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

时间:2023-11-21 09:32:45 阅读:819 作者:长醉故梦

我敢打赌,这大场面你肯定是第一次见。

什么大场面?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1张

灾难片冒险片你看得多了,但《攀登者》一开场这20分钟,一场戏就拍出1960年中国攀登者首次攀登珠峰的时代背景、细节、人们的心理状态,甚至包括这场攀登中的遗憾。我敢说,你没见过。

说实话,看之前,我心里是忐忑的。这个故事,太珍贵,太动人,太值得拍,所以也太怕拍砸。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2张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以搭人梯的方式越过了珠穆朗玛峰的「第二台阶」,首次实现了人类从北坡登顶珠峰。但是,这次攀登却因为没有留下在峰顶拍摄的360度影像,而不被西方登山界承认。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并测量出珠峰的精确高度为8848.13米。

这就是电影《攀登者》故事的开始:1960年,一次伟大而令英雄们有些憋屈的登顶。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3张

而影片的主线,说的是第二次登顶。

我知道你们都听说过这部电影,也知道它预售已经破亿的事儿,还知道你们担心的什么,都别藏着掖着,说出来——对,李仁港。这位一出道就拍过《黑侠》的导演,上部大片,是《盗墓笔记》。

三年之后,徐克 李仁港,能把这个中国好故事拍出来吗?

我就一句话: 李仁港这次没用错吴京章子怡,更没浪费中国好故事。

徐克 李仁港,没砸!

先说一句,以历史为底座,有阿来的剧本打底,《攀登者》绝不是一部好莱坞式超级英雄大片,也没有一个光环附体、无往不利的英雄角色。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4张

电影里,只有纯蓝苍穹下,皑皑白雪上,一群大写的,有血有肉的,随时可能遇险牺牲的人。

这是李仁港这次最令我惊讶的地方:这么热血的故事,李仁港却是收着拍的。锋芒不张于外,却自有内力澎湃。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5张

这股电影的内力,源自于足够精彩的故事。

但别忘了,还有徐克。

徐克者,武侠也。

哪个少年没看过徐克的武侠片呢?如果说《智取威虎山》是一次经典题材的武侠式变形,那么《攀登者》其实也埋藏着徐克放不下的侠骨柔情。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6张

可能有人说我扯,登山大片,显示题材,侠什么侠,懂不懂?但中国人的侠义情怀,难道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隐忍十五年,眺望同一座雪山,只等15年后,为当年的攀登者们正名,这不是侠?

是兄弟,也有恩仇,但在大义面前,放下往事昂然向上,不以祸福趋避之,这不是侠?

对,我说的就是本片两位主角的故事——吴京和张译。

他们都是登山队的“两朝元老”。

电影在这两个角色身上,不仅埋下了行动上的艰难、视觉上的惊险,也就更放进了时代和历史的厚重感。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7张

这是影片在第一层行动的攀登之外,设置的关于攀登的第二层含义——攀登者心灵的攀登。

从第一次攀登到第二次攀登,15年,一个问题至关重要:信不信?

第一次,他们明明完成了世界级的壮举,有人却不信。

在蛰伏了十五年之后再次挑战极限,是攀登那座高峰,也是要攀登自己留下了15年的心理障碍的高峰。

对于吴京的角色来说,是从1960年开始15年的等待,在憋屈、寂寞中等待机会。他总算等到了。

对于张译的角色曲松林来说,由于瘸腿,第二次攀登无法再朝着珠峰迈步,只能担任登山队教练,负责第二次登顶珠峰的训练工作。他只能借助别人的脚,完成登顶的夙愿。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8张

电影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糙中有力、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将视角放置于一群普通的人,带着烟火气的、土里土气的,却非常亲切和真实。

谁能证明中国队员登顶成功了呢?

只有珠峰。

登上去,才有资格让质疑者从此闭嘴。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9张

故事的张力就在于,让影片拥有了两个不同年代攀登之间的对照,甚至于可以说,是憋着一股劲儿:上一次,200人用血肉之躯托举起的高度,有人拒绝承认。

那好!

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登顶,并且测量出珠峰的高度。

在“第二台阶”留下一把金属梯,被后来许多国家的登山家蹬着攀上珠峰,它被称为“中国梯”。

这么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极其容易犯下的错误,就是过火,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太燃,太动人,只要稍不克制,就会带出不真实感。

而李仁港这次交出答卷不仅是及格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在多数时间里,他的叙事都把最煽情的故事用克制的方式表达出来。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10张

不动声色间,打动人心。

但,影片又保持了叙事的流畅度,该有的冲突、浪漫、紧张、一波三折、反转,甚至是讨巧的小细节,都不缺。

故事讲好了,电影就稳了。但要让电影燃起来,还得看电影的视觉场面,行不行。

《攀登者》,燃!

别忘了还有徐克。

徐克有个习惯,做监制从不摸鱼,他会向电影里注入自己的风格,因此《攀登者》的动作场景,很自然地带入了徐克式的侠风。

而《攀登者》的出现,不仅很好地填补了华语片这类极限冒险大片的类型空白,还非常好地向这种类型注入了中国电影的风格,而不是对好莱坞式同类作品视觉风格的套用。

这一点,就厉害了。

攀登类大片有什么?

高度。扑面而来的极限高空危机。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11张

速度。须臾之间,山崩形成。

当然,还有极限环境最恐怖的破坏力。

白雪茫茫,人与环境,殊死一战,怎么拍才好看?

看《攀登者》充满侠气的场景。

众人之力,飞跃悬崖。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12张

雪坡之上,腾挪翻滚。

这是一场侠客对决,而最大的对手,就是自然。

比起明刀明枪,自然永远是一位暗器高手,低温、风雪、悬崖、峭壁,全都可以是杀人于无形的武暗器。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13张

徐克和李仁港的镜头下,我们的登山队员们,则成为笑傲风雪的群侠。

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的雪崩到来?迎风不惧。

冰裂缝出现?飞架天梯。

倾斜度极高的雪坡?决不腿软。

侠客联手,总有牺牲。

张译饰演的曲松林,为了搭人梯为队友减重,脱下自己的高山靴再攀上岩壁,之后,他不得不切掉了十根脚趾。

在片中,我们就能看到他赤脚攀岩的场景,热血到观众流泪。

曾被视作最后的武侠大师希望的李仁港,一直是港片中的视觉高手。

这一次,他真的充分利用了登山时的纵向环境,尤其是那些甚至会大于六十度的坡度,去营造视觉构图,制造画面张力、渲染紧张感。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14张

而有些场景,有能让人分明感受到徐克的存在。

片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方五洲带领年轻一代攀登者首次向珠峰发起挑战过程中遭遇风暴,十几位队员将自己和梯子捆绑在一起,挂在一块山石上,狂风暴雪肆虐整整一夜,大家就这样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度险飘摇了一夜。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15张

这一幕可以称得上《攀登者》最为精彩的动作戏之一,人如衰草,命若游丝。动作、冒险及现实故事完美结合,这不是好莱坞式同类大片能拍出的视觉想象力,而是标准的徐克式的武侠风格,只有我们华语大片,才能拍出这么荡气回肠的精彩场面。

双剑合璧,演员用命,动作戏稳了,电影的视觉场景,成了。

吴京表演太令人意外、章子怡角色命运唏嘘,而胡歌井柏然的结局戳爆我泪点

《攀登者》第三件做对的事,就是让人物立住。

人立住了,细节才耐得住咀嚼。

男一号吴京,饰演方五洲。

“战狼”?很容易注意这一次他表演的变化。

依然是演英雄,却多了一种巨大的沧桑感。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16张

脸是糙的,眼神刚开场是疲惫的,但又藏着坚定。

方五洲这个角色,算是登山队某种意义上的精神领袖,但《攀登者》绝不是一部个人英雄化的作品, 这个角色,其实和张译的曲松林构成了某种呼应。

相知相惜、又相爱相杀。

当年完成了又不算彻底完成的登顶,成为两个人一辈子的心结,有一场戏是曲松林质问方五洲摄影机的事儿,他就站在那儿,没有反驳。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17张

两个大男人的性格差异,通过这场戏展露无遗。

一个隐忍,一个坚韧。这种英雄惜英雄背后,都是戏。提醒你重点观赏一场喝酒戏,有多燃,自己看。张译这壶酒,是陈酿。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18张

吴京这次表演最打动我的,还是那种有别于过往全程高燃的举重若轻,有一场戏,是方五洲在剧中为了挽救摄影机而被雪崩压在下面,被刨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死了,急救后他一下子突然苏醒,说了一句“我刚才……歇了一下”。

除了表演变化,这一次,吴京还要在电影里谈一场重量级恋爱。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19张

当时那个时代,表达爱意并不像现在这样便捷直白,吴京也成功把方五洲的那种内敛、寡言下的爱意表现得很妥帖,而与他演出这种带有生活气爱情戏的,正是章子怡。

女一号章子怡,角色名徐缨。

登山队气象专家,任务是观测珠峰天气,帮助登山队找到适合的登山机会。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20张

导演李仁港说,吴京与章子怡的搭配,是“喝红酒吃咸肉”。

咸肉,糙、硬、有力道。

两人上次合作还是徐克2001年的《蜀山传》,没有太多对手戏。

而这一次的章子怡,也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好地演出了一个雪山女神的角色成长和命运转折。

尤其是人物的结局,应该会让许多人心里咯噔一下为之动容。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21张

同样惊艳的,还有井柏然和胡歌这些相对新一代的演员。

而两人悲剧性的结局也相当令人动容,我相信都会引发许多人落泪。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22张

也真是通过这几个命运充满遗憾的角色,让我们看到本片的人物,不是宣泄情绪、强推主题的工具。

因为人和自己内心的角力,人攀登内心高手的过程,才是类型片真正永恒的法则。

看到最后,人们爱的不仅仅是饱满的人物与精彩的设定。

更在于,那人物身上汩汩流淌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23张

由于徐克李仁港的存在,影片人物又如很多群侠片处理的群侠一样,几个角色有故事,有过往、相遇、各司其职并完成任务,也走向不同命运的结局。有些是苦尽甘来,有些无比唏嘘,我一个中年大叔,都哭晕了好几次。

也因为这些人物塑造充满回甘,更让整个故事具有了某种回味,我想,这就是人物的力量,也是源自人物原型的了不起。

这部电影,配得上我们的珠峰英雄,这比多高票房都重要

英雄无需仰望,英雄要的是尊重。

珠峰英雄的那份豪情与尊严,远超戏剧。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24张

这也是我认为电影最核心的考问,也是最关键的一份答卷——这部电影,配不配得上珠峰英雄们?

1960年,国内的登山队还缺乏训练,缺乏装备。登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登顶珠峰的道路,最大风力可达每小时189千米,相当于在飓风中行走。

气温可达零下73摄氏度,氧气含量也仅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二。更不用说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有280多人因为挑战珠峰失败而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

1960年,浩浩荡荡200人,走到最后,只剩下19人。

到达了北坡海拔8680米处的「第二台阶」的时候,仅仅只剩下4个人——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和贡布,英国人说“这是任凭是飞鸟也绝对逾越不了的地方”。

可他们一路继续往上攀登,仅仅只剩下4个人,英国人说“这是任凭是飞鸟也绝对逾越不了的地方”。

到达海拔8680米处的“第二台阶”时,他们发现横亘在眼前的,是高达4米的岩石峭壁,没有攀缘支点,钢锥也无法打进去,看不到登上去的可能。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25张

没有支点,那就人肉作支点。

可就是这飞鸟都无法逾越的珠峰北坡,被队员贡布、王富洲、屈银华三人,在队友刘连满“搭人梯”的帮助下,成功逾越了。

他们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之巅,也是第一次夜间无氧登顶珠峰。

当年的珠峰英雄,不是所有人都能回来。回来的,也不一定全身而退。

而如今,英雄们多数已经凋零。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26张

突击队长王富洲上山时体重是160斤,下山后只有101斤。

2015年7月18日,王富洲,北京逝世,享年80岁。

屈银华在爬人梯的时候,为了给刘连满减轻负担,主动脱下了4公斤重的长靴,最后在寒风中冻坏了双脚,下山之后便接受了截肢。

在《攀登者》首映时,女儿屈虹回忆往事:觉得父亲很窝囊,走路得时候像一只鸭子,缺乏男子汉气概,我都觉得有些难为情。

2015年9月19日,屈银华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

当年为队友搭人梯的刘连满在遗书中写道——“王富洲同志:我怕没有完成任务,对不起人民。这里你们留给我的氧气和糖,你们用吧!或许它能帮你们快些下山,把胜利的消息报告给祖国人民,永别了!”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27张

2016年4月27日,刘连满因双下肢股动脉血栓引发并发症,在哈尔滨去世,享年83岁。

1960年的四位珠峰英雄,迄今为止仅剩下贡布尚在人间,家人瞒着他,不给他知道其他战友的消息。

即使是英雄们的亲人,也是直到长大,才知道他们所经历的一切。

英雄,并不总是和光环相伴。登顶结束后,一切归于平静。但英雄们创造的史诗就在那里,等着有人去呈现。

在《攀登者》之前,中国并没有同类题材的电影出现,无论是在制作规格上还是在拍摄难度上,都称得上是国产类型片的一次极大挑战。结果是电影人们接到拍摄任务到最终完成影片制作只用了十五个月,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条件下创造了纪录。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28张

为了完成这部电影,吴京远赴岗什卡雪峰进行登山学习及训练,并请了职业登山家做指导,进行了半个月的极寒训练。

由于常年拍戏他腿上的旧疾复发,连长时间地站立都变得困难,他戴上夹板,拄着拐杖接着拍。

张译为了让外形更符合片中的角色形象而“自虐”式减肥,曾经一天只吃两根黄瓜,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坚持“瘸着腿”走路。

曾经去到拍摄现场进行探班的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曾说:“这是真诚的表演,处处都有充满力量的细节!”

从影片呈现的效果来看,雪山的特效、质感,给人身临其境的临场感和压迫感,仿佛将观众代入到极端环境中去。但更重要的,还是影片塑造了一群铮铮铁骨的珠峰英雄。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29张

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登山究竟是为了什么?影片中吴京饰演的方五洲的回答是:“几亿人如果只想着吃饭问题,那我们的民族又能有什么出息?”

为珠峰的悬崖之上,没有神话,但有一群热血儿女为国登顶。

监制徐克,在海拔5200米的高度说:“1960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壮举正是由中国攀登者完成。既然是我们的高山,我们的脚就要亲自踏上去。”

影片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天寒地冻,漫天风雪中,精疲力尽的登山队员们缓慢地举起我们的国旗。天地之间,大写的中国。

没错,包括配音、剪辑、过度饱和的配乐,影片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不过,这些都并不重要。

有没有发现,这些国庆档电影爆款的演变,背后是中国人的关注点在不断向远处延伸——

从身边开心麻花喜剧式的家长里短;到这个国家了不起的史诗,《攀登者》是一次更高的眺望。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30张

作为影迷和观众,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这样一部兼具诚意和水准的电影,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吧。也期待有了《攀登者》完成这次攀登后,未来会有更多同类型的国产主旋律大片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主旋律大片不仅需要昂扬主题,同样需要精彩的表达方式与紧张又充满吸引力的叙事方法,这才是一部成熟的主旋律大片该有的。

这也是我力挺《攀登者》的原因,精彩的故事,方法是很商业的、很类型片的、是可看度非常高的,一群出色的演员,再辅以适当的煽情与动作元素,到最后,又让人们感受到打通内心的熟悉的情感呼应和共鸣。

吴京演出了沧桑英雄(攀登者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第31张

英雄们需要的不是仰望。而是理解和尊重,以及,不被遗忘。

没有人想走下坡路,人人都想走上坡路。之所以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

对于当年的珠峰英雄如此,对于今天的中国电影人也是如此。

这部电影,真配得上我们的珠峰英雄,这比再高的票房都重要。

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