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原创教学随笔教学一得,浅谈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4-04-29 11:00:01 阅读:92 作者:别走我爱你

序:三十多年前的一篇文章,曾经被校园月刊登,最近翻箱倒柜发现了,并产生些许惊喜,觉得对中小学生规范化书写汉字或许有所帮助,于是发至微头条,并恳请各位斧正。

列宁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则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通过字形来记录语言中的语音以表达语义的。因此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只有规范化的汉字,才能表达一定的语音和语义,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

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总结出了一套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一、巧妙区别形似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中形似字占相当的比重。如“买”和“卖”,这两个字学生最容易混淆。怎样区别呢?我告诉学生,有“东西(十)”才能“卖”,没有“东西”,拿什么“卖”?因此上面有“十”(东西)的字是“卖”,没有“十”(东西)的是“买”。再如“未”和“末”,更不易区别。“未”来的“未”字,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前途是美好的,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下面一横长则表达了这个意义。而“末”字可以理解为,敌人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敌人的“末”日到来了,他们越走越没有路了,到了穷途“末”路,下面一横短则表达了这个意义。

像以上这类字只能从字形上分析,巧妙地记忆它的形体结构。还有一类形似字,必须从意义上入手,去分析掌握它的规范化书写。

二、从词义入手分析掌握形似字的形体结构

有些形似字是形声字,大部分形声字的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因此纠正这类错别字,关键是要抓住形旁去分析。

如“暇”、“遐”、“瑕”,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三个字既是形似字,又是同音字,都属于形声字。若不从形旁入手去分析它的意义,则很难区别它们的形体结构。“暇”从“日”,形旁与时间有关,它的意思是:“空闲,没有事的时候”,如“无暇”、目不暇接;“遐”,从“辶”,形旁是走之儿(坐车儿),是坐车走远的意思,因此,“遐”是“远”的意思,如“遐想”、遐迩;“瑕”从“王”,形旁是斜玉旁儿(王字旁儿),与“玉”有关,因此“瑕”义为“玉上面的斑点”,如“瑕疵”、“瑕不掩瑜”。再如“墓”、“慕”、“幕”、“暮”等,这几个字如前所述,是形似字,也是同音字,都属于形声字;“墓“从“土”,与土葬的坟墓有关;“慕”从“忄”,是“心”的变形,与“心”有关,因此“羡慕”是从“心”里“羡慕”;“幕”从“巾”,“巾”是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小块纺织品,因此“帐幕”不能写作“帐墓(慕、暮)”;“暮”,从“日”,形旁与时间有关,因此“日暮”的“暮”不能写作其他几个同音字。

三、从造字方法上推究汉字的形体结构

有些会意字,如果不弄清它的造字方法,很容易出现写错别字的现象。会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合成一个新的意思,就是会意,是我们祖先创造的造字方法之一(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即六书。严格来说,转注和假借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其他造字方法不在此文论述范围之内)。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如“武”就是个会意字,意为“止”“戈”,而“戈”与战争有关,所以“武”的斜勾一画不能多加一撇,把“戈”写成“戋”。再如“炙”,也是个会意字,观其形而究其义,“炙”字的上半部分是“肉”,是“肉月旁儿”的变形,与“火”合起来是“火烤肉”,所以“炙”义为“烤”,“烤熟的肉”,如“脍炙人口”,。“炙”与“灸”不同,“炙”是会意字,“灸”是个形声字,上声下形,意为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燃烧的艾绒熏烤人身体一定的部位,达到治病的目的,如“针灸”,“艾灸”,“火”是形旁,表意思,“久”是声旁,表读音。会意字是不能从外形结构去推究它的读音的,而大部分形声字能从它的声旁推测它的读音。弄清了“炙”和“灸”的造字方法并掌握了它们的意思,在书写时就不会张冠李戴了。

四、特殊字用特殊方法去记忆

有些字比较特殊,又容易写错,这类字要认真分析,用特殊的方法巧妙记忆。如“德”,有些同学往往把“心”上面的一横漏掉了。这个字是朱德的“德”字,恰好可以理解为人人(彳)都说朱德十四(十罒)岁一心(一心)参加革命工作,这种形象化的特殊记忆方法,能在学生心中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纸”,有些学生往往把右边的偏旁写成“氐”,“纸”的右下角多了一点,我们不能买一张有污“点”的“纸”,我们的美好人生,像一张洁白的“纸”,等着我们用彩笔去描绘,谁愿意这张白“纸”有污“点”呢?还有这个“染”字,好多学生书写时,把“九”写成“丸”,三、六、九在古代大多表示概数,是多次或者反复的意思。百度百科解释为:“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不管形声还是会意,意思已经很明了了,就是布帛在“木”本植物加工成染料的液体(水)中反复(九)浸泡,就会使帛布着色,就是“染”。若把“九”写成“丸”就不好理解了。

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把纠正错别字的方法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而且将思想教育渗透其中,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几年来从中考语文卷面反馈的信息看,学生基本掌握了纠正错别字的方法,这类中考题学生十有八九都可以拿下。几年来我所带的语文课,人均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真正弄清,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要消灭错别字,就得不断地摸索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和粗浅认识,恳请同行批评。

1989年

原创教学随笔教学一得,浅谈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及解决策略-第1张

原创教学随笔教学一得,浅谈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及解决策略-第2张

原创教学随笔教学一得,浅谈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及解决策略-第3张

原创教学随笔教学一得,浅谈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及解决策略-第4张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