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贺陈罗聂叶并不擅长指挥,历史上的四大元帅结局

时间:2023-12-27 00:00:01 阅读:913 作者:并无是非

十大元帅:贺陈罗聂叶并不擅长指挥,为何能成为元帅?综合贡献大!

贺陈罗聂叶并不擅长指挥,历史上的四大元帅结局-第1张

十大元帅共分两类:战神级的和非战神级的。

元帅中有好几位是威震敌胆的军事大家:朱德是三军总司令,是军中一座高峰,任何人都无法逾越;彭德怀被主席称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林彪三大战役直接指挥了两个;刘伯承是“川中军神”,他手下的八路军129师是三个师中战斗力最强的;徐向前早在红军时期就指挥大兵团作战……

称上述五位元帅是战神是毫不夸张的!那么,十大元帅中的另外五位呢?

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和叶剑英,我们甚至都没有听说哪场大战是他们指挥的!

贺龙,战争越到深入阶段,他的位置越往后,到解放战争就成了彭德怀西北野战军的“后勤主管”。

陈毅,尽管是华东大军的主帅,但真正的指挥者是粟裕,粟不一定离不开陈,但陈确实离不开粟。

罗荣桓,东北野战军横扫东北的时候,他是东野的政委,指挥打仗的是司令员林彪。

聂荣臻倒一直是大军区司令员,不过提起他打过的仗,大家多数能想到的是绥远战役、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战役。

至于叶剑英在军中一直是参谋长角色,从红军、八路军一直到解放军,他从来没有指挥过任何一支大兵团独立作战,属于幕僚性质。

元帅,是在军事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那么,上述的贺、陈、罗、聂、叶五位革命家到底有什么样的贡献,让他们足以跻身元帅行列呢?

贺陈罗聂叶并不擅长指挥,历史上的四大元帅结局-第2张

说起元帅,很多人会有一种误解,以为只有在战场上摧城拔寨、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才能称得上元帅。

实际并非如此。

如果单论军事指挥造诣,那粟裕绝对够得上元帅的标准;如果单论作战勇猛程度,那许世友肯定能在军中排前几名;如果论个性的强悍程度,不管是宋时轮还是陈士榘或是陈光,也在军中是能排上号的。

但元帅的标准远不是脱了光膀子抡起大刀片冲入敌阵。

元帅作为军中最高军衔,标准是很复杂的,简单来说,看的是综合军事贡献。这其中,军事指挥能力确实重要,但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另外还有更为重要的标准,比如资源的调配能力、人际关系和组织的协调能力、后勤保障能力、根据地建设能力、部队标准化管理能力以及关键时刻扭转乾坤的能力,如果缺了上述各方面,指挥能力再强,打胜仗也无从谈起。

而且,作为元帅,尤其要综合评估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贡献以及他的代表性。

接下来我们试分析一下贺、陈、罗、聂、叶五人的情况,看完之后,就会对他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作为元帅,是当之无愧的!

贺陈罗聂叶并不擅长指挥,历史上的四大元帅结局-第3张

贺龙:南昌起义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和八路军120师师长这三大重量级职务,已经为他预留了元帅名额。

中国革命的前期,要说贡献最大的几位功臣,恐怕绕不开贺龙。

南昌起义的时候,还不是党员的贺龙坚决要求跟党走,他当时已经在国民革命军中贵为中将军长,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但他放弃了个人的高官厚禄,一心要听党的话,心甘情愿为了大众的利益把自己一枪一弹打出来的看家部队拿出来贡献给革命——这相当于带资入股。

因此,南昌起义的班底就是贺龙和叶挺的部队,因此,贺龙被周恩来任命为南昌起义总指挥,相当于军事主官。

南昌起义作为军中头号起义,其总指挥职位不可谓不重!南昌起义成为很多知名将帅的“标配”,就南昌起义来说,朱德、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陈毅、林彪、粟裕、许光达、张云逸、陈赓等军中一流的战将都曾经算是贺龙的部下!

南昌起义失败之后,贺龙没能前往苏联学习,他只身回到家乡,没用多长时间,就拉出一只队伍——这种“无中生有”的本事,在十大元帅中,贺龙恐怕是数一数二的,这只队伍后来发展成为红2军团,是红军的主力军团之一。

长征途中,红2军团和萧克领导的红6军团在湘西会师,后来和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相遇,从那时起,红2军团和红6军团合并成为红二方面军,贺龙担任总指挥。

红军有三大主力,贺龙成为其中一支主力的总指挥,地位和彭德怀、徐向前并驾齐驱,这是他担任的第二个超重量级职务。

红二方面军后来在抗日战争中改编为八路军120师,贺龙和萧克自然就成为正、副师长。八路军一共有三大主力师,作为120师师长的贺龙和115师林彪以及129师刘伯承一道组成八路军师长“三剑客”,不久分赴抗日前线。

南昌起义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以及八路军120师师长,这三个职位是贺龙元帅军衔的最好背书,完全可以说这三大超重量级职位已经为他在元帅中占得了一个位置。

不过,后来贺龙在军中逐渐隐身也是事实,120师从战绩上来讲是三个师中相对平庸的一个,到解放战争贺龙主要任务是保障西北野战军的后勤,不过,把自己的部队交给彭德怀指挥而毫无怨言,这种胸襟不是谁都有的。

直到解放战争末尾,贺龙才大大露了一回脸,他率第18兵团入川,在“刘邓大军”的配合下从北部直驱四川盆地,拿下成都成为贺龙最后的战功,虽然这次战功是在刘邓的策划下取得的。

贺陈罗聂叶并不擅长指挥,历史上的四大元帅结局-第4张

陈毅:从井冈山三巨头到新四军军长,再到华东军事一把手,没人比他更具代表性!

十大元帅中,恐怕没有人比陈毅的经历更曲折。

南昌起义刚开始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准尉文书,但到起义的后半程,却成为仅次于朱德的领袖人物。

井冈山会师后,又成为和毛主席、朱德能够地位相等的人物,开辟中央苏区的过程中,陈毅虽然地位有所下滑,但他一直保持着和主席极深的私交。主席率部出征的时候,经常把一些物品留给陈毅保管!

陈毅在中央苏区已经不算是主流将领,而是奉命经略地方,他任江西军区总指挥,在长征前夕又担任西方军总指挥。因为在一次前线视察中,陈毅中弹,右胯粉碎性骨折,因此在长征时没能跟大部队走,而是被留在苏区打游击——陈毅成为唯一一名没有参加过长征的元帅。

在三年极为艰苦的游击战中,陈毅几乎整日伏在草丛中,不仅要和强大的敌人兜圈子,还要堤防叛徒出卖。这时的陈毅,虽然是南方八省红军游击战争中仅次于项英的人物,但真正能够指挥的,也就几百名游击队员而已。

抗日战争开始,陈毅成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而实际上,陈毅的地位要重要得多,甚至高过军长叶挺,因为他同时还是军委新四军分会的副书记(副主席),可以算是新四军的二把手。

陈毅对新四军最大的功劳是“皖南事变”后的重建工作,可以说功劳仅次于政委刘少奇,从那以后,他就一直是新四军的军事主官,先任代军长,后来从延安重返新四军军部的时候转正,被任命为军长,不过,那时候抗日战争已经胜利了。

之后的陈毅渐入佳境,先是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后来是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司令员,在战神粟裕的指挥下,华东野战军所向披靡,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战役打得徐蚌战场的国民党军全线崩溃,还创造了一战歼敌55.5万的纪录,完全可以说东南中国的半壁江山都是陈毅的部队打下来的!

贺陈罗聂叶并不擅长指挥,历史上的四大元帅结局-第5张

罗荣桓:最被低估的元帅,没有他和他的山东解放区,后世战场必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罗荣桓在十大元帅中算是最被低估的一个,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是非常出色的,但由于他其它的特长过于突出,以致于大家都忽略了他的军事天才。

他从秋收起义追随主席参加创建红军起,就一直走政工路线,一直到全国解放前夕,但在不多的出场机会中,他还是在山东展现了优秀的军事天赋,自己也愿意做军事指挥工作,但因为党给他的任务和分工,他毫无怨言地沿着政工路线走了下去。

众所周知的是,自从主席在秋收起义后的“三湾改编”中确立了“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从而使党指挥枪成为人民军队的传统,这是我军百战百胜的法宝——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过程中,罗荣桓一直是见证者和实践者:毛泽东为部队政治工作规划好框架,而框架内的血肉是以罗荣桓为代表的政工人员负责填充的。

如果说,政治工作是部队的灵魂,那么,罗荣桓就是部队灵魂的工程师!

无论是在井冈山上,还是中央苏区,还是长征路上,或是115师,以及山东抗日根据地,直到东北的解放战争,罗荣桓都是军内顶尖政工人员的存在,因此,作为政工人员的代表,他入选十大元帅是名副其实的事情。

但如果把罗荣桓仅仅当成政工元帅的话,你还是小看了他。

当年在山东抗日根据地,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很多人都没有搞好,包括黎玉、陈光、朱瑞、郭洪涛以及大名鼎鼎的徐向前,最后山东党、政、军的统一指挥,是在罗荣桓手上完成的。没有人知道罗荣桓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没有人知道罗荣桓是如何拖着沉重的病体来回奔波,更没有人知道罗荣桓受了多少委屈、顶着多大的压力……

山东抗日根据地在罗荣桓手里变成了全国质量最优的根据地,特别是兵源,直接构成了后来名震八方的东北野战军的主体和华东野战军的四分之一!

他后来率山东军区主力北上入关,进入东北,当时林彪新组建的东北部队一共11万人,罗荣桓带的山东兵力就有6万,占了林彪部队的半壁江山!

后来东北部队从一开始的11万发展到百万大军,只用了三年的时间,主要功劳不在林彪而在罗荣桓,他的“造血”神功早在山东时期就练得炉火纯青了。

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没有罗荣桓,山东军区就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而东北野战军能否打遍天下无敌手也很难说,陈毅和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会缺一条腿却是一定的!

贺陈罗聂叶并不擅长指挥,历史上的四大元帅结局-第6张

聂荣臻:没有聂荣臻和他的晋察冀,中国历史就不完整了!

聂荣臻创立的晋察冀根据地太重要了!

从地图上看,晋察冀处于所有解放区的中心:南面是李先念的中原解放区,东南是陈毅和粟裕的华东(包括山东和华中),西南是刘邓的晋冀鲁豫解放区,西面是贺龙、李井泉的晋绥军区,再往西就是党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关外的战区是东北区,是抗日战争后林彪和罗荣桓新创建起来的。

聂荣臻是老资格的军事家,在很多将帅还没有参加革命的时候,聂荣臻已经是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后来名震一时的很多国共悍将,见了聂荣臻都得恭恭敬敬地敬个军礼!

1927年,聂荣臻先是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他是起义前敌委员会的军委书记,当年年底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三大起义参与领导了两个,这个资历在十大元帅中只有他和叶剑英。

在进入中央苏区之前,聂荣臻担任过中央军委参谋长,从上海进入瑞金之后,他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但他最知名的经历是和林彪共同领导红1军团:林彪是军团长,聂荣臻任政委。

红1军团是中央红军的两大绝对主力之一,实力比彭德怀和杨尚昆的红3军团只强不弱。

进入抗日战争之后,聂荣臻继续和林彪搭档,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后来成为政委)。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就是他和林彪共同策划和指挥的。但他和林彪合作时间很短,很快林彪就因伤退隐,并缺席了几乎整个抗日战争。

在115师的分兵中,罗荣桓和陈光带主力进入山东,而聂荣臻则留在五台山地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太行山地区所在的河北和山西是遭受日军战火最惨烈的地方,而聂荣臻能够把这块根据地牢牢楔在敌后,其勇气、耐力、魄力可见一斑。毛泽东对聂荣臻极为赏识,称他为当代鲁智深。

到解放战争中期,晋察冀和刘邓的晋冀鲁豫合并为华北军区,聂荣臻出任司令员。

从对敌战况来看,聂荣臻不属于战神类的将领,在华北和强敌傅作义的交手中,聂荣臻十分被动和吃力,后来平津战役之所以有摧枯拉朽之势逼降傅作义,也主要靠林彪的东北野战军的实力。但凭心而论,尽管聂荣臻不擅长指挥,但他是军中最优秀的政工干部之一,更是屈指可数的根据地建设大师。

如前文所述,如果没有地处所有根据地中央的晋察冀,那么可想而知各根据地会成为松散得无法有效相互策应的一盘散沙,如果没有聂荣臻和晋察冀的三十万大军,北中国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聂荣臻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恰如其分地显露出来!

贺陈罗聂叶并不擅长指挥,历史上的四大元帅结局-第7张

叶剑英:叶参座屡次在关键时刻立下大功,一到扭转乾坤的时刻,叶剑英就会站出来!

叶剑英无疑是军中的传奇,当过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很早就是国民革命军中的实力派,南昌起义的时候,他已经是第4军参谋长,老军阀张发奎和国民党新贵蒋介石都刻意拉拢他,但叶剑英还是抛弃了旧军阀的高官厚禄参加了革命。

叶剑英参与策划了南昌起义,并直接指挥了广州起义,和聂荣臻一样,三大起义他参与指挥了两个,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牛人!

叶剑英在十大元帅中是参谋型元帅的代表,无论是红军还是八路军或是后来的解放军,他都担任过总参谋长,但不像别的参谋长,他并非“全职”的。

比如刘伯承担任红军总参谋长的时候,或者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时候,包括周恩来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时候,都花费了极大精力和心血在协助朱老总指挥部队和策划作战,而叶剑英的战场更为广泛。

抗日战争,叶剑英的身影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延安、武汉、南京、重庆,经常作为周恩来的副手与各界代表人物联系,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导人。

解放战争,党中央撤出延安,后来一分为三的时候,他又奉命和杨尚昆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中央后委既是参谋机关,又是以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组成的前委和以刘少奇和朱德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的桥梁。

当时,需要叶剑英发挥参谋长强项的时候,他一定会不失时机地出现在最该出现的地方,“皖南事变”后,叶剑英在全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上舌战群儒,一条一条驳斥蒋介石对新四军和共产党的诬蔑,使国民党的阴谋完全破产,这个问题上,叶剑英当居首功!

叶剑英最值得称道的是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三次扮演关键角色,从而改变历史走向。

第一次是南昌起义前,他把张发奎密谋在庐山扣留贺龙和叶挺的计划秘密告诉他俩,使他们尽快脱身,保证南昌起义顺利进行——如果没有叶剑英,何时打响第一枪就是个未知数了。

第二次是在长征中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叶剑英敏锐地发现了危险,立即通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连夜北上,从而避免了一场极大的损失。

第三次是在毛泽东去世之后,他和华国锋、汪东兴等一举粉碎“四人帮”,使中国这般巨舰重回正确航向,尤其重要的是,在邓小平复出的艰难之路上,叶剑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贺陈罗聂叶并不擅长指挥,历史上的四大元帅结局-第8张

十大元帅,一个也不能少!

分析完上述五位革命家的历史经历之后,就会发现,他们被评为元帅是实至名归的事。

贺龙,南昌起义的代表、红2军团和红二方面军的代表、八路军120师的代表,如果不是贺龙,这三大劲旅在元帅中就没有代表人,只有贺龙合适。

贺龙虽然在抗日战争由于120师地理位置和战略任务所限,表现相比115师和129师来讲并不活跃,尤其是解放战争几乎只做后勤工作,但他的起点太高,后来在后勤工作上贡献巨大,又率兵入川直取成都,总体来讲,他的贡献广泛而深入,不授元帅说不过去。

陈毅在南昌起义发挥巨大作用,上了井冈山之后又是第一支红军队伍红4军的创始人之一,南方八省红军游击战争,他是二把手,仅次于项英,新四军又是代军长和军长,立下重建军部的大功。

到了解放战争,他是华东军界第一号人物,是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的双料司令员,又和刘邓交情莫逆,被请到中原担任党、政、军的二把手,两军联合起来共同解放了大半个中国,如此资历和功劳,不可能不在元帅中占一席之地!

罗荣桓,政工元帅的代表,就这一条标准,足以让他晋身十大元帅阵容,但这并非全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对后世中国战局的影响程度,他已是妥妥的元帅。

进入东北之后,他的贡献有二,一是协助林彪做政治工作和后勤,特别在兵源扩充方面贡献巨大;二是协调林彪和陈云、高岗、彭真以及张闻天等四大政治局委员的关系,使大家拧成一股绳,这个工作换个人做,必是另一个结果,因为东北局成员个个都是能耐大、个性也强的人物。

综合这样的历史贡献,评上元帅丝毫不觉得奇怪。

聂荣臻无论从资格还是功劳,都足以评为元帅。

他手下的无论是晋察冀还是华北军区,都是大战区,几十万精兵是他用了多年的时间带出来的,以至于很多人把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和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并列,称为“第五野战军”。

聂荣臻的政工元帅再加根据地建设大师两大头衔,评为元帅是很恰当的。

最后,叶剑英元帅,无论综合他在哪个时期的历史贡献,他都必须是元帅。

建军时期,两大起义的领导人;22年的战争中,他是三军总参谋长,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总参谋长当了个遍,他又是军中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放到哪个位置都闪光。

特别是三次历史关键时刻的立功,改变了历史前进方向,这个功劳怎么说都不夸大。

主席曾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所以,不管是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还是叶剑英,都绝对符合元帅的条件和标准,再加上前面五位战神级的大军事家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和徐向前,十大元帅谁都不能少。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