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tcp四层模型协议,tcp/ip协议从上到下四层

时间:2023-05-03 21:16:18 阅读:119771 作者:3286

TCP/IP5层模型TCP/IP是两种独立紧密耦合的协议,用于管理和引导数据消息在网络上的传输。 TCP负责与远程主机的连接,IP负责寻址,是发送消息的地方。

TCP/IP也分为不同的层进行开发,每个层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但TCP/IP协议简化了分层设备。 自下而上的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APP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也称为数据链路层,通常包含操作系统中设备的驱动程序和与计算机相对应的网络接口卡。 网络层:处理网络中的分组活动,如分组选择。 传输层主要为两台主机上的APP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通信。 APP应用层:处理特定APP应用程序和程序的详细信息。 各层主要协商

OSI和TCP/IP之间的区别:

OSI模型包含七层,而TCP/IP模型只有四层。 它们具有相同的网络层、传输层和APP应用层,但其他层不同。

OSI参考模型在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服务,而在传输层仅支持面向连接的服务。 TCP/IP模型在网络层仅支持非连接服务,而传输层同时支持面向连接和非连接服务。

网络传输的基本流程网络传输的流程图局域内两台主机通过TCP/IP协议通讯的过程如下所示

首先,如果用户层需要传输文件,则需要文件传输协议。

使用文件传输协议标题标记要传输的数据,并调用以下层次结构:

传输层接收到此命令后,附加该层的协议头,调用下一层。

网络层在收到该指令后,附加网络层的报头并传递给链路层。

链路层协议包含传输目的地。 已通过局域网传输到对方主机的链路层。

以上过程称为——包。

数据封装过程中,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的称呼不同,传输层称为段,网络层称为数据报,链路层称为帧。

当APP应用层的数据通过协议栈发送到网络时,每层协议都有一个称为封装的数据报头。

标头信息包含标头长度、载荷长度和顶级协议是什么等信息。

数据封装在帧中发送到传输介质,到达目的主机后,剥离各层协议对应的报头,根据报头的“上级协议字段”将数据传递给对应的上级协议进行处理。

以下是数据封装的过程

对方主机接收到该数据后,解除数据包,分解本层协议的报头,将剩下的内容传递给上层。

每一层只能解答自己的标题。 用户将接收该数据,直到数据传递到用户层。 被称为解包。

所以封装是自上而下的过程,解包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每个层的协议只能添加自己的标头信息。 每个楼层也可以只取消自己的消息信息的包。

那么,在解包的过程中,其上层协议有很多,到底下层应该传达给上层的谁呢?

因此,在封装时,需要在各层的报头信息中包含其上层协议是谁。 在解包时,根据对应的消息信息传递给上级协议。 这个过程叫做——分钟用

其实这个过程很容易通过以下例子来理解:

例如,我在网上直接买了洗面奶。 卖家给我寄快递。 但是收到的不仅仅是洗面奶,还有包装、快递、快递柜、快递单。 映射到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它们的快递盒和包装袋就像附加到网络传输过程中传输协议的报头信息。 通过这些标题信息,所有快递员都可以判断这个数据是否是我想要的,以及是否是我要投递的快递员。 在数据到达发送的用户手之前洗面奶会送到我手里,但不介意外面的包装,会把它们一个个扔掉。 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在数据被发送到接收方的物理层后解包的过程。

那么,快递员根据快递的信息,知道了快递会交给谁。 也就是说,每一层从下向上传递时,消息信息中必然包含我这个数据传递给上层的谁。

跨网段的主机的传输。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传输过程中要经过一个或者多个路由器

由于两个主机此时不在同一LAN中,因此两个主机必须通过路由器才能进行通信。

客户从用户层发送数据,自上而下发送,然后一步一步地添加标题信息。 这是封装的过程。 然后发送到局域网内,但我知道发送方发送数据时,他要发送数据的接收方不在这个局域网内。 他把这个数据发送给路由器。 请求路由器的帮助,转发它。

因为路由器也是主机,所以它将取消数据包以获取目标主机的ip地址,并在封装过程中添加目标局域网的标头信息。 通过路由器的路由功能,数据被发送到接收侧的LAN内,该LAN内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但通过分析,只有指定的接收侧响应。

这就是在广域网内传输数据的过程。

ip协议阻止底层局域网之间的差异。 从ip层来看,全世界的网络只遵守ip这一个协议。

这里是MAC地址和IP 地址:

关于MAC地址,我们不直接和它接触,所以不一定大家都很清楚。 开放系统互连(OSI ) 7层网络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APP应用层) 由两个子层组成,上一层是逻辑链路控制(LLC )。

trol),下一层即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MAC(MediaAccess Control)层,即介质访问控制层。所谓介质(Media),是指传输信号所通过的多种物理环境。常用网络介质包括电缆(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还有微波、激光、红外线等,有时也称介质为物理介质。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这个地址与网络无关,也即无论将带有这个地址的硬件(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接入到网络的何处,它都有相同的MAC地址,MAC地址一般不可改变,不能由用户自己设定。

mac地址可以标识全世界上唯一一台主机,仅仅在局域网内有效。
ip地址可以标识世界上唯一一台联网的主机,在广域网内也有效

其实举个例子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了。
比如说:西游记中的psdbl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贫僧从东土大唐来,到西天取经去。那么这个从东土大唐来,到西天取经去,这个就是ip地址。你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并且在数据过程中一直不会变的地址。
但是,比如psdbl这一站在女王国,女儿国的国王就会问他:哥哥你上一站是从哪里来的。psdbl就会告诉她,上一站是从比丘国来,然后女儿国王就告诉psdbl:经过女儿国下一站就会到达黑风岭。这个比丘国和黑风岭就是mac地址,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是一直在变化的。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