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BAT入局电影带来的活力及其有限性(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做电影)

时间:2023-11-20 23:39:31 阅读:105 作者:小尼玛

BAT入局电影带来的活力及其有限性(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做电影)-第1张

新闻事实:

BAT入局后,电影产业大不同了。

百度目前尚未全面乏力。一方面百度去年出师不利,在百度有戏这款类似于娱乐宝的娱乐众筹产品上摔在了《黄金时代》,随后偃旗息鼓、养精蓄锐;而收购了糯米后,百度顺势将在线选座直接置入了手机百度内,并在去年年末奋力出击电影票在线选座,但看上去尚未有显著的成绩。

BAT入局电影带来的活力及其有限性(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做电影)-第2张

阿里则动作频频。2014年3月,阿里购入光线传媒8.8%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15年4月,阿里影业在集团平台架构的调整中收获了娱乐宝和淘宝电影,并以8.3亿元的价格购入广州粤科软件,在如火如荼的在线选座行业较之其他对手在纵深方向上收获了一个重要战略支点。此外,阿里在去年还入股了优酷土豆、华数传媒,在视频和客厅电视领域均埋下伏笔。而阿里文学也在刚刚过去的4月成立,部署在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下,意图上应是希望其成为IP的策源地。

与阿里步步为营的策略相比,腾讯战略性的大动作只有三个:第一个是2014年2月收购大众点评20%股权,后者随后亦加入到了在线选座的血战里;第二个是2015年4月末,与万达、文资华夏等共同向“微影时代”(微信电影票)投资1.05亿美元——与阿里持有淘宝电影和猫眼(持股)两张在线选座牌的布局十分相似;第三个是2014年9月,腾讯互娱继游戏、动漫、文学之后正式成立影视事业部“腾讯电影 ”,根据今年3月末腾讯互娱发布的计划看,《洛克王国》全新大电影将于于今年暑期上映,《QQ炫舞》《尸兄》《QQ飞车》三部大电影将于明年上映,《择天记》电视剧也将于明年播出——以上IP均源自腾讯互娱平台。

阿里的电商基因决定其以服务产业为主,这一年多来连续落子的意图,卡位布点的均是传统电影产业过去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应以用户思维为导向的发行、营销。腾讯的粉丝基因决定其成为明星IP策源地,其游戏、动漫、文学三大平台是一个巨大的IP宝藏,这是阿里和百度完全不具备的。腾讯的平台已经成为国内最活跃的创作市场,在创作者和作品巨大基数的规模下,充分竞争的创作环境是诞生好作品的基础,而天量用户的检验更令在如此艰困的竞争氛围里脱颖而出的作品极富含金量。

【新闻来自虎嗅网 文/陈昌业】

BAT入局电影带来的活力及其有限性(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做电影)-第3张

独舌点评:

毫无疑问,互联网三巨头入局电影,给这个延续百年的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首先是资本的搅动力量。电影产业跟三来一补的制造业比,算智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可是跟日进亿金的互联网企业比,就只能算劳动密集型了。双方的挣钱能力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天猫一家在光棍节这一天的销售额就是已经疯狂发展了十多年的中国电影全年票房的2/3。不管是老牌的电影公司,还是新兴的电影企业,总是需要资金支持的,而跟山西煤老板们的钱相比,有着金光闪闪门脸的,被全世界人民所瞩目的互联网新贵们的支票本看上去要靠谱得多。

何况他们还有“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在去年下半年被各路能人和忽悠咀嚼了一阵后,已经失去了讲故事所必须的新锐感和想象空间。但它的威力还是实打实存在的。互联网通过公共话题和八卦奇谈,吸引了眼球。通过电子游戏和搜索引擎,绑定了手指。通过电子商务,连通了钱包。互联网捆住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睛、手指和钱包,也就对这些人实施了从生理到精神的全面控制。它的商业价值还小得了吗?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硬件靠的是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工具,软件靠的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什么,我没法给它下定义,但它一定是以用户为上帝考虑问题,心心念念想的是怎么满足你的各种需求,包括不太高级的需求。甚至,越是不高级的需求,越是洪水猛兽般不可阻挡的需求。

BAT入局电影带来的活力及其有限性(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做电影)-第4张

百度出师不利,《黄金时代》一战折了锐气,而且把“大数据”纸老虎的一面暴露无遗,目前还在舔舐伤口和蓄芳待来年,且不说。阿里这两年做了那么多动作,华谊、光线、博纳三大电影制作公司入股了两个,什么时候把博纳从美国人手里买回来就更牛了。众筹产品和网络售票也搞得轰轰烈烈,这些行动给观众购票带来了便利,进而推动了市场的扩容。腾讯一样在强力切割在线选座的市场份额,更以原创IP为龙头在电影产业的上游抢占了有利位置。

互联网企业的血管里流的是资本家的血液,他们用以征服世界的是商业逻辑,他们不为情怀和价值观买单,但凡出手就是要把蛋糕做大,自己切走最大的那块。他们最大的优点和优势在这儿,他们最大的短板和软肋也在这儿。当下的中国电影缺乏商业雨露的滋润,但更缺乏自由的创作空间,以及由此生发的深挚的情怀、开放的价值观、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直抵人心的力量。互联网企业带来的活力是源源不断的,但其有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BAT入局电影带来的活力及其有限性(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做电影)-第5张

中国电影市场这些年一直在扩容,题材选择和尺度伸展方面,却被困在六面不断收缩的钉墙中。题材受限的表现有很多,简单说就是不能触碰现实矛盾,于是现实被架空了。也不能以当代中国为舞台玩转狂想游戏,美国电影随时可以把白宫和国会山炸毁,咱们这里想都别想。电影有为人生的传统,个人困境映照社会,命题才有公共价值。此路不通。个人小拧巴行,一滴水折射阴影就不行。电影有造梦的使命,幸福团圆和谐感恩的梦可劲造,上天入地、毁屋炸桥、通过战胜境内的大反派收获大团圆,就不行。想炸城市您台湾去,香港去,不知名的境外城市去。

尺度伸展,我说的不是食色性也,这方面已经达致不分级状态下的极限尺度,有些电影名字听着是合家欢,但大人和孩子一起进去了注定尴尬。我说的是思想锐利的尺度,直面现实的尺度,矛盾表现的尺度,追索真相的尺度。举个例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反腐已是政府和民间的主旋律。那么多老虎落马了,那么多盖子揭开了,那么多大案侦破了,为什么现实多见,影院概无?为什么民众已经因此而扬眉吐气了,艺术家的笔触和镜头却远远滞后?想来没有人设置阻碍不让触碰这类题材,其中巨大的商业潜力不用问一定是原子弹级别的,为什么就是没有这类项目上马、进站、见观众?是各种清规戒律还在起作用,还是自我阉割术已经成了创作者的下意识?

这些坚硬的骨头不是BAT啃得动的。再来十个BAT,固有的游戏规则仍然会铁一般矗立。你看或者不看,它就在那里。什么时候,商业的逻辑可以强大到在题材选择上有了发言权,在尺度拓展上有了博弈力,那才叫真正的强大。当然,也有人说这不是BAT的责任,人家是来这里挣钱的,不是来充当炮灰的。说得好,就说挣钱的事儿,这里头也有一个是竭泽而渔还是放水养鱼的区别,有一个捞一把就走还是在这里扎下去的区别,有一个边挣钱边回馈还是只索取不报偿的区别。

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大再扩大,是硬件驱动(银幕数扩张)和观众回流(小镇青年加入)的结果。银幕数量已达27000块,超过美国为期不远,这是有钱、任性的表现。观众回流跟影片质量提高有关系,这里的“质量”指的是愉悦感官的功用,互联网企业重视用户体验,娱乐片期望博得观众欢心,这方面两者是一致的,可以风火相助。但观众的回流跟“质量”的另一层含义没关系,在人文价值、表现手法、探索精神诸指标上,这十年的电影毫无疑问是下降了。有些大卖电影的精神境界已经下降到爬虫的级别,有些大卖电影拍摄中没有美术这个工种的参与,这是以“观众爱看”的名义毁电影。不客气地说,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没有促进电影创作向品质回归,反倒是加剧了中空化、恶趣化的倾颓。

BAT入局电影带来的活力及其有限性(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做电影)-第6张

人民有低俗的权利。互联网企业有挣快钱的权利。但如果你想在这儿长期玩、玩得有品,就不能只是电商思路和IP变现思路。张伟平都知道,影院里没好电影放,就是一排排空椅子。电商也该知道,货畅其流解决不了好货匮乏的问题。至于IP开发,其实就是把倾销过一轮以上的商品换个包装再卖一次,我不能说这里头不能出好作品,但最好的作品一定是原创的。原创作品可以带来最生鲜的冲击力,好莱坞大片可以带来最富想象力的场面,IP改编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重温而已。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对贤者的要求了,现在不兴这个。就说你们要想成为行业巨无霸,源源不断地获利,还是得进行基于电影本身的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吧。我不相信网络热门小说和游戏能支撑不断膨胀的产能。就算能支撑,观众会总是满足于二遍、三遍地咀嚼同一个馒头吗?

归了包堆,当下的电影市场有两大空门:选材面狭窄,原创力匮乏。力挽狂澜,BAT其有意乎?

【点评:李星文】

End

dusheme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吧!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