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三次出征高句丽(杨广与杨玉环是什么关系)

时间:2023-11-22 09:33:26 阅读:917 作者:非法女生

熟读隋史就知道,隋之亡,最直接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三征高句丽。大量男丁战死役死,农失其时,饿殍遍野,群盗蜂起,剿之不尽,甚至不少隋朝一方大将兵变之初,比如唐高祖李渊,都假传圣旨说隋炀帝又要征讨高句丽以激起民愤,方便起事。

其实东征高句丽,不仅仅是隋炀帝时期有过,隋炀帝之父隋文帝时期也有过,隋炀帝的女婿唐太宗李世民也征讨过高句丽。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隋唐先后几代帝王都要征讨高句丽呢?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三次出征高句丽(杨广与杨玉环是什么关系)-第1张

首先,当时高句丽已逐渐强大,是中原王朝东北边境一大威胁。高句丽本是西周时期箕子的封地,汉晋时代是中国的郡县。然中原王朝自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变,至隋朝建立,经历300年战乱,朝代更迭频繁,导致中原王朝对边境地区控制削弱。高句丽趁机迅速扩张,隋朝时,高句丽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国,疆域东西长达2000里,南北达到1000多里,国力正强,时不时挑衅中原。

其次,高句丽并不服从隋王朝号令。北周时,高句丽结交于北周之敌北齐;隋代北周,高句丽一边结交隋,一边结交南陈;南陈为隋所灭,高句丽又结交隋之强敌突厥,且侵犯隋朝边境。当初,高句丽王高汤闻陈亡,大惧,治兵积谷,做防守之策;隋文帝以陈之强、对比高句丽之弱犹亡国,来威逼恫吓,高汤惶恐欲上表道歉,刚好病亡,他的儿子婴阳王高元即位,不久率军万余犯寇辽西。隋文帝以汉王杨谅、王世积并为行军元帅,将水路30万大军伐高句丽。然适逢大雨,陆军粮食运不过来,军队乏食,又遭到瘟疫;水军遇大风,船多沉没,两国基本未交兵,但隋朝军队死者十之八九。高元恐惧上表谢罪,于是罢兵。但百济请为隋军向导,高元知道这件事,隋文帝虽然不让高元攻打百济,高元仍然以兵侵略百济。而隋炀帝决定东征高句丽,直接原因就是炀帝巡游北塞,到突厥启民可汗营帐时,恰好高句丽的使者也在营帐,启民可汗不敢隐瞒,就让高句丽使者觐见炀帝,炀帝想要趁机胁迫高句丽遣使入朝,高元大惧,作为藩国进奉之礼更少,彻底惹怒炀帝,于是要巡视高句丽国土。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三次出征高句丽(杨广与杨玉环是什么关系)-第2张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当时隋王朝完成华夏一统,四海宾服,暂时无其他外患。突厥虽控弦之士百万,然在隋朝离强和弱,以夷制夷的策略下,几乎处于被隋朝完虐的状态,甚至突厥启民可汗率全族归降隋文帝;到了隋炀帝初期,隋朝又征服吐谷浑,使西域诸国纳贡称臣。既然无其他外患,隋朝就可以专心对付不听话的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三次出征高句丽(杨广与杨玉环是什么关系)-第3张

由于上述原因,既然要征讨高句丽,那为什么隋炀帝一定要亲征高句丽、而不另选良将代为征讨呢?

这主要要说下隋炀帝本人了。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虚荣心极强的人。其在位时,修筑京杭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全国各地巡游、建造宫苑,亲征吐谷浑,不断巡游塞外,甚至还因此被启民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率领数十万大军包围在雁门差点被活捉;西域胡人来交易,胡人吃饭喝酒,炀帝命人不准收钱,对胡人说“中国丰饶,酒食一概不收钱”,胡人都惊叹,个别聪明人看到树上缠着衣帛,就问“中国也有穷人,衣不蔽体,为什么不拿这些衣服给他们,却缠在树上?”时人惭愧不能答。像这样一个好大喜功、虚荣心旺盛的人,认为亲征高句丽,就类似巡游边境、向外族展示国力一样,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同时,征战高句丽必然要动用大量军队,但隋炀帝并不信任宗室子弟、带兵大将。有资历有带兵经验的宗室,炀帝亲兄弟五人,大哥太子杨勇被他假传圣旨赐死,三弟秦王杨俊隋文帝时期已死,四弟蜀王杨秀不服炀帝,设计被隋文帝削职为民;五弟杨谅,因不服炀帝即位发动叛乱被杀。而炀帝子侄辈,炀帝一不敢用,二也都没带兵经验,其他宗室更不会重用。而带兵大将,独自执掌大军东征,炀帝也不会放心。自隋朝建立以来,有大功的武将、文臣,大多被隋文帝、隋炀帝所猜忌,要么被二人直接诛杀,要么被二人除名为民,或疏远不信任,少有能善终者。猜忌心重,炀帝遗传文帝而甚于文帝,不听人言、残酷无情更甚。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三次出征高句丽(杨广与杨玉环是什么关系)-第4张

那么,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其过程大致如何?

首先一征高句丽,公元612年,规模最为宏大。分左右两路,左路12军,右路12军,共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而运送军需物资的人数是出征军队的2倍以上;每日派遣一军,两军相隔四十里,前后四十天全军才都出发完,首位相继,鼓角相闻,旌旗连绵九百六十里,“近古出师者,未之有也”,也不知道到底是去打仗,还是巡游。首战辽水,高句丽兵依仗辽水据守,隋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都战死。后隋军渡过辽水在东岸与高句丽大战,斩杀高句丽军万余人,趁胜包围辽东城。隋炀帝要求诸军,“凡是军事上的进止,都须奏报,等待命令,不许擅自行事”,又命令诸将,高丽人若请求投降,立即就宣布安抚接纳,不得纵兵进攻。辽东城将要攻陷时,城中高丽人就声称要投降,将领们奉炀帝旨意,不敢抓住这一时机,先命人飞马奏报炀帝,等到答复回来,城中的防守已调整巩固好了,随即高丽军又坚守城池。如此再三,炀帝仍是不醒悟,因而城池久攻不下。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三次出征高句丽(杨广与杨玉环是什么关系)-第5张

水路方面,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江淮水军,渡海进攻高句丽,距离平壤六十里,大败高句丽军,于是准备挑选四万精兵趁胜进取平壤,副总管周法尚建议汇合各军一起进攻,不听,结果来护儿被伏击,生还者只有几千人。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等九路大军,汇合在鸭绿江西岸。宇文述等率军出发,每人供给一百天的粮食,又要拿武器、装备、火具等,每个士兵负重三石以上,士兵不堪其重,把粮食等物埋藏起来,结果路走到一半,粮食就快要吃完了。高丽派遣乙支文德到隋军营诈降,以观虚实,于仲文事先奉炀帝密旨,要是遇到高元和乙支文德来,一定要抓住他们。但是慰抚使刘士龙反对,先前炀帝约定慰抚使不受大将军节制。于仲文没办法只有放了乙支文德,但很快后悔,宇文述等也因为跑了乙支文德而不自安。各军进攻高句丽,距离平壤城只有三十里,乙支文德又派人诈降,宇文述等人见士卒疲惫,不能再战 ,而且平壤城险峻坚固,估计很难一下子攻破,于是因高丽人狡诈而还师。途中被高句丽军队袭击,九路大军渡过辽水共计三十万五千人人,返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炀帝一征高句丽大败而回。此时,天下群盗已蜂拥而起。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三次出征高句丽(杨广与杨玉环是什么关系)-第6张

二征高句丽,公元613年。炀帝吸取一定教训,允许诸将便宜行事,因此前期征战还算可以,打了一些小胜仗,虽在围城之战中隋朝、高句丽伤亡惨重而久攻不下,但隋军多,总体形势有利于隋炀帝。然此时隋朝内部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杨玄感黎阳起兵。如果说高句丽和此时的农民起义是隋炀帝癣疥之疾,那么督运东征军队粮草的杨玄感则是炀帝心腹之患,更况且杨玄感还是隋权臣、重臣杨素之子,朝廷许多官员都曾受杨素提拔。杨玄感结交李密,振臂一呼而得十万之众,攻打东都洛阳。隋炀帝听闻后大惧,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恐怕要成为祸患了。”于是立即停止了对高句丽的征讨,迅速撤军,命大将军宇文述、来护儿、屈突通、卫文升等诸多一时名将合围杨玄感,东都洛阳在名臣樊子盖领导下又坚守抗敌,最终杨玄感兵败。就这样,二征高句丽草草收场。与杨玄感交好之斛斯政,害怕隋炀帝加害,投降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三次出征高句丽(杨广与杨玉环是什么关系)-第7张

三征高句丽,公元614年。炀帝再议征战高句丽,百官几天没人敢说话,炀帝于是下诏再次征集全国军队,分百路并进。然途中士兵不断逃亡,斩杀不能阻止。当时天下已乱,所征发的士兵很多过了期限还未来,高句丽也困顿疲惫,来护儿率军到达毕奢城,高句丽发兵迎战。来护儿将高句丽军队打败,将要逼近平壤。高丽王高元恐惧,派遣使者来乞求投降,并把斛斯政关在囚车里押送而来。炀帝大为高兴,他派遣使者持节召来护儿返回,来护儿本要坚持趁高句丽疲惫之机,包围平壤俘获高元,但诸将都恐惧违抗炀帝旨意而获罪,于是班师而回,三征高句丽结束。事后炀帝命高元来朝觐见,高元不来,炀帝大怒,想要四征高句丽,但最终无法实现。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三次出征高句丽(杨广与杨玉环是什么关系)-第8张

三征高句丽,前后动员几百万军队,而未征服高元,劳而无功,国内却大乱,群雄割据,义军风起,隋朝灭亡不远矣。那么,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有没有更好的对策以解决高句丽的战事呢?

首先,可以选用宗室子弟,或者善战大将,分多路带兵30-50万远征。宗室子弟,如同隋灭陈之战,隋文帝也是选用没什么战场经验的晋王杨广、秦王杨俊统帅各军的,照样迅速灭亡陈国。善战大将,本来杨素是第一人选,但此时杨素已死,可任于仲文、宇文述、来护儿等对炀帝忠心且有能力者,选一人为元帅,其他诸将受其节制,减少对将领的干预和瞎指挥,任其一展所能。同时军队不宜过多,百万之众,远征一小国,一方面粮草、后勤会有极大困难,另一方面也无法充分发挥战力。

其次伐交,比如可与亲隋之百济等国联合进兵、许以厚利,隋为主力攻于前,百济为辅袭其后,至少可用百济为军导,知彼知己。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三次出征高句丽(杨广与杨玉环是什么关系)-第9张

再次,亲征也可,但统筹各军为主,军事指挥要适当放权,允许前线大将便宜行事;且要看穿高句丽喜好诈降的计谋,有机会彻底征服一定要彻底征服,不能因为对方诈降就天真的以为真的投降,就撤军。同时,一征高句丽时天下已初乱,此时可以攘外必先安内,先休养生息几年,内患已除,国内已定,再行征伐之事。

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交流讨论。

(如果觉得不错,记得关注、点赞、评论哦;公众号:古今成史)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