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seata用法,seata入门

时间:2023-05-06 13:06:05 阅读:187312 作者:291

分布式事务

事务是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事务(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分布式事务的产生,是由于数据库的拆分和分布式架构(微服务)带来的,在常规情况下,我们在一个进程中操作一个数据库,这属于本地事务,如果在一个进程中操作多个数据库,或者在多个进程中操作一个或多个数据库,就产生了分布式事务;

(1)数据库分库分表就产生了分布式事务;

 

(2)项目拆分服务化也产生了分布式事务;

 

 

What is seata?

Seata是一款开源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致力于在微服务架构下提供高性能和简单易用的分布式事务服务;

Seata为用户提供了AT、TCC、SAGA和XA事务模式,为用户打造一站式的分布式解决方案;

四种事务模式中,XA模式正在开发中...,其他事务模式已经实现;

目前使用的流行度情况是:AT > TCC > Saga;

我们可以参看seata各公司使用列表:

https://github.com/seata/seata/issues/1246 大部分公司都采用的AT事务模式;

Seata已经在国内很多团队开始落地,其中不乏有大公司;

Github:https://github.com/seata/seata

官网:http://seata.io/ 

当前最新版本:1.3.0

在Seata的架构中,一共有三个角色:

 

TC (Transaction Coordinator) - 事务协调者

维护全局和分支事务的状态,驱动全局事务提交或回滚;

TM (Transaction Manager) - 事务管理器

定义全局事务的范围:开始全局事务、提交或回滚全局事务;

RM (Resource Manager) - 资源管理器

管理分支事务处理的资源,与TC交互以注册分支事务和报告分支事务的状态,并驱动分支事务提交或回滚;

 

其中TC为单独部署的 Server 服务端,TM和RM为嵌入到应用中的 Client 客户端;

在Seata中,一个分布式事务的生命周期如下:

 

TM请求TC开启一个全局事务,TC会生成一个XID作为该全局事务的编号,XID会在微服务的调用链路中传播,保证将多个微服务的子事务关联在一起;

RM请求TC将本地事务注册为全局事务的分支事务,通过全局事务的XID进行关联;

TM请求TC告诉XID对应的全局事务是进行提交还是回滚;

TC驱动RM将XID对应的自己的本地事务进行提交还是回滚;

TC Server运行环境部署

我们先部署单机环境的 Seata TC Server,用于学习或测试,在生产环境中要部署集群环境;

因为TC需要进行全局事务和分支事务的记录,所以需要对应的存储,目前,TC有三种存储模式( store.mode ):

file模式:适合单机模式,全局事务会话信息在内存中读写,并持久化本地文件 root.data,性能较高;

db模式:适合集群模式,全局事务会话信息通过 db 共享,相对性能差点;

redis模式:解决db存储的性能问题;

我们先采用file模式,最终我们部署单机TC Server如下图所示:

 

Seata运行环境部署

下载Seata:http://seata.io/zh-cn/blog/download.html

解压:tar -zxvf seata-server-1.3.0.tar.gz

切换cd seata

 

默认seata-server.sh脚本设置的jvm内存参数2G,我们再虚拟机里面做实验,可以改小一点;

 

在故意的柚子目录下启动:./seata-server.sh

默认配置下,Seata TC Server 启动在 8091 端口;

因为我们没有修改任何配置文件,默认情况seata使用的是file模式进行数据持久化,所以可以看到用于持久化的本地文件 root.data;

AT模式事务案例 单体应用多数据源分布式事务

 

在Spring Boot单体项目中,如果使用了多数据源,就需要考虑多个数据源的数据一致性,即产生了分布式事务的问题,我们采用Seata的AT事务模式来解决该分布式事务问题;

以电商购物下单为例:

 

准备数据库表和数据;

其中每个库中的undo_log表,是 Seata AT模式必须创建的表,主要用于分支事务的回滚;

开发一个SpringBoot单体应用;

 

测试:http://localhost:8080/order?userId=1&productId=1

微服务的分布式事务

 

AT事务模式分布式事务工作机制

前提

基于支持本地 ACID 事务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

Java 应用,通过JDBC访问数据库;

整体机制

就是两阶段提交协议的演变:

一阶段:

“业务数据“和“回滚日志记录“在同一个本地事务中提交,释放本地锁和连接资源;

二阶段:

如果没有异常异步化提交,非常快速地完成;

如果有异常回滚通过一阶段的回滚日志进行反向补偿;

具体举例说明整个AT分支的工作过程:

业务表:productField Type     Keyid     bigint(20) PRIname varchar(100)since varchar(100)

AT分支事务的业务逻辑:

update product set name = 'GTS' where name = 'TXC';

一阶段过程:

1、解析SQL,得到SQL的类型(UPDATE),表(product),条件(where name = 'TXC')等相关的信息;

2、查询前镜像:根据解析得到的条件信息,生成查询语句,定位数据;

select id, name, since from product where name = 'TXC';

得到前镜像:

id name since

1 TXC     2014

3、执行业务 SQL:更新这条记录的 name 为 'GTS';

4、查询后镜像:根据前镜像的结果,通过 主键 定位数据;

select id, name, since from product where id = 1;

得到后镜像:

id name since

1 GTS     2014

5、插入回滚日志:把前后镜像数据以及业务SQL相关的信息组成一条回滚日志记录,插入到 UNDO_LOG 表中;

 

6、分支事务提交前,向TC注册分支,申请product表中,主键值等于1的记录的全局锁(在当前的同一个全局事务id范围内是可以申请到全局锁的,不同的全局事务id才会排斥);

7、本地事务提交:业务数据的更新和前面步骤中生成的 UNDO LOG 一并提交;

8、将本地事务提交的结果上报给TC;

二阶段-回滚

1、收到 TC 的分支回滚请求,开启一个本地事务,执行如下操作;

2、通过 XID 和 Branch ID 查找到相应的 UNDO LOG 记录;

3、数据校验:拿 UNDO LOG 中的后镜像与当前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有不同,说明数据被当前全局事务之外的动作做了修改,这种情况,需要人工来处理;

4、根据 UNDO LOG 中的前镜像和业务 SQL 的相关信息生成并执行回滚的语句:

update product set name = 'TXC' where id = 1;

5、提交本地事务,并把本地事务的执行结果(即分支事务回滚的结果)上报给 TC;

二阶段-提交

1、收到TC的分支提交请求,把请求放入一个异步任务的队列中,马上返回提交成功的结果给TC;

2、异步任务阶段的分支提交请求将异步和批量地删除相应UNDO LOG记录;

回滚日志表:Field         Typebranch_id     bigint       PKxid             varchar(100)context         varchar(128)rollback_info longbloblog_status     tinyintlog_created     datetimelog_modified datetimeSQL建表语句:CREATE TABLE `undo_log` (  `id` big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branch_id` bigint NOT NULL,  `xid` varchar(100) NOT NULL,  `context` varchar(128) NOT NULL,  `rollback_info` longblob NOT NULL,  `log_status` int NOT NULL,  `log_created` datetime NOT NULL,  `log_modified` datetime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x_undo_log` (`xid`,`branch_id`))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4 DEFAULT CHARSET=utf8;

 

转载自: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y4y167Dc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