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教学目标两个维度,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时间:2023-05-05 23:51:02 阅读:220058 作者:3524

将知识按照学科的划分开展分科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但割裂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有机联系。在学校教育走向开放、多元,对人才的需求走向综合型、创新型的今天,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开跨学科课程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学校借助区重点项目的平台优势,投身课题--“育人目标导向下跨学科课程体系建构的研究”经过近两年的思考与实践、研究与改进,形成了较完整的学校跨学科课程框架。课程框架建构的过程中,按照“学校育人目标厘定和释义”—“跨学科课程目标的设定与细化”—“跨学科课程框架的构建”的程序展开了研究之旅。

一、育人目标是跨学科课程框架建构的原点

跨学科课程框架的建构是跨学科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任何课程框架的建构都需要首先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即,该课程框架建构的目标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到达什么程度才算问题解决了?换言之,则需要回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要培养到什么水平?因此,育人目标是跨学科课程框架建构的逻辑起点和归宿,需要将其作为设计纲要,并贯穿全过程。

  国家教育方针的定向、核心素养内涵的导向、城市以及学校发展定位的倾向,都为学校育人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学校对接国家教育方针,勾连核心素养内涵,整合学校发展定位,在“建设一所师生共同喜爱、生动成长的学校”的办学愿景引领下,形成了学校育人目标:培养有修养、有责任、有志向;会健体、会学习、会劳动;能审美、能合作、能创新的新时代好少年。(简称“三有三会三能”)其中,“三有”(有修养,有责任,有志向)是成“人”的必备品格。“三会”(会健体,会学习,会劳动)是成“事”的关键能力。“三能”(能审美,能合作,能创新)是成“才”的核心素养。

        二、课程目标是跨学科课程框架建构的出发点

 不同类型的课程目标各有侧重,共同支撑着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跨学科课程作为学校育人目标实现的载体之一,在将学校育人目标转化为跨学科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课题组采取“绘制课程矩阵”—“对焦不匹配之处”—“分解目标维度”的策略予以实施。

 1. 绘制课程矩阵,了解学校课程与育人目标的匹配度

       课题组通过绘制课程矩阵来评估学校育人目标与课程之间的落实程度。首先,将育人目标“三有、三会、三能”的释义进行二级编码,随后,梳理学校已有的三类课程目标,最后,将每一门课程的目标与育人目标建立双向细目表,进行学校育人目标落实度分析。

       通过课程矩阵,我们发现:目前学校各类课程对 “三有、三会、三能”育人目标的落实度存在不平衡现象。现有课程在“有志向、会学习、会劳动、能审美”等维度的落实度比较高,而“有修养、有责任、会健体、能合作、能创新”的落实度比较低。这表明:当前学校课程与育人目标之间还有不匹配之处,部分育人目标缺少相应的课程支持。

        2.对焦不匹配之处,凸现跨学科课程所追求的育人目标

 学校设计跨学科课程,以期该课程能实现育人目标均衡化落地。对焦课程矩阵图所反映出来的“有修养、有责任、能合作、能创新”的落实度比较低,课题组以表现性目标取向为原则,经过多次专家指导、组内研讨、调整修改,将跨学科课程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良好文化修养、创新意识,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寻求自主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并在“文化修养、创新意识、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四个维度上,分别做了具体的阐述。

        3.分解目标维度,建构跨学科课程目标体系

 为落实跨学科课程总目标,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按照“文化修养、创新意识、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四个维度,课题组反复研讨,对跨学科课程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不同年段、不同维度的目标,力求建构一体化、进阶性的跨学科课程目标体系。

        三、立足特色是跨学科课程框架建构的亮点

   当跨学科课程目标确立后,课题组开始着力思考、搜索和匹配能让课程目标落地的课程内容。从“充分考虑在地教育资源”的原则出发,开始勾画跨学科课程框架的基本蓝图。

【案例】

滨江DREAMS课程

在多次研讨后,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学校《小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中重点打造的社会实践活动宝典《览•百年杨树浦》,并将杨树浦这一概念扩大到杨浦滨江段5.5公里长度的全部教育资源,最终升级为《滨江DREAMS》跨学科课程。DREAMS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每个字母都代表着若干种元素(见下表),这些元素体现了跨学科融合,又凸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典型特征。DREAMS也代表着我们对课程美好愿望:期望孩子们能够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知识与技能去探寻滨江,在追梦滨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滨江DREAMS》课程,依据“知行结合、内容融合、方法综合、价值契合”的原则,围绕“杨浦滨江”这一场域,将滨江元素贯穿于跨学科课程之中,带领学生走进滨江、认识滨江、参与滨江的建设。在“学生为本、滨江特色、素养养成”的指导思想下,立足课程目标、学情和场域资源,根据目标导向及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原则,将跨学科课程框架分为“人文滨江”、“生态滨江”和“科创滨江”三大板块。

 “人文滨江”板块立足“有修养”、“有责任”的育人追求,重点落实“文化修养”、“社会参与”的跨学科课程目标。该板块通过文旅结合,运用资料学习、聆听故事、实地探访等形式,组织学生探访滨江的优秀历史建筑,一起聆听建筑背后的故事,在感受建筑美中追寻杨浦的工业记忆,感受杨浦的发展与变迁;带领学生走进身边的先锋人物,在致敬细心的短靴与革命人中传承红色基因。

“生态滨江”板块立足“能合作”的育人追求,重点落实“自主发展”的跨学科课程目标。该板块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习滨江水生动植物基本知识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如何与伙伴展开探究活动等,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并最终实现自主发展。

“科创滨江”板块立足“能创新”的育人追求,重点落实“创新意识”的跨学科课程目标。该板块依托场馆和高校资源,通过实地参观、原理探秘、动手操作、产品创作、实验改进等活动,学生在体验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幸福感的同时,就现有材料展开科技创新,实现创意物化。

以板块目标为指引,课题组继续对板块内容进行初步的选择与取舍。基于“立足历史与现实特色”、“立足兴趣与生活需求”以及“立足年龄与学段特点”的三大原则,以“滨江特色”为主题线索,在兼顾个体兴趣与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学科+”整合,以此来确定学习内容。

在明晰板块定位与初步确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课题组接着制定各项学习主题和实践活动。每个版块下设5大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由2至4个数量不等的学习单元构成,并匹配各自所对应的驱动性任务。

不同的课程内容特征决定了课程的演绎形式。“人文滨江”、“生态滨江”、“科创滨江”三大板块的学习内容分别采用“大概念”、“学科+”和“超学科”的逻辑来建构。

随着对跨学科课程的理解与研究的不断深入,课题组对课程框架进行快速迭代,优化升级。立足“校本特色”,让已有的课程建设经验和成果成为进一步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基础和依据;立足“滨江特色”,让课程内容更贴近我校学生生活经验,更有利于能力的发展与素养的养成。于此,学校形成了继承校本特色、彰显滨江特色、关注跨学科能力培养的《滨江DREAMS》跨学科课程框架。

四、经验提炼是跨学科课程框架建构的生长点

跨学科课程框架的建构是个系统工程,但却也有章可循。在建构跨学科课程框架的过程中,课题组提炼了以下具有可操作性的经验:

 第一,确立目标体系。课程目标是对育人追求的回应,因此,需要在厘清育人追求的基础上,对课程目标进行分解,形成自上而下的目标体系。各学习板块分解落实课程目标,同时各学习板块又形成课程合力,共同指向跨学科课程总目标,共同指向学校育人追求。

 第二,挖掘场域资源。校本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校本资源的支持。杨浦滨江地区有很多工业遗存和历史建筑,近年来又成为集人文、生态、科技为一体的 “世界会客厅”。跨学科课程的建构通过对原有场域资源进行再挖掘,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走得近的场域资源变成最鲜活的教育载体。

 第三,匹配课程内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能力的纽带,在跨学科课程框架的建构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匹配课程内容时,以课程目标为领域和界限,根据每个学习板块的学习目标,通过对主要培养什么能力、能力培养到什么水平等问题的综合考量后,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选择和取舍。

 第四,纵横贯通排列。在内容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借助课程理论,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对各个学习单元进行组织,使得内容纵向上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衔接,横向上各版块相贯通。学校跨学科课程分别用问题导向、情景体验和任务驱动等方式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意愿的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内容序列。

简而言之,跨学科课程框架的建构需要在育人目标导向下,对课程目标体系、课程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组织方式和课程学习样态进行统筹考虑,形成相辅相成的跨学科课程框架,实现学校的育人追求。

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这一命题,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并非易事,既需要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扎根于教育实践的鲜活经验。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已经让跨学科课程理想在每一位平三小学教师的心中萌芽。2020学年开始,学校实施“两步走”战略--“典型单元先行+体系逐步完善”,开始了《滨江DREAMS》跨学科课程的的行动研究方式。在学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之路上,每一位平三人都会在苦索中感受顿悟的幸福,与孩子们一起,在寻梦滨江的过程中圆“生动成长”之梦想!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