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

时间:2023-12-01 10:00:01 阅读:749 作者:嫑脸伱滚开

芥子园画传①——画学浅说——论画十八则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1张

——————

①芥子园是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艺术家李渔(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的居所。李渔在芥子园内与出身寒门的女婿沈心友商量要出版一部山水画集,托王概等人负责临摹。金陵(今南京)王氏三兄弟王蓍[shī](王宓[mì]草)、王概(王安节)、王臬[niè](王司直)在沈心友保存的明末画家李流芳原有43幅画稿的基础上斟酌增改,完成了《芥子园画传》,经李渔帮助,刻印出版。后画稿从43幅增至133幅。李渔病逝后,沈心友又请杭州名画家诸曦庵画竹谱、兰谱,王蕴庵画梅谱、菊谱、花鸟谱、草虫谱,然后又请王蓍、王概、王臬三兄弟陆续临摹二集三集。清光绪年间,《芥子园画传》旧版毁废,巢勋(嘉兴人)又重摹增编翻刻印刷,在上海出版印行,流传益广。现今流传于世的《芥子园画传》共十三卷。一至五卷分别为画学浅说/设色各法、树谱、山石谱、人物点景谱、模仿名家画谱。六至九卷为兰谱、竹谱、梅谱、菊谱。卷十至卷十三为草虫花卉谱一、草虫花卉谱二、翎毛花卉谱一、翎毛花卉谱二。此书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用笔方法、具体景物的笔墨技法、创作示范、章法布局。近代的齐白石、潘天寿、陆俨等大师级画家从中吸取了很多营养,该书更是初学者的重要参考书。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2张

青在堂①画学浅说

鹿柴氏②曰:论画或尚③繁,或尚简,繁非④也,简非也。或谓之易,或谓之难,难非也,易亦非也。或贵有法⑤,或贵无法,无法非也,终于有法更非也。惟⑥先矩度森严⑦,而后超神尽变⑧,有法之极⑨归于无法,如顾长康⑩之丹粉⑪洒落,应手⑫而生绮草⑬,韩干⑭之乘黄⑮独擅,请画而来神明⑯。则有法可,无法亦可,唯先埋笔成塚⑰,研铁如泥,十日一水,五日一石⑱,而后嘉陵山水。李思训⑲屡月⑳始成,吴道元㉑一夕断手㉒,则曰难可,曰易

——————

①青在堂:王概的堂号。王概,初名匄[gài],一作改,亦名丐,又作王槩[gài],字东郭,又字安节,后改成王概,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久居江苏金陵(今南京)。生卒年不详。兄王蓍[shī],初名尸,字宓[mì]草。擅长花鸟画,并善诗文、治印、刻竹。弟王臬[niè],初名孽,字司直。擅诗画。王概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名,主要是35岁时,曾应李渔之婿沈因伯(沈心友)之请,与其兄王耆,其弟王臬,在沈因伯保存的明末画家李流芳原有43幅画稿的基础上,补绘完成《芥子园画传》山水集,后经李渔的帮助,刻印出版。

②鹿柴氏:王概的别名。

③尚:推崇、注重。

④非:不对的、不合理的。

⑤法:标准、规范、可效仿的,这里意指画画的章法。

⑥惟:同“唯”。副词,相当于“单单”、“只”。

⑦矩度森严:矩度,规矩法则。森严,严密。

⑧超神尽变:指绘画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⑨极:顶点、最高处。

⑩顾长康(348~409年):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杰出画家、书法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⑪丹粉:丹指朱砂,粉指蛤粉。丹粉,泛指中国画颜料。

⑫应手:随手、顺手。

⑬绮[qǐ]草:绮,艳丽、美妙、美丽。绮草,意指有灵气的仙草。

⑭韩干(约706~783年):唐代著名画家,京兆蓝田(今陕西西安)人,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擅画肖像人物,尤工画鞍马,着重描绘马的神态,所绘之马雄俊健壮。

⑮乘黄:又名飞黄,古代传说中的黄色神马。其状象狐狸,背上有两角,乘之可活3000年,据说黄帝乘过。

⑯请画而来神明:据《宣和画谱》十三卷《小马图》记载,因韩干笔法惟妙惟肖,有红衣鬼使敲门说,听说你善画良马,能否赐马一匹。韩干挥笔为其画马,画好后焚毁。第二天有人上门送来百缣[ jiān ](双股丝织成的细绢),韩干便知是鬼使来答谢他了。故“请画而来神明”为连神明都来向他求画。

⑰埋笔成塚[zhǒng]:塚,坟墓。埋笔的坟。

⑱十日一水,五日一山:十天画好一水,五天画好一山。意指作画要构思细密,不轻易下笔。

⑲李思训(653~716年):唐代著名画家,也是唐代宗室大臣。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善画山水、楼阁、花木、鸟兽,尤以金碧山水、青绿山水著称。因曾任右武威大将军,故画史亦称之为“李大将军”。

⑳屡月:屡,屡次。屡月,数月,接连着,不止一月。

㉑吴道元(约680~759年):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河南阳翟[yángzhái](今禹县)人。擅画人物,亦专山水,风格粗放。被后人称为“百代画圣”。

㉒一夕断手:一夕为一夜、一晚,指极短的时间。断手为截断手,指完毕、完成、收笔。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3张

亦可。惟胸貯①五岳②,目无全牛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驰突④董巨⑤之藩篱⑥,直跻⑦顾郑⑧之堂奥⑨,若倪云林⑩之师右丞⑪,山飞泉立,而为水净林空,若郭恕先⑫之纸鸢⑬放线,一扫数丈,而为台阁牛毛蚕丝⑭,则繁亦可,简亦未始⑮不可。然欲无法必先有法,欲易先难。欲练笔简净,必入手繁缛⑯。六法、六要、六长、三病、十二忌,盖⑰可忽⑱乎哉!

六法

南齐谢赫⑲曰气运生动⑳,日骨法用笔㉑,曰应物写形㉒,曰

——————

①貯:同贮,储藏、储存。

②五岳:中华传统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③目无全牛:典故庖丁解牛。厨师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游刃有余,技艺娴熟。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④驰突:突破。

⑤董巨:指画家董源、巨然。董源,生卒年不详,南派山水画的开创者。五代南唐杰出画家。巨然,五代南唐至北宋杰出画家,生卒年不详,师法董源。此二人也称“董巨”。

⑥藩篱[fān lí]: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⑦跻[ jī ]:登、上升。

⑧顾郑(557~581年):顾指晋代画家顾恺之。郑指北周末隋初画家郑法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师法张僧繇,善画人物。

⑨唐奥:房屋的深处。比喻深奥的道理或境界。

⑩倪云林(1301~1374年):元代画家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居士、云林散人等。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幻霞子、懒瓒等。山水学习董源、巨然,参以荆浩、关仝(荆浩、关仝为北方山水画的开创者,史称“荆关”)。多画太湖景色,清远萧疏。

⑪右丞:唐代画家王维(693或694或699或701~761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荆浩《笔法记》推崇王维,称其“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写象成,亦动真思。”

⑫郭恕先(?~977年):即郭忠恕,字恕先,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的画家,今河南洛阳人。七岁能诵书属文,举童子及第,工书法,尤擅篆籀隶楷。

⑬纸鸢[yuān]:风筝。

⑭牛毛蚕丝:比喻多而细密。

⑮未始:副词。未尝。常常用在否定词前面,构成肯定。

⑯繁缛[fán rù]:繁多、繁琐。

⑰盖:通蓋、何,何不,何故。

⑱忽:忽视、忽略。

⑲谢赫:生卒年不详。古代南朝齐(479~502年)、梁(502~557年)年间画家、绘画理论家。工写人物。撰《画品录》。

⑳气运生动:即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一定要把所描绘的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㉑骨法用笔:把用笔当成是主要手段,即既用笔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又用笔表现"骨力"、"骨气",要有力。也就是说强调笔墨的效果,以线造型,用笔要有力,它是书法用笔的一个重要特征。例如画线条必须有力度,有运动感、节奏感、装饰性等。

㉒应[ yìng ]物写形:亦作“应物象形”。指准确地描绘所要反映的对象的形状,做到形似。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4张

随类赋彩①,曰经营位置②,曰传摸移写③,骨法以下五端可学而成,气运必在生知④。

六要

宋刘道醇⑤曰,气运兼力⑥一要也,格制俱老⑦二要也,变异合理⑧三要也,彩绘有泽⑨四要也,去来自然⑩五要也,师学舍短⑪六要也。

六长

粗卤求笔⑫,一长也。僻涩求才⑬,二长也。细巧求力⑭,三长也。狂怪求理⑮,四长也。无墨求染⑯,五长也。平画求长⑰,六长也。——————

①随类傅彩:亦作“随类赋彩”。指着色要分类别,甚至要分季节及气候条件。“随类”指“随物”,“赋彩”即施色,就是要根据所描绘的对象,确定相应的色彩。

②经营位置:即构图。根据素材构思、布置画面。

③传摸移写:指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传,即移。摸,通摹,模仿。写,亦为摹。

④生知:生而知之。一是指天生本能的知性、天赋。二是指通过生活的体验而获取知识。

⑤刘道醇(约1028~1098年):北宋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绘画史论家。著有绘画史论著作《宋朝名画评》、评传体绘画史《五代名画补遗》。

⑥气运兼力:即气韵兼力。指作品的神韵与骨力力求统一,即要形神兼备。

⑦格制俱老:指作品从造型、布局到用笔,都要老到、熟练。

⑧变异合理:绘画不要拘泥于形似,在夸张、变化的同时要合乎规律。

⑨彩绘有泽:色彩要润泽,有美感。

⑩去来自然:构图合理,画面要自然。

⑪师学舍短:学习古人要取长舍短。

⑫粗卤[lǔ]求笔:画法在粗狂豪放的风格中,要有笔法可寻,讲究用笔用墨。

⑬偏涩求才:在狭隘的题材与风格中要有独创。

⑭细巧求力:细密纤巧而不失力度。

⑮狂怪求理:画面构图、笔墨虽怪诞,但却合乎情理。

⑯无墨求染:用墨虽少或无墨,但却韵味十足。

⑰平画求长:亦作平画求奇。画面平淡,却很奇致,意味深长。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5张

三病

宋郭若虚①曰:三病②,皆系用笔。一曰板,板则腕弱笔痴③,全亏取与④,状物平褊⑤,不能圆浑。二曰刻,刻则运笔中疑⑥,心手相戾⑦,向⑧画之际,妄生圭角⑨。三曰结,结则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滞碍⑩,不能流畅。

十二忌

元饶自然⑪曰:一忌布置拍密⑫。二远近不分。三山无气脉⑬。四水无源流⑭。五境无夷险⑮。六路无出入⑯。七石只一面⑰。八树少四枝⑱。九人物伛偻⑲。十楼阁错杂⑳。十一滃淡㉑

——————

①郭若虚:北宋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画史评论家,并州太原人,生卒年不详,宋神宗熙宁中为朝官 ,著《图画见闻志》。

②三病:病,缺点、问题、错误。三病指绘画中用笔的三个毛病。

③痴:迟钝。

④全亏取与:取与,即取舍。全亏取与,对物造型取舍无法。

⑤褊[biǎn]:通“扁”,狭小,狭隘。

⑥运笔中疑: 行笔过程中迟疑不决。

⑦心手相戾[lì]:戾,违背。心手相戾,心与手相违背。

⑧向:应为“勾”。

⑨妄生圭角[guī jiǎo]:圭,瑞玉,上圆下方。圭角,指圭有棱角,笔画过于显露。妄生圭角,比喻笔画不应有凸起,有棱角。

⑩滞碍:阻,不通畅。

⑪饶自然(1312~1365年):元代画家,字太虚,号玉笥[sì ]山人,江西人,工诗、善画山水,深得马远笔法,著有《绘宗十二忌》,该书简明扼要,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山水画创作时应注意的诸多技术问题,为历代山水画所珍视。另外,他著的《山水家法》一书,已佚,非常可惜。

⑫布置拍密:也作布置迫塞。指绘画聚密,章法拥塞,不透气。意即绘画要疏密有致。

⑬山无气脉:意思画山不能琐碎乱叠,应气脉相贯,层叠而出,高低错落。

⑭水无源流:指水无源头出处,从何而来交代不清,出现的太突然。

⑮境无夷险:指画面平淡,缺少变化,没有险阻之处。

⑯路无出入:指画的路看不出来处和去处。

⑰石只一面:指画石头时,只画一面,画成石板,缺乏立体感。画石头必须画正面、左面、右面,即所说的“石分三面”。“石分三面”就是要在平面中表现出石块的高、宽、深三维空间,使之具有立体感,不呆板,表现出山石的立体感和阴阳向背、凹凸起伏的变化。在画石面的时候,要把握好石面不同角度的透视表现及厚度表现。

⑱树少四枝:指画树枝只从左右出枝,画再多,也只是两边之枝,表现不出前后伸展的枝干。意思画树要使枝干灵活穿插。

⑲伛偻[yǔ lǚ]:腰背弯曲,弯腰驼背。

⑳楼阁错杂:建筑物的布置没有透视感,且缺乏合理的布局。

㉑滃[wěng]淡:墨色的浓淡。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6张

失宜①。十二点染无法②。

三品③

夏文彦④曰:气运生动⑤,出于天成⑥,人莫窥其巧⑦者谓之神品⑧。笔墨超绝⑨,传染⑩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⑪。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⑫。

鹿柴氏曰:此述成论也。唐朱景真⑬于三品之上,更增逸品⑭。王休复⑮乃先逸而后神妙,其意则祖于张彦远⑯。彦远之言曰,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成谨细⑰,其论⑱顾奇矣!但画至于神能

——————

①失宜:指用墨的浓淡不得法,欠协调。

②点染无法:指用墨点染失调。

③品:画品。指一幅画的画风、优劣品位等。

④夏文彦:元末明初画家,生卒年不详,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后迁居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字士良,号兰渚[zhǔ]。曾官至余姚州事。富于收藏,擅长绘画,精于鉴赏。著有画史著作《图绘宝鉴》。

⑤气运生动:即气韵生动。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一定要把所描绘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⑥天成:不借助人为,自然而成,自然天成。

⑦人莫窥[kuī]其巧:所画之画不是没有技巧,恰恰是巧到了让人感觉不到技巧,只能感觉到自然的笔墨。

⑧神品:指最完美的画作。自然天成,形神兼备的画作。

⑨超绝:出众、超群绝伦。

⑩传染:着色渲染。

⑪妙品:指画作意趣超凡,构思巧妙。

⑫能品:指画作形象逼真。

⑬朱景真(841~846年):即朱景玄。唐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翰林学士。著《唐朝名画录》。

⑭逸品:逸,超逸、绝俗。逸品是绘画的最高境界。指经过精心构想和妙手偶得,超凡脱俗,难以复制的画作。

⑮王休复:应为黄休复。字归本,北宋初年书画鉴赏家、画家。生卒年不详。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著《益州名画录》。

⑯张彦远(815~907年):唐代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人。字爱宾,官至大理寺卿。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著有《法书要录》、《彩笺诗集》、《历代名画记》、《三祖大师碑阴记》、《山行诗》。《历代名画记》共分十卷,结构恢弘,内容精详。该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也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

⑰谨细:谨严细密。

⑱论:观点,理论。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7张

事已毕,岂有不自然者。逸则自应置三品之外,岂可与妙能议优劣?若失于谨细①,则成无非无刺②,媚世③容悦④而为⑤,画中之乡愿⑥与媵妾⑦,吾无取⑧焉?

分宗

禅家⑨有南北二宗,于唐始分,画家亦有南北二宗,亦于唐始分,其人实非南北也。北宗则李思训父子⑩,传而为宋之赵干⑪、赵伯驹⑫、伯骕⑬,以至马远⑭、夏彦之⑮。南宗则王摩诘⑯始,用渲淡⑰一变钩斫⑱之法, 其传为张璪⑲、荆浩⑳、关仝㉑、郭忠恕㉒、董源㉓、巨然㉔、米氏父子㉕,以至元之四大

——————

①谨细:谨严细密。

②无非无刺:没有过错和令人讥讽之处。

③媚世:求悦于当世。

④容悦:指曲意逢迎,以取悦于上。

⑤为:做,行,做事。

⑥乡愿:指貌似忠厚老实,实与恶俗同流合污的伪善者。

⑦媵[yìng]:古代指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后引申指姬妾婢女。

⑧无取:不取为己有。指不采取这种做法。

⑨禅宗:指佛教。

⑩李思训父子:李思训(653~716年)、李昭道(675~758年)父子。唐代山水画的重要代表画家。他们擅工笔重彩山水,也就是“青绿山水”,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对父子有着李唐宗室尊贵的出身,又做了很大的官,世称二李父子为大、小李将军。

⑪赵干:五代南唐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南唐后主李煜时画苑的学生。擅画山水。

⑫赵伯驹:字千里,宋朝宗室,生卒年不详。擅长金碧山水。

⑬伯骕[sù](1124~1182年):赵伯驹之弟,字希远,亦擅长金碧山水,与兄齐名。

⑭马远(1140~1225年):字遥父,号钦山。南宋绘画大师。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其曾祖父、祖父、父、伯、兄均为画苑侍诏。所画山水构图多为一角之景,人称“马一角”。他与李唐、刘松年、夏珪[guī]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⑮夏彦之:即夏珪,生卒年不详,又名圭[guī],字禹玉,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画苑侍诏。所画山水,多去半边,人称“夏半边”。他与李唐、刘松年、马远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⑯王摩诘(693或694或699或701~761年):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水墨山水画的开创者。

⑰渲[xuàn]淡:即破墨。“破墨山水”,即把墨加水分破浓淡不同的层次,用以渲染,代替青绿颜色,并能用水墨表现出山形的阴阳向背。为王维首创。

⑱钩斫[ gōu zhuó ]:先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然后用斧劈皴显示砍削之势。北方山水奇兀,用钩斫显示其雄壮,用青绿着色,显示其沉厚。

⑲张璪[zǎo](?~1093年):字文通,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画家。官至检校祠部员外郎。擅画山水松石。撰《绘境》。所画山水,以墨为主,不贵五彩,笔墨积微,是绘画技法上一个极大的突破。

⑳荆浩(约850~911年):字浩然,号洪谷子,河南沁水(今济源)人。一说山西沁水县人。生于唐末,卒于五代。五代时期后梁著名画家,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㉑关仝(约907~960年):五代京兆长安(陕西西安)人,字号不详。五代时期后梁杰出画家。画山水师从荆浩,有出蓝之誉,时称“关家山水”。与荆浩、董源、巨然并称“四大山水画家”。

㉒郭忠恕(?~977年):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的画家。字恕先,又字国宝,今河南洛阳人。七岁能诵书属文,举童子及第。兼精文字学、文学,善写篆、隶书和“八分体”,以楷书最为著名。尤以“界画”闻名于世。

㉓董源:字叔达,生卒年不详,洪州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人。五代绘画大师,擅画江南山水,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

㉔巨然:五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僧人,江宁(江苏南京)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

画作有《秋山问道图》、《山居图》、《萧翼赚兰亭图》、《万壑松风图》、《层岩丛树图》、《秋山图》等。

㉕米氏父子:指宋代书法家、画家米芾(1051~1107年)及其长子书法家、画家米友仁(1074~1153年)。合称“二米”。并以姓氏“米家山水”称其山水画,这在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所创立的“米点山水”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独树一帜。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8张

家①,亦如六祖②之后马驹③云门④也。

重品

自古以文章名世⑤,不必⑥以画传。而深⑦于绘事⑧者,代不乏人⑨,兹⑩不能具载⑪。然不惟⑫其画,惟其人,因其人,想见其画。令人亹亹⑬起仰止⑭之思⑮者,汉则张衡⑯、蔡邕⑰,魏则杨修⑱,蜀则诸葛亮⑲,晋则嵇康⑳、王羲之㉑、王廙㉒、王献之㉓、温峤㉔,宋则遠公㉕,南齐则谢蕙连㉖,梁则陶弘景㉗,唐则庐鸿㉘,宋则司马光㉙、朱熹㉚、苏轼㉛而已㉜。

——————

①元之四大家: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

②六祖:唐代高僧惠能大师,佛教禅宗南宗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俗姓卢,原籍范阳(今属北京)。六祖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

③马驹(709~788年)或(688~763年):唐玄宗开元年间佛教禅宗高僧,名道一。本姓马。后世也称其为马祖或马祖道一。其主张“自心是佛”、“凡所见色、即是见心”的道理。

④云门:即云门宗。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流派之一。在北宋时极盛。创宗祖师为唐末庄宗时文偃禅师,以位于韶州云门山,故得名为:云门宗。

⑤名世:名显于世。指名显于世的人。

⑥不必:没有必要。

⑦深:深入、精到。

⑧绘事:绘画,绘画之事。

⑨代不乏人:代,时期、时代。乏,缺、少。指每一时期或世代都有同类的人出现。

⑩兹:此、这。

⑪具载:详载、备载。详细记载。

⑫惟:独、只。

⑬亹亹[wěi]:深远的样子。形容勤勉不倦。

⑭仰止:仰慕、向往。比喻景仰爱慕。

⑮思:意思、思绪。

⑯张衡(78~139年):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张衡认为画家喜欢一些非现实的东西,因为可以借此虚构和想象。张衡的绘画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仅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张衡用“足趾画怪兽”的传说。

⑰蔡邕[yōng]:字伯喈[jiē],东汉陈留圉[yǔ](今河南杞县南)人。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章,工篆隶。著《蔡中郎集》。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

⑱杨修(175~219年):字祖德,今陕西华阴人。三国时期魏国人,曾任曹操的主簿。后被曹操所杀。聪明有俊才。善图人物。

⑲诸葛亮(181~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文学家、书法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彦远按,常琚[jū]《华阳国志》:‘亮以南夷之俗难化,乃画夷图以赐夷,夷甚重之’”。

⑳嵇[jī]康(224~263年或223~262年):字叔夜,三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丰姿俊逸,博学多才,善鼓琴,工书画,著《嵇康集》。

㉑王羲之(303~361年或321~379年):字逸少,号澹[dàn]斋,官至右军将军。工书法,亦善丹青。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与儿子王献之被称为“二王”。

㉒王廙[yì](276~322年11月4日):字世将,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擅属词,工书画。

㉓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工书画。所作鸟兽牛马,风神超越。

㉔温峤[jiào](288~329年):字太真,晋朝太原祁县人。善画。

㉕远公(334~416年):释惠远,本姓贾,东晋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西)人。高僧、法师。善画。博综六经,尤善庄、老。为净土宗初祖。

㉖谢慧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官至司徒府参军。书画并妙。

㉗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喜琴棋,工草隶,好著述。

㉘卢鸿(?~740 年前后):字浩然,唐代洛阳人。唐代画家、诗人,著名隐士。隐居嵩山。工书,擅画山水树石。

㉙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宋朝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著《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

㉚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宋朝徽州婺[wù]源(古时由徽州管辖,今属江西)人。著《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㉛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精诗文,擅画竹石。

㉜而已:助词,起修饰作用。用于表示仅止于此,意思是罢了。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9张

成家

自唐宋荆、关、巨、董①以异代②齐名③,成四大家后,而至李唐④、刘松年⑤、马远⑥、夏珪⑦为南宋四大家,赵孟頫⑧、吴镇⑨、黄公望⑩、王蒙⑪为元四家,高彦敬⑫、倪元镇⑬、方方壶⑭,虽属逸品,亦卓然⑮成家。所谓⑯诸⑰大家者,不必分门立户而门户自在,如李唐则远法思训,公望则近守董源,彦敬则一洗⑱宋体⑲,元镇则首冠⑳元人,各自千秋,赤帜㉑难拔。不知诸家肖子㉒,今日属谁?

能变

——————

①荆、关、巨、董:是指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荆浩、关仝,南唐的巨然、董源四大山水画家。荆浩、关仝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作品沉郁雄浑,气势宏大,尽显北方山河的雄奇。他们开创了独特的构图形式,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巨然、董源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笔法细腻,体现风雨的变化,写尽江南风景的秀美。作为中国山水画重要技法之一的"皴法",在此时得到了很大发展,墨法逐渐丰富,水墨和水墨着色的山水画已发展成熟。

②异代:不同时代,不同世代。

③齐名:名望相等。

④李唐(1066~1150年):字晞古,宋代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人。初以卖画为生, 宋徽宗赵佶时入画院。南渡后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擅长山水、人物。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创大斧劈皴,笔法简括豪放,气势宏伟开阔,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且为南宋四大家之首。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烟寺松风》、《采薇图》等。

⑤刘松年(约1131~1218年):号清波,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画院学生,光宗绍熙间为画院待诏。山水师张训礼,笔墨精严,设色妍丽。

⑥马远(1140~1225年):字遥父,号钦山。南宋绘画大师。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其曾祖父、祖父、父、伯、兄均为画苑侍诏。所画山水构图多为一角之景,人称“马一角”。他与李唐、刘松年、夏珪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⑦夏珪:即夏彦之,又名圭,字禹玉,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画苑侍诏。所画山水,多去半边,人称“夏半边”。他与李唐、刘松年、马远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⑧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工书法,画取法董源、李成。创“赵体”书法,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此外,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著有《松雪斋集》。

⑨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元代浙江嘉兴人。山水师法巨然,笔力雄劲,墨气沉厚。

⑩黄公望(1269年9月12日~1354年11月10日):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元代江苏常熟人,画家。山水宗法董源、巨然,水墨浅绛俱佳。著《写山水诀》。

⑪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香光居士、黄鹤山樵。赵孟頫外孙。元代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末明初画家。山水宗法董源、巨然,稠密幽深,郁茂苍茫。

⑫高彦敬(1248~1310年):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道人。维吾尔族人。元代大都(今北京)房山人。官至刑部尚书。工山水画,亦擅长墨竹,师法米氏父子、董源,笔墨苍润。

⑬倪元镇(1306~1374年):倪瓒,字元镇。初名倪珽,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擅画山水和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清閟阁集》。

⑭方方壶(约1302~1393年):方从义,字无偶,号方壶。元代贵溪(今属江西)人。能诗文,工书法。擅写云山,取法董源、巨然、二米,画风放逸。

⑮卓然:卓越、突出。

⑯所谓:所说的。

⑰诸:众、许多。

⑱一洗:洗刷、清洗。

⑲体:作品的体貌、风格。

⑳首冠:第一。

㉑赤帜:《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督军与赵军大战井陉[xíng]口,当时韩信背水设阵,并派人驰入赵军壁垒,拔赵帜,立汉帜,以奇计打败赵军。赤帜,即汉军所有的赤色旗帜。后比喻自成一家。

㉒肖子:比喻忠实于自然或时代的艺术家或其作品。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10张

人物自顾、陆、展、郑①以至僧繇②、道元③一变也。山水则大小李④一变也。荆、关、董、巨⑤又一变也。李成⑥、范宽⑦一变也。 刘、李、马、夏⑧又一变也。大痴⑨黄鹤⑩又一变也。

鹿柴氏曰:赵子昂⑪居元代而犹守宋规,沈启南⑫本明人而俨然元画,唐王洽⑬若⑭预知⑮有米氏父子⑯而泼墨之关钥⑰先开,王摩诘⑱若逆料⑲有王蒙⑳而渲澹㉑之衣钵㉒早具㉓。或创于前,或守于后,前人恐后人之不善变而先自变焉,或后人更恐后人之不能善守而坚自守㉔焉。然有胆㉕不变者亦有

——————

① 顾、陆、展、郑:晋代画家顾恺之、陆探微,隋代画家展子虔、郑法士。

②僧繇[yáo](479~?年 ):即六朝画家张僧繇。字号不详,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名画家。

③ 道元(约 680~759年):唐代画家吴道子,又名道玄。元同"玄"。被称为画圣,开创“兰叶描”,人物画被称作“吴带当风”。

④大小李:大小李将军。也就是画家李思训和他的儿子李昭道。

⑤ 荆、关、董、巨: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⑥ 李成(919~967年):字咸熙,祖上本是唐宗室,居长安。后避地营丘。能诗、善琴。山水师荆浩、关仝,自成一格。

⑦范宽(约950~约1032年):字中立,宋代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绘画大师。师李成、荆浩,风格雄强沉厚。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⑧ 刘、李、马、夏:南宋四大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⑨大痴:元代画家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

⑩黄鹤(1308~1385年):元末明初画家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元代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山水宗法董源、巨然,稠密幽深,郁茂苍茫。

⑪赵子昂(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工书法,画取法董源、李成。创“赵体”书法,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此外,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著有《松雪斋集》。

⑫沈启南(1427~1509年):沈周,字启南,号石田。长州(今苏州吴县)人。明代杰出书画家。工诗文、善书画。

⑬王洽(?~805年):又称王默、王墨,晚唐著名画家。大写意从王洽开始。因创作泼墨画法,被称为"王泼墨"。

⑭若:好像、如。

⑮预知:事先知道。

⑯米氏父子:宋代书法家、画家米芾及其长子书法家、画家米友仁。米氏父子开新风,创作了大写意泼墨山水。米芾,是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与其长子米友仁合称“二米”。

⑰关钥:门闩和锁钥,锁门的工具。比喻事物紧要的部分。

⑱王摩诘(693或694或699或701~761年):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水墨山水画的创始人。

⑲逆料:预料。

⑳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香光居士、黄鹤山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元末明初画家。他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王蒙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

㉑渲澹[xuàndàn] :即破墨。澹为"淡"。"破墨山水",即把墨加水分破浓淡不同的层次,用以渲染,代替青绿颜色,并能用水墨表现出山形的阴阳向背。

㉒衣钵:僧尼使用的袈裟和食器。中国禅宗初祖至五祖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为凭证,称为衣钵相传。后泛指老师传给学生的学业、知识。

㉓具:备、办。

㉔坚自守焉:坚守优秀传统。

㉕胆:胆量。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11张

识①。

计皴

学者必须潜心②毕智③,先功④某一家皴,至所学既成⑤,心手相应⑥,然后可以杂采旁收⑦,自出⑧炉冶⑨,陶铸⑩诸家,自成一家⑪。后则贵于浑忘⑫,而先实贵于不杂⑬。约略计之:

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小斧劈、云头皴、雨点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

——————

①识:见识。

②潜心:心静而专注、专心一意、专心用心。

③毕智:尽力思考。

④功:同攻。致力研究、学习。

⑤所学既成:所学习的达到预期。所学习的有了收获或成果。

⑥心手相应:意思是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指技艺纯熟,运用自如,随心所欲。

⑦杂采旁收:指广泛地吸取各种优秀的画法。

⑧自出:自己创建。

⑨炉冶:冶铸之炉、冶炼。

⑩陶铸:融化、融合。

⑪自成一家:指在某一方面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⑫浑忘:全忘。

⑬不杂:不混杂、不混淆。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12张

更有披麻而杂①雨点,荷叶而搅②斧劈者。至某皴创自某人,某人师法③于某,余已具载④于山石分图之上,兹⑤不赘⑥。

释名

淡墨重叠⑦,旋旋⑧而取之曰斡⑨淡。以铳笔⑩横卧⑪惹⑫而取之曰皴⑬。再以水墨三四⑭而淋之曰渲⑮。以水墨衮⑯同泽⑰之曰刷⑱。以笔直往而指之曰捽⑲。以笔头特下而指之曰擢⑳。以笔端而注㉑之曰点,点施㉒于人物,亦施于苔树。界引笔去㉓谓之曰画,画施于楼阁,亦施于松针。就

——————

①杂:混合、掺和。

②搅:混合、搅和、搅拌。

③师法:学习。

④具载:详细记载。

⑤兹:现在。

⑥不赘:不说多余的话。

⑦重叠:层层堆积。

⑧旋旋:缓缓。

⑨斡:干的繁体字。

⑩铳[chòng]笔:铳,旧时用火药发射弹丸的管形火器。铳笔,指精锐的笔法。

⑪横卧:把笔放平了画。

⑫惹:轻盈的样子。

⑬皴: 指皴擦一种表现山石峰峦的纹理、树木表皮形态或阴阳向背的中国山水画技法。

⑭三四:多次。

⑮渲: 即渲染。中国画技法的一种。用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以烘染物象,增强艺术效果。

⑯衮:同"滚",混同。

⑰泽:湿、润泽。

⑱刷:即水和墨色混合一起平涂。

⑲捽[zuó]: 用笔直下缓提,似揪住一物而后拉起之势。

⑳擢[zhuó]: 笔尖在纸面上点戳。

㉑注:集中。

㉒施:给予。

㉓界引笔去:用笔牵引线条而游走纸端。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13张

缣素①本色萦拂②以淡水而成烟光③。全无笔墨踪迹曰染。露④笔墨踪迹⑤而成云缝⑥水痕⑦曰渍。瀑布用缣素本色,但以焦墨晕其旁曰分。山凹⑧树隙⑨,微⑩以淡墨滃溚⑪成气,上下相接曰衬。

《说文》曰:“画畛也, 象田畛畔也。”《释名》曰:“ 画挂也,以彩色挂⑯象物也。”尖曰峰,平曰顶,圆曰峦,相连曰岭,有穴⑰曰岫,峻壁⑱曰崖,崖间崖下曰岩,路与山通曰谷,不通曰峪,峪中有水曰溪,山夹水曰涧,山下有潭⑲曰濑,山间平坦曰坂,水中怒石⑳曰矶,海外奇山㉑曰岛,山水之名,

——————

①缣[ jiān ]素:书画所用的白色细绢。缣,双股丝织成的细绢。

②萦拂[ yíng fú ]:轻扫,轻轻地来回擦拭。

③烟光:烟色。

④露:显露。

⑤踪迹:所留的痕迹。

⑥云缝:云朵的缝隙。

⑦水痕:水浸的痕迹。

⑧山凹[āo]:山坳,两山间低下的地方。

⑨树隙:树林空隙。

⑩微:极少。

⑪滃溚[wēng dá]:渲染。

⑫《说文》:即《说文解字》。汉许慎撰。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收字9353个,分列540个部首。列小篆为字头,先释其义,后解字形。

⑬畛[zhěn]:田地间分界的小路。界限,区分。

⑭畔:田界。

⑮《释名》:后世亦称《逸雅》,东汉刘熙撰,训诂[gǔ]书。

⑯挂:钩取,这里是描绘的意思。

⑰穴:山洞。

⑱峻壁:陡峭如壁的山崖。

⑲潭:深水池

⑳怒石:突出的岩石。

㉑奇山:奇特的、非凡的山岭、山峰。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14张

约略①如此②。

用笔

古人云: "有笔③有墨。”笔墨④二字,人多不晓⑤,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⑥、云影、明晦⑦,即谓之无墨。王思善⑧曰:“使笔不可反为笔使⑨。 ”故曰石分三面⑩,此语⑪是笔亦是墨。

凡⑫画有用画笔之大小蟹爪⑬者,点花⑮染笔⑮者,画兰与竹笔⑯者,有用写字之兔毫⑰湖颖⑱者,羊毫⑲雪鹅柳条⑳者,有惯㉑倚㉒毫尖㉓者,有专取秃笔㉔者,视其性习,各㉖有相近㉗,

——————

①约略:大概、大略、大致、大体上。

②如此:这么、这样。

③有笔:有笔有三层意思。首先是谢赫所说的"骨法用笔",把用笔当成是主要手段,即既用笔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又用笔表现"骨力"、"骨气",要有力。其次,中国画的用笔要讲究"书法入画",即把从书法中所学到的用笔功夫运用到绘画中。再次是用笔要有变化。用笔就是要讲究点、钩、皴、擦之法,有轻重、疾徐、偏正、曲直、干湿、侧笔、圆笔、中锋、偏锋、顺锋、逆锋之别。这"笔"即是用毛笔蘸墨或色在纸、绢上画出的笔痕,又是运笔过程中的抑扬顿挫、提按转折等各种变化。

④笔墨:笔与墨。国画中强调的“笔墨”即为用笔用墨。

⑤人多不晓: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⑥向背:书法术语。要求同一方向之笔画避免平行和雷同,尽量做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多样又统一。

⑦明晦:明暗。

⑧王思善:经考证,这里的王思善应为“黄公望”(1269年9月12日~1354年11月10日),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元代江苏常熟人。山水学习董巨,水墨浅绛俱佳。著《写山水诀》。

⑨使笔不可反为笔使:绘画的时候要驾驭笔而不能被笔驾驭。

⑩石分三面:画石头必须画正面、左面、右面,即所说的“石分三面”。“石分三面”就是要在平面中表现出石块的高,宽,深三维空间,使之具有立体感,不呆板。在表现山石的立体感和阴阳向背、凹凸起伏的变化。在画石面的时候,要把握好石面不同角度的透视表现及厚度表现。

⑪语:告诉。

⑫凡:凡是,一切。统括之词。

⑬蟹爪:毛笔的一种。

⑭点花:用大白云兼毫笔(秃笔为宜)画花。

⑮染笔:蘸墨挥笔。

⑯兰与竹笔:画兰花与竹子用的兰竹笔。

⑰兔毫:毛笔的一种,用兔毛制成,故名。产于宣州。

⑱湖颖:湖笔。产于浙江湖州。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锋颖的长短,这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因而,湖笔以锋颖名重于世,已成为中国毛笔的代名词。

⑲羊毫:毛笔的一种,用山羊毛制作。其中宿羊毫存放多年,脂肪已干化,容易着墨。陈羊毫有些刚性。颖羊毫精细,尖端透明。净羊毫无杂质,羊毫性均柔软,笔头肥厚滋润,适宜书写行书。

⑳雪鹅柳条:笔名。

㉑惯:习惯。

㉒倚[yǐ]:靠着

㉓毫尖:细而长的毛笔。

㉔秃笔:笔尖脱毛而不合用的毛笔。

㉕性习:习性、习惯。

㉖各有:每个、各自。

㉗相近:彼此近似、差不多。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15张

未可执一①。

鹿柴氏曰:“ 云林②之仿关仝③,不用正峰④,乃更秀润⑤,关仝实正峰也。李伯时⑥书法极精⑦,山谷⑧谓其画之关钮⑨,透入⑩书中,则书亦透画中矣。钱叔宝⑪游文太史⑫之门,日见其搦管⑬作书,而其画笔益⑭妙⑮。夏昶⑯与陈嗣初⑰、王孟端⑱相友善⑲,每于⑳临文㉑,见草㉒,而竹法愈超㉓。与文士㉓薰陶㉔实㉕资㉖笔力㉗不少㉘。又欧阳文忠公㉙用尖笔干墨㉚,作方阔字㉛,神采㉜秀发㉝,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㉞,进趋晔如㉟。徐文长㊱醉后拈㊲写字败笔㊳,作拭㊴桐㊵美

——————

①未可执一:不能固执地只用一种笔。

②云林(1301~1374年):倪云林,即元代画家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居士、云林散人等。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幻霞子、懒瓒等。元四家之一。山水学习董源、巨然,参以荆浩、关仝(荆浩、关仝为北方山水画的开创者,史称“荆关”)。多画太湖景色,清远萧疏。

③关仝(约907~960年):五代时期后梁杰出画家。京兆长安(陕西西安)人,字号不详。画山水师从荆浩,有出蓝之誉,时称“关家山水”。与荆浩、董源、巨然并称“四大山水画家”。

④正峰:峰应为"锋"。正锋即中锋。指用毛笔写字、作画时,将笔的主锋保持在笔画正中,与“偏锋”相对。

⑤秀润:清秀而有光泽。

⑥李伯时(1049~1106年):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时期舒州(今安徽桐城,一说安徽舒城)人。官至朝奉郎。工书画、精鉴赏。绘画范围广阔,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等无所不能,且精于临摹。现存作品有《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等。

⑦极精:非常精美讲究。

⑧山谷(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山谷老人。宋代分宁(今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善行草书。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⑨关钮:比喻关键、根本。

⑩透入:渗入、渗透、透过。

⑪钱叔宝(1508~1579年):明朝画家钱榖 [ gǔ ],字叔宝,号罄[ qìng ]室子。明代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山水师文征明,疏朗稳健。编有《续吴都文粹》等。

⑫文太史(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文征明,曾授职翰林院待诏,故人称文太史。他对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⑬搦[nuò]管:握笔。

⑭益:更,更加。

⑮妙:美。

⑯夏昶[chǎng](1388~1470年):明代第一画竹圣手。字子昭,号自在居士,明代江苏昆山人。擅画墨竹,初师王绂[fú],后融会吴镇、倪瓒画法,以法度谨严的楷书笔意入画,气态安闲,韵度翩翩,别具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夏昶是继王孟端之后的画竹魁首,有“夏卿一个竹,西凉一锭金”之说,其竹潇洒大方,气势挺逸,为后人所推崇。

⑰陈嗣初(1370年~1434年):陈继,字嗣初,明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擅文,写竹尤奇,亦为画竹高手。

⑱王孟端(1362—1416年):王绂,一作芾,又作黻[fú],字孟端,号友石,无锡(今属江苏)人。明代画家、书法家。工画山水,多学王蒙。著《友石山房集》。王孟端以书法画竹,号称有明一代的画竹大师,被后世视为明代绘墨竹第一人。所画之竹秀逸挺拔,含蓄丰润。

⑲友善:形容朋友之间亲近和睦。

⑳每于:常常在。

㉑临文:临,就是照样子摹仿、临摹。文,就是别人的文章。这里指夏昶模仿陈嗣初、王孟端画竹。

㉒草:初稿、草稿。

㉓超:从后面赶到前面,胜过。

㉓文士:读书人、文人。有知识文才的人。

㉔薰陶[xūn táo]:即熏陶,熏染陶冶,受到好的影响。

㉕实:真实,实在。

㉖资:供给、提供。

㉗笔力:指画画用笔的力量。

㉘不少:多。

㉙欧阳文忠公(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即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传世著作有《欧阳文忠公集》。

㉚尖笔干墨:指写字用的笔比较尖锐,蘸墨少而干。

㉛方阔字:字形方正偏宽。

㉜神采:即神彩。精神和风采,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指景物或艺术作品的神韵风采。

㉝秀发:神彩焕发,才华出众。

㉞清眸丰颊[qīng móu fēng jiá]:明亮的眼睛、丰满的面颊。

㉟进趋晔[yè]如:也作进趋裕如,进趋奕如。晔,火光很盛的样子。如,作助词,同"然"。进趋晔如是指前进和后退均从容不费力。这里形容欧阳修写字,得心应手。

㊱徐文长(1521年3月12日~1593年):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明代山阴(浙江绍兴)人。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精,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㊲拈[niān]:用指头夹或捏。

㊳败笔:写字、画画不好的一笔。

㊴拭[shì]:擦,揩。

㊵桐:轻脱貌。《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毋桐好逸。”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16张

人,即以笔染两颊,而丰姿绝代,转觉世间铅粉①为垢②,此无他③,盖其笔妙④也。用笔至此⑤,可谓⑥珠撒掌中,神游化外⑦。书与画均无歧致⑧。不宁惟是⑨,南朝词人直谓文为笔⑩。”《沈约⑪传》曰:“谢元晖⑫善⑬为诗,任彦升⑭工⑮于笔。”庾肩吾⑯曰:“诗既若此⑰,笔又如⑱之。”杜牧之⑲曰:“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⑳。”夫同此笔㉑也。用以作字作诗作文,俱要抓着古人痒处,即抓着自己痒处。若将㉒此笔,作诗作文与作字画,俱成一不痛不痒,世界会须㉓早断此臂,有何用哉㉔!

——————

①铅粉:妇女化妆用的铅华。

②垢:脏东西、尘垢。

③无他:没有别的。

④笔妙:笔中妙品。意为妙笔生花。

⑤至此:到这里、达到这种地步。

⑥可谓:可以说是、可以称为。

⑦神游化外:神游,指身不在某地而在想象或梦境中游历某地。化,造化、大自然的功能。这里比喻在人精神境界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的涌现出来。

⑧均无歧致:这里指书法与绘画,同样用毛笔挥运,具有极大的内在相通性。尤其是书法的笔线的生命律动,完全可以贯穿到绘画之中去。

⑨不宁惟是:宁,助词,没有意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宁惟是,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⑩南朝词人直谓文为笔:这句话是南宋诗人陆游说的。直:径直、一直。谓:叫做,称为。文指散文。三国时的吴国(亦称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唐朝都称散文为“笔”。整句话的意思是南朝词人一直称散文为笔。

⑪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南朝梁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是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刘宋建威将军沈林子之孙、刘宋淮南太守沈璞之子。且为南朝文学领袖。官至尚书令。博学善属文,著述颇丰。著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帝本纪》等史书,其中《宋书》入二十四史。

⑫谢元晖(464~499年):谢朓[tiǎo],南朝(宋、齐、梁、陈)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⑬善:擅长。

⑭任彦升(460~508年):任昉[fǎng],字彦升。南朝梁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文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与沈约诗并称"沈诗任笔"。

⑮工:擅长。

⑯庾[yǔ]肩吾(487~551年):字子慎,南朝梁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文学家、书法理论家。擅诗赋、工书法。著有《书品》。

⑰若此:如此、这样。

⑱如:像、似、如此。

⑲杜牧之(803~852年):杜牧,字牧之,唐代万历年人。唐代文学家。累官中书舍人。善属文。有《樊川集》。人号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⑳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这是杜牧写于晚唐的一首七言绝句《读韩杜集》时的感受,表现了他对韩杜文学成就的推崇。原文如下:"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杜指杜甫,韩指韩愈。杜诗韩笔,指杜甫的诗和韩愈的散文。杜甫的诗沉郁顿挫,韩愈的散文精深博大。愁来,点明杜牧研读杜诗韩笔时的心绪。那时唐朝安史之乱后内忧外患,藩镇割据,内战频繁,致使边防空虚,民生凋零,吐蕃又占据河西、陇右,威胁京都,河西、陇右人民长期受到吐蕃奴隶主奴役之苦。愁,忧伤苦闷的心情。这内忧外患时刻萦绕在诗人的心头,他不可能不愁从中来。这愁,是诗人报负的流露、见识的外溢和正义感的迸泻。杜牧愁来读杜诗韩笔,说明诗人与杜、韩灵犀相通 ,并能从中汲取睿智、胆识、力量。倩:请。麻姑,传说中的仙女。她的手爪长如鸟的爪子。东汉时,“蔡京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

㉑夫同此笔也:此笔,这样的文笔。这里指一定要用愁读杜诗韩笔、麻姑抓痒这样合时宜的文笔去写。

㉒将:带着。

㉓会须:适逢需要、应当、正应当。

㉔有何用哉:就是有什么用,也就是没有用。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17张

用墨

李咸①惜墨如金②,王洽③泼墨④沈⑤成画。夫学者必念⑥惜墨泼墨四字于六法三品,思过半矣⑦。

鹿柴氏曰:大凡⑧旧墨⑨,只宜⑩画旧纸,仿⑪旧画,以其⑫光芒尽敛⑬,火气全无⑭,如林逋⑮、魏野⑯具⑰属⑱典型,允宜并席⑲。若将旧墨,施⑳于新缯㉑、金笺㉒、金箑㉓之上,则翻㉔不若㉕新墨之光彩直射,此非旧墨之不佳也,实以新楮㉖缯难以相受㉗,有如㉘置㉙深山有道㉚之淳古衣冠㉛于新贵暴富㉜座上,无不掩口胡卢㉝,臭味何能相人㉞。余㉟故㊱

——————

①李咸(919~967年):即李成,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祖上为唐朝宗室,虽胸怀大志,但因身处五代十国的动乱之中,始终郁郁不得志,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客舍。李成的绘画才能超凡绝尘,山水画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树木劲挺,变幻多姿。因好用淡墨,故有“惜墨如金”之称。他画的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他与郭熙、范宽被誉为“北宋三大家”,且为宋代山水画三大家之首。他是北派山水的开山祖师。李成的山水画,在北宋被称为古今第一。

②惜墨如金:惜,爱惜。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指用墨恰如其分,不任意挥霍,做到了用墨不多而表现丰富。

③王洽(?~805年):唐朝晚期著名画家。又被称为王默、王墨、王泼墨。大写意画从王洽开始。因创作泼墨画法,被称为"王泼墨"。

④泼墨:用于大写意。其法是用大笔先饱蘸水分,笔尖再蘸浓墨,稍作浓墨调和,然后笔尖再蘸浓墨,焦墨,使笔上墨色从焦墨自然过渡到清墨,然后大笔挥洒,将水和墨分别 “溶绘” 在纸或绢上,横涂竖抹,尽情尽意,水墨淋漓,或随其自然形态或按照自己希望形成的形状之态进行绘画,笔势豪放,用墨如泼洒而出。这种墨法易出枯湿浓淡皆备之效果,如不足则可再用水墨破之。

⑤沈:同沉。沉浸。

⑥必念:必,一定要。念,常思也,即想、思考。

⑦思过半矣:意思是已领悟大半。

⑧大凡:大抵、大概。

⑨旧墨:又称陈墨、退墨,即年代久远之墨。

⑩宜:适合于。

⑪仿:仿效、模仿。

⑫以其:因它那、因为它的意思。

⑬光芒尽敛:光芒都被收敛起来了。

⑭火气全无:火气,缺乏沉稳之感。全无,全都没有。这里是说年代久远的墨,画出来的画,具有沉稳之感。

⑮林逋[bū](967~1028年):北宋著名画家、书法家、隐逸诗人。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奉化大里黄贤村人。高隐于西湖之孤山。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善作诗,随写随弃,从不留存。有心人偷偷记下,得300余首传世。善绘画,可惜他的画和他的诗一样,随画随丢,后人已经看不到。书法工行草,瘦挺劲健,自有一番独特的味道。林逋书法存世作品仅3件。

⑯魏野(960~1020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与林逋、陈抟[tuán]、陆放同为宋初“四大隐士”,并居四大隐士之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一生著述颇丰。魏野为后人留下了近400首诗,多咏陕州风土人情、田园山水 ,诗风清淡朴实, 诗语浅而意深、潇洒空灵。

⑰具:“具”是通假字,通“俱”,全、都的意思。

⑱属:属于。

⑲允宜[yǔn yí]并席:允宜,合宜、合适、适宜。并,指并列、平排。席,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这里是指林逋、魏野都属于用年代久远的墨画在旧纸上,模仿旧画,火气全无的人,是适合并排坐在一起的同类人,即同属于沉稳之人。

⑳施: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

㉑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这里应该指的是丝绸。

㉒金笺:供写信、题诗、题辞等用的精美的洒金纸张。铺满金的纸张称"泥金",撒成散点的纸张称"冷金"。

㉓金箑[shà]:箑,用竹子、羽毛等制成的扇子。金箑,洒上金的扇子。

㉔翻:反而、反倒。

㉕不若:不如。

㉖楮[chǔ]:木名,即构树,落叶乔木,叶似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古时亦做纸的代称。

㉗难以相受:相受,互相接纳。难以相受,即很难相容。

㉘有如:如同、犹如、就像、好像的意思。

㉙置[zhì]:放、摆、搁。

㉚有道:指有德的人。

㉛淳古衣冠:淳,淳厚古朴。衣冠,衣服和礼帽、服饰。淳古衣冠,即淳厚古朴的服饰。

㉜新贵暴富:新贵,新近显贵的人。暴富,突然发财致富的人。多含贬义。

㉝掩口胡卢:掩,关闭、合上。胡卢,笑的样子,或者说是喉间发出的笑声。掩口胡卢,意思是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

㉞ 臭味何能相人:臭味,气味。何能,怎能。何,哪里。能,能够。相,共同、交互。这里指深山有德的人与新贵暴富气味不同,不能共处。

㉟余:我。

㊱故:特地,特意。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18张

谓①旧墨留②画③,旧纸新墨,用④画⑤新缯金楮,且可⑥任意⑦挥洒⑧,不必过⑨惜⑩耳。

重润渲染

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⑪改救⑫,渐⑬用浓墨者为上⑭。董源⑮坡脚下多碎石,乃⑯画建康⑰山势。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石着色要重。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⑱。山中有云气,皴法要渗软,下有沙地, 用淡墨扫⑳,屈曲㉑为之,再用淡墨破。夏山欲雨,要带水笔晕开㉒,山石加淡螺青㉓于矶头更

——————

①谓:告诉、说。

②留:停留、留下、使什么停留。

③画:绘画。

④用:使用。

⑤画:描绘、绘画。

⑥且可:暂且、姑且。

⑦任意:任随其意。

⑧挥洒:挥毫洒墨。

⑨过:过于。

⑩惜:舍不得。

⑪可:可以、能够。

⑫改救:修改补救。

⑬渐:逐渐。

⑭为上: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这里的意思是最好。

⑮董源:字叔达,洪州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人。生卒年不详。南方山水画的开创者。五代南唐杰出画家。主要生活在南唐中主(934~940年)时期,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

⑯乃:是。

⑰建康:今南京。南唐的都城。

⑱矾头:山顶堆积的小石,形如矾石,故名。

⑲渗软:笔法温润,适宜表现江南多土而滋润的山石。

⑳扫:掠过。

㉑屈曲:弯曲、曲折。

㉒晕开:指的是墨水慢慢在纸上散开的样子,即晕染。

㉓螺青:颜色名,一种近黑的青色。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19张

觉秀润,以螺青入墨或藤黄入墨画石,其色亦浮润①可爱。冬景借地为雪,以薄粉晕②山头,浓粉点苔③。画树不用更重,干瘦枝脆,即④为⑤寒林,在用淡墨水重过加⑥润之,则为春树。

凡画山着色与用墨,必有浓淡者。以山必有云影,有影处必晦⑦,无影有日色⑧处必明⑨,明处淡,晦处浓,则画成俨然⑩云光日影浮动于中矣!

山水家画雪景多俗⑪,尝⑫见⑬李营丘⑭雪图,峰峦林屋,尽⑮以⑯淡墨为之,而水天空阔处,全用粉⑰填⑱,亦⑲一奇⑳也。

凡打㉑远山,必先香朽㉒其势㉓,然后以青㉔

以墨

——————

①浮润:滋润。

②晕:晕染。

③点苔:即点苔点。山水画中的点苔,是表示山石缝隙中的杂草和山间、溪畔的灌木丛,以及远山上隐约可见的树木。点苔能增强画面的空间感。点苔于“山巅石隙”处以帮助显示阴阳相背起伏。点苔于“山水交互处”,以加强层次变化。点苔于“界线未清处”,以分出空间层次。点苔于“分界凹凸处”,以醒脉络转折。

④即:就、便。

⑤为:是。

⑥重过加:重复。

⑦晦:晦暗。

⑧日色:日光。

⑨明:明亮。

⑩俨然:宛然、仿佛。

⑪俗:俗气。

⑫尝:曾经。

⑬见:看见、发现。

⑭李营丘(919~967年):即李成,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号营丘。原籍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先世为唐朝宗室,祖父李鼎,唐末时为国子祭酒、苏州刺史,五代时避乱迁家于营丘。李营丘能诗善琴,更善山水画,初师荆浩、关仝,后常摹写真景而自成一家,喜欢画郊野平远旷阔的风景。他与董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所画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绘画寒林,开创“蟹爪”法,对于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李成的山水画被称为“古今第一”。作品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

⑮尽:全部、全都。

⑯以:用、拿。

⑰粉:绘画颜料白粉。

⑱填:塞满、补满、充塞。

⑲亦:也、也是。

⑳奇:罕见的、特殊。

㉑打:涂抹、印、画。

㉒香朽:将檀香(卫生线香)点燃后熄灭,用来在宣纸上打草稿。现在多用铅笔、碳棒来打草稿。

㉓势:姿势、姿态、形状。

㉔青:中国画里的青色分石青、群青、青金石和花青。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20张

一一 染出,初一层色①淡②,后一层略深,最后一层又深。盖③愈④远者得云气愈深,故⑤色愈重也。

画桥梁及屋宇,须用淡墨润⑥一二次。无论着色与水墨,不润即浅薄。王叔明⑦画有全不设色,只以赭石、淡水润松身,略勾石廓⑧,便风采绝伦⑨。

天地位置

凡经营⑩下笔⑪,必留天地。何谓⑫天地?有如⑬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⑭,下留地之位,中间方⑮主意⑯定⑰景。窥见⑱世之初学,据尔把笔⑲,涂抹满幅⑳,看之添塞人目㉑,已觉㉒

——————

①色:色彩、颜色。

②淡:淡薄、浅淡。指颜色不浓厚。

③盖: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

④愈:更加、越发。

⑤故:因此、所以。

⑥润:滋润、润泽。

⑦王叔明:王蒙(1308年~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末明初画家。

元末弃官,隐居杭州黄鹤山(今浙江杭州临平),自号“黄鹤山樵”,直至晚年才下山出仕,于明初任山东泰安知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因“胡惟庸案”牵累,死于狱中。

王蒙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创造出新风格。兼攻人物、墨竹,并擅行楷。存世作品有《青卞隐居图》、《葛稚川移居图》、《夏山高隐图》、《丹山瀛海图》、《太白山图》等。

⑧略勾石廓:略微勾勒山石轮廓。

⑨绝伦:无与伦比。

⑩经营:构思。

⑪下笔:落笔。

⑫何谓:什么叫做、什么是。

⑬有如:例如。

⑭位:位置、方位。

⑮方:方可、才能、才可以。

⑯主意:主见、主张、立意。

⑰定:决定、确定。

⑱窥见:偷偷地看见,即暗中看出或觉察到,或者就是指看见。

⑲据尔把笔:据尔,应为"遽尔",突然、匆忙。把笔,执笔。借指握着初学者的手教其习字、绘画。这里指初学绘画的人草率执笔。

⑳满幅:整张纸。

㉑添塞人目:添, 增加、增添。塞,填塞、充满。这里指看了涂满整张纸的画,没有留出一点空隙,把人的眼睛都填满了,令人眼花缭乱。

㉒已觉:已使人觉得。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21张

意阻①,那得取②重③于赏鉴之士?

鹿柴氏日:徐文长④论画,以奇峰绝壁,大小悬流⑤,怪石苍松,幽人羽客⑥,大抵⑦以墨汁淋漓,烟岚满纸⑧,旷若无天,密如无地⑨为上。此语似与前论未合。曰:文长乃⑩潇洒⑪之士,却于极⑫填塞⑬中具极空灵⑭之致⑮。夫曰⑯:旷若曰密如⑰,于字句之缝⑱早逗露⑲矣。

破邪

如郑颠仙⑳、张复阳㉑、钟钦礼㉒、蒋三松㉓、张平山㉔、汪海云㉕、吴小仙㉖,于屠赤水㉗《画笺》㉘中,直斥㉙之为邪魔㉚,切不可㉛使此㉜

——————

①意阻:情绪低落沮丧。这里指看了没有留出一点空隙,涂满整张纸的画,意趣索然,即兴趣全无。

②那得取:那,通哪,哪里。得,可以、能够。取,得到、招致。

③重:重视、看重。

④徐文长:即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他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⑤悬流:从高处下注的水流,多指瀑布。

⑥幽人羽客:幽人,幽隐之人、幽居之士,即隐士。羽客,道士的别称。羽,含有"飞升"之意。幽人羽客:泛指隐士。

⑦大抵:大多、大都、大致。

⑧烟岚:山林间蒸腾的雾气。

⑨旷若无天,密如无地:旷,空阔。若,像。密,细密。画面中应该是空阔之处像没有天空,细密之处如同没有大地。是指画面该疏的地方疏,该密的地方密,疏密相间,浑然一体。

⑩乃:是、就是。

⑪潇洒:形容一个人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不拘谨或无拘束。

⑫极:非常。

⑬填塞:填补、塞满、充塞。

⑭空灵:灵活而又玄妙。

⑮致:情趣。

⑯夫曰:夫,文言文中的发语词,不需要翻译。曰:说。

⑰旷若曰密如:旷,空旷、开阔。若:像。密,细密。如,像、如同。整句话的意思是:空旷如什么,细密如什么。

⑱字句之缝:文章里的字眼和句子。缝,空隙。这里的意思是字里行间。

⑲逗露:透露。

⑳郑颠仙:郑文林,号颠仙,明代画家,闽侯(今属福建)人。画人物颇野放。生卒年不详。活动时期约在嘉靖年间(1522~1566年)。工山水、人物,与汪肇、钟礼、张路等均为浙派后期名家。郑颠仙是继蒋嵩之后,尤其在画人物时,多用焦墨枯笔,点染粗豪。《图绘宝鉴续纂》卷一以颠仙与袁尚统(字叔明,苏州人)并列一条目,称两人“画人物俱野放”,并被吴派讥评为“狂邪”。其实郑颠仙的画作,有其独特风格。

㉑张复阳(约1403~1490年):名复,字复阳,号南山,道士,明代浙江平湖人。明代画家。工书法,善画山水、人物,善诗能书。所写小行楷,秀气规整非凡。

㉒钟钦礼:生卒年不详,号会嵇山人,明代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工诗,精绘事,笔墨粗豪。传世作品有《雪溪放艇图》轴等,描绘王羲之雪夜访戴逵的故事。

㉓蒋三松:蒋嵩,字三松,明代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善画山水人物。画法宗吴伟,喜用焦墨枯笔,亦善用淡墨。代表作品有《漁舟读书图》等。亦工人物,与郑文林、钟礼、张路等均为浙派高手。亦因他们纵笔豪放粗莽,多越矩度 ,曾被吴派讥为“狂态邪学”。

㉔ 张平山:即明代画家张路(1464~1538年),字天驰,号平山,明代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擅人物、山水,笔势狂放。代表作品有《高士观瀑图》、《山雨欲来图》等。他是戴进、吴伟画风的追随者,和吴伟等人被称为“江夏派”。

㉕汪海云:汪肇,字德初、克终,号海云,明代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工画山水、人物、花鸟,气势磅礴。尤长于翎毛,豪放不羁,自谓其笔意飘若海云。多用粗笔水墨,风格接近吴伟、张路,笔意恣肆,墨色淋漓苍润,气势迫人。常自负作画,不经意处颇露天真。传世作品有《起蛟图》、《芦雁图》、《柳禽白鹇图》等。

㉖吴小仙:即吴伟(1459~1508年),字士英、次翁、鲁夫,号小仙,明代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工画人物,兼擅山水,笔墨放纵。是浙派画家中的领军人物,也是浙派支流江夏派的创导者。代表作品有《松风图》、《捕蟹图》等。

㉗屠赤水:即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1542~1605年),字长卿、纬真,号赤水、蓬莱仙客、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博学多才,诗文、戏曲。书画造诣亦颇深,与胡应麟等并称“明末五子”。擅作长诗,尤精戏曲,著有《县花记》、《修文记》、《彩毫记》三种,书法擅行、草书。另著有《白榆集》、《由拳集》、《鸿苞集》、《观音考》等多种。

㉘《画笺》:屠隆著的绘画论著。此书论及画论、鉴赏、装裱等问题。

㉙直斥:当面斥责。

㉚邪魔:唐岱《绘事发微》:“至南宋画院,刻画工巧,金碧辉煌,始失画家天趣。其间如李唐、马远,下笔纵横,淋漓挥洒,另开户牖[yǒu],至明戴文进、吴小仙、谢时臣皆宗之,虽得一体,竟于古人背驰,非山水中正派。”屠隆《画笺·邪学》:“如郑颠仙、张复阳、钟钦礼、蒋三松、张平山、汪海云辈,皆画家邪学,徒呈狂态者也,俱无足取。”这里指他们的画,脱离了山水画的正宗,被直斥为邪门歪道。

㉛切不可:这里的切,是切记、切莫的意思,也就是千万要记住。不可,就是不要、不能的意思。

㉜使此:使,让、叫。此,这个、这些、这种。

芥子园画传画学浅说(芥子园画谱白话文全集电子版)-第22张

邪魔之气绕①吾②笔端。

去俗

笔墨间宁③有稚气④毋⑤有滞气⑥,宁有霸气⑦毋有市气⑧,滞则不生⑨,市则多俗⑩,俗犹⑪不可⑫侵染⑬。去⑭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之气上升,市俗之气下降矣,学者其慎⑮旃⑯哉。

——————

①绕:缠、缠绕。

②吾:我、我的、我们的。

③宁:宁可、宁愿。

④稚气:意思是孩子、儿童的气质、神态。即童稚气。

⑤毋:表示对动作行为的禁止、劝阻。 作状语。 可译为“不要”、“不可”。

⑥滞气:滞,不流畅。滞气,指笔墨呆板凝滞,没有生气。

⑦霸气:强横霸道的气焰。

⑧市气:即市侩习气,与俗气相仿。

⑨生:生动。

⑩俗:庸俗、不雅。

⑪犹:尤其、更加。

⑫不可:不可以、不能。

⑬侵染:感染、沾染。

⑭去:离开、摆脱。

⑮慎:小心、谨慎、慎重。

⑯旃[zhān] :文言助词,“之焉”的合音。相当于代词“之”或“之焉”。这里指的是绘画一定要小心,不要有滞气、俗气。

——————

青在堂画学浅说白话文译文

王概说:画画,有的人推崇繁杂,有的人推崇简单,推崇繁杂,推崇简单,都是不对的。有人说画画很容易,有人说画画很难,说难说简单都是不对的。有人认为画画贵在有章法,有人认为贵在没有章法,其实没有章法不对,最后有章法也不对。初学绘画的人,一定要按照绘画的严格的规矩法则来画,然后才能超越规矩法则,最后达到没有规矩法则,即出神入化的地步。只有先恪守章法,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达到以有法变无法,就像顾恺之不小心把颜料洒落,随手就把它画成了仙草,又像韩干擅长画马,连神明都来向他求画。要想达到有章法也行,没有章法也行,只有先做到把毛笔画坏了,埋成坟墓一样,把铁砚磨穿如泥,构思细密,不轻易下笔,十天画一水,五天画一石,最后才能画出美丽的嘉陵江山水。李思训数月画成一幅画,吴道子一个晚上就画完了,到了这个层次,我们才可以说画画难,也可以说画画容易。只有胸中藏着五岳,眼里没有全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突破董源、巨然的约束,直达顾恺之、郑法士绘画的境界,就像倪瓒的老师王维,画出了山势欲飞,悬瀑直泻,水流幽静,树林空荡,就像郭忠恕画放风筝的线,一根线可长达数丈,画亭台楼阁,笔法又像牛毛蚕丝一样,画的非常细致。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水平,才可以说,他们画的繁杂可以,简单未尝不可以。然而你想没有章法洒脱的去画,你必须先遵守规矩去画,你想画简单的,先要把复杂的画好。你想练笔简净,一定要从繁琐的入手。六法,六要,六长,三病,十二忌,是不可忽视的。

◎六法

南齐谢赫说的第一法气韵生动,即绘画要有内在的神气和韵味。一定要把所描绘的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第二法骨法用笔,强调的是笔墨的效果。以线造型,用笔要有力度。

第三法应物写形,指要准确地描绘所要反映的对象的形状,做到形似。

第四法随类傅彩,就是要根据所描绘的对象,确定相应的色彩。

第五法经营位置,就是构图,根据素材构思、布置画面。

第六法传摸移写,就是要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

在六法当中,骨法用笔、应物写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摸移写,通过训练,都是可以达到的。但是气韵生动,仅仅通过训练是不能够达到的,要想达到气韵生动,一定要有天赋加后天的努力。

◎六要

北宋的刘道醇说,画画第一要形神兼备,第二要从造型、布局到用笔都老到、熟练。第三不要拘泥于形似,在夸张、变化的同时要遵循法理,合乎规律。第四要是色彩要润泽饱满,有美感。第五要是构图合理,画面要自然。第六要是学习古人,要取长舍短。

◎六长

刘道醇说,绘画第一长是画法在粗狂豪放的风格中,要有笔法可寻,讲究用笔用墨。第二长是在狭隘的题材与风格中要有独创。第三长是用笔细密纤巧而不失力度。第四长是画面构图、笔墨虽怪诞,但却合乎情理。第五长是用墨虽少或无墨,但却韵味十足。第六长是画面虽平淡,却很奇致,意味深长。

◎三病

北宋郭若虚说绘画用笔上有三个毛病,第一个毛病为板,即运笔的腕力弱,笔力迟钝,对物造型取舍无法,描画物体狭小,不圆浑,没有立体感。第二个毛病为刻,即行笔迟疑,心手不能协调,勾画之时,线条生出棱角。第三个毛病为结,是说运笔时,当放不放,当收不收,似乎被什么东西阻碍着,使笔不流畅。纵观郭若虚的三病,其产生原因,还是用笔的功夫不到家。

◎十二忌

元代画家饶自然说,第一忌讳绘画聚密,占满整张纸,上下不见天地,章法拥塞。也就是说画画要疏密有致。第二忌讳远近不分,高低无错落,大小失调,形状单一重叠。第三忌讳画山琐碎乱叠,山与山之间没有内在的关联。这就是说画山应气脉相贯,层叠而出,高低错落。四忌讳画水没有源头出处,水从何而来交代不清,出现的太突然。第五忌讳山水构图平淡,缺少变化,没有险阻之处。第六忌讳画的路看不出来处和去处。就是说画路要弯曲自然。第七忌讳画石头只画一面,画成石板,缺乏立体感。画石头必须画正面、左面、右面,即所说的“石分三面”。第八忌讳画树枝只从左右出枝,这样画再多,也只是两边之枝,表现不出前后伸展的枝干。就是说画树枝要画出枝干的灵活穿插。第九忌讳画人物弯腰驼背,没有精神。第十忌讳建筑物的布置没有透视感,且缺乏合理的布局。第十一忌讳墨色的浓淡不得法,欠协调。第十二忌讳笔墨的运用和色彩的渲染失调。

◎三品

夏文彦说:气韵生动而自然天成,并不是没有技巧,而是巧到了让人感觉不到巧,只能感觉到自然的笔墨的作品叫作神品。笔墨超群绝伦,着色渲染得宜而有思想意趣的作品叫作妙品。能做到形似而不失规矩的作品叫作能品。

王概说:画品有神品、妙品、能品这一论述已成定论,唐朝朱景真在这三品基础上,又增加了逸品。宋代的黄休复认为先有逸品,之后才有神品、妙品,最早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唐代的张彦远。张彦远说:丢掉自然之后才能成神品,丢掉神品之后才能成妙品,丢掉妙品之后才能成谨严细密。张彦远的品等论,是一套独立建构的非常独特的理论。画到了神品、能品的地步,怎么会有不自然的呢?逸品则应该置于神品、妙品、能品之外,怎么能和妙品、能品论优劣呢?如果画失去谨严细密,便成了没有过错和令人讥讽之处。为迎合取悦世俗而作画,就象是貌似忠厚老实,实际上是与恶俗同流合污的伪善者和大户人家的姬妾婢女一样,我不能这样去做。

◎分宗

佛教分为南宗、北宗开始于唐朝。山水画有南宗、北宗也开始于唐朝,而不是人分为南北。绘画上的北宗代表是唐代的李思训父子,五代南唐代表是赵干、宋朝是赵伯驹、赵伯骕兄弟、马远、夏彦之。南宗则从唐代的王维开始,他改变以前仅用钩斫的方法显示北方山水奇兀、雄壮、沉厚的气势,用破墨山水来渲染浓淡不同的层次,用水墨表现出山形的阴阳向背。 接下来南宗的代表还有张璪、荆浩、关仝、郭忠恕、董源、巨然、米氏父子,以至于元代的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这就像佛教南宗的创始人慧能大师的继承者马驹、以及佛教禅宗五大流派之一的云门宗的传承是一样的。

◎重品

自古以来,能以文章名显于世,便没有必要以画传名显于世。而精于绘画的人,每个时期都不缺乏,这里就不详细记载了。然而不是因为他的画,只是因为这个人,就想见到他的画,让人勤勉不倦起景仰爱慕之思绪的人,汉朝就有张衡、蔡邕,魏国有杨修,蜀国有诸葛亮,晋国有嵇康、王羲之、王廙、王献之、温峤,宋朝有远公,南齐有谢蕙连,梁朝有陶弘景,唐朝有庐鸿,宋朝有司马光、朱熹、苏轼。

◎成家

自唐朝、宋朝以来,五代时期后梁的荆浩、关仝,南唐的巨然、董源以不同时代,但名望相同而成为山水画四大家后,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成为南宋四大家,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成为元四家。高彦敬、倪瓒、方方壶,所画山水,均属逸品,也因卓越的画作而成为有名望的大家。所说的众多大家,不必分门立户而门户已经存在。例如,李唐就是远学李思训,黄公望则近学董源,高彦敬则尽学宋朝风格,倪瓒则在元朝成为第一。这些人都各有千秋,自成一家。不知各家忠实于自然与时代的艺术家,今天属于谁呢?

◎能变

人物画从顾恺之、陆探微、展子虔、郑法士到张僧繇、吴道子是一大改变。山水画则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时是一大改变。到了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又是一大改变。李成、范宽又一大改变。到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又一改变。黄公望、王蒙又一大的改变。

王概说:元代的赵孟頫还守着宋朝的规矩,明朝的沈周,画出来的画俨然是元朝人所画。唐朝的王洽好像事先知道有米氏父子而将泼墨的关钥先打开,创作了泼墨画法。王维好像预料有王蒙而将破墨山水的衣钵早早备下。或创新在前,或守成在后,前人恐怕后人不善于改变而先变化,或后人更害怕后人不能善于保持而先坚守优秀的传统画法。然而有胆量不变的人也有见识。

◎计皴

学画的人必须专心一意、尽力思考,先致力研究某一皴法,到这一皴法完全学成,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才可以广泛地吸取各种各样优秀的画法,自己创建炉冶,融合各家,自成体系。画到最后贵在全忘了各家的画法,而开始画时贵在不混淆各家画法。约略计算一下有如下皴法。

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小斧劈、云头皴、雨点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更有披麻皴混合雨点皴,荷叶皴搅和斧劈皴的。至于某种皴法是某人创建的,马牙皴是学习某人的,我已经详细记载在山水分图上,现在就不多说了。

◎释名

蘸了淡墨之后层层堆积,缓缓旋转着画的技法,叫做“干淡”。用精锐的笔法,把笔放平一层层轻盈地涂抹的技法,叫做“皴擦”。用水墨反复多次淋湿挥洒涂染的技法,叫做“渲染”。用水和墨混合起来润泽平涂画面的技法,叫做“刷“。用笔直下缓提,似揪住一物而后拉起的技法,叫做“捽”。用笔头垂直落下,笔尖在纸面上点戳,快速提起的技法,叫做“擢”。集中力量于笔尖在纸面上点戳叫做“点”。点可以用于画人物、也可以用来画苔藓植物和树木。用笔牵引线条而游走纸端,叫作画。画可以用于画楼房,也可以用于画松针。

用淡水在白色的细绢本来的颜色上,轻轻地来回擦拭而留下的水痕,便是烟色。完全没有笔墨的痕迹叫做“染”。显露出笔墨痕迹而形成云朵的缝隙、水浸的痕迹叫做“渍”。瀑布用白色细绢本来的颜色,仅用焦墨在旁边晕染叫做“分”。山坳和树林的间隙,用极少的淡墨渲染成气 ,上下连接起来叫做“衬”。

《说文解字》说:“画田间分界的小路,就像画田界。”《释名》说:“ 画就是挂,是用彩色描绘物象。”山尖的叫“峰”,山平的叫“顶”,山圆的叫“峦”,相连的山叫“岭”,有山洞的山叫“岫”,陡峭如壁的山叫“崖”,崖间崖下高峻的山叫“岩”,路与山相通叫“谷”,不通叫“峪“,峪中有水叫“溪”,山夹有流水叫“涧”,山下有深水池叫“濑”,山间平坦叫“坂“,水中有突出的岩石叫“矶“,海里的奇山叫“岛”,山水的名称,大致如此。

◎用笔

古人说:“有笔有墨。”笔与墨二个字,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作画怎么能没有笔墨呢。但是只勾勒出轮廓,却没有皴法,即是所说的无笔。有皴法,但没有轻重、向背、云影、明暗,即是所说的无墨。黄公望说:“绘画的时候要驾驭笔而不能被笔驾驭。”所说的石分三面,是告诉我们绘画时既要有笔,也要有墨。

所有的画作,所用画笔有用大小蟹爪笔的,有用大白云兼毫笔蘸墨挥笔的,有用兰竹笔的,有用写字的产于宣州的兔毫笔的,有用产于湖州的湖笔的,有用羊毫笔的,有用雪鹅柳条笔的,有习惯依靠用细而长的毛笔的,有专门拿秃笔画的,看他们作画的习惯,各自都有彼此相似的地方,不能固执地只用一种笔。

王概说:倪瓒模仿关仝,不用中锋,写出来的字更加清秀且有光泽,而关仝实际上用的是中锋。李伯时的书法非常精美讲究,黄庭坚说他的画关键是能渗透到书法中,书法也能渗透到画中。钱叔宝有一天到文征明家中拜访,见他握笔写字,字好,而画更美。夏昶与朋友陈嗣初、王孟端相友善,常常在临摹他们画的竹子,到后来,即使看见的是他画的竹子的初稿,也能看出画法已经超过他们。与有知识文才的人在一起,受他们的影响,在画画上确实是能提供很多用笔的力量。欧阳修写字用比较尖锐的笔,蘸墨少而干,写出来的字,字形方正偏宽,神彩焕发,才华出众,看他写的字,就象看见他明亮的眼睛、丰满的面颊,前进和后退均从容不费力,字写的真是得心应手。徐文长醉酒后拈笔写字,出现败笔处,便揩擦画成轻脱貌的美人,用笔染两颊,丰姿绝代。转而觉得世间铅华如尘垢,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他能妙笔生花。用笔达到这种地步,可以说是珍珠撒入手掌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的涌现出来。书法与绘画,同样用毛笔挥洒,具有极大的内在相通性。不仅如此,南朝词人一直称散文为笔。《沈约传》说:谢元晖擅长作诗,任彦升擅长写散文。庾肩吾说:诗如此,散文也如此,都具有极大的内在相通性。杜牧说:以忧伤苦闷的心情来读杜甫的诗、韩愈的散文,好像请古代神话中的麻姑仙女用那纤长的指甲搔着自己的痒处一样,酣畅、痛快。一定要用愁读杜诗韩笔、麻姑抓痒这样合时宜的文笔来写。写字写诗写散文,都要抓住古人痒处,即抓着自己痒处。如果带着这样的文笔,写诗写散文与写字做画,都弄成一不痛不痒的地步,就是世界适逢需要早早砍断手臂,又有什么用呢?

◎用墨

李成惜墨如金,王洽泼墨沉淀成画。学画的人在六法三品中一定要常想着惜墨泼墨这四个字,这样就已经领悟了大半。王概说:大抵年代久远的墨,只适合于画在旧纸上,模仿旧画,因它那光芒都被收敛起来了,具有沉稳之感,比如林逋、魏野都属于这样的典型,都属于适合并排坐在一起的沉稳之人。如果将年代久远的墨,用在新的丝绸、洒上金的纸张、洒上金的扇子上,反倒不如新墨光彩直射,这不是年代久远的墨不好,实在是旧墨与新纸、新丝绸很难相容。就像把深山里有德之人穿的淳厚古朴的服饰,放在新近显贵、突然发财致富之人的座位上,没有不窃笑的,深山有德的人与新贵暴富气味不同,是不能共处的。我特意告诉大家,用年代久远的墨画画,用旧纸新墨,还是用新丝绸、洒金的纸来绘画,姑且任随其意地挥毫洒墨,不必过于舍不得。

◎重润渲染

画石头的方法,得先从淡墨画起,这样便于修改和补救。逐渐用浓墨,是最好的。董源在山坡的脚下多堆积碎石,画的是南京山势。先顺笔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再添加皴笔,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也在深凹处,石着色要重。董源山头多画小石,叫做矾头。山中有云气,皴法要温润,山下有沙地,用淡墨掠过,曲折画出,再用淡墨相破。画夏山欲雨,要用水笔晕染山石,山顶上的碎石加淡螺青,更觉秀润。将螺青加入墨中或者将藤黄加入墨中画石头,这样的色彩也是滋润可爱的。画冬景借地为雪,用薄粉晕染山头,用浓粉点苔点。画树用墨不要过重,干瘦枝脆,就是寒林。再用淡墨重复润泽,就是春天的树。凡是画山,着色与用墨必须有浓有淡。因为山必然有云影,有影的地方必然晦暗。无影有日光的地方必然明亮,明亮的地方墨色浅淡,晦暗的地方墨色浓重,这样画出来的山就仿佛有云光日影在其中浮动了!山水画家画雪景多有俗气,我曾经见过李成的雪图,峰峦林屋,都用淡墨画出,而水天空阔的地方,全用白粉补满,这也是罕见的画法。凡是画远山,必须先用香朽打草稿以确定其形状,然后用青色用墨一一染出,起初的一层颜色浅淡,后来一层略深, 最后一层更深。越远的地方云气越深, 因此颜色越重。画桥梁以及屋宇,必须用淡墨润泽一二次。无论着色还是水墨,不润泽便浅薄。王蒙有的画全幅不设色,只用赭石淡水润泽松树,略微勾勒山石轮廓,风采就无与伦比。

◎天地位置

凡是构思落笔,必须留出天地。什么叫做天地呢?例如在一尺半幅的绢素上,上方要留出天的位置,下方要留出地的位置,中间部位才能立意确定景物。我曾见过世上的初学者,草率执笔,涂满整个纸张,看了令人眼花缭乱,使人觉得兴趣全无,这样的画哪里还能被赏鉴之士所看重呢?

王概说:徐渭论画,将奇峰绝壁、大小瀑布、怪石苍松、隐居的道士,大多以水墨淋漓,整幅画有山林间蒸腾起来的雾气,空阔如没有天、细密如没有地的作品称为上乘之品。这话似乎与前面说的不符。说徐渭是潇洒之士,却能在非常填塞的布局中具有非常空灵的情趣。说空旷如什么,说细密如什么,早就在字里行间,将经营位置之道透露出来了。

◎破邪

如郑文林、张复阳、钟钦礼、蒋嵩、张路、汪肇、吴伟,在屠隆著的《画笺》中,被当面斥责为邪门歪道,切过不能让这种邪魔之气缠绕在我们的笔端。

◎去俗

笔墨中宁可有童稚气,不可有滞涩气。宁可有强横霸道的气焰,不可有俗气。滞涩则不生动,市侩则多庸俗,庸俗尤其不可沾染。摆脱俗气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多读书,则书卷气上升,市俗气下降,学者应该谨慎,千万不要有滞气和俗气。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