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知否小秦氏儿媳朱氏(知否小秦氏火烧祠堂抱着谁的牌位)

时间:2023-11-20 23:58:58 阅读:958 作者:沉默式喜欢

《知否》里,顾家长房在顾廷烨这一辈一共有三个儿媳妇,戏份最多的是二儿媳妇明兰,其次是长子顾廷煜的妻子邵氏;

而作为小秦氏嫡亲儿子顾廷炜的妻子,“朱氏”却由于戏份不多、往往被人忽视。

其实,朱氏的人生经历并非没有看点,相反,把原著里的细碎情节串联起来会发现,朱氏堪称是一个有眼光、有智慧、有分寸、有胆识的女子;

只可惜,如果一个好姑娘没能嫁给一个信赖她的好丈夫,没能嫁入一个真心拿她当自家人的好家庭,那么,任凭她有多少好处,也都是枉然。

好的婚姻能成就一个人,而不好的婚姻,则可能白白消耗掉一个人的大好人生。

(说明:本文基于原著情节讨论,与电视剧版不完全相同。)

知否小秦氏儿媳朱氏(知否小秦氏火烧祠堂抱着谁的牌位)-第1张

01 朱家有女,秀外慧中,宜室宜家

朱氏,承平伯爵府唯一的千金小姐,生得“一张芙蓉瓜子脸”,“一副娇俏可亲的模样”。

不仅相貌清丽,而且,朱氏性格也好,既没有像盛五姑娘盛如兰一样的刁蛮骄横,也没有像顾七小姐顾廷灿一样的矫情自负;

在偌大的宁远侯府,朱氏既能以又热诚又俏皮的圆融态度待人,又能对账簿、财产、人情来往等“庶务”做到心中有数,并在关键时刻勇于出头。

两个典型的例子:

第一个:

在明兰新婚第二日,朱氏与明兰第一次见面。照理说,明兰该称呼朱氏为“弟妹”,但由于朱氏比明兰的年纪还大着几岁,明兰一时之间还有点不好意思。

朱氏却表现得十分善解人意:

(朱氏)一点都不在乎地凑过来,笑嘻嘻地福了福,道:“二嫂好!请二嫂安!”

随后,她又“笑呵呵地”接过明兰递过来的见面礼,并十分讨喜地打趣说:

“做小儿媳妇就是好!要是能再多几个哥哥嫂子就更好了!”

这一番又随和又俏皮的表现,引得大家一起笑起来;不管众人心里有什么小算盘,但眼前的氛围终究是变得轻松了许多。

知否小秦氏儿媳朱氏(知否小秦氏火烧祠堂抱着谁的牌位)-第2张

第二个:

顾家四房五房的两个叔父,在分家的时候,厚着脸皮耍无赖,不仅不肯吐出此前侵吞的银子,甚至还反咬一口,暗指大房(顾廷烨父亲顾偃开这一支)以前用过他们四房五房的财物。

面对这样不讲理的亲戚,协理家务多年的朱氏气红了脸,仗义执言:

“非但不曾借调过银钱,光我知道的,爹就拿过三四次银子给四叔周转,每回都不下五千两!”

虽然这些话引得那些奇葩亲戚端起长辈架子一顿批判,说什么“没你们说话的份儿”,但由于朱氏说得有理有据,所以也起到了几分打击他们气焰的作用。

同时,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朱氏对家事的留心、对庶务的熟悉,以及敢于维护自家利益的勇气。

这样的一个女子,有拿得出手的容貌,有豁达圆融的性格,有管事理家的能力,即使并非惊才绝艳、聪明盖世,却也堪称一位合格的正室大娘子;

只要夫妻齐心,小两口同舟共济,不愁小日子过不好。

可惜,从丈夫顾廷炜,到婆婆小秦氏,在内心深处都不曾把朱氏真正当做一家人。

知否小秦氏儿媳朱氏(知否小秦氏火烧祠堂抱着谁的牌位)-第3张

02 一个怀孕争宠的丫鬟,戳破了夫妻婆媳之间的隐情

这些隐情,要从一个叫做欣儿的丫鬟怀孕了说起。

起初,朱氏被诊出怀了二胎,高兴之余,还得忙着给丈夫顾廷炜“开脸一个丫鬟”——说白了,就是再给丈夫纳一个通房丫头。

其实顾廷炜并不缺其他的通房丫鬟与妾室,但对于再多一个,他也毫不推辞。

对于这一点,由于时代不同,姑且不用现代的眼光去做过多的批判。

然而没过多久,那个叫做欣儿的丫鬟居然怀孕了,这就犯了大忌——在那个年月,通房丫鬟大多被要求服用“避子汤”之类的药物,以免有人借着怀孕争宠,闹出妻妾、嫡庶等种种争端。

而欣儿居然偷偷倒掉了避子汤药,妄图借着怀孕上位。

事情一出来, 朱氏挺着大肚子,一脸贤惠地表示愿意接受欣儿的孩子;

而小秦氏则一边怒斥跪在地上的儿子顾廷炜“不争气”,“这么贤惠的媳妇,你怎么忍心伤她的心”;一边又拉起朱氏的手,慈爱地表示“好孩子,有我在,谁也不敢委屈了你”;一边又发话:把欣儿捆了送到庄子里,灌药!

全程,顾廷炜除了小声给欣儿求情未果之外,不敢多说半个字。

知否小秦氏儿媳朱氏(知否小秦氏火烧祠堂抱着谁的牌位)-第4张

事情到这里,看起来还不算坏:丈夫认错态度极好,婆婆又如此慈爱明理。

然而就在朱氏被扶回房间休息之后,顾廷炜的表现耐人寻味:

顾廷炜看着朱氏出门后,门口的厚帘子被缓缓放下,才低声道:娘,您真的要处置欣儿?

小秦氏也一改方才的痛心疾首、疾言厉色,

慢慢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起来吧,你个糊涂东西!”

这什么意思?合着刚才的种种,都是娘儿两个演戏给朱氏看的?朱氏前脚一走,后脚这娘俩就要开小会、重新商议了?

而且从顾廷炜如此淡定、如此不慌不忙的表现来看,这种演戏应当不是头一次,所以才如此驾轻就熟;否则,以他的性格,怕是要急得含着眼泪慌忙求告才对。

果然,这母子俩确实另有知心话要说:

第一点,欣儿确实留不得了,但理由不是怕朱氏受委屈,而是小秦氏觉得欣儿阳奉阴违,已经不听她掌控了,所以要趁早除掉。

第二点,如今顾廷烨得势,顾廷炜如果想要争爵位就必须有助力,在这个节骨眼上,正是依仗朱氏的父亲(即顾廷炜岳父)的时候,千万不能得罪了人家。

所以,虽然“欣儿必须被送走”的结果没有改变,但出发点其实已经大不相同:

在朱氏面前,小秦氏一片慈爱,口口声声都是替朱氏着想,绝不让她受委屈;

而背地里,小秦氏看重的其实却是朱氏娘家的力量;与其说“不让朱氏受委屈”,倒不如说是“不让儿子受委屈”了。

知否小秦氏儿媳朱氏(知否小秦氏火烧祠堂抱着谁的牌位)-第5张

而更让人心里发凉的还并不是小秦氏的表现,毕竟她是做婆婆的,难免多替自己儿子想一想,难免对儿媳妇不如对儿子真心;

但顾廷炜呢?他明明是朱氏的枕边人,但是在这种重要时刻,他显然更倾向于接受母亲的意见,听从母亲的安排,把母亲视为一家人,且自然而然地将妻子作为演戏的对象;

至于“丫鬟怀孕”会对妻子造成什么影响与隐忧,他丝毫不曾放在心上。

其实,“与母亲更亲近”,并不是什么错;

然而,顾廷炜毕竟不是小孩子,他已经成年了,已经为人夫、为人父了,已经当差办事了,却依然在心理上是个没断奶的婴儿;

对母亲,他唯命是从;而妻子,只不过是他众多女人之中、更有利用价值(娘家给力)的一个。

这种心态对顾廷炜的影响是如此深远,远到,不仅让他终于放弃了一个喜欢的丫鬟,甚至在没过多久之后,他将会因此糊里糊涂送掉自己的性命。

知否小秦氏儿媳朱氏(知否小秦氏火烧祠堂抱着谁的牌位)-第6张

03 家有贤妻还不够,关键还得夫妻一心

在二哥顾廷烨荣宠归来这几年,朱氏与小秦氏的主张一直不同。

朱氏主张“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别去争抢”:

既然爵位轮不到顾廷炜头上,那就别惦记了;顾廷炜谋一份差事,然后再靠着分家得到的财产,靠着朱氏、小秦氏的嫁妆,一家人安安稳稳过日子,未必就过不好。

同时,朱氏还很有长远眼光地替年幼的儿子贤哥儿留了后路:

一方面,她多次避开小秦氏、独自见明兰,表达自己“很多事情做不得主”的无奈,并请求明兰将来能够看在亲戚的面子上、对贤哥儿的前程照拂一二;

另一方面,她已经求到了娘家兄嫂的应允,待贤哥儿长大之后可以迎娶兄嫂的嫡女为妻。

可以说,从婚姻到事业,朱氏都已经给儿子的未来做足了安排,丝毫没用顾廷炜操心;

只要顾廷炜能听从朱氏的建议,守着自己应得的东西踏踏实实过日子,生活完全可以和和美美、顺顺利利。

知否小秦氏儿媳朱氏(知否小秦氏火烧祠堂抱着谁的牌位)-第7张

可惜,顾廷炜终究是个“只听妈妈的话”的好宝宝。

母亲小秦氏的主张与朱氏完全不同。小秦氏对爵位执念颇深,自己多次下黑手暗算明兰未果,转而教唆顾廷炜动手。

顾廷炜原本没什么高强的武功,也没有过人的胆略,但母亲让他去做,他就乖乖地去了:在京城变乱之夜带人跑去澄园放火,试图趁乱除掉嫡亲嫂子与侄儿。

结果,反倒在澄园护卫的箭雨之中命丧当场。

人啊,不怕能力平凡,不怕进取心不足,就怕心里没谱,分不清是非好歹。

而更可叹的是,顾廷炜不仅害了自己,更连累了家人:

朝廷将其定罪为“附逆”,责令顾氏宗祠将顾廷炜一支除族,子孙三代不许出仕。

这代价,不可谓不惨重!

遥想当初,若是顾廷炜身边所有人都是愚鲁的、看不清局势、想不清道理的,无人给他指一条明路,倒也罢了;

但是,明明他身边是有贤妻的,且妻子是劝了他无数次的;

他却偏偏不听、不信。

俗话说,“家有贤妻夫祸少”;然而顾廷炜却用生命证明了一件事:家有贤妻还远远不够,关键还得丈夫肯听劝才行啊。

知否小秦氏儿媳朱氏(知否小秦氏火烧祠堂抱着谁的牌位)-第8张

可怜朱氏所遭受的打击还不止于此。

丧夫之后没多久,儿子贤哥儿与女儿静姐儿双双染了重病,小小年纪便不治而亡。

这并非意外,而是一场报复,一场来自被小秦氏利用过的人的报复(以后有机会单独发文讲)。

朱氏的一双小儿女,成了替小秦氏受罪的无辜羔羊。

而向来一脸慈爱的婆婆小秦氏,也在此时原形毕露,动辄大骂朱氏“黑了心肝”、“克夫克子”、“扫把星”。

所幸,失去丈夫又失去孩子的朱氏,还有一个始终疼她爱她的温暖娘家。

不久,朱家父兄将朱氏从顾家接走,从此与这场疲惫的婚姻一刀两断。

知否小秦氏儿媳朱氏(知否小秦氏火烧祠堂抱着谁的牌位)-第9张

04 结语

遥想当年,少女朱氏也一定是满怀着期待披上嫁衣的,也一定对婚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这样一个美丽、俏皮、有眼光、有见识的姑娘,如果能遇到一个爱她、懂她、至少愿意与她齐心协力经营生活的丈夫,日子该会过得多么美好、多么红火呀!

但是,并非每个好姑娘都能遇到识货的人;并非每场婚姻都能成就一段幸福的人生。

不懂事的“妈宝”丈夫,口蜜腹剑的心机婆婆,以及当时束手束脚的礼法,都让朱氏有心无力,举步维艰;

眼睁睁,大好的青春年华消耗殆尽,一腔的美好憧憬零落成泥。

叹息之余,只想说一句老话:婚姻大事,千万慎之又慎;

否则,再好的姑娘,也架不住低质量婚姻的消磨;

即便能回头,也终究是一身伤痛,让人心疼啊。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