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题跋词义由来(题跋指什么意思)

时间:2023-11-20 02:16:43 阅读:441 作者:習慣畩籟

【00160】“题跋”词义由来?

评跋,品评,评议之义,是评论,评定,那么呢?我们看,题跋指“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跋语指“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跋文是“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介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跋尾:“谓在文末署名;即跋文”。因为跋语中经常有评论性的内容,所以跋也有了评论之义。我们知道还有跋涉、踩踏的意思,那么跋涉之跋和跋文之跋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我们在《“髪”字由来?》说过,犮原本就是“下足(对人和一般的动物来说,足是触地、下方的部位)”之义,所以题跋中,题是“额头”进而有“物体的前端或顶端”的意思,就是底部的意思,所以题在头,跋在尾。所以跋(犮)就有了踩踏、奔跑、跋涉的意思,因为这是足最主要的功用。因此,例如跋烛指“快要点完的蜡烛”,字面意思就是烧到蜡烛底(下足)部。见跋就是“显出烛根”。跋烛之咨,《旧唐书·柳公权传》:“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继烛就是“一支接一支地点燃蜡烛”,见跋就是蜡烛一根根烧到底(烧完),就是跟你谈话谈大半夜,跋烛之咨即指“君王之恩遇征询”。下面是著名的《快雪时晴帖》(王羲之),帖本身有名,引来历代众多题跋。下面用蓝框标示了本帖,蓝框右边是题,左边是跋,可见题跋之多。跋印“指鉴赏者在书划末尾的跋文和署印”。所以说起来,乾隆一直被后来人吐槽是“跋印(尤其是盖章)狂魔”,我们姑且把它看作一种“点赞”,乾隆版的“到此一游”。

题跋词义由来(题跋指什么意思)-第1张

【00161】“”字由来?

本篇所说的“失落的音义”,难度比找寻“膝”的源头“卩”更进一步。和“膝”例不同,在此例,是本字的音义也在目前的文献中失落的情况,这进一步增加了复原语源的难度。而正是由于系统化的方法,才使得我们意识到音义失落这种情况的存在。蚕丝与面(麵)粉--失落的音义。问,面条的面字是如何来的?我们先引一种解释:面指圆片状物体,所以麵指用麦粉揉辗成的圆片状食料。那么这种解释对吗?首先从语义来看,是否是“用麦粉制作的圆片状食品”?并不对,麵的文例中确没有圆片状食品的意义,再者面的字族里面也没有圆片状的含义,从词义发展来看也不通。其实上面的分析并无必要,面(脸面义)是面条的“面”的简化字,那么“面”原本写作“麵”吗?不是的,“面”原本写作“麪”,也就是说“麵”和“麪”都是“面”的繁体,但“麵”比“麪”后出。《说文》:“麪,麥末也。从麥丏聲。”说文载麪字而无麵字,结合其他文献我们知道,麵是比麪后出现的,也就是说解字家至少要去解释麪和丏的关系而非麵和面的关系。《说文》:“丏,不見也。象壅蔽之形”,解释者意识到麪和丏的关系更难解释,因此只试着解释麵和面的关系,请问为什么要定麵字为解释的理据正体?正如前述,这样的解释是不符合系统性的,也是靠不住的。现在让我们沿着系统性的角度,看看是否有什么线索。先把把面的字族做一个全搜罗,就可以发现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缅字和㮌字。说文:“缅,微絲也。从糸面聲。”缅的字义主要为:“细丝;遥远,久远;沉思。”而㮌则是棉的异体字。那么缅(细丝)和面(脸面)是什么关系?㮌(棉)和面(脸面)又是什么关系?再问,棉是会意字吗,棉的音义核心是哪一部分?我们看缅这个字,引用一种解释:面就是蒙面,缅就是“头戴麻帽哀悼”。这个解释的问题是:1,“头戴麻帽哀悼”没有用例,该典举的用例其实都是缅怀义,训诂家没有训成“头戴麻帽哀悼”的。2.但缅的遥远义是有大量文例而无疑的,那么缅的遥远义又怎样通过“头戴麻帽哀悼”解释?根据对缅字义的分析(看下图的字义分析)和糸的字义分析,说文的分析没有错,缅的本义是细丝(即蚕丝)义,核心字义是“长远”。既然缅是丝,那么缅(丝)和面(脸面)又是什么关系?我们先看糸字,糸承载了两个音义mi4和si1,丝在字形上就是两个糸字(注意并不是两束糸的意思,而仍然是细丝之义,增为两糸是起到分化字形的作用)。这个糸是指一般的丝线吗?不是的,它特指蚕丝,说文解其字形象束丝之形(集绪、绕丝),用例上也无疑。这时候出现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缅是长义,糸有没有可能有长义呢?如果读者非常熟悉蚕丝的话,立刻就明白蚕丝和“长远”之间的关系。没有错,蚕丝就是自然界中长的典型代表,抽蚕丝常常可以一根到底,作为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长度甚至可达千米,因此长就是蚕丝典型的区别特征,所以糸(mi4)有连的意思。蚕丝很细,所以也有细微的意思。所以缅的本义正如说文所言,是细丝(蚕丝)之义,因而有“遥远,久远;长思、沉思”之义。现在问题来了,缅(蚕丝)和面(脸面)是什么关系?缅的字义并没有突破糸的字义,那么为什么还要加一个面字,不是多此一举?我们再考虑前述的“㮌”字,是“棉”的异体字(还有一个异体字?)。请问㮌和面、?和丏怎样解释?棉又如何解释?棉既不读木也不读帛,那么如前所问,它是会意字吗?仅仅思考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把棉字族整理出来。读者可以发现,“糸”又出现了,就是绵(緜)、檰等字。那么棉和绵的核心词义是什么呢?我们需要把棉和绵的词语整理一下,读者会看得更清楚。请大家注意观察,棉和绵的字义核心是什么?没有错,都是长丝之义,再注意,还有软之义(丝软,丝织物亦软)。可见,“绵(棉),缅”义素均集中在“长”,且古音相近。通过对纷杂的基础资料的整理,我们便能抽丝剥茧,追索蛛丝马迹,现在我们就可以讲一下麪(麵,面)字如何而来:1.“糸”字本来就有一个读音mian,本义就是蚕丝,所以也有长远(蚕丝极长)之义,还有绵软之义(蚕丝及其织物细软,所以绵、棉既有白丝义,也都有软之义)。2.因为丏和糸mian读音相同,因此造缅字(增加声符分化字),来承载长之义。增加义符帛(绵原本就写成緜,按照右文说,其声符糸mian就是在右边),来承载蚕丝之义,所以进一步可指白丝,棉、檰就是产白丝之植物。3.麪(麵)的音义核心mian继承的其实是“糸mian”的核心字义“柔软”(继承的不是“长”义,本篇也不取白义),指的是麦加工过程中制成的“绵软物”(麦子磨成粉就是用来揉制并进一步制成面食的,没有人会直接吃麦粉),进而指制成面团的原料,即麦粉。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很面,不是说这个人很粉,而是说这个人很软,像面团一样,因为面是典型的软物。综上,我们发觉糸或许有mian这个失落的音义,这种现象,可以叫做“音义传递”,因为它的形义核心在文字发展中掉落了。但是比“膝”义更困难的是,我们的辞书当中并没有把某些音义记录下来,导致“音义失落”的情况,尤难察觉。最后再提2点:1.这类失落的音义不可以随便给出,某一些转注理论就大量扩张了这一类音义,实质上导致音义任意性的扩张。本文“糸”mian这个例子,除了上述证明外,还有更多基础数据的支持,即便如此,如果系统性不足,仍然可以推翻。例如,我们本篇并没有讨论糸mian、面mian得音之由,也不认为麪是从粉的角度来表意的,但是?为“谷物的粉末”,则研究者认为麪、粉同源。2.请注意糸(读mi4)这个音义,它的字义是蚕丝,造字能力应当是非常强的,但是整个汉字系统中,拿糸做形旁的字极多,但读成mi4而作为音义核心的例子,目前来看除了惢部繠rui3字说文认为是以糸为声外,其他一个字都没有,且单字读成mi4时也不常用,但是mi的字义又很丰富,为什么说文中会记录下这个mi这个音义呢?这是个极矛盾的问题,背后必定是有原因的。至于mian(mǐan、mian)和mi(miek)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在进一步的系统化前,我们暂付阙如。

【00162】“题目”词义由来?

本篇我们讨论一下“题目”,题本义“额头”,目本义“眼”,那么“题目”和眼睛什么关系呢?我们下面列出n种看法,各位读者,你觉得是哪一种呢?一起来选择一下吧:1.目是网目、网眼(渔网之细目、纵线横线相交所织成的渔网网眼)之义,纲目:“大纲和细目;用作著作的名称”大纲是网的总绳 。纲举目张:"谓撒网时, 举起网上的大绳, 所有网眼都张开。 比喻抓住主要环节, 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 条理分明。" 生物学分类则有界、门、纲、目、科、属、种。2.目是节骨眼的意思,是像眼睛一样的节点,也就是关节要紧处。节骨眼“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节目是“树木枝干交接处的坚硬而纹理纠结不顺部分;竹节“的意思,所以进一步有“关键;条目,项目”的意思。如条目“按内容分的细目、指词典的词条”的意思。法条(条文)是一条条“指法律章程等分条说明的文字”。3.这里的目是“头(头部、最前端)”之义,因为人脸以眼睛为显著,例如“面”字,所以以“目”借代头部。因为头部是躯体的最前端,如“ 头目 ”可以指“带头的人;负责的人”。所以“目”指一篇文章的开头 。4.目是“见识、探查、品评”之意。”你是我的眼“,题目探看文意,使人一目了然,历历在目。如眼目有“眼力,见识;眼线;为人暗中察看情况并通风报信的人”的意思。5.目是“眉目、外貌”的意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无目则无神,如画龙点睛。 眉目:“ 眉毛和眼睛。 亦借指容颜;比喻事物的要领、头绪或条理。”头目脑袋和眼睛“,也有”外貌“的意思没有“题目”则面目模糊。题目正名是“杂剧和南戏的剧情提要 ,或省称为‘题目’或‘正名’”。所以眉目传情,描眉画目。死不瞑目,对生者的影响更大,所以人的尸体标本蒙不蒙或者睁不睁眼,效果也很不同,处刑也有这一类考虑。

【00163】为什么音节中一定有“元音”?

语音的类别,大家都知道,通行的分类(和叫法)就是元音跟辅音(也叫主音、仆音,或母音、子音),即vowel(元音)和consonant(辅音)。这是典型的二分法。我们下面会说到,如此分类一方面是经验的馈赠,一方面又受经验的束缚。一般认为,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而辅音是气流通过口腔时受阻碍发出的音。这和元辅、主仆、母子似乎并无什么必然关系,为什么命名时元音是主要的,是母,辅音就是仆,是子呢?一个音节(以汉语为例)通常分析为声母和韵母,韵母包括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按照这样的分析模式学者发现一个音节中声母、韵头、韵尾都可以缺少,但一定存在韵腹(主要元音)。因此元音之元,就是从主要元音这个意义上说的,而音节可以说是在主要元音的基础上构建起来。换句话说,音节中必有元音,但不一定有辅音。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元音是主要的,辅音是辅助的。现在我们要问,为什么要有“音节必有元音”这样一条规则呢?那么我们首先要想这条规则是否真的没有例外?按照学者研究,其实是有的,例如五这个字,粤语读成ŋ,是一个鼻音,鼻音在IPA中是一种辅音,因此情况是这个音节里面就只有一个辅音而没有主要元音,这是否说明突破了上述规则呢?表观上看确实如此,但在实质上并非如此,因为鼻音是一类“响音”。现在到了我们理解这条规则的关键问题,即“音节必有元音”的实质含义是什么?原因并不复杂:自然语言既然是用来互相交流的,那么语音就要求是“响亮”的,换句话说,就是要能够清楚地听见。在人类的发音机制中所谓的一定存在韵腹(主要元音)的这个规则更确切的说就是音节中一定有一段“足够时长”要求声带振动(带声是最省力有效的方式),如此声音可以广远,语言交流才是通达的。之所以表述为“足够时长”,是因为有一些声带振动的情况没有达到“足够时长”的要求,如浊塞音的持阻阶段。使语音响亮远播是声带最重要的功能。因此五读ŋ的例子并非例外,因为ŋ就是浊音,声带是振动的(鼻音描述为“响音”,其实鼻音中也有“鼻元音”)。声带振动的“足够时长”在逻辑上就可以分裂出元音的概念了,所以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浊擦音和元音有定义重复的部分。清元音这样的概念也是随着元音、辅音的分裂、逻辑推导而产生的。那么我们再问,所有情况下语音都要求是“响亮”的吗?不是的,因为存在我们不希望语音响亮的情况,譬如我们说悄悄话的时候声带就是基本不震动的,这是具体使用中的例外(可以说是清元音);我们让别人安静时候发出的那个嘘嘘声通常声带也不震动,因为它模拟低声让别人安静,所以不发响;或者我们发出啧啧称奇的这个啧啧本来是喌音(只是像ze而并不读ze),声带并不振动(但是这些读音被改造成为音系内部的发音的时候,也会变成声带振动的情况)。此外,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发音需要非常轻(不带声),什么情况呢?就是捕猎之时的语言交流,学者在非洲原始部落发现,部落的猎人“使用浊音清化技巧,他们不使用元音,完全靠弹舌音来沟通,减少被猎物发现的可能性”。而其他动物,如鸟类,则可能有不同的“响声”机制。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