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早教科学养育(宝宝吓到后怎么安抚)

时间:2023-11-20 06:22:18 阅读:902 作者:另一种生活

码文之前先感谢下每一个关注我,看我文章的你们,每周写原创文,原本理解的是坚持是一种好习惯,会有成果。而现在,每周文章发出去就多增加几个粉丝关注,甚至激活了一些十几年没有联系的朋友来链接我,跟我倾诉,梳理时,我觉得这件事不再是需要坚持的事,而是更有意义的事,可以引发读文章的你对孩子的教育有共鸣或者反思,这就足矣了。

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真的是存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里,它是必需品,绝对不是奢侈品。而码文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收获和沉淀,每一篇文章用近1周的时间的打磨,其实也是我自己将这些零散的育儿知识的重构。比如今天要聊的:如何化解孩子的恐惧情绪。

曾经我也用这个问题去询问磊磊老师,她当时也特别的给我写了一篇文章,我特别感谢她,让我知道原来带孩子是可以轻松的游戏化解各种问题。到后来自己系统学习早教和心理学,也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恰巧前几天一个新朋友看到我的文章来链接我,向我求助:孩子在幼儿园消防演习的时候可能被大场面给吓到了,现在抗拒去学校,怎么办?要在家休息几天再去学校吗?于是,我又对这个问题进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进行整合,希望对有这方面困惑的家长有所启发。

什么是恐惧?

恐惧是一种情绪,正常的恐惧,对一个人的生存是有积极意义的。恐惧情绪有自我保护的意义,但同时医学资料也表明,强烈的恐惧气氛和突发的恐惧事件,会使人的神经中枢受到强烈的劣性刺激。所以,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的恐惧,也要避免孩子遭受恐惧的袭击。

根据恐惧产生的原因一般分为: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关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和压力导致的恐惧。

接下来详细说下这几种恐惧以及怎么破?理论 实践谈起来篇幅有点儿长,所以今天先聊前面三个(本能恐惧、知觉和经验产生的恐惧以及怕生),下一篇我们详细讲讲预测性恐惧和压力导致的恐惧,朋友说的孩子被消防演习吓到,咱们下一篇详细讲。

一、本能恐惧

婴儿害怕两件事,一是大声,如尖锐刺耳的高声;二是失持,身体突然失去平衡,失去依托,这是人的本能恐惧,这种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肌体觉等刺激引起的。

怎么破?

这阶段的宝贝,处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给到孩子足够安全的环境,不要突然发出大的声响,不要让宝宝出现“失持”的恐惧,如果孩子被大的声响吓到,也不要过于惊慌着急,应及时将宝宝抱起,然后用手掌轻轻地抚摸宝宝的背部,稳定其情绪,给其安全感,可以缓解受惊的症状,多给宝贝做听觉训练,听各种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或者舒缓的音乐,多带宝贝出去外面活动。

二、与经验和知觉相关的恐惧

心理学上非常典型实验:视觉悬崖实验是沃克和吉布森(Walk & Gibson,1961)曾进行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早教科学养育(宝宝吓到后怎么安抚)-第1张

实验结论: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六个月左右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侧,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也是关于知觉引发的恐惧。

看到了吗?宝贝的觉知察觉到的“恐惧”,其实是咱们人类基因记忆在起保护左右,无需过于担心,远离这类危险即可。

曾经有过不好的,不愉快的经验会激起恐惧情绪,比如洗澡时有过不愉快的体验,孩子可能之后就会害怕洗澡。对这种恐惧和害怕,也是本能的在规避不舒服,自我保护。

怎么破?

首先,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恐惧事物,接纳我们的孩子会有恐惧害怕的情绪。接纳很重要,接纳孩子恐惧的事物,比如说孩子恐惧洗头,我们要接受她恐惧洗头这件事,同时也要接纳他恐惧的情绪,唯有接纳,家长才能用更温和的情绪和心态面对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其次,面对恐惧的事物或者事件,我们可以用游戏引导调整孩子对恐惧事件的另一种感受。我们以孩子抗拒洗澡洗头这件事为例: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能够用其他方式代替比如洗头的不适感,可以换一个姿势洗头就换一种方式,比如躺着洗,减少孩子的不舒适感,让孩子接受水在头上流动但不会流到眼睛不舒服,当孩子的头适应水的流动几次后再慢慢调整回来姿势。

孩子大一些,我们可以采用积极联结法,就是将恐惧刺激和愉快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将孩子对水的不好经验替换成开心快乐的游戏,比如让孩子在澡盆外面给他最爱的玩具洗澡,比如我们可以在没有放水的澡盆里游戏,通过美好,快乐的游戏记忆代替不好的经验……

三、怕生

怕生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伴随着亲子依恋的形成,怕生情绪也逐渐明显、强烈。婴儿在母亲怀里时,怕生情绪较弱;离开母亲,则怕生情绪较强烈。8个月以后的宝宝,只要有妈妈在身边,即使妈妈离开一定距离,但在他视线之内,一般都能自己玩或和别人一起玩耍,如果由妈妈或其他人陪同,宝宝接触新事物或新一半的恐惧情绪也可以减弱,以后渐渐可以做到和亲人分离。

其实在陌生的环境或意外情况下,大多数孩子会表现出短暂的退缩,感到害怕,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比如2岁的孩子,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往妈妈身后躲,别人与他打招呼也不回应,问他问题,最简单的“叫什么”“几岁了”也支支吾吾答不清楚,或者干脆闭口不答。在2-3岁间出现类似情形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在家里比较安静,说话不多,但与家人交流还算自然,对客人则表现出惧怕或回避的态度;在幼儿园喜欢独处,或者怯怯地、很不情愿地跟在小朋友的后面参加集体游戏、从不主动回答问题等大多缺乏自信,他们虽然独处时感觉比较自在,但心中又常常感到压抑、孤独和焦虑。任其发展,有可能延续到成年,对性格的形成、自身发展和生活都带来不利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更大的心理问题。

怎么破?

首先,仍然是接纳孩子的怕生情绪,不焦虑,不给孩子贴标签,不强迫孩子跟人打招呼。当孩子出现怕生,退缩的行为时,我们可以蹲下来拥抱,告诉他“宝贝,现在对这个环境还有点陌生是吗?没关系,妈妈陪你一起”,然后抱抱宝贝,带他慢慢熟悉这个环境。

其次,当孩子慢慢熟悉后,可以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创造机会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意识地培养自信心。当然,不必时时关注他的一言一行,家长只需要留意观察,当孩子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

再次,平时对孩子不要过度保护,应适当放手让他更加独立一些,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当孩子掌握了某项技能也是能极大的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引发恐惧的原因是不同的,但无论是怎样的恐惧,家长都应该给予孩子理解和支持,可以接纳孩子的恐惧,允许他恐惧。或者在面对恐惧的时候,帮助他用自嘲精神来放松。

最后,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使孩子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促使其建立自信心。是克服所有恐惧情绪的良药。

我是清清(阳淘妈妈),高级家庭早教指导师,心理学爱好者,如果你有育儿困惑,欢迎链接我们一起探讨!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