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濮阳80后的佳作之乎者也(作家方寸山作品)

时间:2023-11-20 23:48:49 阅读:276 作者:夜場妖豔

作家方寸山作品 濮阳80后的佳作之乎者也?听老子的话(十五)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作家方寸山作品 濮阳80后的佳作之乎者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濮阳80后的佳作之乎者也(作家方寸山作品)-第1张

作家方寸山作品 濮阳80后的佳作之乎者也

听老子的话(十五)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与上一章一脉相承的地方是在用极抽象的语言描述了道的性质含义之后,本章紧接着描写老子想象中得道之士的精神风貌,其中首句“微妙玄通”四字很为风雅之士推崇,宛有出尘之感。全文大致意思如下:

古时候那些有道之人啊,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所以只能猜度着这么描述他:他时常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他警惕性高,好比时刻提防着邻国进攻一样;他恭敬郑重好像要去赴大型重要宴会;闲暇时宁静疏脱啊,像春来消融的冰河;纯朴厚道啊,像未加斧凿的原料;虚怀若谷,心如沉渊;谁能让一池浑水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让一潭死水动起来慢慢重生?掌握了这个“道”的人永远不会自满,也正是因为不自满所以总能吐故纳新(不断进步)。

不可否认,本章对于得道之士的描述影响和促进了后世“君子”这一人性理想标杆定义的完善和形成。其中的共同点如:谨慎、谦虚、恭敬、宁静、有礼、纯朴、厚重、博学等等。不同的是君子仅仅是世俗中的完美人格的代名词,而得道之士仿佛沾了点儿仙气儿,有点超然脱俗的意思了。这是道德经高于先秦诸子典籍的显著特征,当然这也成为被诟病不入世的借口。

既然老子在本章中描述了他揣摩的得道之士的特性,我们不妨引申到现实中谈谈。首先申明一下“道士”或许可以理解为“得道之士”的简称,但绝不等同。道士是一个职业代称,顶多可以等同于不入教的居士、处士、高士。尤其现在,僧道番尼愈发职业化,庵观寺院多数响应市场化号召实行承包制,出家人打游客、香客坐地分赃不均内讧干仗的事儿屡见报端网络,对于这些体制内的乱象我有两句话:在山未必是隐,红尘亦可无尘。如此清净所在都做起了买卖还与尘世何异?红尘中清心自守又何必鞍马劳顿千里迢迢跑到那儿去花钱挨打受气?十年前去少林寺,大雄宝殿前摆了一溜摊儿,最便宜的一个汉白玉弥勒佛吊坠要价一百,恭恭敬敬请了一尊回来送人,三天后对方给我说:你给我个塑料的也算对得起我,这是石头沫,一捻就碎!!!

唉!再说说体制外,全世界思想集中爆发的时间都在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老根儿。历代传习发展的后辈大家,我们或许都可以尊称为高士、处士、有道之士。可所有的“士”都比不过常变常新一个“但是”。不知道从何时起,这些“士”如墙角的狗尿苔似的,一下雨出一片。打着各类国学的旗号到处讲学办班儿,媒体追捧群情雀跃现场火爆,结果自然高士们盆满钵满,留下一帮一脸懵逼又不敢说没听懂的消费者,在鲜花掌声簇拥中绝尘而去。对于这些现象有一句校训可以解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既然这些所谓的士都挺身而出追名逐利了,咱就不能用独立的精神下心读点随处可以买到的书自由一下自己的思想?离了他们那几颗歪脖子树还不上吊了?

出世未必清净,入世并非流俗。心持正,书读透,不尿砖家和叫兽;节欲念,多行善,何需深山拜寺观?!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