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自适应维纳滤波(lms算法自适应滤波器)

时间:2023-05-05 22:43:53 阅读:88031 作者:2176

jzdjm,年轻的早晨,热心的老师,诚实的面条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 )。

通用滤波器组多载波(UFMC )技术是5G中的候选波形,能够支持异步传输。 然而,UFMC系统与OFDM系统一样对载波频率偏移敏感,载波频率偏移会引起子带内载波间干扰[ICI]和子带间干扰[ibi],从而急剧降低系统性能。 提出了一种用通用滤波器组多载波(UFMC )系统消除干扰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LMS ),主要处理2N点FFT的输出,通过多次迭代运算和滤波处理,使接收机处的频率偏移误差接近零,从而消除接收信号处的频率偏移引起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频偏校正后,UFMC系统具有良好的误码率性能。

UFMC; LMS; 载波频率偏差; 载波间干扰; 子频带间干扰

TN919

文献识别码: a

10.16157/j.ISSN.0258-7998.2016.07.005

中文引用格式: jzdjm,独特的自行车,完成的外套等基于. LMS算法的UFMC系统自适应干扰消除[J] .电子技术应用,2016,42 (7) 21-25。

英文引用格式:天光东、王山、和平、自适应国际贸易中心[ j ].apporithm

0引言

面向2020年和未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第五代移动通信(5G )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4G相比,5G融合了多种无线接入方式,充分利用低频和高频等频谱资源,大大提高了频谱效率,实现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可持续发展[1]。 在4G中,最重要的多载波调制技术是OFDM,被广泛应用于LTE和MIMO,但OFDM系统容易受到系统中的ICI和ISI的影响,即在正交性不能充分保证的情况下,信号失真变得严重,系统的

因此,新波形将应用于FBMC技术、UFMC技术、F-OFDM技术等5G技术中。 这些新技术都采用了滤波方法,通过多个载波滤波来减小频谱旁瓣的电平,从而在避免OFDM的缺点的同时减小保护频带的开销。 与OFDM相比,FBMC由各个副载波滤波而不使用CP,与此相对,OFDM由整个频带滤波,因此FBMC的频谱旁瓣和载波之间的干扰(ICI )较少。 UFMC使用脉冲响应短的滤波器,将子载波分割为多个子频带,通过各个子频带进行滤波,与FBMC相比,UFMC的滤波长度短一些[3]。 UFMC系统对时间的频率校准和非正交要求不高,同时可以支持短突发异步通信[4]。 但是,与OFDM系统一样,在UFMC系统中,如果受发送侧和接收侧的晶体振荡器和多普勒效应的影响而产生载波频率偏差[CFO],则只有子频带内的载波之间的干扰[ICI]和子频带之间的干扰[ibi] 即使是很小的载波频率偏差,UFMC系统的性能也会急剧下降。 因此,在UFMC系统中有效减少干扰,提高传输可靠性的同时保障信号的有效性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关于UFMC系统干扰消除的文献较少,但基于自适应的干扰抑制算法已广泛应用于OFDM系统。 文献[6]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方法,以消除OFDM系统中由载波频率偏移引起的干扰。 自适应滤波器自动调整滤波系数直到误差最小,最终接收侧得到输出信号。 文献[7]根据LMS自适应算法,各OFDM符号使用导频信号估计复杂系数,并将在频域接收的信号添加到各复杂系数中。 通过多次加法运算,最终使与ICI的公共相位误差接近零,可以消除接收信号中的干扰。 因为不需要训练序列和符号传输,所以带宽效率没有损失。 文献[8]参考传统的OFDM系统主动干扰消除算法[AIC],将改进的主动干扰消除方法应用于UFMC系统,减少了频率偏差引起的子带间干扰[ibi],但该方法采用了矩阵运算本文基于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LMS )提出,其本质是最小化频偏误差均方的统计梯度算法。 一种消除干扰的方法将LMS算法与自适应滤波器结合,多次重复更新滤波器系数,然后根据接收机中的FFT输出的值使接收机中的频率偏移误差接近零,最终得到期望信号。 该方法没有使用矩阵运算,复杂度较低。 基于LMS算法,可以消除接收信号中由于频率偏移而引起的频谱泄漏,提高UFMC系统的性能。

1 UFMC信号模型

UFMC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UFMC的k个子载波被分割为b子频带,子频带I上的子载波数为k,即KiB=K。 由于对每个子带进行n点IDFT变换,所以子带b的频域信号经过n点IDFT变换后的时域信号如下。

这里,I表示子带的下标。

UFMC基于子带滤波器,滤波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假设每个子带的滤波器相同,滤波器fi的长度为l,则在子带I进行滤波fi滤波之后,将生成UFMC的每个子带

带发送时域信号xi表示为:

在理想情况下,UFMC的基带等效离散时间发送信号为:

其中,n和l分别表示时间符号下标,Si(k)为子带i的第k个子载波,N为子带i的IDFT点数。

在UFMC系统中假定信道具有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发射机和接收机振荡器的不稳定性和多普勒效应会产生载波频率偏差(CFO),导致信号失真,因此当UFMC系统存在CFO时,B个子带经过滤波后,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为:

Z是信道中加入的高斯噪声,ci是子带i在时域上的频偏,可表示为:

由于在UFMC系统中,载波频率偏差会导致同一个子带内产生子载波间干扰(ICI)和子带间的干扰(IBI),也就是带内失真和带外泄漏。从式(7)可以看出,UFMC系统受到干扰的影响而其性能下降。因此,在移动环境中实现一个UFMC系统,对CFO产生的干扰进行消除是很有必要的。

2 最小均方误差的干扰抑制算法

实现UFMC系统干扰抑制,即选定频域信号、参考信号,对该系统进行干扰消除和降低频谱泄漏。本文提出的方案的结构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UFMC系统的接收端增加了一个基于LMS自适应滤波器。LMS算法的特征已经广泛应用于OFDM系统中,通过改进后的算法应用到UFMC系统中。

LMS算法是线性自适应滤波算法的一种,它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自动调整滤波系数。自适应滤波器广泛应用于系统辨识、干扰消除和预测目的。本文采用了LMS自适应滤波的方法来消除UFMC系统中载波频偏引起的干扰。最小均方(LMS)和递归最小二乘(RLS)大多采用自适应算法来更新滤波器系数。自适应滤波器调整其系数直到获得与参考信号相同的期望信号,即信号没有频率偏移。因此,自适应滤波器通过优化滤波器系数来减少由频偏造成的ICI和IBI。

利用自适应算法抑制UFMC系统干扰的过程如下:

(1)首先利用经2N点FFT变换得到的频域信号R(k)、滤波器滤波系数矢量估计值W(k)以及期望信号d(k),得到的误差信号:

其中E代表期望,上标“*”代表共轭。

为了确定第k个子载波的在适应滤波系数,需要多次迭代直到误差信号e(k)足够小。

(2)步长μ通过LMS算法来估计滤波器的权重。它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利用LMS算法更新滤波器的系数的表达式为:

(3)经过滤波器滤波后得到的输出信号y(k),为了使输出得到理想要求,滤波器不断地调整滤波器w(k),使均方误差e(k)达到最小值0。

3 仿真分析

经过前面对自适应算法过程的理论分析后,本节将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载波频偏产生的干扰和LMS自适应抑制干扰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在仿真中,比较了UFMC与采用LMS算法后UFMC干扰抑制效果,为了更好地说明该算法的有益性,分别比较了在受到相同载波频偏的条件下UFMC和提出的UFMC-LMS的BER性能。

本文仿真的相关参数设置如下:FFT大小为N=1 024;采用正交相位偏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方式;滤波长度为L=20;子带数目B=10;每个子带的子载波数目为12,在子带之间没有保护的子载波,并且全部的子带都采用相同的滤波器;UFMC系统中采用的简单的电源滤波器的边带衰减是40 dB;信道模型采用的是AWGN;归一化的采样频偏为0.05和0.1。在仿真过程中,采用LMS均衡方法进行频域均衡,补偿载波频率偏差。由于受到载波频偏(CFO)的影响,UFMC信号失真,所以每个子载波和子带之间分别产生了ICI和IBI。当归一化的频偏为0.1和输入的信噪比为16 dB时,UFMC系统调制的星座图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发送信号受到频偏的影响和经过AWGN信道后,星座点发生了弥散,在SNR较低的情况下,会出现错误的判决。因此,为了保障信号有效地传输,在接收端对信号进行干扰抑制是值得研究的。由于采用提出的LMS算法后,频率偏移得到了几乎完美的补偿,UFMC系统能消除由于频率偏移而引入的干扰。因此,系统输出的信号与没有受到载波频偏时的BER基本上保持不变。图4画出了在不同频偏下UFMC系统的性能。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在AWGN信道下,随着CFO的增大,信号的误比特率增大,所以减少UFMC系统的干扰是很有必要的。图5画出了在不同载波频偏下采用LMS算法与没有采用算法的UFMC系统输出BER的比较图。

由图5可知,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不同的频偏下采用LMS算法抑制干扰的UFMC系统的比特错误率(BER)。随着SNR的增大,ICI和IBI对系统性能影响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但是这种情况下新方法对系统性能的改善越来越明显。

不同步长下干扰抑制后UFMC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如图6所示,当步长为0.01与0.02时,步长较小的情况下UFMC系统的误比特率更小。因此步长的范围是在接收端的频域信号的最大特征值内,并且取最小值时该系统的性能会更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给定的仿真条件下,本文提出的LMS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载波频偏造成的干扰。

4 结论

在本文中,UFMC系统采用QPSK调制,然后分析了该系统在AWGN信道下受到载波频偏的误码性能。从仿真图可以看出当存在载波频率偏移时,UFMC系统的性能降低。检测载波频偏产生的干扰与去除是UFMC系统接收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技术,提出了在AWGN信道下降低频偏引起的干扰,并且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频域干扰抑制方法能避免时域变换后的干扰能量泄漏,有效地减少干扰的影响,同时系统误码率有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IMT-2020(5G)PG-White paper on 5G concept[OL].URL:(2015-02-13).http://www.imt-2020.cn/zh/documents/listByQuery?currentPage=1&content=.

[2] WUNDER G,JUNG P,KASPARICK M,et al.5GNOW:non-orthogonal, asynchronous waveforms for future mobile applications[J].Communications Magazine,IEEE,2014,52(2):97-105.

[3] SCHAICH F,WILD T.Waveform contenders for 5G-OFDM vs.FBMC vs.UFMC[C].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s,Control,and Signal Processing(ISCCSP 2014),Athens,Greece,May 2014,in press,2014:457-460.

[4] WILD T,SHAICH F,Chen Yejian.5G air interface design based on Universal Filtered UF-OFDM[C].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2014:699-704.

[5] SCHAICH F,WILD T,Chen Yejian.Wavefrom contenders for 5G-suitability for short packet and low latency transmissions[C].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VTC Spring),2014:1-5.

[6] KHEDKAR A R.Trained adaptive filter based approach to mitigate ICI in OFDM system[C].Pervasive Computing (ICPC),2015:1-4.

[7] MATSUMOTO K,CHANG Y.Frequency domain phase noise compensation emloying adaptive algorithms for millimeter-wave OFDM systems[C].Microwave Conference(APMC),2014:1262-1264.

[8] WANG H,ZHANG Z,ZHANG Y,et al.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with 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C].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Signal Processing(WCSP),2015:1-6.

[9] SREEDHAR D,CHOCKALINGAM A.MMSE receiver for multius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uplink OFDMA[C].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2006,VTC 2006-Spring.IEEE 63rd.IEEE.2006,5:2125-2129.

[10] SEYEDI A,SAULNIER G J.General ICI self-cancellation scheme for OFDM systems[J].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2005,54(1):198-210.

[11] HOU W S,CHEN B S.ICI cancellation for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time-varying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s[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2005,4(5):2100-2110.

[12] TANG S,GONG K,SONG J.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ith frequency diversity for OFDM systems[C].IEEE Trans.Broadcast,2007,53:132-137.

[13] KIM J G,BAE W G.Adaptive step control of LMS-bas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WMAN ICS radio repeater[C].Information Networking(ICOIN),2015:253-258.

[14] GHANBARISABAGH M,qxdgz,Abdul-Rashid H A.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east mean square time-domain equalizer in long-haul direct-detection optical OFDM transmission[C].Photonics(ICP),2010:1-4.

[15] KUMARAPANDIAN S,REENA M P.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FO mitigation algorithms in asynchronous cooperative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C].Sustainable Energy and Intelligent Systems(SEISCON 2011),2011:632-637.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