等风俗。本篇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南乡子·端午

[宋代] 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

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

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

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注】(1035-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哲宗元佑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佑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就卜居其地。

《南乡子·端午》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一首词,整首词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在端午节的一种闲愁。

上片写端午节的景象。端午节下着小雨,人独自一人,比较冷清,回忆往日的热闹时光。

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诗人在端午节没有友人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现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闲情。

整首词深婉含蓄,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

端午

[宋代] 丘葵

世乱逢端午,

凄凉吊古心。

空存蒲长绿,

不见黍包金。

蛇壑横人骨,

鳌江绝古音。

追思前日事,

愁比海波深。

端午

[宋代] 赵蕃

年年端午风兼雨,

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

舍南舍北鹁鸠喧。

【注】赵蕃(诗人,学者)(二一四三~二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端午

[宋代] 赵友直

节过端阳日,

蒲觞满自斟。

兴怀多感旧,

吊古漫成吟。

端午

[宋代] 周承勋

谁家解崇吐千瓶,

丹墨交辉走百灵。

尽使跬蛇归药笼,

又缠萧艾作人形。

安得彩丝十万丈,

东南西北系飘零。

端午

[宋代] 连文凤

相传楚俗试兰汤,

一枕南薰日正长。

门掩绿阴无个事,

起来烧过午时香。

端午

[宋代] 张玉娘

晓糁浦玉泛琼浆,

臂结红丝暗自伤。

莫漫相逢宜楚节,

独娄清梦隔潇湘。

端午

[宋代]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

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

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

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

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

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

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

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

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

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

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

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

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

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

高歌舞槐翠。

水调歌头 端午

[元代] 王旭

漱齿汲寒井,

理发趁凉风。

先生畏暑晨起,

笑语听儿童。

说道今年重午,

节物随宜稍具,

还与去年同。

己喜酒尊冽,

更觉*盘丰。

愿人生,

常醉饱,

百年中。

独醒竟复何事,

憔悴佩兰翁。

我有青青好艾,

收蓄已经三载,

疗病不无功。

从此更多采,

莫遣药囊空。

小重山·端午

[元代]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

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

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

树转午阴凉。

【注】“空惆怅”慨叹了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这首词蕴含了浓重的民族风味,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全词从“碧艾香蒲”入笔,“处处忙”道出了端午时节的忙碌。儿共女,庆端阳,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刻画出了中华民族在节日之中共享天伦的乐趣。“细缠五色臂丝长”,缠五色臂丝是荆楚之地的一种民族风俗,是在端午节由孩子们将五色丝带缠在臂上,这种五色的臂丝又叫“朱索”或者“长命缕”,据说能够降服鬼怪,企保平安。上阕的最后两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将全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下阕的悼念屈原奠定了基调,为抒情作了铺垫。“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缘由,原来人们忙着过端午,只是一般性地喜庆,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为爱国诗人屈原呢?作者有感而发,直指俗弊。在这热闹喜庆的节日里,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下阕直抒自己的感情,仍然运用了对比手法。就是写追悼屈子之情思了。“往事莫论量”,确实,千年已过,人们记住最多的不是屈子的《离骚》,而是汨罗江投河自尽的忠义气节。“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日星本是天地的精华,终明儿不灭,将屈原的千古大义与日星之光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大忠大义,理当被永世铭记。“离骚读罢宗堪伤”,此一句不单单写出了对屈子大义的崇敬,还道出了文人的惺惺相惜。“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千年已过,便是何等的悲歌大义,又能被几人记得呢?便是记得,又有几人能解?树转午阴凉,端午之时的燥热天气,能得一份的凉意已是不易,莫非也是屈子的美意吗?结尾由情归景,景中又似有余情,大有余音不绝之意。

本曲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与下片的“无人解”形成鲜明对比。但沅湘之水却把作者带入了历史,通过纪怀屈原抒发自己对元朝覆灭的感伤和不仕明朝的节烈,“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等诗句传达就是作者的伤感失落,而“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则表明了作者对元朝的忠贞决心。“树转午阴凉”,以景结情,情在景中,是古诗词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作者的悲观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历来写端午的诗词都很多,多半会提到屈原的旧事,借屈原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或者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怀,或者赞扬屈原的精神而表明自己的忠义之心,总之,流不尽的沅湘之水,就是中国失意文人的辛酸之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戴叔伦)。

读中国古诗词总让人觉得气闷,而没有怒发冲冠的畅快,好像他们只会躲在角落里哀怨或者表明忠心,从来都不会愤怒似的。最多不过是装疯卖傻,“学呆,妆痴,谁解其中意?”“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没有几个敢真正站起来去怒去喊去抗争!这和《诗经》开创的“悲而不伤,哀而不怨”的温柔敦厚的诗风与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艺术传统是分不开的。

端午

【清】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注】文秀,中国清朝末代皇妃。1909年12月20日生于满洲镶黄旗的贵族官僚人家。小名蕙心,学名傅玉芳,蒙古族,姓额尔德特氏。1953年9月17日晚10时,文秀因心梗死于家中。文秀终年43岁,一生未有子女。清顺治元年(1644年),家族跟随多尔衮入关,按所在旗被分配在北京安定门内定居,世代有人在清朝为官。1921年初,文秀刚过11岁,宫里传来要为已退位但仍保留帝号的溥仪选择皇后的消息。因文秀祖上是已入旗籍的蒙古族贵族,符合候选条件,文秀的五叔华堪(在清末也做过吏部尚书)来和蒋氏商量,要给文秀照个相片送去参选。1922年11月30日,未满13周岁的文秀进宫,成了16岁的溥仪的淑妃。文秀进宫后,住在西六宫的长春宫。长春宫曾是慈禧太后住过23年的地方,装饰华丽,陈设精美。但是文秀心情一直抑郁苦闷。文秀自幼喜欢读书写字,长春宫的西配殿承禧殿是她的书房。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皇宫。文秀1925年3月5日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25日从天津住所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愿闹上法院,遂经双方律师交涉“私了”,由溥仪付给文秀5.5万元赡养费。溥仪被迫答应离婚后,为挽回体面,还于1931年9月13日在京、津、沪报纸上发布广告刊登“上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1947年,38岁的文秀曾在《华北日报》当过校对。为了生计,与报社社长的表弟、时任北平行营长官李宗仁部下少校军需官、40多岁尚未结婚的河南人刘振东结婚,在地安门外白米斜街租了三间房屋安家度日。1953年9月17日晚10时,文秀因心梗死于家中,只有刘振东守在身旁。事后由刘振东所在清洁队帮助钉了一具木板薄棺,埋葬在安定门外的义地里。

端午感怀

伏身清流以守洁质,

报国无望而绝尘世,

郢都的雾霾让你带着无限眷恋行吟泽畔,空自回望,

自你纵身汨罗那刻起就注定五月初五会联缀不朽的传奇。

屈子啊,

恶禽臭物,掩不住你对群小的蔑视,

芳草美人,总是你高洁品格的自比。

不遇明君啊,让你怀信侘傺,

民生多艰啊,叫你太息掩涕!

举世皆浊,唯尔独清,

众人皆醉,只你独醒,

先知先觉,注定使你孤寂无比!

你走了,谁再高冠之岌岌?

你走了,谁再长佩之陆离?

你走了,谁再集芙蓉以为裳?

你走了,谁再制芰荷以为衣?

你真走了,你走了两千三百年;

你仍活着,你也活了二十三个世纪。

你赤心爱国的血液一直流淌在后世仁人的血脉里,

一代代有志之士也总在吟诵着那浪漫的楚辞!

今天又逢五月初五,

龙舟竞渡不为赶到沅湘救你,

艾蒿悬楣亦只是为防虫驱疫,

飘香的粽子勉强能唤起你忌日原本的意义!

金钱扭曲了人性的时风里,

不知你高洁的精神还有多少人承袭!

  ——象山耕夫匆于端午(2016.06.09)

作者通联: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

         邮编:448000

         Email:sxp007@126.com

关于家乡年味的诗句

1.粽在家乡千年味,古诗

端午

作者:张玉娘 朝代:宋

晓糁浦玉泛琼浆,臂结红丝暗自伤。莫漫相逢宜楚节,独娄清梦隔潇湘。

端午

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

画舸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端午

作者:陈宓 朝代:宋

雨淬菖蒲剑,云荣角黍丝。光阴惊老大,节物媚童儿。谗口千年恨,怀贤一日思。兰蒿无好丑,采系用逄时。

端午

作者:蒲寿宬 朝代:宋

鬓符腰艾去纷纷,荷叶荷花匝水滨。思远楼前虽有曲,若邪溪畔岂无人。莫将楚恨悲儿女,聊把骚章托鬼神。浊酒满壶渔父笑,江边鸥鹭正相亲。

端午

作者:丘葵 朝代:宋

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2.文学书中描写年味的美文

故乡的年味

时间在地球的自转中一天天溜走,不知不觉间年越来越近了。可我却毫无感觉,闻不到一点年的味道,只因沉重的生存压力把我压得都成了机器人,对身边一切似乎毫无感觉。只有看到路上拖着大包小包行色匆匆的路人,我才猛然想起快过年了,也是时候回家和亲人团圆了。但回家过年路途之艰辛又令我望而生畏,这不是说我所在的城市离故乡有多遥远,而是回家过年坐车人潮之拥挤和那价格直线上升的车票令我却步。

炮竹声声除旧岁,在故乡;炮竹声成了除旧迎新的零界点。在我的味觉里,那浓浓的炮竹味就是故乡的年味!每年除夕零时一过,那迎接新年的鞭炮声就会陆续响起,一直持续到天亮。听着炮竹声;闻着炮竹香;踏着除旧迎新的步伐,记得年幼时调皮的我,总会在天刚刚之时就起来四处乱跳。跟着捡回来一大堆未被烧着的炮仔,然后兴致勃勃地用自己自做的炮枪玩了起来!此玩法在今天的我看来,那是拿自己的小命在开玩笑,想着,想着,我不更倒抽一口冷气,幸亏当时老天爷保佑——而当时年幼的我却玩得不亦乐乎。

年幼时的我喜欢过年,不仅仅是过年有炮竹味。更重要的是过年还有新衣服穿和压岁钱拿,在那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年代,一套新衣服;一块几毛的压岁钱;对我来说是如此的泥足珍贵。闻着身上新衣服味;手中压岁钱的钱味,这也是我感知中的年味吧!年后虽然大部分压岁钱都上交父母,自己只能留下一小点,但嘴馋的我总是折磨着到底是喝健力宝还是菠萝啤?所以;年味除了新衣服和压岁钱,剩下的的就是零食味了。

故乡的年味,除了每家每户门前红彤彤的鞭炮纸外,还有就是新帖上去的春联。每一家的春联内容都或明或暗地透露了主人对来年的心思又或期待!曾几何时那彰显民权的春联也被赋予某种政治色彩,某某万岁;忠于某某;永远跟某某走等等内容,成了那年头故乡春联的年味。春联内容的演变过程折射了国家由阶级斗争转向以经济建设的过程,春联内容的演变过程同时更是国家尊重民权的一个缩影。国家每进步一小步,对个体公民而然那是进步一大步!期待故乡的年味不仅仅只有鞭炮味和春联味,而更多的是民主味!

回不回家过年呀?我心情甚为纠结,在这万物都在涨唯有工资低的年代。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下来挣了几个钱,除了平日孝敬各路“神仙”外,快到年关还要给铁老大打劫一笔后,所剩已无几。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收拾行李挤进滚滚的回家人潮,此刻;故乡越来越近了,年;越来越近了,故乡的年味更越来越近了!(鲁舍)

3.家乡的年味连写10篇

家乡的年味连写10篇家乡的年味我随父母离家进城快十年了,今年回家乡过年了。

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大年三十早上,爸爸正在贴春联。

农村的春联大部分是村里人写的,闻着一股墨香味,对联的内容有的随口即兴传创作的,现在城里的春联,多是印刷厂成批印出来的,贴在门上,虽也好看,却总觉得少了点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没有特点。上午,我、爸爸、爷爷全家一起去祭祖,走过泥泞的田埂,我们终于到了,我们一起为祖先烧钱、磕头,爸爸对我说:“儿子,以后你不论到了哪里,你都一定要每年回来祭祖。”

我不太明白爸爸的话,但我觉得爸爸想让我不论怎么出人头地,都不能忘了祖先,忘了自己的根。晚上,我看见厨房有好多菜,我便问奶奶:“奶奶,你为什么要做那么多菜?吃几天也吃不完呀?”奶奶笑道:“因为有一个习俗,在大年初一到初三都不能用刀,只有三十晚上把所以菜烧好,而且放的炮竹,还有家里的卫生必须过了初三送完年才能打扫出去。”

我点了点头,不一会酒香味,蒸馒头味,饺子味弥漫在各家各户,家乡的年味真独特。还有我更喜欢的是在老家,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左邻右舍的娃娃,手里拿着二踢脚、麻雷子、摔炮、拉炮,变着花样放,高一声,低一声,你张开鼻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特别是除夕夜,那鞭炮几乎要响上一夜,鞭炮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

说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鞭炮味,这还叫过年吗?原来,父母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其实,城里也不是没有年味。

那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收到的成堆贺卡,打爆的拜年电话,成千上万条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门的电子邮件,酒店里丰盛的年夜饭,还有满大街的红男绿女,不都是年味吗?可是我家乡的年味 周俊泓 900字魂萦梦绕,日思夜想的还是家乡的年味。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五(8)班周俊泓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谷阳北路1355号邮政编码:20162家乡的年味 周俊泓 900字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乡情作文_500字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乡情"易氏家族,子孙盛昌。

欣逢盛世,志气昂扬。壬辰孟月,杀猪宰羊。

同族兄弟,欢聚一堂。尔炖牛筋,吾灌羊肠。

六岁孩童,且舞且唱。甲岁老翁,亦入其场。

把酒言欢,不胜欢畅。子子孙孙,福禄绵长"(这是昨天大年初三村里聚餐时,家族的一位老队长提笔写的诗句!很有意义,所以我记下来了 ) 昨天 又是一个热闹的日子,LG村里人统一制定大聚餐!意义庆祝2012春节第二届兄弟团圆节。

我作为下邓村的媳妇,回家做拍客,呵呵!记得去年也是大年初三,杀牛杀羊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回忆起来是非常热闹的,村里人还举行了很多活动,打篮球比赛,气排球比赛,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好多,可是今年节前都是毛毛细雨,无法进行了。虽然今年少了这些活动,但另请了舞龙舞狮和粤剧来村里表演!这个春节也是别样热闹!嘿嘿,跟我看看镜头感受那份快乐吧! 昨天天公很作美。

起来天气晴朗,阳光也出来了,好天气给人们带来了很好心情!回到村口,大榕树上挂上了一串串红灯笼!红红灯笼挂出浓浓“年味儿”!家乡的年味作文_500字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了,学校也开始放假了。今年我们到奶奶家过年的,那里的年味可浓了,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买爆竹烟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这年货是要提前置办的,在年前十几天家家户户就忙活开了,蒸馒头、做糕点、做粿、做豆腐……奶奶也忙着为过年做各种准备,爷爷奶奶家的一只年猪有三百来斤重,爷爷请来师傅帮忙宰杀。 走在街上,到处一片喜庆的景象,行人个个兴高采烈,路边的商店也十分热闹,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赶回家过年。

除夕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着炒菜,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又忙着贴春联、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

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品着美酒,互相干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接着放鞭炮、烟花,夜空在鞭炮与烟花的交织中变成了一个绚烂的大花园,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爷爷和奶奶都乐了。

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 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年味!年味儿作文_700字 过了腊八,年味儿就重起来了。

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起了年货:新衣服,爆竹,对联……大伙儿都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最盼着过年了,不仅能穿上新衣服,拿上红包,更让他们感到兴奋的是,在新年里,无论怎么皮,怎么闹,爸妈都不会责怪,都能挨到年后一并盘算。

还没到年三十儿,大街上就充满了年味儿——大红灯笼挂满了街市,店门上贴着喜气的春联与倒福,走进一家,里面还挂着充满年味儿的。

4.家乡的年味阅读答案

7.【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题干中给出了第③段和第⑦段的年味,根据④⑤⑥三段的内容分别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酒香味 蒸馒头味 饺子味

8.【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语境,根据词语所处语句及前后句子的内容、含意来推断词义。

答案:(1)新蒸馒头味很浓。

(2)剁馅的声音和肉馅的香味,芝麻香油的味道,葱、姜、蒜的辛辣味相互配合,写出了年味的浓郁。

9.【解析】此题考查对语段作用的理解。结尾段一般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答案:不能删去。城市的年味和家乡的年味形成对比,突出“我”对家乡的怀念,深化中心。

10.【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结合文章的年味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乡的人、家乡民俗的喜爱之情。

11.【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根据自己对年味的理解,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出年味。

答案(示例):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欢乐气氛,年味就是孝敬长辈的一杯浓酒,年味就是观看春晚的欢声笑语,年味就是张贴春联的吉庆有余。

5.关于过年的诗词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除夜 【唐】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江外除夜 【唐】曹松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除夜 【唐】成彦雄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 【唐】方干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除夜 【唐】徐铉 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

除夜作 【唐】薛能 和吹度穹旻,虚徐接建寅。不辞加一岁,唯喜到三春。

燎照云烟好,幡悬井邑新。祯祥应北极,调燮验平津。

树欲含迟日,山将退旧尘。兰萎残此夜,竹爆和诸邻。

祝寿思明圣,驱傩看鬼神。团圆多少辈,眠寝独劳筋。

茜旆犹双节,雕盘又五辛。何当平贼后,归作自由身。

故乡除夜 【唐】周弘亮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 非唯律变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

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诗成始欲吟将看,早是去年牵课中。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惧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