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拒绝做井底之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式

时间:2024-04-04 23:00:01 阅读:639 作者:霸气的少年

井底之蛙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变得和它一样,被困在自己狭小的天地,目光短浅。

问题是,如果没有第三者的提醒,享受着自己井底生活的青蛙真的会觉得自己目光短浅么?

这里面的青蛙很无辜,它被自己的常识所束缚。它自己身在的地方就是所有,不存在局限于否的问题。直到经历更丰富,见识更广的人,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向他展示井底之外的世界时,它的自我救赎之路才真正开始。

而我们大多数人,很多时候就和井底的青蛙很相像,发现不了问题,被困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

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倾向于待在自己常识的舒适区,在享受安逸的同时,也被温柔地绑上了。

《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是一本指导我们思维方式的书,为我们跳出常识、经验,乃至知识的束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这本书的着眼点在于,在将人类的知识划分为“知”与“无知”、“未知”这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借助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蝈蝈形象,仔细分析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不同思维方式。在作者看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一条河流的上游与下游,肯定了发现问题思维的重要性。其重点又在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拒绝做井底之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式-第1张

《高维度思考法》作者是细谷功,一名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的商务顾问。他先后任职于东芝和安永咨询公司,负责产品开发等领域的战略制定及业务改革计划的制定、执行和定义。在工作之余,还在企业和大学开展与思维能力相关的研修和业务。

在《高维度思考法》一书中,作者细谷功强调我们在”知“与”未知“之外,还有被遗漏的“未知的未知”。而后,作者分析了知识带给我们的困境,又通过蝈蝈和蚂蚁的形象去分析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并将落脚点放在如何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上。

还有比“不知道”更可怕的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我是最有智慧的人,说明我对自己有多么无知有所自觉。”

这里,我们能看到的绝不仅仅是苏格拉底本人的谦逊,更在于,他抓住了我们人类知识的死角。对于知识,我们不仅仅是有知与不知的区别。我们进入学校学习知识,知识在慢慢积累,一年级不知道三年级的知识,等到三年级了还有初中等着我们,我们在慢慢地推着知与不知的界限不断往前。一直到长大成人,也很难意识到我们的知识不仅仅是已知和未知的区别,更有一个连我们都没有意识到的知识黑洞隐藏了起来。

书中有一张图片对整个知识世界进行了划分:

拒绝做井底之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式-第2张

那么,到底何为“知识”呢?

书中说,知识是事实和解释的快照。我们先是看到事实,再有对于事实的解释,而对这些解释按照一定的形式进行系统化处理,知识随之而来。举个例子,猫、豹子和老虎都是猫科动物。但是,在生物分类学出现以前,我们很难想象它们之间的共同性,也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生物学家从对生物的观察中渐渐建立了这个体系,并极具适用性。猫、豹子和老虎看起来都像猫,这是事实,生物分类学就是知识。

对于知识,我们也存在误解。我们经常将“已知的已知”和“已知的未知”当成整个世界,就像当时以天朝自居的清王朝,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满眼都是自己这个王朝,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其他地方存在的国家。

知识的这三个区域,其差异性在于,每一个区域里,问题以及答案之间的关系。

在“已知的已知”这一区域,所有的问题均已找到相应的答案;在“已知的未知”这一世界,问题存在,却暂时没有答案;而在“未知的未知‘这一领域,问题都没有发现,答案也无从说起。这也是为什么将”已知的已知“中的答案当作狭义的解决问题,而将“未知的未知”中的问题与答案当作是广义的解决问题的原因了。

当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我们连知道都不知道的知识存在时,思维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了。而这一思维的作用在于指导我们更好地思考,更好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决问题同样如此。解决问题的人,最害怕的不仅仅是问题有多棘手,而是根本就不能发现问题,从而无处下手。

首先,我们要知道问题从何而来。书中给出的说法是,问题来源于事实和解释的乖离。事实是永恒不变,是客观的,但是解释则是充满主观性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等因素的改变,二者就有可能发生背离。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干的东西很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下受潮,变软。这个是事实。但是这一点在南北方人的眼中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南方人可能会习惯性地在食物开封之后赶紧扎口,但是北方人未必就会这样。在同一事实条件下,因为环境的改变,我们就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所以,当事实与解释出现某种程度上的乖离,问题也就出现了。

其次,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又是怎么做的?

为了使问题确定下来并变得容易解决,必须在定义“封闭体系”的基础上设定边界条件。比如在上述的干的东西很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下受潮变软这个例子中,我们要给定具体的条件,设置一个封闭体系,其中一点可能就是地理位置的限定。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封闭体系”内部含有一种根本性的困境:“使问题变得容易解决”和“容易引发下一个问题”。正是如此,才有“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之间的循化。

拒绝做井底之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式-第3张

拒绝做井底之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式-第4张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其困境在于二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性。

如果将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当作的过程当作是一条河流,显而易见,发现问题是在河水的上流,而解决问题在于河流的下游。同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特质,与上下游各自的特征都是很吻合的。在作者看来,两者之间存在对立的特性。

上游 下游

不确定性高 不确定性低

混沌 秩序

边界不明确 边界明确

不分工 分工

抽象度高 抽象度低

无积累 有积累

重视质 重视量

无统一指标 有统一指标

上游的“发现问题”是指“在白纸上定义问题框架”,而位于其下游的狭义的“解决问题”,则是指进行“已确定的框架”内部的最优化,换言之,也就是提高效率。作者由此在书中解释了企业和学校,被下游最优化的原因。具体说来,下游的工作和管理都是充满具体性的,便于被绝大多数人理解,也因此能支持整个世界的运转。

然而,上下游的不可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存在的困境:能“解决问题”的人往往不能发现问题。

摒弃对蝈蝈的偏见

为了分析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差异,作者借用《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蝈蝈形象来进行阐述。

在《伊索寓言》中,蚂蚁是勤劳的代表,它们在冬天到来之前辛劳的工作,为过冬积蓄粮食;与此相反,蝈蝈总是在唱歌跳舞,无所事事,还对蚂蚁的辛劳不屑一顾。后来,蚂蚁安然过冬时,蝈蝈一点吃食都没有,只好向蚂蚁求救。

蚂蚁和蝈蝈的形象在作者的手下180度大转弯。

蚂蚁和蝈蝈的区别有三点。

首先,其区别在于“存量”和“流量”之间。作者将蚂蚁比作“有产者”,重视存量。从知识的世界去看,这种存量思维很难颠覆既有的定论发展方向。因为,如果一旦那么做了,它自身的地位这一存量就会受到威胁。这种思维在安定的时代是有利的,但是一到竞争激烈、变化巨大的时代,其弊端也就愈发明显,因为固有的思维很难让他们去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因而,作者又重点介绍了蝈蝈的生活方式,蝈蝈好比是“无产者”,它们重视的是流量。就拿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来说,很多行业都在积极地尝试靠近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潮流。也许,如果当初的诺基亚、柯达,都走上了与时俱进的道路,它们也不至于从辉煌的制高点跌落至谷底了。

其次,蚂蚁和蝈蝈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体系。具体说,蚂蚁代表的是一种封闭体系。蚂蚁是有巢一族,它倾向于通过画线去区分对方和己方,且始终以己方为中心去思考事物,在这种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下,对对方的态度是否定和排除。所以,蚂蚁所代表的思维方式,虽然能使得内部的结构得到最优化,但是却容易导致偏差的出现。蝈蝈代表的是一种开放体系。蝈蝈是无巢一族,它不会像蚂蚁那样带着预判去看待事物,它不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画线,事实是如何,它就如何去理解。在蚂蚁将世界分为对方和己方时,它则倾向于以两个相反概念为轴,但这未必意味着所有地事物都可以分为两类。

最后,则是两者在思考维度上的变化。蚂蚁代表的是固定维度,蝈蝈代表的是可变维度。蚂蚁在指标确当的情况下会干劲十足,但是一旦解决问题进展不顺,就会把责任归咎于他人或环境,容易有责怪他人的想法和受害者意识。如果说蚂蚁是志在成为“第一”,那么蝈蝈是志在成为“唯一”。

虽然蚂蚁和蝈蝈代表的两种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对立状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并不能共存共荣。就像是工作上的分工一样,无论是蚂蚁型思维的工作者,还是蝈蝈型思维的工作者当领导,它们都要意识到两者的差别,从一个制高点上区别对待,以使它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这也就是我们下面即将说到的“元思考法”。

用元思考法打破思维壁垒

书中说道:

所谓“元”,常被用于“俯瞰作为更高一级的视角的事物”这种形象。

元认知就是“俯瞰”自己。

作者将这一“元”的视角当作是上位思维的代表。提到上位思维,作者解释道:

相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它是“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视角。尽管人们只会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事物,但即便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尽力“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视角仍属于“上位概念”。

通过对“元”视角、上位思维的阐述,作者在书中,从三点方法去说明该如何发现问题。

首先,通过“抽象化、类推”升维。

抽象与具体相对,它是在对具体进行分析之后得出来的成果。以科学为例,科学的进化就是找到各个特殊事项间的共同点,得出定律,再将其适用于各种各样的事项。

而所谓的创意,需要具备的就是抽象化及其作为具体应用的”类推“思维。书中说道:

类推就是从“表面上不同,结构上类似”的遥远领域借用创意的思维。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有可能得到全新的创意和突破。比如,看到飞翔的鸟儿,人类造出了飞机。

其次,通过思考的“轴”升维。

这里的“轴”指的是:观察个别事项(即下位概念)时,作为基准的上位概念的视角。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找出思维的盲点。

“对立轴”在相近的事物之间很难找到,反倒是在反极存在的情况下更容易找到。“轴”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分类,理清头绪纷繁的事物的同时,减少“遗漏”和“重复”,进而在思考时提供给我们更多的视角。

最后,通过“WHY(上位目的)”升维。

疑问词有很多,除了“why”,还有“what”“where”“when”“who”“how”,但是只有“why”是唯一一个可以升至上位概念的疑问词。换句话说,“why”指向过去时,其目标是原因;当其指向未来时,其目标是目的。也就是说,通过“why”这一概念,目的和原因得到了统一。“why”的目标是抽象的,而其他的疑问词的指向是明确而具体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只有“why”可以让我们深入探究,不断重复。

思维方式差异的结果会最终落实到我们做事的结果上。《易经》上说:“取乎其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细谷功的《高维度思考法》在指导我们的思考方法上与此类似。它强调的上位概念,把我们从深井中拉出,来到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摆脱成为井底之蛙的命运。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