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未来的二维码有什么用途(微信新世界永久地址二维码)

时间:2023-05-03 05:17:34 阅读:90452 作者:3666

句子/大胆苗条

智能生活普及中,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发现的变化之一是,“扫码”的普及——作为在万物相连的时代,二维码按照一定的几何图形按照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技术,

当然,“代码扫描”的迅速普及也与社会变量的推动分不开,但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自然成为其最大的变量,疫情过后,眼前已经无处不在“代码扫描”。 在疫情加速二维码技术革命、技术更替和技术应用加速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二维码的争论。 已经融入生活的二维码,需要如何平衡地制约其优劣呢?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事实上,在二维码普及之前,条形码是众所周知的。 条形码(barcode )是用于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宽度不同的多个黑色条和空白,表现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

条形码因携带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商、商品名、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的发送地点、类别、日期等多种信息,广泛应用于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多个领域。

条形码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德雷克塞尔大学的学生drdym(JoeWoodland )及其同学于1952年申请了从专利——各个方向读取信息的标的中心符号。 当然,他们本来想在杂货店实行这个方法,但是在读取技术方面陷入了困境,计划也搁置了。

20世纪60年代的两项研发改变了条形码读取技术的困境。 首先,激光登场。 百分之一瓦的激光束可以很容易地产生与伍德兰500瓦的巨大灯泡等量的聚光。 其次,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 电脑现在可以很容易地读取、访问和处理条形码上的信息了。

1972年,超市开始采用统一条形码。 英语的首字母词是UPC,也就是IBM工程师淡定的皮卡丘(hxdqq Laurer )参加发明的条形码。 长度固定的连续型条形码,因其应用范围广,也称为通配符——。 这是现在常见的条形码,在人体艺术行业也能找到它的身影。 直到二维码出现。

二维码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用某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分布在平面(二维方向)上的黑白间图形记录数据的编码信息。 二维码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二进制比特流的概念,黑色表示二进制的“1”,白色表示二进制的“0”,使用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个几何形式表示文字数值信息

现在常见的是QR代码,这种代码制是日本电装公司(DENSO )在1994年发明的。 QR是英语Quick Response的缩写,QR码二维码具有较大的数据容量,且判读快、准确,但由于采用了Reed-Solomon纠错算法,QR码二维码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部分损坏。

相对于传统的条形码技术,二维码信息量大、技术门槛低,成为连接线上、连接线下的重要通道。 从制造业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珠宝检测与销售管理中的应用、火车票管理中的应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会展行业在信息化中的应用等,二维码都与移动终端紧密结合,融入社会的生产与生活。

当然,条形码也好,二维码也好,它之所以流行都是因为基本的问题。 大多数行业都需要快速读取数据的方法。 条形码技术和二维码技术满足了快速读取数据的需要,也是能比以往更加繁荣的理由。

二维码仍然面临着争论

如上所述,二维码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对于物联网来说,其应用自然离不开自动识别,条码、二维码已经得到普遍认可。 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具有数据存储量大、保密性好等特点,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结合更好,可以形成更好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

目前,二维码技术在民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各大企业的二维码技术除了应用于产品跟踪外,目前已经成为快消品行业中不可缺少的。 例如,水果农家在栽培的苹果和梨等水果上贴上二维码,顾客用手机扫描,水果的产地和生长环境等信息就一目了然。

除了商品的追踪,还有广告和优惠券等,拍二维码下单,卖产品返利等更多的场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运用有二维码跟踪、产品跟踪、营销创新等。 实现了生产均衡、库存充分利用、精准防逃、渠道管理、消费传播。 但是,任何技术都有包含二维码的反面。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二维码仍然缺乏标准,技术方面缺乏主动权。 无论是微信的“扫描”还是其他的扫描程序,日本的二维码和美国的PDF417代码都很多。 但是,我国的汉信符、龙贝符、GM符、CM符很少听说,其根本原因是缺乏标准。

因为国内还没有成型

成统一的顶层编码和解析体系,不同码制标准之间、同一码制标准下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二维码,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产业处副处长杨志刚也曾表示“与技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二维码市场、产业都处于比较分散、杂乱的状态;依然存在一些基础的关键性的的问题”。

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我国更要尽快争取解决不同码制的互通,以加强我国在二维码技术标准的发言权,做好物联网顶层设计,实现“自主、安全、规范”。

另一方面,从二维码的商业化应用来看,当扫码越来越普及时,也意味着人们的选择愈发单一,而没有良好的信息安全保障,更将加剧消费者的“扫码”不安。比如,越来越多的餐厅推行扫码点单的方式。

毫无疑问,这一方式有着电子类服务特有的便捷优势: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也减少了商家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收益和工作效率。然而,由于隐私权保障的不到位与选择的限制,扫码点单却遭到了越来越多多消费者的不满。

很多商家扫码后必须要消费者“同意获取个人信息”“同意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同意第三方获取信息”,或者要求消费者注册会员,通常要获取消费者姓名、出生年月、位置等信息才能点单,甚至有些不点“同意”消费者就无法点餐。这使得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有泄漏的风险,也侵犯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

此外,只提供扫码点单的方式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很多商家只提供了扫码点餐一种选择,甚至很多店铺已经不再提供纸质菜单。这对很多不愿意采用扫码点单的消费者和一些不会使用或者不方便使用扫码点单方式的消费者造成了不便。

毫无疑问,二维码将成为未来数字世界的重要技术之一,二维码迅速读取数据的能力受到了数字世界的欢迎,但其前提是技术被人所使用,为人所服务。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