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评剧秦香莲与京剧铡美案区别在哪,包青天铡秦香莲结局

时间:2024-01-21 18:00:01 阅读:127 作者:务劳不虚实

《秦香莲》,又名《铡美案》,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目前戏曲舞台上最流行的剧目之一。

据记载此剧原始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 经过数十年艺术家们的不断创造,已成为戏剧舞台上优秀的传统节目。

1953年,中国评剧院移植演出,深受欢迎。剧本由邱欣、杜良生整理改编,赵戈枫、席宝昆等导演,贺飞、杨培音乐设计,小白玉霜饰秦香莲,魏荣元饰包拯。此后,很多剧种相继移植此本,北京京剧团王雁的移植本最为知名,张君秋饰秦香莲,谭富英饰陈世美,马连良饰王延龄,裘盛戎饰包拯,现在风行的京剧版即出于此。以上两个版本均有影片留世。 韩俊卿的河北梆子、郭兰英的晋剧、崔兰田的豫剧亦很精彩。

评剧秦香莲与京剧铡美案区别在哪,包青天铡秦香莲结局-第1张

评剧《秦香莲》和京剧《秦香莲》的唱词,其实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剧种的特色体现在了字里行间。

白派名剧《秦香莲》是一出颇具魅力的戏,世世代代的无数观众,对那个喜新厌旧、杀妻灭子的状元驸马陈世美,无不切齿痛骂。在民间俗语中,“陈世美”三个字简直成了“负心汉”的代名词。

该剧之所以能深受喜爱,关键在于剧本是以普通百姓的心理去塑造人物的。

评剧秦香莲与京剧铡美案区别在哪,包青天铡秦香莲结局-第2张

包公是剧中矛盾的解决者,也是最易塑造成脸谱化的人物。如果说京剧的包公突出的是包公的刚强性格,而评剧的包公则着眼于以情动人,使包公在刚烈的性格上又多了一些人情味。

“大堂”一折是全剧的转折点,是包公与陈士美的正面交锋。在这里有一段包公劝陈士美认下香莲母子的唱段。而正是这段唱,会使你惊奇地发现京剧和评剧的包公在待人处事上居然是不同的。

京剧: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尊一声驸马爷莫要执迷。

曾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我与你在朝房曾把话提。

说起了招赘事你神色不定,我料你在原郡定有前妻。

到如今他母子前来寻你,为什么不相认反把她欺?

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祸到了临头悔不及。

评剧秦香莲与京剧铡美案区别在哪,包青天铡秦香莲结局-第3张

评剧:

与驸马打坐开封堂上

听我把从前事细说端详

曾记得咱二人打赌击掌

我断你家中必有妻室儿郎

这本是一句戏言何必再讲

但愿你们一家人团聚一堂

父子义夫妻情你怎能忘

欺君罪有我包拯一面承当

劝驸马你还要再想再思、再思再想

难道说你是那铁打的心肠

评剧秦香莲与京剧铡美案区别在哪,包青天铡秦香莲结局-第4张

京剧的起句是“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这里一开始就把陈士美当作了被审判的对象;而评剧的唱词则是“与驸马打坐在开封堂上”,因为此时包公与陈士美还未形成冲突,所以包公是以一种同僚的身份,平起平坐的口吻和陈士美交谈,是规劝他回心转意,认下香莲。

京剧的唱使气氛益加紧张,“到如今她母子前来寻你,为什么不相认反把她欺”;评剧却没有采取责问的语气,而是进一步设身处地地为陈士美设想,“父子义夫妻情你怎能忘,欺君罪有我包拯一面承当”,充分显示出包公期望通过规劝以求和解的善良愿望,及承担罪责的侠义心肠。

但这时的陈士美仍无动于衷,从而使其灭绝人性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善与恶形成了强烈对比。京剧的最后一句语气更为强硬,“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祸到了临头悔不及”,态度坚定果断,突出了包公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性格;评剧则不然,“劝驸马你还要再想再思,再思再想,难道说你是那铁打的心肠”,把包公盼望他们一家团聚的急切心情形象地刻画出来。

因此,京剧的包公更像是真实的包公,而评剧的包公更像是百姓心目中的包公。

京剧《秦香莲》与评剧《秦香莲》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不同的剧种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已。

戏曲《秦香莲》、《铡美案》反映了老百姓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体现了人们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渴望。从这个意义看,铁面无私的包拯不留情面、不惧权势,怒铡陈世美,演绎的正是民众心中正义战胜邪恶,法律斗败权势的心理期盼与希望。

评剧秦香莲与京剧铡美案区别在哪,包青天铡秦香莲结局-第5张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