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大白高国与出使(什么在永乐年间被封为贡茶)

时间:2023-11-19 21:40:49 阅读:635 作者:銷魂蝕骨

大白高国与出使(什么在永乐年间被封为贡茶)-第1张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如今尚存的西夏王陵

“大白高国”在哪里?曾经通达西夏的那条宋代茶路,是怎样衰微的?这些很有悬念的历史问题,吸引着笔者去了一趟宁夏。如果没去西夏陵考察回来,我还真不知道兴盛于清朝的万里茶道,其实早在两宋时,就已经在黄河两岸的宁夏有了它的开端。当然,那时的茶叶贸易是与一个强悍的独立小国来往的 ,它就是西夏。

1038年,位于贺兰山下的塞外大漠,一个叫李元昊的党项人,在兴庆府(今银川市)建都称帝,建立了大夏王朝,后来居然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取国号为“大白高国”,用的是西夏语言。西夏的疆域,曾经“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鼎盛时期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及蒙古南部的广大地区。西夏曾与宋、辽鼎足而立。

1227年,西夏为蒙古大军所灭。但是,有一种物质却把它们融为一体,那就是茶。蒙古族与西夏人都是游牧民族,多次与宋发生战争冲突,但他们对茶的争夺与占有,反而愈加强烈。

西夏游牧民族有一个共同的饮食习惯,即喜欢喝茶,喝奶茶。有来自秦岭下的茯砖茶,来自西南边疆云南的普洱黑茶。游牧民们,逐草而居,居无定所,跟随着马牛羊的食草季节,朝着贺兰山脚下的平原、黄河边的草地迁徙,以食畜肉和畜奶为主,高脂肪的食物摄入,他们的肠胃在呼唤着茶,只有南方的茶能消释富余的脂肪 。宋代学者洪中孚写道:“蕃部日饮酥酪,恃茶为命。”顾炎武也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熟,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

吐蕃,西戎,都在西域一带,与后来定都西夏的王国,无不涉及到对茶叶的需求。宋初,西夏逐渐强大,成为西北地区一支强大的政治势力, 西夏国的主要力量是由羌族的一支发展而成的党项族。

党项族看准了宋朝的丰富资源,宋朝也与之友好往来。起初,宋朝向党项族购买马匹,是以铜钱支付,而党项族则进行了资源转化,让他们把从大宋王朝交易来的铜钱,用去铸造兵器,解决了游牧民没有冶铜技术和资源的困扰。这对宋朝来讲, 无疑具有潜在的威胁性。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宋朝想到柔软的南方特产茶叶。对比铜来说,茶叶货源来得更快,而且这种植物的叶子,完全不用担心它的危险。被奶酪和牛羊肉困扰的骠壮,总是在渴望着南方茶叶的能量释放,于是游牧民们牵出了马,换取茶叶。物与物的交易,在马背民族马蹄声中,踏出了一条茶马互市的道路。

西夏初期与宋王朝虽有过军事冲突,但是茶马互市之路,并没有中断,双方因为茶维系了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 。

1038年,李元昊称帝,西夏不满于受大宋的牵制,发动了反宋之战。初战双方损失巨大,不得已而重新修和。但宋王朝的政策软弱,有妥协之意。李元昊虽向宋称臣,但宋送给夏的岁币茶叶等,则大大增加,赠茶由原来的数千斤,上涨到数万斤乃至数十万斤之多。

宋史上载:“西夏人恃茶为命。” 西夏人喝茶不仅仅是一种爱好,而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没有了茶,犹如没有了盐,正常的生活也难以维持和延续。茶在西夏人的生活中,是奢侈的必需品。西夏派出的使臣每每有求于宋的,是茶。《续资治通鉴》载:“本界(指夏)西北连接诸蕃,以茶数斤,可以博羊一只。”西夏人做转手贸易,用茶发财,在西夏境内,想必茶叶也不会很便宜。

茶叶,很轻柔的叶子,有时比金属利器更有锋芒。西夏人对南方茶叶的嗜好,是黄河流域和贺兰山下常年不断的交易。 宋与西夏的经济纽带,不能没有茶的贸易来维系。边埠商业往来,多少缓解了军事上的冲突 。

如今,我们所关注和研究的万里茶道线路,大都围绕在清代晋商与南方茶商之间的那段历史过道上,却没有往历史的深处去探究一下,一个叫“大白高国”的西夏民族,居然“恃茶为命”。 走进西夏陵,难以想象,一个小王朝,用游牧部落的强悍来开疆立国,但又没有把茶叶拒之门外。

作者:□邹全荣

来源:闽北日报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