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一首咏柳诗写尽世间情(十首咏柳诗词)

时间:2023-11-19 11:17:08 阅读:774 作者:遗失菂角落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姑娘,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一首咏柳诗写尽世间情(十首咏柳诗词)-第1张

01 | 一见倾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出自韩翃的《寒食》

他叫韩翃(hóng)。

大历十才子之一,因一首《寒食》得唐德宗赏识,晋中书舍人。

在“大历十才子”中,他和李益最为著名,诗笔触轻灵,景韵别致。

天宝年间,韩翃与李王孙交好,某一次酒宴上,他与李王孙的家伎柳氏眉目传情,李王孙成人之美,便将柳氏赠他为妻,还拿出30万金助其兴家。

那个时候,韩翃尚未中进士,仅是个穷苦书生。

娇妻柳氏甜美,慧眼识人,虽不如张红拂情许风尘中的李靖那般浪漫大胆,但自也是一段佳话。

成亲后的第二年,韩翃进士及第,归乡省亲,适逢“安史之乱”爆发,柳氏被隔在了长安城内。

为了避免在乱世中遭人欺辱,柳氏削发为尼,寄身在法灵寺,耐心等待韩翃前来接她,她坚信韩翃不会弃她于不顾。

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喜欢说“不离不弃”,但有谁能真正理解这四个字蕴含的意义呢!

不离,只是一种情绪。

不弃,则是一种道义,是面对一切不测的平静应对。

无力,但有节。

一首咏柳诗写尽世间情(十首咏柳诗词)-第2张

02 | 长情离落

战乱爆发以后,韩翃便入了青州节度使侯希逸幕府,军务繁忙,一时无法抽身。

待长安形势稳定后,韩翃便遣人前往四处探寻柳氏的踪迹,并为她送去了一些银钱,同时还赋诗一首,就是那首流传千古的《章台柳 · 寄柳氏》: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章台:汉长安中街名,是彼时繁华的地方。遗憾的是,后文人墨客将“章台柳”用滥,每每喻指烟花之地,起笔时嘴角总是会流露出“你懂的”的暧昧笑容,不知不觉就成了男人之间心领神会的小秘密。

诗意可浅解为:

遥问章台的柳树,过去你是那样婀娜多姿,不知道如今是否风采依旧?纵然是那柔嫩的枝条似从前那般丝垂,恐怕现在也被人折得七零八落。

☝(年度巨制,超值优惠)

于韩翃而言,“章台柳”是一个男人的深情,是纯净洁白的相思与寄托,他知道她一个柔弱女子在乱世很难自保,可又祈祷她安然无恙,等候自己的到来。

奈何,想人生最苦离别,这样一份离情之思却远隔万水千山。

一首咏柳诗写尽世间情(十首咏柳诗词)-第3张

03 | 不期而遇

柳氏见韩翃诗后,泪如雨下。

她曾在菩萨面前发誓,无论多苦多难,都有为他守住清白之身。

于是她开始蓄发,耐心地等待他的到来。

然而天不遂人愿,不久后番将沙吒利突袭寺院,见到貌美如花的柳氏后色意顿生,于是便差人强行把柳氏掳走,成为宠溺的偏房。

还有更加凄凉的是,次年韩翃随侯希逸入京复命,走在长安街头时,恰巧偶遇柳氏坐在沙吒利的马车中。

于是悲从中来,泪洒两腮。

擦肩而过那一瞬,柳氏也看见了韩翃,于是急忙写了一首诗,装在胭脂盒里丢在了路上。

一首咏柳诗写尽世间情(十首咏柳诗词)-第4张

韩翃目送马车走远,打开盒子一看,上面赫然写着《答韩翃》: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诗意很明显,杨柳枝年年添新绿,可是年年赠别离,等秋风起,纵然你来了又有何用,一切已晚矣!

诗中还有隐喻,现在我已经是败柳之身,无颜再与君再续前缘,请君再觅知音。

真正的爱,总是先替对方考虑,柳氏知道以韩翃的能力,是斗不过番帅的,如果意气用事,定招杀身之祸,不如就此放手。

一切认命了!

一首咏柳诗写尽世间情(十首咏柳诗词)-第5张

04 | 风雨同行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纵然韩翃人微言轻,斗不过番帅,可他还是在努力寻找机会。

后来在朝中遇到侠义之臣,了解了韩翃和柳氏的凄惨遭遇后,便将此事上奏给了唐肃宗。

遂唐肃宗下旨,命番将以礼送还柳氏于韩翃身边,夫妻二人得以团聚,于是韩翃辞官,和柳氏归隐乡野,直到晚年得德宗赏识才再出仕。

这就是他们的爱情,过程有些悲凉,但幸好结局是完美的。

人这一生,有许多不平路要有,沟沟坎坎,山一程水一程,有时相聚,有时别离。

但只要心中藏有一份坚定、美好的信念,就总会等到那个愿与你风风雨雨,相伴终老的人。

- END -

#历史开讲#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