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红楼梦的判词与人物命运(红楼梦人物判词简单解读)

时间:2023-11-21 22:00:14 阅读:962 作者:心亡于海

红楼梦的判词与人物命运(红楼梦人物判词简单解读)-第1张

《红楼梦》虽然是通过宝黛钗三个人的爱情及婚姻为主线,描述了有联姻关系的四大家族兴衰史。

但其中不乏众多女儿的描写,因此,《红楼梦》也被誉为专门为女性立传的奇书。

其中就有特别出众的十二位女子,是十二金钗的代言人。为了彰显这十二位女子的重要性,曹公还特意在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以判词和曲子,为这些女子立传。

我个人认为,大部分看不下去《红楼梦》,第一个卡点就在第五回,太玄幻、太多隐喻和暗示,太多诗词歌赋。

就连会作诗的贾宝玉,最后都听迷糊了,没明白那些判词和曲子所蕴含的意义,更何况没有多少古诗词功底的现代人?

因为时间的关系,咱们今天就只讲十二金钗正册的判词和曲子。判词是什么呢?就是相关人物命运的一个总结,在开篇就把书中主要人物的结局,以判词的方式告诉给大家了。

曲子是判词的延续,是更为详细地解释判词的,让读者对于人物的命运,结局有个更清晰的印象。

那么,为什么说十二金钗?而不是十三银钗什么的?

旧时女子被称为“裙钗”或“金钗”,作者取金钗之意,我认为是突显繁花似锦的贵族这一身份,所以没用“裙钗”,裙钗给人很普通的感觉。至于十二,作者从中选出十二个人物,所以就没有用十三十四这些数字,这个没什么好纠结和探究的。

《红楼梦》里十二金钗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

其中正册分别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接下来,我们先看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

红楼梦的判词与人物命运(红楼梦人物判词简单解读)-第2张

【判词】钗黛合一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和薛宝钗对男主贾宝玉影响至深,一个是代表宝玉的精神世界,一个是代表宝玉的物质世界。因此,曹公将二人的判词合在一起来写。

当然,钗黛合一还说明了这是一种堪称百分百完美的理想主义。

但自古以来,这种完美、这种理想很难实现。

所以,幸福的婚姻生活难得,大部分都是依靠责任 良知 亲情来维护。

可叹停机德:停机德,是赞叹薛宝钗的品德。

停机这一典故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是说乐羊子出外求学,过了一年就回来了,乐羊子妻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乐羊子说“想家了”。

听到这话,乐羊子妻直接拿着刀走到织布机面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要放弃成功,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你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薛宝钗不留余力地劝诫宝玉求上进,就如同乐羊子妻劝说乐羊子继续求学。所以,薛宝钗有停机德。

但是呢,曹公用了“可叹”,就是为薛宝钗的停机德感到叹息,感到惋惜。

因为宝玉并没有像乐羊子那样深受触动,宝钗没有得到乐羊妻子的劝诫成功这一结局。

所以,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咏絮才是指黛玉。

《世说新语》里有个典故,说的是晋代谢安在一次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和家人聚在一起赏雪、谈论诗文。忽然雪下得特别急,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谢安大笑着很高兴,为侄女的才情超过侄子而高兴。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可谓是最具才情的金钗,因此以“咏絮才”代指林黛玉。

“堪怜”是说林黛玉如此有才华的女子,命运却坎坷多舛,最终早亡,令人怜惜。

玉带林中挂:这句话也是代指林黛玉,玉带林,倒过来念就是林黛玉。

有红学家据此得出林黛玉也是上吊而亡的。

我个人认为,从葬礼的风俗角度来讲,就是人死后,坟头上都会挂着灵幡,对吧?那挂着灵幡的,就是一根长木棍之类的。

所以这句话,应该是暗喻黛玉死后,宝玉依然心心念念牵挂着她。

应合了《终身误》曲子里的“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句话。

金簪雪里埋:金簪雪,代指薛宝钗,雪谐音薛。金簪代指薛宝钗佩戴的金锁。

这里的“雪里埋”,也是有两种比较可靠的说法,一个是指原本应该戴在头上的金簪,却埋在雪里,隐喻薛宝钗婚后守寡的结局。

也有说是暗指薛宝钗在宝玉出家之后,她又回了娘家,最终死在了一个大雪天里。

曹公在每个人的判词下面,还相应地给出了一个曲子。

之于曲子的作用,我认为是对判词的深度解读。

红楼梦的判词与人物命运(红楼梦人物判词简单解读)-第3张

针对林黛玉的曲子【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这首曲子完美地诠释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是“水中月”,是“镜中花”。最终,那为情掉下来的泪珠儿,经不起从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这也暗合了来还泪的黛玉,泪尽而亡的结局。

《枉凝眉》,“凝眉”这二字,也是极其精准地,表达了林黛玉对待她和宝玉爱情的一种心境。

“枉”字,则是黛玉的爱,黛玉为这份爱积压在心底的愁绪,终究枉费了。

红楼梦的判词与人物命运(红楼梦人物判词简单解读)-第4张

薛宝钗的曲子【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贾府上下人等,都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定准了的。

薛宝钗,也心知肚明贾宝玉心心念念他和黛玉的木石前盟。

但是,薛宝钗又没办法躲过长辈给刻意安排的金玉良缘,最终不得不以“冲喜”这种方式,从后门抬进贾府,嫁给了贾宝玉。

虽然婚后也想办法做到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可是贾宝玉总是忘不了林黛玉,最终因为“意难平”,选择了离家出走,兑现了对林黛玉的承诺,做了个和尚。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这句话,也可能隐喻宝钗到死都是清白之身。

《终身误》三个字,也是无比精准地写出了薛宝钗是被误了终身的金钗。

未完待续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剧照,侵删。

红楼梦的判词与人物命运(红楼梦人物判词简单解读)-第5张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本文作者-

费漠尘,又名莫小漠,著名作家萧红故居呼兰作家协会会员,加拿大女作家协会会员,迄今为止累积阅读书目300余本,创作200多万字文章。

著有《18岁女孩应该懂的恋爱规则》、即将上架的民国爱情故事类书籍《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网络小说《租个男人回家过日子》、《红楼梦》《金瓶梅》等名著解读系列文章。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