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世界是用来听的,关于晓诗的道歉

时间:2024-02-25 00:00:02 阅读:827 作者:掩面远走

世界是用来听的,关于晓诗的道歉-第1张

本文是李立宏老师的粉丝晓诗的阅读随笔,在此感谢晓诗的分享。

世界是用来听的,关于晓诗的道歉-第2张

《世界是用来听的》:言值大咖的挚爱笔记

文|晓诗

一、心安

声音匠人李立宏创作《世界是用来听的》,想必用博尔赫斯这句话表达是恰如其分的:“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朝花夕拾的记录,是多数人到了一定阶段自然会拿起的事,何况是这位声音界光环颇多的大咖吧!诸如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资深解说艺术家,风格独具的主持人等等,每一轮光环都是上天赐予历经磨砺之匠人的礼物,其背后定有值得咂味的思考与记忆。

“真的,不好说”,这是龙应台在《目送》序言的结句。人生就是如此。李立宏在追寻挚爱之路,一边是不断收获惊喜,一边是刻骨铭心的“伤逝”。

作者才年过五十,已永失一位至亲和一位挚友。那位暴躁并不专制,严厉中有温和的父亲,在作者面对人生重大决定时给予支持鼓励的父亲,因病离世。挚友李易(招牌之声——“这里是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一起在黑夜大雾中穿行的人,一起战斗的队友,冲在前面的,不知疲倦寻找方向的冲锋者,突然去世。“乔纳森走了,加菲猫很寂寞。”这二位至亲挚友,对作者的事业有着重要影响的人,早早离世,其痛无法可想。

《圣经·传道书》曲:凡是都有定期,万务都有定时。诸多缘由,指向“心安”,促使作者要提笔吧。

世界是用来听的,关于晓诗的道歉-第3张

二、着迷

和李立宏众多粉丝一样,我也是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起,迷上他的声音。他的嗓音浑厚,质朴、具有智者的韵味,又蕴含慈父的深情,这是被大家公认的。对我而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声音里传递出的信赖感。

还记得2012年11月的一期《天天向上》,四大至尊声优——李易、李立宏、任志宏、徐涛齐聚芒果台。这是也是我第一次在综艺节目里看到李立宏,眉眼含笑,脸庞慈祥,声如其人。主持人汪涵介绍,李易作为中央电视台的频道声,高端;徐涛的声音自带低音炮,磁性;《国宝档案》解说员任志宏文化气质,华丽。但是我总觉得,他们三位,更多是在“表演”,是一种高高在上之感;而李立宏就是好像在你“说话”。这也许是性格使然,我着迷这个个宽厚的声音。另外,这个声音经常给我一种恍惚:他大约是丰子恺、朱自清他们那一辈人穿越而来,如此温、文!

那期节目有个环节让人印象深刻,如今想来,不免唏嘘。主持人让四位声音大咖想想自己八十岁时的声音。李易是第一个拿起话筒讲的,他眼神渺远坚毅,声音苍老,“到80岁的时候,如果还能有这个气力,希望我们还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地分享吧。”然而半年后,这个经典声音竟然永远地消失了。

休闲时间,我聆听最多的就是李立宏的作品。《门孔》、《金岳霖先生》、《背影》、《一碗阳春面》、《父母的心》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

1月14日中午,已经在镇政府宣传办工作的学生孙涛微信留言给我:老师,在镇中传达室这里给您放了个袋子,里面是李立宏老师的亲笔签名的书,还有我电台的U盘。

那一刻,我激动得几乎要从躺椅上跳起来。那种感受,无法诉诸笔端。

礼物,珍贵!阅读此书,是假期对自己的头一件奖赏。

世界是用来听的,关于晓诗的道歉-第4张

三、真诚

《世界是用来听的》,这是一本以“声音美学”为题材,融入哲学、心理学的散文集。文字质朴真诚、视角平易近人。娓娓道来的叙述中,让我们聆听到一位艺术家的缓缓走来的足音,感受到配音、播音、解说、朗诵等有声语言艺术的魅力。阅读此书,与李立宏共同思索一种介质——“声音”之于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这本书,是我迄今为止,读到的第一本兼具“偶像”,“内涵”吸睛点的书。本书共七个章节:《舌尖上的另一个自己》《纪录片的假想者》《声音的困局》《一醉四十年》《创作的嬗变》《理性与感性的约会》《倾听生命》。通过这些标题,我们可看出作者对有声语言的执迷。也正如他在自序中提到那样:“我意识到,自己对声音、对语言乃至用声音表达语言这个过程本身,有一种执着的迷恋。”

声音,不就是他的全部世界吗?也基于此,解开了我的一个谜团:印象里如此谦逊的大师,怎么会在本书标题里放“世界”这两个字?

世界是用来听的,关于晓诗的道歉-第5张

毫无疑问,李立宏是一位优秀的声音匠人。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借由一个个作品,严肃梳理思考,并诚实地借由文字表达一个个过程,有启迪,也有困惑。

关于艺术的灵感,“在这种不断的探究中,你知道自己在寻找一个答案,整个过程就像是无数个“好奇”支撑起来的联想矩阵,每一个好奇都会刺激你到达更深一层次的想象,每个想象都是在为你对创作产生的敏感而服务。”好奇心催生着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形象的话语里,闪耀着实践的真理。

人往往到了一定年纪,尤其长期从事一样工作,就会对周遭渐渐失去好奇心,身体、情绪、思维都变得迟钝。要想让自己的作品有灵魂,提醒自己保持好奇与敏感是多么重要。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而作者的答案则是“敏感”。敏感,再敏感,培养自己的感知力,这想必和不久前离世的台湾散文家林清玄所提的“柔软心”如出一辙吧。

本书中出现较多的是以下几组关键词:感知力与创造力;细节与连接;理性与感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敏感可以串联起一切。决定艺术高度的是敏感无论哪个艺术领域,视觉、听觉、肢体、文字等等。而敏感不仅停留在头脑,也一定会停留在身体上,而艺术就是将这种头脑与身体的变化倒转逆行表现出来。

众所周知,著名作家余华总是孜孜不倦地探寻人性,丰盈作品。因为人性里头有艺术家所要表达的美。李立宏在创作上也是如此。书中提到,“关于人性与作品间的讨论与理解,是我现在越来越偏重的方向”。他十分看重《宽恕》《越狱:徐洪慈——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等录制机会,努力将自己还原成“那个人”。“在一个极权社会里,人在精神上的“直立”,比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躯体的直立更加艰难。”这段文字他曾反复读了很多次,查找资料并阅读了与“那个人”的经历相近的几个故事,试图去拉近我同“那个人”的距离。这种距离的求索,就是对人性的探索,在作者看来,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肴馔。

世界是用来听的,关于晓诗的道歉-第6张

我是谁?书中写到:自己作为活生生的人,在表演中除了要去展示角色之外,自己到底是谁?李立宏真实袒露这样的困惑。篇末说,不论哪个都是“我”,但可能并不是完全的“我”。所以有“我是谁”的自问,恐怕答案总是在变化着的。然而只有在不断地与自我对话中,才有了“我”存在的体现。何必纠结哪个是我?一段时间来纠结,并渴望得到的印证问题,作者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其实无论你我此刻在做当下,都是通往寻找自我的一种途径。

诚然,有许多困惑依然还是谜团。诸如“很多时候,我都在矛盾着,创作究竟是表达自我,还是服务于受众?”,“‘忘我’……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就是创作的最高阶段吗?”这种矛盾的存在是必然。在《傅雷家书》中,傅雷也曾提到: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这一个个困惑,也让此书区别于教科书,而是一个谦逊的大师,与读者进行着诚实平等的交流。

阅读《世界是用来听的》,我折服于李立宏这位声音匠人对于有声语言艺术的平和而执着,惊喜于他对于读者的最大诚意。尽管博尔赫斯早就说,玫瑰即玫瑰,花香无意义。但我还是忍不住记录此刻的感受。

—— END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