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20世纪音乐四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

时间:2023-11-21 11:31:38 阅读:688 作者:没有权限

20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是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延续,在20世纪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各国的民族主义音乐出现了新的特征。20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相比于19世纪,和国家的民主运动没有太大关系,作曲家们更多是处于自身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进行创作,作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深度减弱的同时,也融入了20世纪音乐的风格特征。

俄罗斯在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君主专制和资产阶级反动政权,迎来了社会主义社会。随之而来的社会变革对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

一、斯克里亚宾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Nikolayevitch Scriabin,1972—1915),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

20世纪音乐四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第1张

斯克里亚宾

斯克里亚宾生于莫斯科,父亲是外交官,母亲是钢琴家。斯克里亚宾5岁可以在钢琴上即兴演奏,8岁创作了一部歌剧,11岁开过钢琴音乐会,16岁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作曲,20岁毕业。但因他与作曲老师不和,毕业时只有钢琴学位,没有作曲学位。1898年,26岁的莫斯科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教钢琴。在1904年以后,斯克里亚宾主要在国外生活,从事演奏和创作活动。

斯克里亚宾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888—1900年。这一时期斯克里亚宾主要体现的是对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继承,无论是体裁还是风格,都跟肖邦十分类似。代表作品有:10首《玛祖卡》(1988—1900)、12首《练习曲》(1849—1895)、24首《前奏曲》(1888—1896)、三首《奏鸣曲》(1892,1897,1897)、《♯f小调钢琴协奏曲》(1898)、9首《玛祖卡》(1899)、管弦乐前奏曲《理想》(1898)等。我们可以通过“玛祖卡”这种体裁,对比一下斯克里亚宾与肖邦的异同。

斯克里亚宾:《玛祖卡》全集

肖邦:《玛祖卡》全集

第二时期,1900—1905年。由于俄国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文化思潮的影响等原因,斯克里亚宾在这一时期开始信奉“神秘主义”,他认为“物质世界终将毁灭,精神世界必将永生!”。他甚至基于自己的生日是12月25日,认为自己是“上帝”,认为自己是来“拯救世界”的。但在我看来,斯克里亚宾这一时期好像有点精神问题。在这一时期观念的影响下,他不再局限于小型体裁,他主要创作交响曲用来“拯救世界”,代表作品有:《第一交响曲》(6个乐章,1899—1900)、《第二交响曲》(1901)、《“神之歌”第三交响曲》(包括三个标题乐章:《斗争》、《享乐》、《神的游戏》,1904)等。

斯克里亚宾:《第一交响曲》(6个乐章,1899—1900)

斯克里亚宾:《第二交响曲》(1901)

斯克里亚宾:《“神之歌”第三交响曲》(包括三个标题乐章:《斗争》、《享乐》、《神的游戏》,1904)

第三时期,1905—1915年。这一期间俄国爆发了多次革命,期间斯克里亚宾认识了俄国革命家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是个明白人,在听了斯克里亚宾的神秘主义观点后,马上就指出斯克里亚宾是“无可救药的唯心神秘主者”。斯克里亚宾其实是在当时俄国社会中的一类人的代表,这一类人因为俄国革命事业频频失败,他们开始消沉、颓废、涣散,甚至有一些人开始追求唯心的哲学思想观念,斯克里亚宾就是其中一个。在这一时期斯克里亚宾的音乐创作更加具有神秘色彩。代表作品有:交响诗《狂喜之诗》(1905—1908)、《普罗米修斯》(又名《火之诗人》,1908—1910)、第5—10《钢琴奏鸣曲》(1907,1912,1912,1913,1913,1913)

斯克里亚宾:《普罗米修斯》(又名《火之诗人》,1908—1910)

斯克里亚宾一生的创作风格是非常丰富的,早期是浪漫主义时期的肖邦风格,中期是类似于瓦格纳和德彪西的风格,晚期形成了自己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的音乐风格。

有一件事值得说一下,“神秘和弦”是斯克里亚宾独创的和弦,较常出现在他晚期的创作中。“神秘和弦”是用增四度、减四度、纯四度叠置构成的和弦,斯克里亚宾将这个和弦作为作品的调性中心,使得作品具有了无调性的状态。

20世纪音乐四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第2张

神秘和弦

斯克里亚宾的创作十分具有时代感,他在探索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的同时,在他的身上也能看到俄罗斯年轻人在那个混乱年代的困惑与迷茫。

二、拉赫玛尼诺夫

谢尔盖·瓦西利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1943),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

20世纪音乐四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第3张

拉赫玛尼诺夫

拉赫玛尼诺夫比斯克里亚宾小1岁,1873年出生于奥涅格贵族家庭。拉赫玛尼诺夫4岁开始随母亲学习钢琴,9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12岁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先后师从多位大师学习钢琴和作曲。在学校期间拉赫玛尼诺夫十分迷恋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所以在拉赫玛尼诺夫后来的音乐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柴可夫斯基风格的作品。1891年和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分别在两个学校毕业,获得钢琴和作曲学位。此后开启了他的创作生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同样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891—1900年。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一时期主要从事钢琴演奏和作曲活动,这一时期创作了《第一钢琴协奏曲》(1891,1917)、独幕歌剧《阿列科》(根据普希金长诗《茨冈》改编,1892)、《第一交响曲》(1895)、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悲歌三重奏》(1893)、钢琴小品《♯c小调前奏曲》、声乐作品《别唱吧,美女》、《春潮》等作品。这一时期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相对比较稚嫩,还处于风格的探索阶段。他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品是独幕歌剧《阿列克》,拉赫玛尼诺夫因在纪念普希金诞辰一百周年的活动上指挥这部歌剧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第二个时期,1900—1917年。拉赫玛尼诺夫在这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完成了他一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1901)、《第三钢琴协奏曲》(1907)、康塔塔《春天》(1902)、歌剧《里米尼的弗朗切斯科》、《吝啬骑士》(1904)、《第二交响曲》(1907)、交响诗《死亡岛》(1909)、《钢琴前奏曲集》(Op.23,10首,1902;Op.32,13首,1919)、《音画练习曲集》(Op.33,9首,1911;Op.39,9首,1917)、声乐交响诗《钟声》(1913)、无伴奏宗教合唱《约翰·兹拉托乌斯特礼仪》(Op.31,1910)和《通宵祈祷》(Op.37,1915)以及大量声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是: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1901)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1907)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集》(Op.23,10首,1902;Op.32,13首,1919)全集

钢琴艺考常用曲目: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前奏曲》(Op.23,No.5)

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集》(Op.33,9首,1911;Op.39,9首,1917)全集

第三个时期,1917—1943年。1917年爆发了俄罗斯历史上最重要的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一个贵族子弟,对两次革命有着不同的态度,在“二月革命”期间,拉赫玛尼诺夫极力支持,甚至将自己音乐会的所有收入捐给军队。但在“十月革命”后,拉赫玛尼诺夫却十分茫然,这是当时俄国贵族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的普遍反映,十分耐人寻味。拉赫玛尼诺夫在1917年11月离开了俄罗斯,最后去了美国,并在那里度过余生。这一时期他的创作很少,且整体艺术水准不高,代表作品有:为合唱与乐队而作的《三首俄罗斯歌曲》、钢琴《科列利主题变奏曲》(1931)、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1934)、《第三交响曲》(1936)、《交响舞曲》(1940)。这一时期的作品虽然质量没有之前高,但体现出了拉赫玛尼诺夫对俄罗斯故土的情感和对人生内涵的思考。

整体来看,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基本上保持了西欧浪漫主义音乐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创作风格,并没有受到当时的瓦格纳、德彪西、勋伯格等人音乐风格的影响。

结语

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能够在20世纪这样一个政治与社会动荡、艺术思潮多元的时代,坚持浪漫主义音乐及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或许是由于两个人都是钢琴家的缘故,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的影响相比于其他体裁要更加深远。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