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从林徽因开始已过百年(林徽因经历风雨)

时间:2023-11-21 10:31:06 阅读:599 作者:铭记这一刻

昆明这座谜一样的城市已经深深的把我困住,我却还是沉浸其中,任凭自己被迷失。初到昆明时公交车上横形的小偷,旅游景区拥挤的人群,无法预测的天气,从陌生到熟悉,从大学到工作,每每行走在这里的街道都是暖暖的回忆。

梁思成与林徽因曾经在昆明为建唯一自建住房耗尽积蓄。而林徽因对昆明最后的记忆停留在1942年,她给远在重庆的费慰梅写信说“我终于又来到昆明!来看看这个天气晴朗、熏风和畅、遍地鲜花、五光十色的城市。”

从林徽因开始已过百年(林徽因经历风雨)-第1张

前辈大家们穿越历史的文字,总让我们感动。不论是杨朔“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的惊喜,还是在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是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也不论是林徽因感叹“昆明永远那么美,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还是沈从文描写的昆明近郊“跑马节”的热闹场景……所有的佳篇美文,读来都是那么亲切,甚至是那么新鲜而美!

林徽因一家到昆明后起先住在巡津街的“止园”,不久又搬到巡津街9号。巡津街是昆明的一条老街,原先叫大河埂,后来在此设岗巡视水情,名巡津堤,至清末逐渐形成街道,于民国初年得名巡津街。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后,不少外国人办的医院、洋行、酒店汇集于此。

滇越铁路现如今已被改造成一家餐厅了,这家餐厅的名字叫1910火车南站,每每经过这里都是历史的味道,大人们在餐桌上吃酒谈乐,小孩们在铁路上面玩耍,一副美妙的城市记忆诞生于此。

从林徽因开始已过百年(林徽因经历风雨)-第2张

沈从文在文林街的时候,沈的住所常有人聚在一起聊天,那间“矮楼房成为一个小小的文艺中心”。林徽因大约是常客:“很健谈,坐在稻草墩上,她会海阔天空地谈文学,谈人生,谈时事,谈昆明印象。沈从文还是眯着眼,笑着听,难得插上一二句话,转换话题。”

林徽因住巡津街的那一年,除了搞建筑设计、兼课和社交活动外,也写过若干首诗。其中一首题为:《昆明即景·小楼》有这样几句:

那上七下八临街的矮楼,

半藏着,半挺着,玄在街头,

瓦覆着它,窗开一条缝,

夕阳染红它,如写下古远的梦。

林徽因的题为《昆明即景·茶铺》一诗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昆明茶铺的景象:

这是立体的构画,

描在这里许多样脸

在顺城脚的茶铺里

隐隐起喧腾声一片。

各种的姿势,生活

刻划着不同方面:

茶座上全坐满了,笑的,皱眉的,有的抽着旱烟。

不都是为着真的口渴。喝茶的人们跷起膝盖的是疲乏,赤着臂膀好同乡邻闲话。也为了放下扁担同肩背,向命运喘息,倚着墙,每晚靠这一碗茶的生趣,幽默估量生的短长……

林徽因在信中这样描述她们在昆明的家:“我们正在一座新建的三房农舍中安顿下来。它位于昆明市东北十二公里处一个小村边上,风景优美而没有军事目标。邻楼一条长堤,堤上长满如古画中的那种高大笔直的松树……”

如今这座城市成了多少人为之努力奋斗的家,弥漫在人潮拥挤的城市里,被这节奏打乱时而感到惶恐不安,让老去的时光填满听觉,又或者坐上一辆公交车,在车尾靠窗的座位,静静地看夜色下不眠的城市,摇曳的街、绚烂的流光、高大模糊的建筑、嬉笑的路人。何尝不是一种迷醉。

此文章为 沈么情况 原创,特此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