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民间风俗为啥请媒人吃鲤鱼(东北人谢媒人风俗是什么)

时间:2023-11-21 04:50:55 阅读:766 作者:虛偽锝世界

民间风俗为啥请媒人吃鲤鱼(东北人谢媒人风俗是什么)-第1张

媒人是旧式婚姻中的桥梁和纽带。古时婚姻讲究的是明媒正娶,若不媒而婚,就是野合之类,礼不允,法不容。即便男女之间私订终身,也会再托一个媒人登门说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结婚的必然条件。《孟子・滕文公》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除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贼之。”媒人从到两家登门说亲开始,到相亲、女到男家相门户、代双方送换庚帖、和男方一起去女方送彩礼、订婚、娶亲,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婚之后,夫妻不合时,也要媒人负责调解。无媒不成婚,已成为中国的一种风俗。

媒人有很多叫法,最早、最通用的叫法称媒人。如《孔雀东南飞》中:“阿母白媒人:‘贫残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再一种称呼称“红娘”。唐代元稹作《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相爱,经侍女红娘从中撮合,两个人终成夫妻,元代王实甫又据此改编为杂剧《西厢记》,此剧影响广泛,“红娘”就成了媒人的代称。第三种称呼为“伐柯人”。《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其意思就是:“怎样方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怎样オ能娶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后来,便称媒人为“伐柯人”。宋代吴自牧的《梦录·嫁娶》中就有“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贴”的记述。第四种称呼为冰人。《晋书·索紞传》记载:“孝廉令狐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紞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做媒,冰泮而婚成’。”意思是说,孝廉令狐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索解释这个梦说: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这象征着你在调和阴阳,调和阳阴就是做媒介,将会给别人做媒,但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热情把冰融化了,男女双方才能成婚。后来,便把媒人称为“冰人”。第五种称呼叫“月老”或“月下老人”。据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记载:“唐代韦固旅次宋城南店。遇一老人倚囊坐,向月下检书。固问所检何书,云婚牍耳。又问襄中何物,云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亦必好合。”意思是说,唐代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京城,碰上一个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看一本大书。固好奇地问他看的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那口袋里装的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用它去系男女的脚,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两家仇人。或者是两家相距遥远,也定能结成夫妻。”于是,便称媒人为“月老”或“月下老人”。

民间风俗为啥请媒人吃鲤鱼(东北人谢媒人风俗是什么)-第2张

在开封一带的媒人叫“媒红”,是把媒人和红娘两词合并而来,又因“红”和“哄”谐音,暗示说媒需要好多技巧,全都实话实说成功率就低。得多说优点,不说缺点“哄”着点儿オ行。俗语说:“媒红媒哄,不哄不成。”

做媒人非常不容易。俗语说:“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婚烟被称为“大事,成婚不易,说媒也不易。所以,一旦婚成,都要感谢媒人,地域不同,感谢媒人的方式也有区别。特别是杞县一带,谢媒人方式与各地都不同,是请媒人吃鲤鱼。

民间风俗为啥请媒人吃鲤鱼(东北人谢媒人风俗是什么)-第3张

相传请媒人吃鲤鱼的风俗与蔡邕嫁女谢曹操有关。蔡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家就在现在杞县圉镇镇的镇政府对面,有条街叫蔡伯街,因蔡家在此而得名,蔡府遗址尚在,其花园中的井,至今清澈见底。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从小就是才女。蔡邕夫人死得早,为怕女儿受委屈,蔡邕就没再娶。在父亲的熏陶下,蔡文姬琴棋书画诗无不精通。蔡邕和曹操是好朋友,曹操常到蔡府来,很喜欢蔡文姬,就认她作了干女儿,并对蔡邕说,这闺女长大后,找婆家得由我保媒,要是我看不中的女婿不能嫁。史载:“邕素为乡邦所亲”。蔡邕是当地最有影响的大文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效仿。蔡喜欢吃鲤鱼,于是朋友们逢年过节也都给他送鲤鱼。曹操更喜欢吃鲤鱼,每次有了好鲤鱼,蔡邕常让蔡文姬做给他俩吃。

曹操吃鱼的故事很多。有一次,曹操正吃着鲤鱼,夏侯惇到帐中问他,今天夜里军中用什么口令,曹操就随回答道:“鲜鱼”。夏侯惇听成“限娱”,限制娱乐之意,传令众官。当口令传到行军主簿杨修那里,知道是“限娱”二字,当即命令随行军士们披麻戴孝,准备返程回京。夏侯惇问他为什么这样穿戴?杨修说,当下只有皇帝驾崩才限娱,今天的口令为限娱,一定是皇上没了,所以要回京奔丧。此为杨修一生中最大的笑话。

蔡文姬到了二八年华,不少士族子弟渴望能给文姬成百年之好,但因曹操放话在先,没人敢出来保媒。河东卫家是士族大家,二公子卫仲道才能双全,与文姬男才女貌,门当户对。卫家书法举世闻名,连蔡邕对卫家书道书风也非常仰慕。一天,卫家登门求婚,但不是派媒人,而是给蔡邕送了一对鲤鱼,把卫家的书信放在鱼的肚子里。等客人走后,文姬烹鱼时才发现卫家的文书。蔡邕写诗道:“客人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于是蔡邕拿着卫家文书去见曹操。曹操见了卫家文书,很是乐意。曹操也是个文人,对卫仲道赞赏不已,于是答应做媒。卫家如愿以偿,与蔡文姬成婚。为了表示对曹操这个大媒人的感谢,卫家特意送去一双黄河鲤鱼。曹操身为干爹,又作为媒人,和好多达官贵人一起吃蔡家、卫家的谢媒宴。从此以后,请媒人吃鲤鱼就渐渐成了风俗。

传说未必可信,结婚吃黄河鲤鱼,有文献记载的始于西周时期,《诗经》中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齐之子?”古代中国有四渎:江、淮、河、济。河,专指黄河,这句诗说明西周时,黄河鲤鱼与婚烟已联系在一起,不但婚宴吃鲤鱼,还延伸到举行拜天地结婚仪式时,还要撒鱼的鳞片,让在场所有的人分享吉样,谁捡到了鲤鱼鳞片,就是得到了吉样。后来,没有鲤鱼鳞时,就用形状像鲤鱼鳞的小铜钱代替,称为洒喜钱。鲤鱼成为人们盼子、祈福的象征。

鲤鱼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鲤鱼是吉祥幸福的象征。“鲤”与“利”谐音,“鱼”与“余”同韵。在春节的年画中,金娃娃抱鲤鱼,喻示着年年有余,成为家家户户必贴的年画。在远古时期,先人们生产的彩陶上就有鱼纹装饰。到晚清和民国时期,瓷器鲤鱼盘成为最流行、收藏最热的器具。1991年,鱼盘的图案被印成邮票在国内外发行。

鲤鱼还走进了许多文人的诗中。唐代戴叔伦《兰溪棹歌》云: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咏鲤鱼》:

三十六鳞一出渊,

雨师风伯总无权。

南阡北陌槔声急,

喷沫崇朝追绿田。

在岑参的诗中更有:

侧闻阴山胡儿语,

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

中有鲤鱼长且肥。

这里的鲤鱼在开水中生长得很肥,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正因为鲤鱼是吉祥之物,才能承担起感谢媒人的重任。平时媒人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高大,总把媒人和不务正业、好逸恶劳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戏曲中,媒婆一般都是丑角,是彩旦行当。但在结婚宴席上,这鲤鱼的头必对着媒人,媒人不动筷先吃,任何人都不能动筷子。乡谣说:“磨破嘴,跑断腿,吃着鲤鱼香香嘴。”只在这个时候,做媒人才显示出其人生的价值。(图片多来自网络,有删节)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