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沈阳新松公司床椅机器人有望成为失能老人(沈阳新松机器人发展前景)

时间:2023-11-20 05:17:08 阅读:1018 作者:他本慢热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杨海峰 李子平):你能想象到医院看病却看不到一个医护人员的场景吗?前台负责接待的是机器人“护士”,影像科分析CT照片的是机器人“专家”,手术室里只有一部金属“独臂刀”,康复室里是智能牵引外骨骼装置,瘫痪病人一个眼神甚至一个想法就能让病床“变形”为轮椅……这一切,在有的医院已经成为现实,有的也即将成为现实。

4月17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助理田雪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松医疗机器人目前已经进入大型医院“服役”,为将来给残障人士及失能老人提供智能安全服务做好充足准备。

沈阳新松公司床椅机器人有望成为失能老人(沈阳新松机器人发展前景)-第1张

田雪咏(左)在介绍床椅机器人。 摄影 张宇鹏

理工男扎堆的新松 招了一批医学生

新松机器人公司是个理工男扎堆的地方,男女比例超过10:1。每天午饭后,厂区里的篮球场不会有任何一个篮筐闲着。但新松近年却招了一批医科生,他们来干什么?

“你不能指望一帮程序员或自动化毕业生去制造手术机器人,对吧?”田雪咏说,“制造医疗机器人,我们除了和医院合作之外,还需要一批懂医的人进来。”

除了招聘医学生之外,新松为了“进军”医疗机器人领域,在2017年就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中国医科大学联合成立了医疗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聘请了一批医学专家作为顾问。而一批理工男也被派进了医院,到骨科、神经外科、康复中心,当起了“回炉生”。

“跨界跨界,不跨出去怎么进入医学界呢?”田雪咏说,只有真正融入医疗行业,才会有可用的产品被制造出来。这样的跨界合作和“机器人 ”思路,让新松很快推出了多款医疗机器人,并且在大型医院内成功得到应用。

这副“外骨骼” 能替病人“撑腰”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生产和研发车间里,这些“机器医生”基本上都不像医生。那边的医用智能物流机器人,像一个会走路和避障的箱子;这边慢慢晃悠的金属和布带的组合体,是研发中的康复外骨骼装置,正在模拟人的康复动作。

“这居然是个外骨骼?”面对记者的疑问,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个装置就是实验过程中的康复机器人,通过外置关节和运动系统,来模拟人走路的动作,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高矮胖瘦”。

目前,新松正在集中研发的医疗机器人中,类似这种康复机器人数目繁多。“像中风病人、腿部受伤病人,最关键的就是腿的康复,能下地走路就意味着生活自理,就能为家庭减去很大负担。”田雪咏介绍说,这款有动力的外骨骼产品还在不断完善,而之前研发的无动力外骨骼已经投入临床。

田雪咏说,中国残障人士总数已超过8000万,为帮助这部分人群也能享受到有尊严、高品质的生活,近年来,新松先后研制出多款康复医疗机器人产品。其中,能牵引或模拟走路的康复辅助机器人,可以代替医生护士为患者做康复治疗,床椅机器人则可帮助动作有障碍的人们方便生活等。

床椅机器人将成失能老人“贴身保姆”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平均1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需要3名家庭成员照护。

基于目前的形势,新松除了研发医疗机器人外,还在护理机器人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比如将智能床和智能轮椅组合起来的床椅机器人就是其中一个成果,它将极大减少护工的工作量,尤其是搬挪病人、帮助翻身的力气活。

“这个床椅机器人,不就是个会动的床吗?”面对记者的疑问,田雪咏笑着说:“这张‘床’,病人躺在上面不用做动作、不用说话,‘床’就能知道病人什么时候要排便,并且自动变形,让下不了床的病人也能上厕所。”

不过,田雪咏也表示,同“渐冻人”科学家霍金的轮椅造价高达600万元人民币一样,受部件成本限制,以及严苛的安全要求,这个床椅机器人的造价也比较高昂,超过20万元,若集成更多功能,造价还会更高,暂时还很难大量进入市场,但这也正是新松人的努力方向。

“做企业还是要有社会担当,不能只考虑市场。技术突破了,成本下降只是时间问题。”田雪咏说,“新松的技术一定要接地气,一定要能够落地,一定要能够走进家庭,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