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登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时间:2023-05-06 18:28:28 阅读:38301 作者:4201

1 .软件质量模型通常软件质量模型主要考虑检查业务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软件的容错能力也是恢复时间和恢复能力。是否知道,是否可用; 软件性能、其响应时间、cpu等消耗资源、内存占用; 软件能否为后续功能的开发和维护提供便利; 具有在不同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正在传输或保存的信息的安全级别。

软件质量模型概念: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信息安全

2 .软件测试用例2.1概念为特定目的设计的文档。 有excel、xmind等多种形式。

2.2经典模板

检验开发的代码实现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唯一值

ID:测试用例所属的模块

模块

作用:给出了测试用例的执行优先级

分类:高中低

p0 )一般保证软件中最重要、最主要的功能,保证最基本的iu正常运行

p1 )子功能、小功能

p2: UI,边界,错误设置

p3 )错误信息、复杂场景、不常用场景

优先级:唯一性,见名知意

用例标题:先决条件

预置条件:要求尽可能详细

测试步骤:根据需要填写

测试数据:基于数据和程序的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pass

故障

block:有错误,无法继续填写

Na )由于环境或资源,无法执行

测试结果:当前测试任务中使用的软件版本号

测试版本号

http://www.Sina.com/:填写故障用例问题和相应的错误id

block Na需要在评论中填写理由

更新测试用例

2.3测试用例的作用便于组织测试思路,确保不缺少需要覆盖测试的功能点

容易估算测试工作量

容易事先准备测试数据

容易控制测试的进度

方便回归测试

容易进行测试工作的组织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交接成本

3 .测试用例的建立方法3.1等价类分类法在所有测试数据中,找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数据子集,根据是否满足条件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步骤:

1 .需求分析:明确需求

2 .分等值类:有效与无效。 无效的分类根据规则、长度、类型、是否为空、是否重复来区分。

3 .用例设计

3.2边界值分析法3.2.1选择正好相等、正好大于或正好小于边界值的数据作为边界范围的确定测试数据

3.2.2顶点、内点、离点上点:边界上的点

内点:区间内点

点到(离上一点最近的点,正好大于,正好小于

例如,输入字符的长度范围为6-20个字符,6和20是上的点,内的点在6和20之间随机选择值,一般选择中间的值,离开的点为5、7、19和21。

3.2.3 7时——5分,内点和外点共7分,分为有效点和无效点,根据开关情况抽取5分测试。

示例:

内点一定要选,尽量选中间范围的

必须选择

离点根据开闭状况选择

3.2.4步骤1 .明确需求

2 .确定有效类和无效类

3 .确定边界值的范围

4 .提取数据制作测试用例

3.3判定表3.3.1定义以表形式表现的多条件逻辑判定工具

3.3.2组成部分条件桩:列出当前问题中的所有条件,不影响顺序

动作桩:列出当前问题中的所有可能操作,不影响顺序

项目:列出条件对应的可能值、所有可能性的真伪值

行动项目)列举条件项目的各种值时,对应于采取的行动的结果

3.3.3步骤1 .明确所有条件桩(找出所有输入条件)

2 .明确动作桩(找出所有输出结果) )。

3 .所有条件桩全部组合

4 .明确各组合对应的动作桩

5 .设计测试用例,各数据对应于测试用例

3.4因果图3.4.1基本符号v或一个条件成立即可^与多个条件同时成立(非条件成立则结果不成立); 条件不成立则结果成立-恒常成立条件成立,结果成立3.4.2步骤1 .需求分析

2 .绘制因果关系

3 .将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4 .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3.5正交法3.6场景法绘制流程图

3.7错误估计法根据经验和智慧进行分析,估计程序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