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双十一过后的退货潮(双十一消费后三天没货了怎么退货)

时间:2023-11-19 11:20:42 阅读:181 作者:表白家

11月12日,淘宝退款系统崩了上微博热搜,不少买家纷纷表示被商家套路了,比如:

  • 预售付了尾款却发现“双11”价更低;
  • 去年的货卖到今年,价格还涨了100多元;
  • 过了“双11”还是这个价......

面对骂声,商家也感觉很无奈。不少中小商家双十一欢欢喜喜卖了几十上百万,高高兴兴地睡了一个安稳觉,然而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梦碎了......

双十一过后的退货潮(双十一消费后三天没货了怎么退货)-第1张

其实退货是电商销售中的一个伴随现象,退货率只有高低之分,但绝不可能不存在,没必要刻意不去提及。直至去年天猫官方才第一次给出了退货数据,宣称退货率在6.1%左右,而在此之前,仅部分商品有透露相关数据:

  • 2012年,部分商品的退货率在36%左右;
  • 2013年,部分商品的退货率在25%左右;
  • 2014年,韩都衣舍退货率高达64%,杰克琼斯则为38%;
  • 2015年,某快递员称其配送的快递件中,每天有3%-5%的退货,而平时十天半个月才会碰到一两个退货的客户;
  • 2016年,某服装品牌的退货率为30%左右(平时在10%左右),某裤子品牌的退货率在40%左右。

从往年的报道以及经验来看,双十一退货率在20%-30%之间,应该会是一个比较接近于真实情况的数据。

退货潮背后

业内人士分析,正常行业的退货率在10%都是正常的,而在双十一的时候退货率能够达到30%,特别是衣服鞋帽区是退货的重灾区,护肤品、玩具相对就退货率就比较低了。

从往年退货情况来分析,造成“退货潮”的原因有很多:

  • 一是为了凑单满减,获得优惠后将自己不需要商品退款;
  • 二是冲动消费,恢复理智后就想退款了;
  • 三是商品质量太差,这里大部分集中在服装领域,主要是色差、码号错误、与图片不符等原因;
  • 四是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网络购物7天内无理由退货”等条款的实施......

双十一过后的退货潮(双十一消费后三天没货了怎么退货)-第2张

“退货潮”的出现也反映出电商销售屡屡创造纪录的背后,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 电商平台售后服务的质量需要提上去以及平台营销规则的公平合理等;
  • 消费者要保持理智,避免冲动消费导致退货率过高,给物流和商家造成影响;
  • 商家当然也要在给出最大限度优惠的同时尽量保证商品的质量问题。

而这背后,最苦逼的还是商家。

商家:流水多了,利润却不见长,难!

不少商家表示:这几年“双11”期间,虽然流水、销量和用户越来越多,但是成本越来越高,总利润并没有明显提升,单位利润甚至还有下降。根本原因存在两点:

1、定价越来越低

大家卖的东西也差不多,供应商也就是那几个,区别就是颜色不同、商标不同而已,且买家可以简单轻易地在浏览页面中进行价格比对。

每一个商家,除非其具有品牌、口碑优势,否则很难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得超额利润。因此,在电商平台上,恶意压价、零成本甚至赔本销售已是常态。加之,供货商那边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两年不仅面临着制造业成本的上升,还为供货商资源发愁,供货商越来越少,商家的议价权则几近为零。

而在这么一个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竞争下,价格成了唯一的突破口。

当价格上无法击败对手,那就只能在定价模式上下功夫,比如:从简单的“半价”“八折”,再到“满800减80”,发展到如今的“原价30元一盒,前10件85折,满350后每件6折,再送100元代金券”,都只是为了增加价格比对的难度,给自己的店铺争取一丝机会。

双十一过后的退货潮(双十一消费后三天没货了怎么退货)-第3张

2、推广费用越来越高

据资料显示,在电商平台上,经营的商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出价,按照流量竞价购买广告位,平台根据商家出价从高到低进行展示,商家并不知道其他商家的出价,如果发现自己店铺的流量下降,只能再次提高竞价。

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当电商平台上累计的商家越多时,想要获取流量就异常困难。特别是当现在移动端占据成交比例80%的时候,想要在为数不多的移动页面上靠前展示,难上加难。

在整个双十一最为关键的11月10号到11号,CPM(平均每一千人分别听到或者看到某广告一次的成本)至少翻1倍到3倍。一位经营20多年、线上销售10余年的资深淘宝店主表示,前些年网上商家少、竞争小,推广费用还不太高,但这些年都得靠花钱推广,推广费用占客单价至少10%,再扣除客服工资、店铺维护、退换货等费用,线上经营成本已经非常高了。

而在面对别人都在买流量推广你不去,就等于被动等死;但高额的流量推广费用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又是主动找死的情况下,商家真的是左右为难。

结语

在电商平台要求打“便宜牌”的情况下,网络店铺的售价越来越接近成本。在成本“降无可降”的情况下,店铺如何在“双11”里既赚吆喝又赚钱,成了广大商家考虑的首要问题。

最后小麦希望平台能给予商家多一丝关怀,消费者能多给予商家一丝恻隐,彼此换位思考,这样整个电商生态才能更平稳。

文章来源于派代网,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