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斡旋康雍乾身旁30年不倒(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

时间:2023-11-19 00:15:48 阅读:131 作者:怹呒莪

乾隆四年五月的一天,北京城里,一位88岁的老人离世了。

在200多年前的中国,能达如此高寿者已十分罕见,且这位老人还曾在康雍时期一次又一次的权力斗争中,身居高位而安然度过,做了长达30年的首席大学士。

乾隆皇帝评价他,“历相三朝,年逾大耋,抒忠宣力,端谨老成,领袖班联,名望夙重,举朝大臣未有及者”。

人们常常称呼他,马齐,但他不姓马,他叫富察·马齐。

他有个侄子,叫富察·傅恒,有个侄女,是乾隆最爱的孝贤纯皇后。

斡旋康雍乾身旁30年不倒(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第1张

01

马齐,满洲镶黄旗人,祖父哈什屯是顺治朝内大臣,父亲米思翰是康熙朝户部尚书,是以,马齐18岁时就凭祖荫做了官,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起点很高。

马齐虽然是以满洲贵族的特权入仕,但与多数八旗子弟不同的是,马齐做事干练,有主见,是个能吏。

官声还特好,康熙曾说他,“居官勤慎,声名亦佳”,有一次,朝中推举“居官甚好者”,就有马齐。

斡旋康雍乾身旁30年不倒(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第2张

不过,让马齐声名大显的,还是奉旨审理湖广巡抚张汧贪黩一案。由于张汧的背后是当朝大学士明珠,之前审理此案的人都不敢得罪明珠,但马齐去了后,一切秉公办理,使张汧伏法。

此案之后,大家都称马齐是“廉洁奉公,无所畏惧的清官”,康熙也因此嘉奖马齐,晋升他为左都御史,这是马齐仕途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此后,马齐越发得康熙信任,屡屡出任要职。

  • 康熙二十七年,马齐参与筹议与俄罗斯定界问题。
  • 康熙二十九年,任左都御史的马齐位列议政大臣,开创了以左都御史进入议政大臣的先例。
  •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第一次亲征噶尔丹期间,马齐奉命值宿紫禁城,辅佐太子理政。
  • 康熙三十八年,马齐任武英殿大学士,三年后,马齐升任首席满洲大学士。
  • 康熙四十三年,康熙手书 “永世翼戴” 匾额赐予马齐,此时的马齐可以说是仕途上的巅峰。

当时,有个时谚,“二马吃尽天下草”,“二马”指的是马齐,和他的弟弟马武,意思是当朝的权势都让他们富察家的占尽了。

斡旋康雍乾身旁30年不倒(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第3张

02

身处政治权力中心,哪儿能一帆风顺。康熙四十七年,马齐栽了个大跟头。

先是,九月,康熙在巡幸途中,宣布废太子,同时将太子胤礽的核心党羽,索额图之子等人立行正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放的,这份满文谕旨原件里,有一个人的处置内容被康熙用朱笔划去了。

这个人,叫富尔敦,正是马齐的儿子。划去的内容是:“富尔敦,着交予其父马齐,拴九条铁索,于家中圈禁”。

或许是康熙想着给自己的股肱之臣留些脸面,或许还有其他寓意,总之,马齐此时尚未受到牵连。

斡旋康雍乾身旁30年不倒(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第4张

不过,在此之后,本来与太子关系不错的马齐便与太子反目了。

紧接着,没过两个月,康熙对废太子一事反悔了,想重新复立太子胤礽。碍于颜面,康熙下旨,令满汉大臣共同推举一名皇子为太子,为了确保胤礽能被推举成功,康熙特意做了一些安排,其中就有一条,是不许怨恨太子的马齐在其中干预。

“继又谕曰,议此事、勿令马齐预之。”——《清圣祖实录》

然而,事情发展的结果完全出乎康熙的预料,参会的满汉大臣竟一致保举八阿哥胤禩为太子,这不禁让康熙既震惊又生气。

以致于,转过年来,康熙想起此事仍气不打一处来,愤怒之下,康熙打算秋后算账,他不相信满汉大臣的心意如此统一,一定有人从中串联作弊。

面对康熙的诘问,群臣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得罪,都说没有首倡者。

其实,康熙心里是有怀疑人选的,就是国舅佟国维和马齐。于是,便直接指名道姓的问了,

“此事必舅舅佟国维、大学士马齐以当举允禩,默喻于众,众乃畏惧伊等,依阿立议耳。”

汉大学士张玉书没办法,只好说:“当天马齐比臣来得早,臣问今天议论何事?马齐说,推举太子,臣又问,推举谁呢?马齐说,大家都想推举允禩。”

张玉书的说辞说明,马齐当天的言语很有诱导性,正好印证了康熙对马齐的怀疑。

斡旋康雍乾身旁30年不倒(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第5张

一旁的马齐眼见着康熙逐渐震怒,赶紧辩解:张玉书记错了,当时臣回答的是,听说众人中有要保举八阿哥的,绝没有让他保举八阿哥的意思。

于是,双方各执一词,场面逐渐激烈。按照一贯喜欢记录“天朝八卦小道消息”的朝鲜人记载,康熙盛怒之下,不顾帝王威仪,亲自下场,当众“殴曳马齐”,而马齐竟毫不示弱,在皇帝面前“拂袖而去”。直气得康熙当天晚饭都难以下咽。

“如乍废太子,旋复其位,欧曳马齐…”——《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朕因马齐效力年久,初心俟其年老,听彼休致,以保全之。昨乃身作威势,拂袖而出,众人见之,皆为寒心。……” ——《清圣祖实录》

03

那么,马齐冤枉吗?

事实上,马齐作为满洲首席大学士,在朝中有声望有影响力,马齐对张玉书说的话虽没有明确表明态度,但的确非常具有诱导性

那么,仅凭马齐一句话,真的能左右最后的结果吗?

当然也不会。当天,马齐在与张玉书对话结束后,就离开推举会场了,因为康熙不许他干预,所以那天的投票马齐是没有参与的。

斡旋康雍乾身旁30年不倒(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第6张

当天在会场真正串通作弊的人,其实是康熙帝第二任皇后的亲兄弟、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第三任皇后的堂兄、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明珠之子、翰林院掌院学士、侍郎揆叙,以及汉大臣户部尚书王鸿绪等人。

这些人都是八阿哥夺嫡的主要支持者。据雍正即位后回忆说,这些人串通的办法就是,每人在手心上写一个“八”字,开会时互相示意。

其他中立的人、看不清形势的人、权衡利弊的人也就跟风推举了。

“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遂私相计议,与诸大臣暗通消息,书八阿哥三字于纸交内侍梁九功、李玉转奏。”——《清圣祖实录》

至于马齐,他是不是故意跟张玉书说那样的话呢?

张玉书虽是一品大学士,但汉臣在朝中话语权不大,行事多以满臣为主,所以马齐知道那样说话一定能影响一部分汉臣,他肯定是不希望太子被复立的。

04

不管怎么说,马齐是得罪康熙了,还当众给康熙甩脸子,拂袖而去,康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第二天,康熙不仅当众发谕旨斥骂马齐,还把马齐祖辈上的事翻出来羞辱(马齐祖父哈什屯曾在蓝旗事件中,背叛本旗贝勒,而投靠上三旗)。

“马齐原系蓝旗贝勒德格类属下之人,陷害本旗贝勒,投入上三旗,问其族中,有一人身历戎行而阵亡者乎!”

不仅马齐被革职拘禁,连带着他两个弟弟马武、李荣保也被革职,其余族人有官职爵位的,也都统统革去。

斡旋康雍乾身旁30年不倒(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第7张

不过,富察家族没有就此沉寂下去。

  • 马齐被革职的第二年,康熙以马齐“旧管俄罗斯事”为由,重新启用马齐;
  • 康熙五十一年,又以内务府事件积压太多,任命马齐为总管;
  • 康熙五十五年,康熙认为“满洲大学士,无能令汉大臣心服者”,恢复马齐首席满洲大学士的职位,兼任户部尚书。
  • 期间,马齐的族人也陆续恢复原职。

可见,康熙也明白,马齐不是推举八阿哥为太子的关键人物。至于当天串通的阿灵阿等人,都是康熙的近亲或是朝中核心大臣,不好处理。马齐既然已经“背锅”了,康熙的气也出了,这事儿就算过去了,所以康熙才找各种理由给马齐复职。

05

在康熙这儿,事儿虽然已经过了,但马齐并没有。此次革职复出后,马齐整个人的为官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马齐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文化建设方面,编修会典、主持礼仪活动等。对于康熙末年诸子夺嫡已全面展开的局面,马齐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选择站队、押宝,为将来辅路,马齐一直是中立的。

正因如此,在雍正皇帝继位后,马齐的命运才会与真正支持八阿哥的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等人完全不同。

马齐能有这样的选择,并不奇怪,不仅是他这次丢官总结的教训,也透着他们富察家族一直以来行事作风。

马齐的祖父哈什屯善于审时度势,行事稳健。其父米思翰“生而沉毅,办事勤慎有识力”,到了马齐这一辈,他的兄长马思喀“综合周详,简嵇严密”,弟弟马武“方寸自持,禔身以恪”

可见,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影响下,富察一家人都是办事缜密稳健、不投机取巧的个性,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会为了未来去豪赌,无论谁做皇帝,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06

进入雍正朝后,已经70岁高龄的马齐对自己在朝中的定位非常明确。

就是做好前朝老臣,继续保持中立,不再参与权力斗争。对雍正重点打击的八王党,从未落井下石,或是替雍正冲在前面,主要精力放在编修圣祖实录上。

雍正虽然指责马齐“不肯尽心办事”,但出于政治需要,也仍然保留马齐满洲首席大学士的职位,甚至许他世袭爵位。毕竟雍正打击的满洲贵族太多,急需要团结另一部分满洲贵族,来稳定人心,维持自己的形象。

马齐刚好是雍正优宠前朝老臣、稳定满洲贵族人心的具体范例,甚至在给弘历选嫡福晋的时候,雍正也是有意选择富察家的女儿,就是马齐弟弟李荣保之女,未来的富察皇后。

斡旋康雍乾身旁30年不倒(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第8张

孝贤纯皇后与乾隆画像

就这样,马齐保持着这样的角色,直到雍正驾崩,才提出辞职,此时马齐已经83岁了。

07

至此马齐作为富察家族这一辈的领军人物,算是平稳着陆,而富察家的荣耀还在继续,未来就交在侄子富察·傅恒的手里了。

马齐退休后,向乾隆提出了他生前最后一个愿望,就是奏请祖父哈什屯入祀贤良祠,可见,那次马齐与康熙的冲突中,康熙羞辱其祖辈的话,马齐走心了…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