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

时间:2024-01-07 20:00:01 阅读:283 作者:系统的念想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这个知己还是我兄弟!

有这样一对兄弟:他们经历相似,政治立场一致,他们都曾经做过高官,都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最关键的是他们都视对方为难得的知己。

弟弟说:“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哥哥说:“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

哥哥生了病,感觉将不久于人世,写信给弟弟说:“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弟弟拿着哥哥的信,泪流满面:"小子忍铭吾兄!"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第1张

苏轼

这样动人的兄弟情谊,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而缔造了这样一段几乎完美的兄弟情的人,就是我们熟知的苏轼、苏辙兄弟。

世上兄弟那么多,为什么他们二人的感情特别深厚呢?

以下几个原因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

一、求学时期的朝夕相处,打下了感情的底子。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号颖滨遗老。是苏家六个孩子中仅存的两个。

苏轼长苏辙3岁,两个人从小一起读书,一起游戏,几乎形影不离。

苏辙曾回忆起哥哥年少时候的样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蹇裳先之。”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第2张

苏辙

于是感慨不已:“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曰予二人,要如是终。”

苏轼也不止一次地表达了对兄弟相伴之情的珍惜:“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

他还说到了弟弟苏辙的才情:“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

兄弟之间的往来不都是一本正经,他们的调侃也颇为有趣。

苏轼早年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陈建用、杨尧咨、苏辙作大雨联句。陈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最后苏辙对曰“无人共吃馒头”。

程杨两人的首两句类似唐诗,很好但少创意,苏轼兄弟的后两句则绝类宋诗,诙谐奇趣,且把两个同学吃饭的动作也引进诗中,引得众人满堂哄笑。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第3张

苏轼

十几年朝夕相处的生活,给兄弟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辙在祭奠他兄长的祭文中写道:

“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幼学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

这几句话,既回顾了兄弟两人相依相伴的经历,又有对兄长的敬仰之情。两人少年时期朝夕相处的情景,如在目前。正是这样一段形影不离的日子,为兄弟两人打下了深厚的情感底子。

有了情感的底子,从未分开过的兄弟俩,分开后情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二、为官顺遂时,兄弟之间的诗文唱和,巩固了兄弟情谊。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榜中进士。这意味着他们就要开始仕途生活了。

因为出仕后聚少离多,所以兄弟俩常常是鸿雁传书,几十年间,从未间断。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弟弟寄信赠诗,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诸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就超过100首。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第4张

苏辙

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签判;十一月苏轼兄弟在郑州西门外送别,苏辙想到五年前赴京赶考时曾经过渑池,想到其兄苏轼西行赴任必经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当苏轼路过渑池旧地重游时,当年寺中的奉闲和尚已经去世,壁上的题诗也荡然无存。苏轼写下《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作为苏辙一诗的应和: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两兄弟的第一次离别。接下来的时间里,兄弟俩始终聚少离多。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第5张

苏东坡

为了能和在山东济南的弟弟离得近一些,苏轼请求到山东密州任职。可是,兄弟俩因为各自公务繁忙,还是没有时间见面。1076年的中秋,畅快地喝了一夜酒的苏轼,想到已经几年未见的弟弟,挥笔而就一首流芳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自己对世事的看法,对弟弟的思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第6张

东坡赏月

诗文唱和中,苏轼常爱和弟弟开玩笑,表达对对方的理解。

苏轼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弟弟苏辙在陈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的淮阳做学官。但那个地方很穷,不重视学官。苏轼写了一首诗《戏子由》,寄给自己的弟弟,其中有四句是这样写的: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诗用诙谐的语言写来,但是,透过诙谐的表面,我们看到的是苏轼对弟弟这个学官不受重视的不满,当然还有对弟弟处境的担忧。

在他们的唱和中,弟弟苏辙劝哥哥,“常恐坦率性,放纵不自程”

而哥哥苏轼牵挂的是弟弟家里人多度日艰难,“森然有六女,包裹布与荆。无忧赖贤妇,藜藿等大烹。”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第7张

苏辙苏文定公侧身像

这就是平常的诗文往来,而兄弟之间的情谊,在这你来我往的诗文应答中,一点点加深了。

有人说,困境是朋友的试金石,对于苏轼苏辙这两个既是兄弟又是朋友的人来说,遭遇困境时,他们的情感能经得起考验吗?

三、仕途坎坷时,兄弟间的互相支持,炼就了一段比金还坚的情感。

《宋史.苏辙传》中评价这段兄弟情是:

“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第8张

苏轼

最能考验兄弟情的莫过于“乌台诗案”了。

1079年,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被指控在诗句里讥讽朝廷,掌握官员生杀大权的御史台派出了太常博士皇甫遵前往湖州,准备缉拿苏轼回京问罪。此时,正在河南任职的苏辙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他马上派人快马加鞭赶到湖州告诉兄长。

因为苏轼当时还蒙在鼓里,苏辙想让兄长提前知道消息,好有个心理准备。

苏辙知道,这样的通风报信是要被治罪的,可是,关键时刻,苏辙根本顾不上考虑自己,在他的心里,兄长的安危最重要。

后来,苏辙因为这件事被贬筠州。

那又怎样,兄弟本来就是要同生死的,更何况还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第9张

苏文定公绣像

苏轼被关进监狱之后,苏辙又做了一件事,他马上写了一篇《为兄轼下狱上书》,请求削掉自己所有的官职,用来赎兄长的罪过:

“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要知道,在官场上,别说是兄弟,就是亲父子,落井下石的还少吗?可是苏辙,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我们的兄弟情“牢”不可破

身陷牢狱的苏轼误以为自己要被判死刑,写了两首绝命诗,一首给自己的妻儿,一首给弟弟子由。诗前有一段小序: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给弟弟的诗是这样写的: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少年时期,兄弟二人就有感于韦应物“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约定好有朝一日功成身退,对床共眠,共享晚年闲适之乐。此次苏轼自料自己必死无疑,想到往日的愿望,不禁感慨万千。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该是一种怎样的深情与不舍啊!兄弟之情深,可见一斑。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第10张

苏轼苏辙兄弟

大难不死的苏轼此后三次被贬,黄州、惠州、儋州,贬谪之地一次比一次远,处境一次比一次艰难,可是,有懂我爱我的弟弟,我何其幸运!

65岁,苏轼被召回,从遥远的海南岛到常州,他一路颠簸劳顿,本想致仕安享晚年,无奈突发疾病。临终,想到最亲爱的弟弟不能见上一面,苏轼感慨万千,他对友人说:

“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

苏轼去世后,苏辙遵照兄长的遗愿,和着血泪,写下了那篇动人心魄的《东坡先生墓志铭》:

“抚我则兄,诲我则师。皆迁于南,而不同归。天实为之,莫知我哀。”

之后,把兄长安葬在嵩山脚下。

更有甚者,苏辙去世时,交代家人,要把自己葬在兄长墓旁。

肝胆相照的两兄弟,终于能够永久地对床而眠了。

当兄弟遇上知己,此生情,一辈子,还不够,唯愿:

与君世世为兄弟!

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第11张

苏轼苏辙兄弟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