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调研行吴江(吴江被立入长三角一体化)

时间:2023-11-21 09:04:35 阅读:115 作者:内朲要幸福

吴江被立入长三角一体化?人民日报客户端站在苏州吴江汾湖高新区康力电梯全球最高的288米试验塔上眺望,远处的淀山湖、近处的元荡尽收眼底四通八达的现代立体交通网横贯东西、纵横南北,串联起省际之间的新兴产业上下游,勾连着这个最繁忙经济圈的现在与未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吴江被立入长三角一体化?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长三角一体化调研行吴江(吴江被立入长三角一体化)-第1张

吴江被立入长三角一体化

人民日报客户端

站在苏州吴江汾湖高新区康力电梯全球最高的288米试验塔上眺望,远处的淀山湖、近处的元荡尽收眼底。四通八达的现代立体交通网横贯东西、纵横南北,串联起省际之间的新兴产业上下游,勾连着这个最繁忙经济圈的现在与未来。

这里是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汇的黄金腹地,也是江苏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最具活力的前沿阵地。正如在这个标致性建筑内乘坐10米/秒的超高速电梯时,如同一阵“旋风”似的冲上云霄,这里的发展也借助“一体化”的新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速度、高速进行着。

打通省级断头路,畅通产业发展轴

汾湖高新区建设局局长姚俊,站在试验塔最高层,向记者指出了建设中的几个方向。

向西看,在布局着电梯产业及其零配件的莘塔社区北侧,沪苏湖高铁即将在6月5日迎来集中开工,未来将与规划中的通苏嘉高铁形成十字交叉格局与联动态势,从而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内部唯一对外的高铁门户枢纽。

交通线的畅通,带来了区位优势的持续放大和资源要素的高频流动,原材料、零部件、创新技术、人才资金等,实现了“加速跑”。当地正在编制的生态绿色示范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显示,东西向的沪渝高速和南北向的通苏嘉高铁两条交通主干道,未来将成为一体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功能轴。沿着发展主动脉,三地既协同又错位发展,依托不同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立足生态优势和文化特色,强化功能互补、空间复合、创新融合。

具体而言,沿沪渝高速产业创新功能轴自东向西串联虹桥商务区、西岑科创中心、汾湖高新区等重点功能区和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集聚高端服务业资源、高新制造业总部和高能级科创平台,引领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向高端跃升。沿通苏嘉高铁产业创新功能轴自北向南串联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汾湖高新区,以及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产业平台,集聚发展信息技术、智能传感、智能软硬件等产业,打造以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为特征的数字经济高地。

向东看,在沪渝高速路的北侧,是去年6月动工、今年9月将通车的康力大道东延工程,全长4.5公里。原本,这条路与上海的东航路与元荡隔湖相望。打通断头路以后,汾湖至上海可缩短距离约5公里,吴江融入上海都市圈的步伐将更快。

2018年落户汾湖的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正是看中了这里长三角核心区的地理位置、紧邻干道枢纽的交通便捷,以及产业人才集聚资源红利。该企业的硅基氮化镓项目,将快速充电、激光雷达、数据中心等多个场景中,极大地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当前的设备、材料,多由浦东机场运输至项目厂房,便利的高速交通、良好的路况,能够减少运输时间,提高时效性,进而降低运输风险。断头路的打通,将缩短到虹桥交通枢纽的时间。”在该企业董事长骆薇薇看来,随着交通一体化的推进,相关的配置也将得到优化。加上绿色的生态环境,更多人才将会被吸引过来;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的相继引进,能让人才在这里安居乐居。

向东北看,伸入元荡湖内,一个500亩的科创小镇绘制着蓝图。浙江蓝城集团负责人在本月与汾湖高新区达成合作意向,全面参与“水乡客厅”的谋划,策划魅力产业群,将科创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高端康养、生态文旅等创新经济有望在这个半岛上落地,并与上海、浙江形成互补合作的产业格局。

精准发力招商引智,积极主动对接融入,这是一个缩影。为加快融入上海虹桥商务区、张江科技园区等科创主阵地,近日汾湖高新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导入长三角优质科创资源,新签约落户恒力国际新材料产业园等6个优质项目,总投资281亿元。

在备受关注的税务条线上,吴江联手青浦、嘉善启动“云链通”行动,利用税收大数据为有需要的企业寻找合适的采购商或供应商,畅通长三角产业链“微循环”。

向南看,可以看到永鼎集团总部大楼、英诺赛科氮化镓项目等的厂房和工地依次展开。随着起吊机的起落运行和运输车的进出繁忙,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一个日益清晰的5G产业链正在构建形成。

“我们牢牢把握华为研发中心落户示范区的机会,依托亨通、通鼎、永鼎等地方龙头企业,发挥英诺赛科硅基氮化镓芯片项目等的带动效应,以京东方智慧终端项目为突破口,重点在5G通信器件、新型半导体、柔性显示终端等产业链环节发力,共建示范区具有世界级标识度的产业集群。”吴江区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吴志祥的介绍,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企业的发展需要完善高效的产业链,包括电芯、驱动、封装等,吴江全链条的招商布局让我们安心落户,眼下一体化的政策资源令我们放心扎根。”骆薇薇告诉记者,该企业已与下游上海、江苏、浙江的几家封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与上海、江苏、浙江上游端的IC设计公司、大宗材料靶材公司,化学品公司等密切合作,“借助长三角的半导体产业基础,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延伸这种合作模式,与区域内更多企业开放合作,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集群。”

基层联合河长制,沿岸告别水葫芦

吴江生态资源丰富,全区拥有大小河流2000多条,大小湖泊300多个,列入省级保护的就有56个,占江苏全省的40%;太湖岸线47公里,水域面积占比23%左右,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2.6%。眼前这条长长的太浦河,西接东太湖,东注黄浦江,将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串联在一起。汾湖湾村,就是紧靠着太浦河的一个村庄。

令沈晓华感到烦恼的是,长期以来,河道上下游、左右岸各自为政,治理缺乏协调性,使得跨区域的河道治理管护难度较大。“以打捞水葫芦来说吧,由于大小河网密集相通,如果这头打捞了而那头不动,风一吹就会四处漂散,因此大家都没有积极性,天长日久成了‘三不管’。”他回忆,2016年的秋冬之交最为严重,水葫芦在一个月之内疯长,将太浦河下游芦墟塘入村的数百米河道给堵住了,村里整整花了一个月才清理干净。

不能再这样下去!为了打破治水行政区域壁垒,2018年底,沈晓华牵头组建了“吴根越角党建生态圈”,共有江浙沪三地6镇18个村加入联盟,促使水环境跨界治理协同性更强。在此基础上,2019年1月以来,青浦、吴江、嘉善多次开展交界区域联合治水行动,逐步建立了以河长联合巡河、水质联合监测、联合执法会商、河湖联合保洁、河湖联合治理等五项机制为主体的“联合河长制”。三地共聘联合河长73名,沈晓华作为村级河长,正式走上了岗位。

“清理水葫芦,是近些年太浦河流域团结治水的动作之一。除了上传到‘吴江河长制’APP进行协调处理之外,巡河中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在微信群里反映,分分钟就解决了。”沈晓华打开微信群指着一张图片告诉记者,去年8月间,他在巡河时上传了几张照片和一段视频到群里,并@了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鸦鹊村、陶庄镇湖滨村的两位村书记,说:“交界河道的水葫芦多了。”大家问清楚了具体位置就立即反应到镇里,着手开始清理工作,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2019年,吴江共出动了1200多艘船次,打捞了1万多吨水葫芦。上游的应捞尽捞,减轻了下游压力,有力地保障了“进博会”会馆周边的水系清洁安全。

在附近的村民们看来,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反应在生态治理特别是联合治水上,力度和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水葫芦是一个水质监测器,只要水质彻底转好,就不用担心水葫芦疯长。”沈晓华说,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太浦河水质稳定在三类水,现在河边跑步健身的人们越来越多了。

距离汾湖湾村数公里,是近年建设完成的三白荡环湖生态公园,“美丽湖泊群”已初具雏形。“总体规划形成三个片区:以开阔湖面景观与亲水步道为主的湖光城影段、生态绿道与绿水交融的绿野仙踪段、滨水观光与人文堤岸为主的风情水岸段,打造出不同风格的绿道片区景观。”汾湖高新区农村工作局局长周宇介绍,目前环三白荡慢行步道已完成方案设计,三白荡慢行步道绕南三白荡一周,绿道全长8.1公里,主要作为步行和自行车道路。

据介绍,慢行步道贯通后,将与城市绿廊、慢行系统进行衔接,成为苏州南部休闲、漫步、运动、度假为一体的绿色廊道,也串起这里跨区域之间勾勒水系底色的绿色项链。

企业迁移一键通,异地事项快速办

今年5月13日,通过多部门联动协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第一家“企业跨省迁移一件事”的所有办事流程,因业务需要,原苏州石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由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迁至上海市青浦区。

这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发布后,政务服务加速推进“一件事”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对于放大示范区同城效应、企业实现一体化漫游“无感换乘”具有示范意义。

该企业法人干晨亮坦言,本以为公司迁到上海要跑很多部门、递交很多材料,没想到在长三角服务专窗一天就办成了,“真正感觉到长三角现在是一家了。”

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赵小华介绍,在改革前,跨省迁移需要企业来回奔波于迁出和迁入两地的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税务和银行等至少6个部门,有6个环节、办理时间至少15天:需要先在迁出地办理原执照迁出,然后去迁入地办理新执照迁入变更,再回到迁出地办理原税务注销、银行账户销户,最后再到迁入地办理税务开户和银行账户开户等。由于手续繁琐、材料众多,各部门间也缺乏协同联动机制。对于企业来说,增加了办事成本、降低了办事效率。

同处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吴江、青浦、嘉善税务、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以及银行通力合作、先行先试,依托税务部门近期推出的跨省(市)迁移改革,探索跨区域迁移“最多跑一次”升级版,争取企业线下“只进一扇门、一个窗口办”。

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更大力度推进税收征管一体化,国家税务总局推出了包括“便利企业跨省迁移业务办理”在内的系列征管服务措施,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通过简化手续,不再通过先在迁出地办理税务注销登记,再至迁入地办理开业登记的方式,实现迁出手续“即时办”、迁入手续“自动办”。

在此基础上,三地税务部门结合本地情况,从纳税人实际需求出发,扩大“不见面审批”标准化覆盖面,加强部门协同、再造办事流程,为企业梳理了“跨省迁移一件事”税务清单。5月13日下午,苏州吴江、上海青浦税务部门通过即时互联合作,顺利完成企业相关信息的实时推送和自动接入,且企业原有纳税信用等级等7类资质信息、增值税进项税留抵税额等3类权益信息可予承继,税务发票、税控设备等后续涉税事项也将由两地税务部门即时沟通协作,通过线上办理、邮寄送达等方式,让企业在两地间“无感换乘”。

赵小华告诉记者,通过三地协同,示范区企业跨省迁移流程和成本实现大减负,让长三角政务一体化红利充分释放,对于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本落户示范区,推动优质资源、创新要素在示范区自由流动具有更大的辐射效应和示范意义。

更多示范区的“首个”和“第一次”,均从这里出发。

前不久,龙庄润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浙江、江苏两地业务的副总经理杨甜甜来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审批局窗口咨询办理连锁超市营业执照,得知可以区域通办后松了一口气:“以前两地政策不一样,得跑来跑去了解咨询,现在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以她申请办理新公司的营业执照为例,原先在吴江区办理公司设立登记时,要求股东、法定代表人持本人身份证到场进行实名认证,现在参考南湖区的要求取消了实名认证;在住所要求上,南湖区学习吴江区实行住所承诺制,只需提交房屋租赁协议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使用承诺书》即可,无需再提供房屋产权证书;在办理时限上,吴江区原先承诺办理时限为3个工作日,现在和南湖区一样压缩为2个工作日。

两年前,苏州吴江、嘉兴南湖开通“吴越通办”线上线下服务专线,打造了全国首个跨省政务服务异地可办模式,实现首批125项事项政务通办,优化了示范区营商环境。

去年,江浙沪五区县政务一体化研讨会在吴江举行,公布了首份两地联办标准化服务事项清单,含37个大项、54个情形化小项,涉及注册登记、医疗许可、文化许可等领域,有效破解地域审批差异化问题,为跨区域政务服务一体化探路。

记者了解到,该自助机基于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两地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相对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叠加上海“一网通办”的优势,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综合自助终端硬件、界面、功能的“一体化”融合。在服务功能上有政务服务,如自助申报、办件查询、一证通办、人证核验等;在便民服务上,包括市民卡查询服务、12320检验单打印等;在打印证明上,包括证明打印、社保查询、公积金账户查询等功能。

截至目前,一体化示范区首批758项事项已纳入“自助通办”范围,其中包括嘉善的171项事项、31类证明;吴江433项事项、9类证明;青浦114项事项。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