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忧国忧民的一生)

时间:2023-11-21 22:06:02 阅读:827 作者:像终结

杜甫忧国忧民的一生?杜甫一生可谓历尽坎坷,尽管生活困苦,但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种境地,他都以一个赤诚的心关切实证明末法为感人肺腑的诗篇,他被人们尊称为诗圣,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杜甫忧国忧民的一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忧国忧民的一生)-第1张

杜甫忧国忧民的一生

杜甫一生可谓历尽坎坷,尽管生活困苦,但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种境地,他都以一个赤诚的心关切实证明末法为感人肺腑的诗篇,他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童年杜甫,年少多病,天才少年

公元712年,唐玄宗先天的元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窑湾。父亲杜贤三十岁,母亲在降生后的几年便去世了。后期就寄养在二姑母的家里。二姑母对他非常好,当时和自己的儿子同时染上时疫,辛苦照看杜甫好了,而自己的儿子死了。

杜甫年少多病是个不健康的儿童。中国统一将近100年,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商业手工业,机械都有大发展。西域的音乐和舞蹈也流入了中国。浑脱舞特别流行。最为有名的就是公孙大娘。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舞龙翔。来如雷霆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在6岁的时候看到了这支舞。幻想是凤凰在飞翔。在他后期的诗作中出现了马和鹰。其次就是凤凰。占着最重要的地位。所有诗作加起来,凤凰出现的地方有六七十处。只是后来都没有收入或者遗失了。

当时的洛阳发展到极盛的阶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杜甫从小就深受洛阳文化熏陶。在其他人晚了的年纪,他的诗文已经在洛阳显露头角。于,724年时常出入精通音律的岐王李范和玄宗宠臣崔涤府邸。见识过了李龟年的歌声。都让他难以放弃。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江南逢李龟年。就是成年人回忆小时候所作。

20岁开始的吴越和齐赵的漫游

杜甫在他20岁731年到29岁740年的十年之内,做过到吴越和齐赵的长期漫游。事实上这种远游都是有物质上的原因的。其实就是给自己的生活找出路。在考试之前出走到人文荟萃的都市,用言语或者诗文做自我宣传,再来结交有权威的人士。很多文人贫穷且落魄,只能把自己创作的诗文呈现给达官贵人,获得一点生活费用。杜甫的好朋友高适就是这么一个人。杜甫在这期间写过不少的诗,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只有两三首,而且写得比较单纯。

730年是杜甫的弱冠之年。这也是唐代社会发展最富庶的时期。延续了30年之久。杜甫作诗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事,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织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当时的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四通八达,从江南乘船可以直达洛阳,成为运粮的通道,也是统治者最重要的命脉,杜甫的第1次漫游就根据这条水路往江南而去。

到了江南。他在秀丽的山水中,高兴得去姑苏拜访了吴王阖闾坟墓,游览了虎山的剑池,走到长洲苑赶上荷花盛开,走出阊门,拜谒泰伯庙。在江南漫游了三四千年之久。735开元23年。因为要参加考试就回到了巩县的故乡。之后再也没有来过江南。

进士考试并不容易,每次报考两三千人,录取的只有1%。杜甫投考的那一年,进士只录取27名,他落第了。那一年他24岁。还没有了解到现实的人生是多么残酷。进士落第也不算什么大的打击。不久开始了2次的漫游开始了。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来自《壮游》

这个时期的青年时代的杜甫和后面的杜甫完全不一样。青年杜甫。你情况差不多主要是当时他的父以裘马轻狂,主要是当时他的父亲还在兖州司马。条件不错。杜甫那个时候不只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会骑胡马,携长弓,剑不虚发的射手。

28岁的时候,写出了《登兖州城楼》和《望岳》这样的诗。望。月是一个宝贵的萌牙,预示将来伟大的发展。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时候738年杜希望攻陷吐蕃新城。739年盖嘉运在碎叶城打败突厥。人民征役开始频繁。损耗人力。

当时这种裘马轻狂的感触只是像火花一样闪烁出来。还没有凝结成一团火。

遇到诗仙李白,永远的朋友

在杜甫这10年漫游中,经历了不少秀丽和雄伟的山川,也认识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写出来了像望岳这样的诗句。这些诗句越来越健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何当击杀凡鸟,毛血洒平芜。画鹰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此生!兵曹虎马。

漫游的经历对其事业并没有什么帮助。没有遇到能引导他去做一番事业的贵人。

742年姑母去世。此时的洛阳是豪官富贾勾心斗角的场所。让他感到厌恶和讨厌。

744年他遇到了李白。相遇在洛阳这个时候杜甫33岁李白44岁。李白当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完成了不少名篇诗作。而杜甫才刚刚建立起自己的风格。这是两个唐代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的会合。友情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话。

李白一生都在游侠和求仙。15岁学习剑术,20岁当侠客。随后就一直在漫游。除了有必要的去半夜有权势的达官贵人,其他时间都是在求仙仿盗,迷信符篆。所以别人说他是仙风道骨。

李白这个人颇为自傲。他看不起尧舜,看不起孔丘。为了自己有高度的自由。李白在长安的时候一直和酒徒们聚在一起,如鱼得水。一开始在玄宗的眼里比较有趣。但是一再表露酒后的傲慢。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玄宗慢慢觉得比较讨厌。在744年给了他一些钱,让他离开。

杜甫的诗里面很少有游侠或者求仙。直到遇到李白受了他的影响。他和李白一起去王屋山,道家圣地,只可惜到了以后他们要拜访的道士华盖君已经死了。在秋天他们还遇到了高适。三个朋友在这里过了一番游猎的生活。度过一个浪漫和放荡的秋天。

鹰豪鲁草白,狐兔多肥鲜。李白《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杜甫《昔游》

当时玄宗好大喜功。边将都喜欢用立功边疆夸耀功绩,博得皇帝的欢心。带着成百万的士兵,攻打一个不重要的城市,打赢了就报告给政府,打失败了就隐瞒。敏感的诗人们在痛饮高歌的时候谈到这个局面,也感到了一种危机。不久之后,3人分别。

745年。杜甫和李白都在兖州。他们在秋日重逢。

他们白天携手同行,醉时共被酣睡。比去年友情又增进了不少。一起寻访了共同的好友范隐士,任情谈笑。也经常讨论文学问题。这是两个诗人最后的汇合。不久之后杜甫西去长安。李白重游江东。在兖州城东石门分手。互赠诗句留念。

杜甫《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从石门路上。两人就此分开。以后再未相见。此后李白的诗里。,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出现过,他又遇到了很多新的朋友。而一往情深的杜甫诗里面,无处不在的思念的情绪。在长安书斋,说白也诗无敌。或者秦州客舍,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或者成都,说敏捷诗千首,飘零洒一杯。都写了关于他的诗。李白薄情啊。

长安十年,集团腐化和人民的痛苦

唐代的长安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从582年建立,发展飞速。在天宝时期达到了顶点。唐朝所有著名的诗人基本上都到过长安。杜甫在。35岁746年也到了长安。居住时间久了,就看到了统治集团的腐化和人民的痛苦。到长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谋一个官职。可惜在长安的十年,他并没有得到显要官职,出于对现实的认识,却给唐代的诗歌开辟了一片新的国土。

此时的皇帝是李隆基。政治日趋腐化。终日把自己关在宫中,寻求感官享乐,过着骄奢无度的生活。政权交给了李林甫。这是个。口蜜腹剑的阴谋家。朝中不是像杨国忠那样的贪污的人。就是像陈希烈那样的庸儒。

747年。皇帝征召有文学艺术,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和诗人袁杰都参加过这一次的考试。杜甫把这一次考试看成唯一出路,并觉得一定可以成功。可惜掌权的人是李林甫。他最痛恨文人和艺术家。觉得这些人不识礼度,会批评朝政对他不利。就用阴谋让这次应征的举人在考试时没有一个人及第。还蒙混玄宗说民间没有多余的贤能了。直到李林甫死后。杜甫才敢说出他心中的悲愤。

杜甫在遭遇李林甫打击的同时,经济情形也起了大变化。到几个贵族府邸当作宾客第低三下,当做宾客低三下四当做宾客,低三下四。那个时候的宾客,就是有钱人家除了闲散生活外,还招揽几个文人书家画师作为生活的点缀。同时找了一个副业。去采集一些药物。

748年。有个朋友叫韦济。他在长安的时候,常常在长安的坐上赞颂杜甫的诗句。是当时唯一因为诗而器重杜甫的人。所以杜甫也把心里话都毫无保留的跟他倾诉,写成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是最早的自白诗,也说明穷困从此开始。

玄宗751年,三天内举行了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太庙和天帝。杜甫写成了大礼赋,进三大礼赋表。没想到玄宗读了以后非常赞赏。成为他10年内最耀眼的时期。在一天内声名大噪。可惜李林甫又从中作梗。考试之后等待分发却永远没有下文。一直等到第2年的春天。他绝望了。他也知道自己的前途没多大希望,只能继续努力作诗。

杜甫没有完全锻炼,在754年又写了两篇赋,封西乐赋和雕赋。。又写诗给很多大臣,疯狂投诗。这个时候他一方面被贫穷压迫,一方面又被事业性驱使,为了得到官职,已经不择手段。

杜甫。40岁以后不但穷,身体也渐渐衰落了。751年的秋天,肺不健全,染上沉重的疟疾。这个时候要提到三个人是杜甫的好朋友,慰藉了他的愁苦。这三个人就是高适岑参,郑虔。

这就是杜甫的前半生。

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

下回分解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