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计算机类sci怎么找,计算机科学期刊投稿指南

时间:2023-05-03 22:47:46 阅读:205277 作者:3592

上周获悉投往 The computer journal 的SCIE检索论文终于接收,历时半年。人生第一篇SCI,内心极度喜悦,感慨良多。这几年本人一直在小木虫论坛逛,wxdtk的投稿经历给本人极大信息和启发,加上计算机学科的SCI论文更难,为答谢小木虫,激励并指引后人继续冲击SCI,我愈发感觉有必要写一篇投稿历程的帖子了。

本人来自一个三流大学,是一个“大龄”副教授,虽天资聪颖,但经历坎坷,所以虽已中年,但成果寥寥无几,在学校里也无名无份。硕士毕业后,也写了一些“中档”论文,但高大上的论文一直没有,也一直是本人的梦想。本人没有读博士,但经历过高人指点,对读博士的那些事儿也基本了解。不谦虚的讲,有些博士也未必有俺的学术思维的深度。:-)话有点离题了,赶紧转入正题,说说本次SCI论文的投稿经历。

我研究目前的领域---网络虚假评论人识别,算起来也有3年多了罢。感觉这个课题有较大实用性,又是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几乎无法解决。很多人感觉这个方向太窄,没什么研究的。但俺既然已经决定,就端的没有回头的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刚开始接触这个课题,看了一些文献,感到很茫然,因为没有看到具体的虚假评论者,没有看到数据集,所以很难有什么印象,更别谈什么思路,什么创新。后来发现其中一篇论文,只有6页,感觉真的看懂了,而且很有意思,所以琢磨能不能在别人基础上做点什么。硬着头皮,总算发现了一点改进的可能性,经过一些实验,写出一篇论文,投了《计算机科学》,很快就中了。当然这个杂志不是本人的志向,偶的心中一直想着做点儿一鸣惊人的大事。

但三流学校里发SCI论文真的很难。没有学术氛围,没有检索资料。计算机学科本身就是国际会议的天堂,杂志很少有人读,也很少有人引用。但再高的计算机国际会议(如SIGMOD,VLDB,...),在我校领导眼里都是一视同仁的垃圾。他们眼里只有SCI,EI。在这种环境下,本人也只能冲击SCI,以获得领导的承认。

第二年,本人继续改进那个想法,有了较大改善,心中不免有些冲击SCI的打算,于是历时一个月,终于写出了一篇英文手稿,积极冲击SCI。然而当时不知道,这片论文其实仅仅是《计算机科学》的档次,果不其然,投了3个地方,无一例外都 reject 了,其中一个杂志居然看了6个月才给信。经历这么多失败,终于明白该草稿的技术含量真的不足以冲击SCI,于是改成两篇论文,投了EI。轻松接收,暂且不表。

且说本人研究的另外一个问题---网络水军检测,经过几次和学生的论文研讨,逐渐有了好的想法(good idea)。话说写论文,idea最关键。上次的SCI草稿之所以屡屡被拒,就是因为没有好的 idea! 在别人的论文上修修补补,很难有所创新。我们在不经意之间,竟然发现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个想法有多好,有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为证。

既然有了 idea,还需付出艰辛的努力,把问题研究清楚,研究彻底!这是学术研究的不二法门。做真正的研究,而不是虚头八脑的欺骗读者,否则就不可能有学术造诣。这是本人的一贯治学宗旨。窃以为,学术道德决定了学术高度。本人很瞧不起那些专门为SCI、EI而写SCIEI论文者,这种违反学术规范,投机取巧之人,必然受到学术界不齿!

经历半年左右的艰辛探索,大量实验,不断修改代码,终于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但,众所周知,论文写作技巧是论文能否通过的关键因素之一。凭借本人对学术论文的理解,以及理论思维的境界,经过大约半个月的写作,论文终于有了雏形。改了无数遍,感觉较为满意。准备投稿之前,也找了一位yjfdxy博导看了一下,博导提出了一些建议,于是又做了个实验,补充了和别人的比对。果然论文增色不少!

于是选了一个不高不低的SCI期刊,The computer journal,IF=0.888(当时值,现在已经0.787), 无审稿费,无版面费。心里核计,这种不用花一分钱的SCI才是真正的学术期刊,也最有影响力。投了3天,unsubmitted! 原因是英语不行!当时真的不知道到底哪里不行,后来才知道,竟然把Website,写成了Webcite!难怪说英语不行。后来找了国外留学的一个我的学生(华裔),在国外呆了半年,英语肯定比我好,本来想让她找当地 native 看看,但 native 都很忙,只好她自己改,改完以后,发回,看了修改稿,不禁连连叫好!这样大改了几回,再投,终于 under review 了!

这样不报任何希望度过了2个多月,一个清晨,突然收到来自杂志社的 Email。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了邮件,一读,竟然有两个审稿人大赞论文,说 very good paper, interesting, well presented, ..., 心里不禁大喜。审稿人1没有任何意见,审稿人2说需要再做一个算法性能实验。第三个审稿人,应该不是这个研究领域,首先否定了英语的水平,然后指出一堆英语语法、用法错误,然后又说,你这个东西好,有什么证据,你找警察确认了吗?你为什么不用粗糙集?无语中,。。。 但毕竟编辑决定大修。

其实修改任务并不大,很快就做完了实验,补充了数据。论文也增加了2页。大概10天,提交修改稿。

又过了一个半月,二审返回:大修!此时审稿人3似乎看到了审稿人1和2审稿结果,说论文的研究工作很 interesting,并说英语必须 re-work! 又是一堆英文问题。 审稿人1说要增加一个图,审稿人2已经完全搞定。几天后,三稿提交。

又过了一个半月,三审返回:小修!此时只有审稿人3的意见,说 This work is very good, well-written, comprehensive,。。。大赞,又是一堆语法问题。 并指出了一个时间复杂度计算问题。感觉这个问题确实提的很好,于是重新研究了这个问题,但感觉确实难以给出准确的估计,只给了最差情况估计。虽然不尽人意,但也只能提交,静待审稿结果。

2天后,收到总编 Email: Accepted!

自此,人生第一篇SCI论文终于诞生!!!

啰啰嗦嗦写这么多,一个是想留作纪念,另外也想激励同胞们:我作为调皮的香烟,也非海归,属于土鳖,照样可以中SCI!只要你的论文有想法,这里没有资格排辈之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视同仁,不像国内有些期刊,据说被国内学霸垄断,令人远离。

仅以此文献给那些真正搞学术的人,也感谢我的团队,我的学生,一起探索研究,终于修成正果。也感谢所有帮助过此文发表的所有人,这里就不便一一列出。Last but not least, 提醒那些看帖不回贴的人,积攒人品,才能中SCI哦。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