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

时间:2023-11-21 23:09:59 阅读:104 作者:虚伪小莮秂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1张

原创 | 书影君

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辛普森杀妻案,可以称为美国司法史上的世纪大案。美国著名橄榄球明星辛普森,被检方指控谋杀前妻及其男友,他花费千万美元聘请的梦幻律师团提供了强大辩护。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2张

由顶尖律师、物证专家等组成的辩护团体,抓住了警方违法取证、关键证人做伪证等一系列致命性失误,使得本案还没有触及实体审理,仅仅在程序阶段便被辩方攻破了检方的指控证据体系,并最终导致辛普森被陪审团宣布无罪。

本案在审理结束后不久,辛普森案律师团成员之一,美国著名大律师德肖维茨教授,便写下了这本回顾辛普森杀妻案整个庭审辩护过程的著作《合理的怀疑:辛普森案如何影响美国》,作为对社会强大对立情绪的回应。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3张

《合理的怀疑:辛普森案如何影响美国》

在本书中,德肖维茨跳脱出辩护律师的角色,和读者们一起梳理了陪审团做出无罪裁决的思考逻辑,探讨了媒体、金钱、种族等对美国司法体制影响深远的社会力量,并进一步反思了当时美国司法制度的种种弊端。

书中还坦诚直白地回应了无数公众对本案耿耿于怀的心理痛点:

美国的刑事审判究竟是不是为了探寻案件真相?

有钱人因为请得起顶尖的律师,所以就能无罪脱逃吗?

辩护律师是不是为了金钱就可以出卖灵魂的人?

为何陪审团与公众对案件的判断标准会有如此巨大的认知差异?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4张

美剧《美国犯罪故事》剧照

通过阅读本书,并回顾那个发生在20多年前的世纪大案,我再次仔细审视了刑事司法制度中的两大基石“排除合理怀疑”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尝试在本文中,从司法与媒体的关系、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辩护的意义这三个维度,来思考刑事审判与社会关注之间互动的深层逻辑关系。

一、媒体在司法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在辛普森案件审理过程中,如何看待媒体对于案件审理过程的影响,令德肖维茨十分纠结。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5张

辛普森案还在侦查阶段时,警方和检方,就通过“线人”和“知情人士”等非官方渠道,有意无意地将案件的许多关键证据泄露给了媒体。

从而在案件开始审理前,公众已经从铺天盖地的报纸杂志上,获得了许多未经证实的案件信息。

而在90年代的美国,正是电视直播业大发展的时代,当无数普通公众在电视上同步观看了警车在高速公路上追逐辛普森车辆的实时直播画面时,更加剧了公众对于案件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

对于媒体深度介入案件侦查及审理过程,德肖维茨的态度很矛盾。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6张

美剧《美国犯罪故事》剧照

一方面,法官与陪审团也都是普通人,他们都会受到铺天盖地关于案件报道的影响,难免会形成“被告人有罪”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当这种信息来源可疑、真假难辨时。

但另一方面,摄像机走进法庭,一切庭审活动全部放在社会公众面前展示,这又是对控方最有效的监督,因为他们会更加认真细致地准备一切证据,并对传唤证人慎之又慎。

司法与媒体,抑或司法与舆论的关系,是一种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复杂体。

二、什么是法庭追寻的真相?

案件真相,是每一名参加刑事审判各阶段的侦查人员、公诉人、法官以及辩护人都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裁判依据的标准,更是刑事审判回应社会关注的最终落脚点。

但无可否认,除了被告人自己,其他人无法了解全部案件真相,也就是案件的客观事实。

在刑事审判中,为了证明被告人有罪或是无罪,控方或辩方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证据,来推导还原出一个案件的虚拟真相,这被称为法律事实。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7张

美剧《美国犯罪故事》剧照

而法官或陪审团,则通过审查证据的合法性、证据本身的真实性及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来推导演绎出整个案件事实,并据此进行裁判。

有时候,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高度重合,但有时候,两者又可能存在偏差,甚至相去甚远。

允许两个事实在同一刑事审判过程中并行不悖地存在,这是法律职业的特点,也是法律不同于科学的地方。

科学研究和证明体系,只存在“可证实或不可证实”两种结论。无论一个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使用了何种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实验手段,只要实验数据没有造假,结论真实且可重复验证,那这一科学发现就必须为学界所认可。

可以说,在科学领域,通过不正当手段发现的真相,要优于通过正当手段获得的谬误。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8张

美剧《美国犯罪故事》剧照

但在刑事审判当中却并非遵循这个逻辑。案件真相或许重要,但控辩审各方为了追寻真相而使用的手段及手段的合法性,却更为重要。

这是法律追求的价值目标所决定的。因为在刑事审判中,除了追寻案件真相之外,还有一些价值目标被放在更高的位置。若提倡发现真相的目的高于发现真相的手段,那么非法搜查、刑讯逼供甚至栽赃陷害便会因此而生。

在辛普森案件当中,即便是最终裁决辛普森无罪的陪审团一部分成员,依旧认为辛普森有可能杀了人。但与把辛普森送进监狱相比,陪审团更在意警方在取得有罪证据的过程和手段,以及在法庭上为了掩盖这种手段而做的伪证。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9张

美剧《美国犯罪故事》剧照

因为警方的证言存在谎言,使得陪审团成员内心无法形成足够的确信,以完全接纳的态度来看待检方提供的其他证据。换句话说,警方在取得一些证据上造了假,那么他在其他证据上也可能会造假,这种怀疑,就是一种“合理的怀疑”。

毕竟,你只要在碗中发现一只蟑螂后,就不会再纠结剩下的饭还能不能吃,而是会直接倒掉它。

三、律师辩护的意义

辛普森被裁决无罪之后,在美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民众也被撕裂为两大阵营。

一方坚决认为辛普森是杀人的真凶,而辩护律师们为了追逐金钱,放弃了良知,成为了凶手的帮凶。

而另一方则坚信这是一桩极端种族歧视者对黑人明星的陷害。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10张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的思考相对理性,他们认为也许辛普森确实是凶手,但警方在搜寻犯罪证据的过程中,犯了一系列最终导致被辩方怀疑可能栽赃陷害的错误,令陪审团对警方的品格产生了怀疑,从而无法心安理得地做出辛普森有罪的裁决。

作为辩护律师之一,德肖维茨在案件裁决后,同样受到了无数愤怒的声讨、辱骂、威胁,其中甚至包括一直崇拜他的犹太人群体。

声讨的主要内容,就是指责德肖维茨为了金钱而出卖了灵魂。这种指责的逻辑起点,是假定辛普森有罪,而推理的终点,便是金钱换来无罪。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11张

德肖维茨在法庭上为辛普森辩护

其实,对于这样的指责,德肖维茨已经经历过太多了。他坦承,辛普森之所以被裁定无罪,与他有财力聘请庞大的顶级律师团有直接关系。但换来辛普森无罪的,不是律师们的如簧之舌,而是案件的事实与证据。

金钱在一个刑事案件的辩护过程中,确实发挥着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以贿赂的方式,而是以“金钱购买调查,调查挖掘事实,事实影响陪审团”这样一条逻辑链来运行着。

这也是金钱在辛普森案件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方式。毕竟,一个单枪匹马的公职律师,和一个由12名顶尖律师、3位调查员和6名证据鉴定专家组成的团队相比,无论是从案件调查的广度、深度以及复杂度来说,都无法相提并论。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12张

美剧《美国犯罪故事》剧照

比如辛普森的首席律师夏皮罗,接到案件后首先做的决定,就是雇佣以李昌钰博士为代表的顶级法庭科学取证专家,通过他们对犯罪现场、警方取得的证据、验尸报告、罪证化验室等进行的拍照和检查,并最终发现了警方取证过程的非法和漏洞。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13张

李昌钰博士在法庭上

在美国,有钱的被告人,确实可以比贫穷的被告人能够获得更好的律师辩护,但这绝不意味着,真正犯罪的有钱人可以凭借金钱而脱罪。这和有钱的病人可以在普通疾病中获得更好的医疗条件,但金钱却无法令身患绝症的富人起死回生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问题的正确思考逻辑应该是这样,与其指责富人接受了更好的辩护,不如思考如何才能提高穷人接受高质量辩护的机会。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思考刑事审判中这个老问题:律师辩护在刑事案件中,究竟有何意义?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14张

美剧《美国犯罪故事》剧照

接受律师提供的辩护,这是一名刑事被告人天然应拥有的法律权利,也是保障无辜之人不被错误追究的有效手段。从这一点来讲,由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等组成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一名刑事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希望接触德肖维茨这样的辩护律师。

他们不会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和社会影响力,盲目为被告人高喊“无罪”或“冤枉”,而是更多地通过自己专业的调查,探寻定案证据与事实中的漏洞与缺陷,并通过这些刑事案件中不能容忍的硬伤,来向法官展现出案件基础的不稳固,从而为被告人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

辛普森案到底是不是花钱买无罪(辛普森案被判无罪为什么还进监狱)-第15张

而在这样尽职尽责的调查之中,法官也获得了更多的视角和证据,来更加细致地审视整个案件,从而尽可能避免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疏漏和错误。

正如德肖维茨所言,“被告人是否有罪,不是律师来判断的,那是法官的职责,律师只需要在规则之内尽力辩护。”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