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收工路上的问答(非常中肯的问答)

时间:2023-11-19 18:36:54 阅读:893 作者:猫街鱼巷

为客户服务完毕回程的路上,有个培训师朋友和鹏参谋的一段对话很有意义,拿出来和大家做个分享。

收工路上的问答(非常中肯的问答)-第1张

收工回家

培训师:鹏参谋,本来一个电话或一条微信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何要“兴师动众”、费心劳神还这么麻烦地跑一趟呢?

鹏参谋:确实,你说得也没错!如果仅仅是为了表达意思和传递信息,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可以了。但那样我们就看不到对方的反馈、感知不到周围的场景了。对方接收我们信息和意思的当时,所能传递给我们的前提和他将要采取的后续,我们的所得和所获都是片段的和破碎的。以这样的基础和条件为客户做诊断、下结论,实在是虚空和无意的。

收工路上的问答(非常中肯的问答)-第2张

现地现物

培训师:哦,这就是你经常说的“现地现物”的意思吧。

鹏参谋:没错。有些“现地现物”,需要思想的碰撞和灵魂的交融,有些“现地现物”需要身体的触达和场景的链接。传递信息、表达意思只是开头,激活氛围、发现场景、贯通维度,才是我们咨询顾问服务的根本。这就是职业准则“现地现物”的实质和意义。

鹏参谋: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这种行业规则,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行业曾经流传着麦肯锡的一个案例,说是麦肯锡服务的一家企业是生产香皂的(好像是宝洁),因为流水线上的一些环节有问题,导致最终包装箱里边总有一些产品没有香皂,是空盒子,卖到终端卖场后产生了很多误会甚至客户投诉。情急之下,客户请麦肯锡公司组织专家团队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麦肯锡的专家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了多日,拿出了方案。方案实施之后,但结果似乎没有任何改观。忽然一日,这家公司的一位老员工调回了车间,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他对组长说,请给我一台大功率的风扇。于是,他把风扇对准流水线一吹,空盒被吹走,合格品全留下了。于是,客户负责人包括麦肯锡的专家们都愕然了!

收工路上的问答(非常中肯的问答)-第3张

这就是麦肯锡公司

培训师:你说的这东西是个案,也可能是流传,现实版的“现地现物”才有说服力。

鹏参谋:那我就给你举个我亲自处理的例子吧。几年前我服务一家幕墙玻璃制造企业,当时虽然这家企业上马了先进的玻璃整形、打孔设备,但因为设备供应商没有为客户提供及时到位的操作规程培训,工厂管理也是漏洞百出,“半吊子”工人们很多也是凭经验和感觉使用设备,导致一用上设备就产生大量的破损和浪费,甚至还引发多起安全事故。

无奈,为了赶工和生产交付,工人们又回到了最原始的操作状态。哥儿几个一人一块玻璃,顶着墙角、廊柱为其打孔,有些好一点地平放在流水线的滚轴传输面上、既有平面支撑又有空隙穿洞,由于多年的熟练操作,反而还赶上了进度、完成了交付。但灾难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栋大楼几十上百米,刚开始时的四孔误差好像还“严丝合缝”,但越往上误差越大,最终孔和栓相差好几米远,无法安装。高空作业,这是何等的难堪?

最终查验,是因为生产打孔环节没有标准、严实卡位,仅仅依靠人力和人的经验,导致误差累积所致。了解到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提出可以在滚轴传输面上固定标准胶皮板,精准打孔形成模版,再在上面用人力为玻璃钻眼儿。这一招,彻底解决了出品和误差的问题。既没用上几百万的设备,又没有再产生任何误差。一个最简单的改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也创造了可观的效益,如果不去现场实际勘察和详细梳理,仅凭想象和经验,恐怕永远都不可能有那样的处理方案。

收工路上的问答(非常中肯的问答)-第4张

幕墙玻璃

培训师:你就是个咨询师,怎么有那样的认知和处理思路?

鹏参谋:哦,这个不奇怪。首先,我是“工科”背景也有生产型企业的从业体验。再者,咨询师职业给了我先天的机会,我可以接触到各种企业和场景的处理甚至工艺,使我受到启发、思考和积累,长年累月的这种职业历程,使“现地现物”这个咨询服务的宗旨的深意被我理解的越来越深和体会的越来越透。“现地现物”除了能够给客户提供真实有效的服务之外,还能使咨询师脱离书本、理论和臆想而在实践中得到学习和历练,这就是伟人说的“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吧。

培训师:经您这么一说,往后我还真不能再光讲道理了,我还要讲故事、参与故事和创造故事了。故事不仅仅是道理,它还有以场景为前提的诸多要素、条件,支撑道理、生出答案。没有了这些土壤,光给出答案这“干巴巴”的果子,是很难让人有深切的体验的。

鹏参谋:看来咱俩今天的“现地现物”是发挥作用了,也是运用到位了。来,付咨询费,转款!

培训师:好嘞!

收工路上的问答(非常中肯的问答)-第5张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