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linux系统如何追踪路由(linux route命令)

时间:2023-05-05 05:10:52 阅读:74396 作者:28

traceroute是用来检测发出数据包的主机到目标主机之间所经过的网关数量的工具。traceroute的原理是试图以最小的TTL(存活时间)发出探测包来跟踪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网关,然后监听一个来自网关ICMP的应答。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38个字节。

原理:程序通过增加生存时间(TTL )实现其功能。 每当数据包(这三个数据包包含源地址、目标地址和发布的时间标签)通过路由器时,生存时间就会减少1。 如果生存时间为0,则主机取消分组并发送因特网控制消息收发协议(icmp )。 这是TCP/IP协议系列的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控制消息是网络本身的消息,如网络不通、主机是否可以到达、是否可以路由等。 这些控制消息不传输用户数据,但对用户数据的传输起着重要作用。 TTL分组被发送到原始分组的发送者。

traceroute程序完整过程:首先它发送一份TTL字段为1的IP数据包给目的主机,处理这个数据包的第一个路由器将TTL值减1,然后丢弃该数据报,并给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报文(“超时”信息,这个报文包含了路由器的IP地址,这样就得到了第一个路由器的地址),然后traceroute发送一个TTL为2的数据报来得到第二个路由器的IP地址,继续这个过程,直至这个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

1.命令格式:

traceroute [参数] [主机]

2.命令功能:

traceroute命令提供追踪网络数据包的路由途径。 默认数据包大小为40字节,用户可以单独设置。

具体参数格式: traceroute [-dFlnrvx][-f生存值][-g网关…][-i网络接口][-m生存值][-p通信端口][-s源地址][-t服务器

3.命令参数:

使用-d套接字级调试功能。

-f设置第一个测试包的生存值TTL的大小。

-F设定为不发生断位。

-g配置源路由网关,最多可配置8个。

-i使用指定的网络接口发送数据包。

-使用ICMP响应而不是-IUDP数据信息。

-m设置检查数据包的最大生存值TTL的大小。

-n直接使用IP地址而不是主机名。

-设置-pUDP传输协议的通信端口。

-r忽略常规路由表,将包直接发送到远程主机。

-s设置本地主机发送数据包的IP地址。

-t设置测试数据包的TOS值。

详细显示-v命令的执行步骤。

-w设置等待来自远程主机报告的时间。

-检查x数据包有效/无效的正确性。

http://www.Sina.com/http://www.Sina.com/traceroute www.Baidu.com

结果:

说明:

记录以序列号1开始。 每张唱片都是一跳。 每一跳代表一个网关。 你会发现每一行有三个时间。 单位是毫秒。 实际上是-q的默认参数。 探测分组向每个网关发送三个分组后,网关返回响应的时间; 使用traceroute -q 4 www.58.com,您将向每个网关发送四个数据包。 请参照下图:

跟踪主机时,可能会显示一些用星号标记的行。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可能无法获得相关的数据包回复数据,因为防火墙阻止了ICMP回复信息。

我们在某个网关上可能延迟很长。 一个网关被阻止,或者可能是物理设备本身造成的。 当然,如果某个DNS发生问题,无法解析主机名、域名的话,延迟时间也可能会变长; 添加-n参数可以避免DNS分析,并以IP格式输出数据。

如果您位于局域网中的不同网段之间,则可以使用traceroute来排除问题。 是主机问题还是网关问题? 当远程访问服务器时出现问题时,使用traceroute跟踪数据包通过的网关并提交给IDC提供程序也有助于解决问题。 但是,现在国内似乎很难解决这样的问题。 即使我们发现问题,IDC服务商也不会帮助我们。

4 实例:

命令: traceroute -m 10 www.baidu.com

结果:

说明:结果中可以看到生存值=10,生存值=0时,主机取消数据包

实例4.1 :

命令: traceroute -p 6888 www.baidu.com

结果:

实例4.2:跳数设置

命令: traceroute -w 3 www.baidu.com

结果:

正文参考资料:

1.http://www.cn blogs.com/peida/archive/2013/03/07/2947326.html

实例3:探测包使用的基本UDP端口设置6888

目标主机在接收到TTL值为1的IP数据包时不会丢失。 这样,也不会发生超时的ICMP数据消息。 那么,程序如何确定是否到达了目标主机?

实例4:把对外发探测包的等待响应时间设置为3秒

知识扩展参考资料: http://www.cn blogs.com/cotyb/p/5341439.html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