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永嘉学派探古访今⑤永嘉之学(永嘉学派学术思想是什么)

时间:2023-11-30 22:00:01 阅读:1010 作者:无敌呆萌帅

永嘉学派并非空穴来风。探寻起源,或许要从“皇祐三先生”开始。

资料表明,“皇祐三先生”指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三位率先在永嘉(现温州地区)传播中原文化的学者:王开祖、林石和丁昌期。

永嘉学派探古访今⑤永嘉之学(永嘉学派学术思想是什么)-第1张

王开祖画像

王开祖和东山书院

王开祖(约1035—1068),字景山,今鹿城区人,宋皇佑五年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处州主簿。后辞官回乡,在华盖山设东山书院讲学授徒,跟从的有几百人,南宋永嘉学者陈谦称其为“永嘉理学之开山祖也”。可惜仅仅32岁就去世,遗著仅《儒志编》一书传世,是讲学时由门人记录而成,故学界称他儒志先生。

永嘉学派探古访今⑤永嘉之学(永嘉学派学术思想是什么)-第2张

清朝光绪《永嘉县志》中的《东山书院图》

温州的书院文化可以说起源于东山书院。该书院后于明嘉靖十二年毁于台风,三十一年由知府龚秉德重修。清雍正十年,巡道芮复传移建于城东南积谷山麓。60多年前,东山书院门台匾额还存在,并有照片留存。不过现在到积谷山下探寻遗址,已经只能从石壁和榕树间遥想当年了。

永嘉学派探古访今⑤永嘉之学(永嘉学派学术思想是什么)-第3张

上世纪五十年代尚存的东山书院门台匾额

去年,为了继承先贤传统,温州的文化爱好者林天举等人又在大罗山开设了东山书院,经常举行文人雅集。这也算延续了千年文脉吧。

林石生徒众多

林石(1004—1101),字介夫,居瑞安塘岙(今塘下镇大南山之塘岙底),世称塘岙先生。他活了96岁,生徒甚众,推动温州成为“东南邹鲁”。

在北宋中原学术界大行《三经新义》、轻视《春秋》的背景下,林石坚持用《春秋》教授生徒,自己也绝意仕途,对永嘉学者周行己、许景衡等人颇有影响。周行己说他与程颐、吕大临、袭原齐名,“都行古道,被尊为世宗师”;南宋陈傅良《新妇墓表》说:“熙宁、元丰年间,宋兴且百年,介夫以明经笃行著称于世。”

永嘉学派探古访今⑤永嘉之学(永嘉学派学术思想是什么)-第4张

林石曾经游历的梅雨潭

林石是瑞安最早见记载的诗人,但留世作品不多,现仅保存短诗三首。在清乾隆《瑞安县志》中,有《梅雨谭忆旧游》:

去夏曾同潭上游,荫松坐石濯清流。

论文声杂飞泉响,诂道心齐邃谷幽。

盛暑忽思寻旧好,烦襟顿觉似新秋,

也知人世多余暇,能更重为胜赏不?

丁昌期与醉经堂书院

当代研究永嘉学派的著名学者周梦江曾在接受采访时证实,永嘉枫林镇垟山村的醉经堂书院,是丁昌期为了教育乡里孩子所创办的。清代的《宋元学案》、《瓯海轶事》、《两浙名贤录》等都有记载介绍,是北宋中期温州最早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是宋代文化教育的遗址。

永嘉学派探古访今⑤永嘉之学(永嘉学派学术思想是什么)-第5张

枫林镇垟山村风貌

垟山村村民都姓丁,而今村民们每讲起丁昌期便多有自豪。据说温州丁姓始祖丁凯从福建迁温州八字桥,在永嘉枫林置有产业。丁昌期为六世祖,字逢辰,元祐三年(1088)举明经行修科不获用,便归隐枫林东郊,建醉经堂讲学授徒,世称经行先生。刘安节、刘安上等人因为姻亲的关系,也曾师从他学习。

永嘉学派探古访今⑤永嘉之学(永嘉学派学术思想是什么)-第6张

垟山村内的醉经堂现状

醉经堂书院现在是永嘉的县级文保单位,供奉殿里供奉着牌位。历经千年沧桑,多少有点残破了。丁氏后人近年来一直在推动修葺,希望它能世代传下去,为子孙后代铭记。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