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

时间:2023-11-21 19:26:52 阅读:933 作者:誰給我堅強

字耕农解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原六大都邑(1/4)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列出考古初步发现的中原六大都邑,字耕农结合古文献及历史地理学,尝试对这些都邑进行解读。通俗地说就是对于史前遗址遗存,考古上挖出来不认识,考古人认为文献没有记载。现在本号给出文献对应或者关联,欢迎方家批评指正。

1.可能与黄帝有关的河南灵宝西坡遗址;

2.与传说中尧时代时空吻合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3.可能是禹都阳城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

4.可能是夏启之居的河南新密新砦遗址;

5.夏代中晚期都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6.夏代中晚期郑州荥阳大师姑遗址;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些遗址,笔者同时引入了一些必不可少的参照对象。其中有关灵宝西坡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的初步观点已经在往期的“山海经研究系列”里发布过,本次为补充修订稿。因此,本系列将按照完稿顺序将六大都邑分为4期文章陆续发布,欢迎读者互动。

二里头与大师姑——夏桀末都在何处?

1,夏桀末都在何处?

中原地区考古发现了夏代(公元前2070——1600年)中晚期都邑两处,一个是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古都遗址,一个是河南郑州荥阳大师姑古城。

其测年数据包含了夏桀灭亡的时间点,有很大可能就是夏桀败亡夏朝灭亡的夏代末都。

相关文献记载有,

《古本竹书纪年》: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按,斟寻,应即考古发现的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1张

伊洛流域的夏代大都会斟寻二里头

《今本竹书纪年》:夏桀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

按,二里头正位于伊洛流域。

那么是不是说斟寻二里头就是夏桀的末都,亦即商汤攻克的桀都?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就古籍文献内容来看,斟寻二里头并非夏桀末都。

那么夏桀的末都在哪里呢?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2张

考古发现的夏代重要遗址

《史记 吴起列传》: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正义>瓒曰:今河南城为直之。

按,此名瓒之人当为魏晋时人,其所谓“今河南城”即汉代以来的“河南”县城,就是周代的洛邑西部的王城,战国时期扩建后称为“河南城”,汉代开始置县。“正义”这一解释颇具迷惑性。其实夏桀时代的“河南”未必就是西周以后的“河南”。夏桀时代的“河南”最可能就是大师姑城,而绝非二里头。

因为,《今竹》:十三年,迁于河南。

按,如果二里头就是“河南”,那么之前所都的伊洛流域的斟寻又在何处?

二里头不是“河南”,那么这个作为夏桀末都的“河南”又在何处呢?

根据现有考古发现的结果,最大可能就是荥阳大师姑城。

2,最早的“河南”:大师姑遗址

《汉书 地理志》:“河南郡,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县二十二”,其中包括:洛阳、偃师、荥阳、河南等22县。进而解释道:“河南(县),故郟鄏地。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

战国时期从周王室分化出来的西周(公国)也曾居王城“河南”。

以上说法形成了“河南”即在今洛阳一带的认识。

为什么说二里头遗址是斟寻而不是“河南”呢?当今来看二里头的位置在伊洛之间,是在洛河以南。然而根据考古遗址平面图,当时却在古洛河以北黄河以南,似乎也符合 “河南”的称谓。

《逸周书 史记解》:“宫室破国。昔者有洛氏宫室无常,池囿大,工功日进,以后更前,民不得休,农失其时,饥馑无食,成商伐之,有洛以亡。”

成商攻灭的有洛氏,就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最大可能就是指二里头遗址。

《今竹》:(商汤自亳)东至于洛,观帝尧之坛……

可见,亳在洛(汭)以西,偃师商城位置符合。

可是夏桀十三年迁于河南,是从哪里迁往哪里?夏桀本来都斟寻,亦即“洛”,应即二里头遗址,但不能认为也是“河南”,否则如何“迁”呢?再者,“河南”,大河之南,从潼关到荥阳敖山的黄河干流基本流向为从西向东,此段以南各地,皆有称“河南”的可能。

反观大师姑城址,在大河之南,跨小河索河两岸,与黄河之间又有小河枯河,枯河不光小,平时干枯无水,而且此河道很可能是当时夏桀“凿山穿陵”修建的运河的一段。当时黄河在此一带与济水交汇,黄河继续北上华北平原,济水东流入海。后来黄河多次改道,当今黄河下游就是古济水河道。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3张

商汤灭夏桀示意图

3,最早开挖鸿沟的人是夏桀

  面对商汤的步步紧逼,夏桀也不是无动于衷,他修建了“河南”大师姑城通往黄河的运河,《今竹》:二十九年,商师取顾。冬十月,凿山穿陵,以通于河。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4张

鸿沟示意图

  可以大胆推测一下,夏桀修的这段运河,就是后来荥阳一带鸿沟的前身。历来认为鸿沟是战国魏惠王开始修建,秦代设立敖仓于敖山,楚汉战争时期有鸿沟之约。其实魏惠王是在夏桀凿山穿陵的基础上修建了运河。夏桀两千多年后,又有一个像他一样的亡国之君举全国之力大修运河,没错,他就是隋炀帝杨广。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5张

鸿沟一带的卫星地图,看见了夏桀挖的运河吗?

  如果此时夏桀都城在二里头,洛河自然与黄河相通,水运便利,根本无需劳民伤财“凿山穿陵以通于河”。可见,此时夏桀都城与黄河之间并无可以通航的河道,因而才需要凿山穿陵这样的巨大工程。而且,夏桀都城一定在河之南且距河不远。大师姑城北距当今黄河13公里,在当时河、济交汇之处的南岸。可见,这个运河位置的选择是正确的。大师姑城址位置是当时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6张

鸿沟的前身:夏桀运河(从河南城大师姑北通大河)

  然而不妙的是,《今竹》夏桀三十年,瞿山崩。夏桀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个正确的地点,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瞿山的崩塌,让运河计划遭遇重大挫折,也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莫不是夏桀挖断了龙脉神灵发怒了夏朝要完蛋了?

  此瞿山应即荥阳北部黄河南岸的敖山,今称广武山,也被一些人称为邙山,然而邙山应该是洛阳偃师以北黄河南岸的山系,广武山则是荥阳以北黄河南岸山系,洛汭河段正是两条山脉的分界线。敖山即瞿山,是黄河与大师姑城之间的障碍,也是 “河南” 大师姑城的重要战略屏障。

  瞿山崩塌,预示着夏桀灭亡的日子也不远了。新挖的运河被堵塞了,夏桀都城大师姑的大动脉被堵死了。

  关于夏商初都之地,《国语·周语》内史过论神一节:“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耹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

崇山应即嵩山,禹都阳城即登封王城岗大城即在嵩山东南,后文详解。

《国语》聆隧、《上博简 容成氏》戎隧、《今竹》引《尚书 汤誓序》陑遂,其实所指相同,应即二里头、偃师商城与荥阳大师姑之间的战略咽喉,是嵩山山脉北抵大河的余脉,历来是中原东西交通的大动脉所在,即后来历史上著名的虎牢关、制邑、成皋一带。当然如果认为桀都安邑,则陑遂指雷首山;甚至有人认为陑遂在山东济宁一带的,都是因为将夏桀末都“河南”的位置没有确定。安邑在河之北,济宁一带当时距河甚远,当时黄河并未在今山东境内入海,而要更靠北。

此丕山即荥阳大伾山,又称大邳山、大岯山、九曲山,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一里,上有成皋故城。

《尚书·禹贡》说黄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

《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成皋大伾山下,……济沇之水与荧播泽出入自此,然则大伾即是山也。”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7张

荥阳大伾山,冷兵器时代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可见,商都亳(西亳)距大伾山不远,偃师商城位置正合。

  大师姑城的建立绝非偶然,早在5300年前的黄帝时代,附近即有郑州西山古城、青台、点军台、大河村、秦王寨等遗址。后代的东虢即制邑、虎牢关,以及广武城、荥阳古城均在附近一带。其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4,夏亡商兴的四个主要角色:

夏桀是个大玩家,后世隋炀帝跟他有一拼;

妺喜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多面伊尹——苏秦张仪的祖师爷;

商汤是个狠角色,简直是后世周文武王合体;

夏桀十年时,夏都斟寻二里头一带发生大地震,建筑严重受损,作为国都城市水源的伊洛两河几近干涸,国都遭遇了“水荒”,甚至影响了夏朝的政局。夏桀便在十三年时向东迁往不缺水还有城墙保护的“河南”新都,即考古发现的荥阳大师姑城。古文献多言商汤攻灭夏桀的过程甚至细节,即发生在大师姑一带。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8张

夏桀发明了辇,真会享受

在夏桀迁往大师姑之后,当年即有了一项享受性发明“辇”,即人车。次年夏桀又喜得岷山二女,从此耽于淫乐,荒废了军政。

夏桀得到蜀山姊妹花琬琰二人之后,就把原配妺喜扔在斟寻(即洛)旧都,也就是考古发现的二里头都邑。妺喜独守空房孤独寂寞,小白脸伊尹趁虚而入,与妺喜打得火热,从妺喜之处得到了很多夏朝的军政情报,报告给商汤。伊尹不可能在夏桀的眼皮子底下跟妺喜暧昧,他们夫妻两个在不同的城市。夏桀已经带着两个美女去了新都“河南”大师姑。而把妺喜留在装饰一新的旧都有洛二里头。《今竹》“十四年,……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妺喜,于倾宫饰瑶台居之”。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9张

妺喜,注意,不是妹喜

《古本竹书纪年》:后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

【按,《艺文类聚》卷八三宝玉部则称向夏桀进献二美女的蜀王为“珉山庄王”,根据时代当指考古发现的崇州双河古城(下芒城)或温江鱼凫古城之主。】

  伊尹是一个好厨子,也是一个大奸细,更是一个小白脸。最初他靠熬汤做菜接近了大乙商汤,又多次往返于夏商两个势力之间游刃有余,“五就汤,五就桀”,颇有后世战国纵横家苏秦张仪的纵横捭阖朝秦暮楚之风。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10张

伊尹

  此时大震过后的斟寻都邑内,妺喜与夏桀简直一模一样,也放纵淫乐。夏桀有新欢蜀女姊妹花,妺喜有小白脸伊尹。伊尹和妺喜关系非常亲密,方便他套取夏桀方面的大量情报,及时传送给商汤。

而商汤大胆西进,在距离斟寻二里头仅仅6公里的地方修筑(西)亳,就是考古发现的偃师商城。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攻击吞并夏桀旧都斟寻二里头。

历史考古学界大多认为偃师商城是灭夏之后建立,笔者此处大胆推测,提出了新的观点,仅供参考。因为前几年伊洛流域大地震,普通居民的房屋大量倒塌,残存的大多成为倾斜的危房,夏桀的应对就是一走了之。而商汤在近旁建立新城,简直就是灾后重建的收容所,以公益赈灾的名义争取人口更是争取人心,民心向背的天平逐渐从夏桀向商汤倾斜。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11张

商汤、成唐、大乙、天乙,据说有七个名字

商族或在商丘(未有重要考古发现),或认为在冀南豫北(即下七垣文化),都是在豫西晋南的夏之东,故称夏为“西邑”、“西邑夏”。

再后来就是东部的韦、顾、昆吾。对于夏的双都,商汤选择了先易后难,先西后东。就是先攻克洛水之滨的无城大邑二里头,自从夏桀东迁大师姑,二里头即被称为有洛。最后攻克夏桀的都城大师姑。考古测年的结果是二里头文化四期偏晚,也就是夏亡商兴的时期。

这个亳应即紧邻二里头的偃师商城。商汤筑城进逼二里头斟寻(有洛),二城距离仅为6公里。《今竹》十五年,商侯履迁于亳。

六年之后,商汤攻克了二里头。《今竹》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

商汤占领有洛二里头后,引起了夏桀的极大警惕与恐慌。此时夏桀的实力仍然在商汤之上,商汤仍然要去大师姑朝见夏桀。夏桀趁机囚禁了商汤。《今竹》二十二年,商侯履来朝,命囚履于夏台。然而商汤获得了众多诸侯的支持,夏桀只好放了商汤。《今竹》二十三年,释商侯履,诸侯宾于商。

显然,民心向背的天平已经向商汤倾斜,夏桀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此情此景此配方熟不熟悉?没错,像极了后代的商纣王囚禁周文王于羑里。

夏桀放虎归山,商汤从此更加勇猛无敌。相继灭掉了温、韦、顾、昆吾。

然而从偃师商城出发进攻二里头,是自东向西进攻,而不是像《清华简 尹至》:“自西翦西邑,戡其有夏”。这该如何解释?

相反从偃师商城出发,自西向东经过陑遂虎牢关,攻击“河南”大师姑城这个西邑(以东方的商族居邑商丘等地为参照)。即从西边的偃师商城攻克西邑夏都大师姑城。这里的西邑,解释为大师姑显然比二里头更为合理。

综上,二里头应为夏桀早期都邑斟寻,夏桀迁往“河南”大师姑城之后,二里头即称为“洛”、“有洛氏”,近旁的偃师商城即商汤进逼二里头的(西)亳,大师姑城即夏桀末都“河南”。

二里头与大师姑(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第12张

大师姑城的位置

(作者声明原创,所有权利保留。图片或来自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