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

时间:2024-01-10 00:00:01 阅读:218 作者:朴边边

曾子曾将孔子“一以贯之”的道诠释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此论后来颇多争议,有说曾子的确掌握了孔子的思想要领;有说曾子本来就鲁钝(参也鲁),这只是他自己的见解程度罢了。

我更倾向于前者,所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尽自己所能处理好各种关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果能照此持之以恒践行下去,不正贯穿了孔子的道吗?

另外,子贡曾问过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此可见,孔子本身对忠恕二字也是相当重视的。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1张

然而,条条大道通罗马,可以说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每种德行都是相互关联的,把任何一种德行做到极致,都可以贯穿其他德行,从而通向那个究竟的大道。

同样,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也是我在学习儒家文化中所领略到的四大核心理念。

我个人认为这四点可谓是儒家的精髓所在,不知此则如树之无根,水之无源,总于枝节处着手,多显空泛而无底气。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切身感受,仅供大家参考。

讲儒家思想,“仁义”二字是怎么都跳不开的。而“义”实际上是“仁”的外在体现,只要内心有“仁德”,自然会有“义举”,否则就成虚伪造作了,所以根本还是在“仁”。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足可见儒家对仁的重视程度。

我们常说杏仁、桃仁、果仁等,那都是在指什么?不就是水果的“核心”吗?所以儒家的核心莫过于“仁”。

我们批评某人麻木不“仁”,实际上就是在说他丧失了人该有的品性。正如孔子所言:“仁者,人也。”

可见,不仁就不是人了。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2张

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也就是说君子若没有仁德,就不能称作君子。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让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仁德。

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要是没有了仁德,礼乐又能起到什么作用?装模作样吗?

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乐本是内心仁德的外在体现,难道只是指玉帛钟鼓吗?

《论语》上讲: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恭而安”三字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只有内心真正具备仁德的君子,才能在对别人恭敬的时候不觉得别扭。如果只是形式上的礼节,谁能真正做到“恭而安”呢?

孔子如此描述仁的重要性: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也就是说即便你用智谋侥幸取得了成功,假如内心没有仁德,迟早是守不住的。说得更严厉点即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以汉初总结秦亡教训时便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3张

孔子还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也就是说不仁之人不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也不会长期处于安乐状态。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不仁之人总是不断向外追求。所以无论什么日子,他们都不会感到满足,自然没个安生。

那么仁人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吗?按孔子的话说:“仁者不忧。”

为什么仁者没有忧虑呢?孔子回答道:“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又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所以,儒家的最高追求其实是一种不受外在影响的精神境界,正如程颢所言:“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所以,颜回才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才会“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周敦颐曾让学生寻找“孔颜乐处”,他们在乐什么呢?当然是乐道了。实际上儒家求仁的目的还是在于“志道”,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因此道本只有一个,各家各派只是采用不同方式去求道罢了。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4张

孔子正是通过仁德来不断要求自己,最终上升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之境界。那么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孔子却并没有具体讲清楚。可能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缘故吧。我们只能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略窥其门径。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似乎是在说,仁是我们本来就具备的,只是我们不愿见它罢了。王阳明也曾引用此言来阐明“良知”的不可外求,可见仁可能就接近于良知。

孟子更是表明,人心本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端,只是常人被外物所迷而放任自流。故而感叹道:“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而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也就是说,学问之道没有其他法子,不过就是把这颗跑出去的心找回来。从“仁,人心也”可以看出,仁的地位确实接近于道、良知、自性等。所以果能做到仁,离大道也就不远了。

仁虽然貌似“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但真正做到仁的非常少见,大都因为难以抵挡外在困惑所致。就连被孔子一口一个“贤哉”称赞的颜回,在仁这方面,孔子评价得也是相当委婉:“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对自己也是“不敢当”的谦词:“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5张

因为仁实在不好用语言描述,所以孔子在教导弟子时都是应机说法。例如,樊迟问仁,孔子回答:“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也正是孔子对樊迟的另一问题的答案:“先事后得,非崇德与。”

或许樊迟这个人有些“好逸恶劳”的特性,故孔子教导他要“先劳后获”。

另有一次,樊迟再次问仁,孔子回答:“爱人。”这是对仁的诠释中最脍炙人口,也是最具有普世性的“仁者爱人”理念。

当然,也只能说是仁的一部分。

有一次,颜回也问仁,孔子回答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对这句话中“克己复礼”四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诠释。第一种认为“克”是能的意思,因为《尚书》中“克明俊德”的“克”也是能的意思。而且只有翻译成“能自己去践行礼”,才能和后面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前后呼应。

再者,孔子教学都是对机说法,颜回本来欲望就最少,把克己解释成克制自己欲望是说不通的。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6张

第二种解释就是现在通用的版本:克制自己去践行礼。实际上也并不矛盾,因为这句话后面紧接着还有内容。颜回接着问道:“请问其目。”

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很明显,这“四勿”本身就含有“克制”之意,所以第二种解释并非说不通。但两者皆无可厚非,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仲弓(冉雍)问仁,孔子答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在教育冉雍要时刻保持恭敬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概冉雍这个人平时比较放逸。

司马牛问仁,孔子答道:“仁者,其言也讱。”司马牛接着问道:“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孔子回答:“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这是在教育司马牛要谨言慎行,讱就是言语迟缓,可能司马牛平时较为多言浮躁。

从以上孔子对弟子的对机说法,可以看出仁其实就是做人的最高准则,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只要偏离了“正道”都是不仁。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7张

所以修行是一辈子的事,因为我们得不断去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符合仁,孔子到了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辈岂能不慎乎?

当然,孔子也会遇到弟子刻意刁难的时候,比如那个被孔子斥作“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就曾问道:“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与?”

孔子回答:“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竟然问孔子这么一个幼稚的问题:若有人告诉你井里面有“仁”,仁者会跳下去吗?

孔子不屑一顾地说:“这是什么话!君子可以做出牺牲,但不能被无故陷害;可以欺骗,但迷惑不了他。”

这里面就牵扯了孔子的另一个理念: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如果只讲要做一个“好人”,而不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智慧,其弊端则容易变得愚钝。

当然,愚钝的好人总比聪明的坏人要好,所谓“人善人欺天不欺”。儒家始终把“仁”放在第一位,其他只是辅助,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勇相逢智者胜,两智相逢仁者胜”。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8张

孟子更是喊出了“仁者无敌”的口号。有人就要问了,很多好人还干不过坏人呢?孟子的回答是:“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也就是说仁必然胜过不仁,就像水能灭火一样,水灭不掉火,只是因为水太少,火太大的缘故,但“邪不胜正”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对“仁”的概念可能还是比较模糊。但我想诸位内心是比较明朗的,因为仁是我们本自具足的,只是不容易表达出来,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践行“仁”呢?最重要的就是真诚。

《中庸》上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也就是说真诚是自然规律使然,做到真诚正是顺应自然规律。能够不勉强、不假思索、从容不迫地做到真诚,就是圣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得道之人称作“真人”。而一般人要想做到真诚,必须坚持正道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9张

可以这么说,只要真诚由内而发,我们的行为自然是符合“仁”的。这里不得不提到王阳明的“良知”说,因为我们的良知本来就知道是非善恶,只需真诚对待自己,顺应良知的引导,不加丝毫人欲掺杂,那么我们自然就是“仁人”。

《中庸》上讲: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其中就提到了两种修养方式,一种是由内而外的“自诚明,谓之性”;一种是由外而内的“自明诚,谓之教”。

前一种是直接通过真诚引发良知,所行自然符合“天理”;后一种则是要通过学习而明白道理,逐渐去引发内在的良知。

而这两种又都是相辅相成的,一般人都得通过学习才能明白“真诚”的道理,但若不去践行则依然不可能切身体会。正所谓“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这下我们就晓得王阳明和朱熹的区别在哪儿了?王阳明就属于“诚则明矣”;朱熹则属于“明则诚矣”。所以王阳明后来整理了一本《朱子晚年定论》,借以说明朱熹晚年的思想已然与自己趋于一致。所以说道本来就只有一个,求索的方法不同罢了。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10张

真诚到底有多重要?《中庸》上讲: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通俗点讲,只有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良知良能;然后才能引导众人以及万物发挥良知良知;这样才能帮助天地化育万物;如此则可以与天地并列了。

这里我引用孟子的一段精辟言论来说明这个道理: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也就说:值得追求的就叫善,自己确实具备了善就叫信,让善充满全身就叫美,充实到似乎有光辉就叫大,大到能够感化万物就叫圣,圣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就叫神。

多么引人入胜的描述,似乎看到了一幅身上放光的佛陀画面。所谓的“信美大圣神”即指修养不断提升的五个阶段,而人随着修养的提升,自身的能量也会随之提升,所谓的“充实而有光辉”实际上就是指人的气场。

如果一个人修为特别好,尤其是到了贤圣境界,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他。因为人性都是向善的,自然会在无形中被感化。

这就是道家为什么讲究“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要没修到“充实而光辉”,如何能够“大而化之”呢?故而儒道之间并不矛盾,只是站的层次不同罢了。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11张

孟子所说的“可欲之为善”,前提也得是真诚的“可欲”。因为倘若不真诚,可欲的大都是男女饮食,吃喝玩乐,何来善?唯有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你才会发现原来“真正”能满足自己的确实是“善”。正如孟子所言:“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这么说大家可能不太明白,我且试问有没有哪个坏人是真诚要去干坏事的?估计嘴上说真诚,也是在赌气,要么就是变态。因此只要“真诚”的对待自己,你的行为绝不会偏离正道。

只是要做到真诚也不是那么容易,人往往会受情绪影响而意气用事。说白了,真诚是顺应良知而为,而不是顺应习气而动。

所以,虽然明白了真诚的重要性,我们还得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起观照,省察克念,保持内心的平和,如此方能不受习气影响,真诚地顺应良知。

所以《大学》上讲: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12张

慎独是儒家中非常重要的观点,也就是独处时也要像人前一样要求自己。如果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谈何真诚?且“诚于中,形于外”,外在的气场会反应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藏藏掖掖是没什么用的。故而要想做到真诚,必须得慎独。

所谓的“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指君子修养德行,见恶就如同闻到臭味一样,马上心生厌恶而弃绝;见善就如同见到美色一样,马上心生欢喜而向往。

不可能闻道臭味还考虑一下臭不臭?见到美色还考虑一下美不美?那是本能反应。君子立诚也应如此干净利落,所谓“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那么,真诚能达到什么境界呢?《中庸》上讲: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如果达到至诚,对于很多事情甚至可以提前预测到,这也是本性使然。王阳明三十岁左右在阳明洞中修炼导引术,就曾准确预言到有朋友要来看望他。别人以为他得道了,他却说:“此簸弄精神也,非道也!”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13张

佛家虽讲神通,但也不提倡神通,因为那是自性本来就具备的,跟了脱生死无关。至诚之人,不过充分发挥了良知良能,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倘若太执着于此,反而又不真诚了。

中庸

何谓中庸?中即是中和,而庸自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用的意思,也就是中和之用;一种是常的意思,也就是中和之道。无论怎么说,都是讲怎么做到中和的道理。

《中庸》上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也就是说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那种混混沌沌的状态叫“中”,喜怒哀乐发泄得恰到好处就叫“和”。中是天下的大本大根,可以理解为如如不动的自性;而和则是人所应遵循之不偏不倚的常道。

后面那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很不好理解,自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大家都能达到中和的状态,则天地各就各位,和谐运行,万物生生不息;有说自己达到中和的状态,则天地就会推崇你,万物就会供养你。两种解释都有那么点意思,总之中庸是一种修为的最佳状态。

那么中庸的真正内涵到底是什么?从表面上看就是,能够因人、因地、因事、因时、说恰到好处的话,做恰到好处的事。

实际上你若能总顺着良知行事,本身就是符合中庸的。孔子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一种中庸的状态,但那是经过常年累月的修炼才达到的。

所以做到中庸不仅仅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那么简单,若无深厚的修养和智慧,只会顾此失彼,有时候甚至会把丧失斗志,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当作中庸,也就成了今人批判中庸思想的“口实”。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14张

其实他们批判的不是中庸,而是没出息,无须因此发生口角之争。正如《中庸》所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意思很明白,诸位各自体会。

孔子对中庸之道的评价可谓是高到极点了,所谓:“中庸其至矣乎!”更言:“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的重要性和难以企及性可见一斑,简直就只有圣人能做到了。

所以孔子只好退一步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如果找不到中庸的人相处,也可以和狂者、狷者交往。因为狂者有志向,可以督促我们前进;而狷者比较清高,可以防止我们作恶。

从现实角度而言,由于世间的事情本来没有绝对,而世间人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故而很容易走极端。但凡发生争执,无非都是各执一端,争个你死我活,除了伤和气,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所以我的座右铭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中庸之道,贵在中和,凡事过犹不及。饭吃七分饱、话不可说死,事不可做绝,得饶人处且饶人。最好不要在情绪不稳定时做任何决定,那时候的决定几乎没有符合中庸的。

最关键的是,要培养一颗淡定从容的内心,面对世态的变化无常皆可一笑而过,可谓无时不“中庸”也。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15张

中庸也可以视作一种圆融的处事方式,后世但凡腐儒皆因偏离了中庸之道。要知道,儒家的所有道德理念都只是原则,也得因人、因地、因事、因时而变动,不能什么时候都死守一个理。

正如《易经》所言: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孔子被孟子视作“圣之时者”正是此理。孔子曾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又言:“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另有子绝四之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也说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所以儒家思想是活活泼泼的,并非“一根筋”的固执。但这与孔子所批判的“乡愿”不同,乡愿是没有原则的见风使舵,跟谁都随声附和,虽一乡人都说他好,也必是“德之贼”。

正如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道:“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儒家的通权达变,必须有坚定的道德立场,如果一味地“见机行事”,往往会发展为毫无骨气的“明哲保身”。倘若必须为了捍卫道义而死,亦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正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16张

知命

《论语》的最后一句话讲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有多少人真正去想过这句话,反正我是越想越觉得在理,越想内心越洒脱自在。

儒家所说的命指什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命运,另一种则是自然规律。

从命运的角度而言,知命主要是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正如《中庸》所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自得焉。

也就是说君子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泰然自若,所谓“得知欣然,失之坦然,一切随缘”。

正如孔子周游列国,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七天,弟子们都饿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孔子依然弦歌不辍。子路终于憋不住了,问道:“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中庸》上讲: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因为能够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所以不怨天,不尤人,以道为乐,安时处顺,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道理即在此。

孔子周游列国时,一次被围困在匡城,搞不好会有生命危险,孔子却淡定地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这个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他自称“五十而知天命”,因此在周游列国途中,无论发生什么,都胜似闲庭信步,丝毫不受影响。多么潇洒地一句话:老天没有要文化灭亡,匡人能把我怎么样。

另有一次是在宋国,大将军桓魋因嫉恨孔子,想要杀掉孔子,孔子携弟子不紧不慢地逃走了。桓魋气得把孔子讲学那棵树砍掉泄愤,孔子依然镇定自若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不禁让我想起禅宗泰斗虚云法师的一个公案,据说抗战期间,一个日本人用枪指着虚云法师的脑袋恐吓道:“你不怕吗?”

虚云大师轻描淡写地回答道:“如果我注定要死在你手里,为什么要害怕呢?如果我注定不会死在你手里,为什么要害怕呢?”多么富有智慧的言论,这正是“知命”的典型案例。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17张

一次,公伯寮向鲁国大夫季氏说子路坏话。子服景伯将此事告诉了孔子:“季氏被公伯寮蛊惑,我的能力也可以帮您把公伯寮干掉。”

孔子回答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类似的言论,孟子也曾上演过。有一次,鲁侯想要召见孟子,大臣臧氏劝阻了鲁侯。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子,孟子说道:“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儒家因为“知命”,故而能够活得洒脱。但知命并不等于认命,而是“尽人事,听天命”。该做的还是要尽力去做,只是把结果就交给天命来决定。用佛家的话说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人之所以活得累?往往就是因为“不知命”。其实,“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有些人永远活在与命运对抗的状态中。

不能够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只是一味地高喊着“改变命运”的口号,死盯着远处的目标,而忽视了近处的风景,弄得自己整天浮躁不堪。搞不好容易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从而误入歧途,纵使有了点成就也损害了身心健康。

改变命运的根本在于改变自己的习惯,修养自己的品性,提升自己的能力,只管踏踏实实去努力,同时享受每一个当下。该来的自然会来,倘若过分在意结果,不仅会影响当下的奋斗,一旦目标达到了又会感觉无聊,要是没达到那还不是得崩溃,所以真的没必要这么疯狂。

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也就是不要担心没有职位,也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你,应该担心的是,自己的能力与修养够不够。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18张

“知命”的另一层含义则是了解自然规律,说白了要知晓天道“福善祸淫”的规律,类似于佛家的“因果报应”。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尚书》言:“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又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王阳明也曾说过:“为善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爱之,朋友乡党敬之,虽鬼神亦阴相之;为恶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叛之,朋友乡党怨之,虽鬼神亦阴殛之。无有为善而不蒙福,无有为恶而不受殃。”

这些都是让我们明白天道运行的规律,不可胡作非为。正如老子所言:“不知常,妄作凶!”《诗经》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即是让我们“与天地合其德”,祸福无不自己感召而来。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当代人最缺乏的就是敬畏感,数典忘祖,侮圣人之言者比比皆是。因为不知天命,也就不知敬畏。只要没触犯法律,什么事都敢干。身口意三业造尽还浑然不觉,内心浮躁不堪却从不反省,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此篇论文本来想分成四篇发表,为了不影响内容的连贯性,因此便一气呵成,这样就显得较长。感恩有缘人能够坚持看完,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微效。最后祝愿大家身心健康,家庭和谐,事业顺利,福慧增长。

搞懂这四大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核心三个字-第19张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