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

时间:2023-11-19 10:29:46 阅读:957 作者:私玍孓

不知道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人?

他们老觉得自己丑,尤其是当TA看到自拍或他人拍的照片、视频,或者在TA仔细照镜子时,TA可能会开始叹息,开始皱眉:

我头怎么这么秃?我眉毛怎么这么稀疏?我眼睛怎么这么小?

我鼻子怎么这么塌?我嘴怎么这么厚/薄/凸?

我脸怎么这么大这么肥这么扁?

我黑眼圈、眼袋、法令纹,皮肤斑点、皱纹...怎么这么明显?

我怎么这么矮、这么胖?

...

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审视了一遍,内心尖叫:

“天哪,辣眼睛,我怎么就这么丑?!啊啊啊啊我真的太丑了!”“我的某个部分要是再XX一点/和某人一样,就好了!”

是的,我就做过类似的事情。你也会这样吗?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1张

我们可能会期待改变,或许已经想过很多办法去修正(或消灭)这些缺点。

我们学穿搭试图修饰身材,学化妆修饰五官和轮廓,学少吃多动减肥,却时常不尽如人意!

我们忍不住会为此焦虑,甚至多次考虑过要去整容、断骨增高等等;

我们也可能为此怨念颇深,觉得为什么上天要给我这样一幅无法改变、令人憎恶的容貌?为什么我是如此不幸!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2张

当我们陷入这种困境无法自拔的时候,小编认为,我们是不是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有没有掉入一些思维的误区,掉入一些思想上的束缚?

因为小编认为,我们每个人的改变,不仅仅是行动的改变,根本上其实是来自于思想的改变。

一、挣脱自我意识的束缚——如此在意我们长相的,其实只有我们自己

其实你可能不知道,别人眼中的你,真的比你自己眼中的自己要好看得多!

这真的不是一种安慰,而是被一个创意实验验证过的一种现象。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3张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4张

<图片来源:多芬创意实验《真美素描》“你比想象中的自己更美”>

上述图片来自于多芬开展的一项名为“真美画像”的创意实验,向女性们展示她们远比自己想象得更美丽。

在“真美画像”实验短片中,多芬邀请女性隔着帘幕,向FBI受过专业训练的法庭素描家Gil Zamora形容她们自己,由他依据她们的叙述绘制左边的画像。

随后,一位随机挑选的陌生人则被要求向Gil描述同一位女性,Gil依据路人的叙述绘制右边的画像。

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相对于有些苦大仇深的左边画像,右边的画像明显是更阳光,更美丽,更健康,更舒展。

我们,其实很可能是自己最糟糕的评论家。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看到这里,是否感到对自己的外貌更自信一点了呢?

聚光灯效应

这时候你心里可能会冒出各种各样反驳的声音:

“知道又怎么样?

那是因为路人不怎么在意我们,也不那么仔细地看我们,不那么关注我们,才会看不到我们脸上的缺点,相处久了会觉得我们的样貌就和左边画像就一样丑!”

......

理由可以有很多很多,也似乎都特别有道理。

但其实,除非职业特殊,如此在意我们长相的,只有我们自己。

小编以前也不信这点。

但是,当小编给相处了几年的舍友分别看自己觉得P得有些过分的个人照片和自己觉得非常丑的另外一张照片原图。

他们会觉得是有些差别,但都是我啊,没觉得我P得不像本人,也没觉得我不像原图(当然我没有弄P图痕迹很重的磨皮,修饰脸型也没弄成蛇精脸)。

我开始会怀疑她们在忽悠我或者没仔细看,毕竟我觉得两张照片差别真得大到很离谱的地步了。

直到后来,当舍友让我看她觉得自己下了狠功夫P的照片时,我真心觉得她这张P过的图片就和她平时给我的感觉一样呀,没觉得她P图用力过猛。

然后我就想起,当我们拿到各种合照时,就是会忍不住盯着合照里自己的模样,并且常常会看出各种和本人不同的地方,很在意自己脸上很多令人不满的地方。

可能觉得,这些会丑化我,影响我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但是我们看合照中的别人,就不大会有这种感觉了。

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是所有情境的焦点,这就使得我们夸大了自己的重要性,会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汤姆·季洛维奇(Thomas Gilovich)和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萨维斯基(Kenneth Savitsky)通过实验,将其总结为“聚光灯效应”“焦点效应”:

人们感受到的社交聚光灯对自己的照射,比实际上要更为明亮。

因为我们会自然地对自己的外表、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产生自我意识。

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当然是没有错的,但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我们,不准确的信息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还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5张

道理我们懂,我们也会想摆脱自我意识的束缚,却觉得很难做到。

有些人可能觉得,正是因为我们是热爱自己的自恋者,爱自己,才如此关注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长相上有缺点,才会自我意识过剩。

有些人可能觉得,正是因为我们是厌弃自己的现实主义者,厌恶自己,才关注自己长相的缺点,竭尽全力批判自己,迎合大众审美,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没有自信才会自我意识过剩。

“我就是这样的人,难道我能改变这些吗?”

是的,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其实是可以由我们自己去选择的。

你可能完全不信。

一方面,我们会认为缺点就是大多数人认可的,影响美感的部分;

另一方面,缺点一般就是天生的。怎么可能因为我认为是优点,就变成了优点呢?这不现实!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思想和技术两个方面,来挣脱认可欲求的束缚,和先天条件的束缚,具体说明可以如何操作。

二、挣脱认可欲求的束缚——缺点是怎么来的呢?

不管我们表现出来的是自恋还是自厌,都是在执着于自己的“缺点”。

阿德勒相关理论认为—

首先我们对好坏、优点缺点的价值判断,实际上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

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我们也不会认为自己的某个部位不够好,是“劣等性”,是缺点,为此自卑并深受其苦。

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没有社会也没有价值判断,就不存在缺点这个说法了。

其次,我们执着于自己的“缺点”,不愿改变自己对外貌特征的“主观性解释”,是我们受到了认可欲求的束缚—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

我们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觉得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才能维护住自己的高价值感。

看似是在看着别人,实际上是眼里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

可我们希望被社会整体认可自己的相貌也没错呀?毕竟我们是活在俗世中的人。

但在这种束缚中,相貌得到了认可的人就真的会幸福吗,获得极高美貌评价的人,就一定能体会到幸福吗?

我们的目标如果变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就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况且不同时期大众的主流审美标准也是不同的,我们也不是橡皮泥,可以不断随之改变。

你能想象吗?

腹部隆起女性形象是中世纪晚期时代审美产物(文献来源:王子.15世纪西方绘画中腹部隆起的女性形象[J].美术文献,2019,(11):50-51.)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6张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7张

高发际线,没有眉毛和睫毛也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禁欲审美的产物。

部分研究者认为蒙娜丽莎之所以没有眉毛,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以无眉为美。

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流行广额、薄眉甚至无眉,这样的外形在当时被认为是高贵与美丽的象征。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8张

即使是在中国,在我们生活的今天,同样本就不可能有人满足所有人对完美容貌的期待。

哪怕是长相高度贴合所谓完美的黄金分割脸(又称马夸特面具)的明星,也会有人说,我不觉得ta很美呀?XX那样的才是美人。

所以,没有人能够拥有10分的美貌!

在认可欲求的束缚里面追求完美,希望让自己百分百满意,是不大可行的。

怎么解开这些束缚?

它给我们的参考答案,就是通过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来停止对“我”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我们今天就只选择自我接纳的方面,同时结合资源取向的思路来应对我们相貌方面的困扰。

三、挣脱先天条件的束缚——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最近热度很高争议也很大的“缺点放大化妆法”,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些自我接纳、资源取向的启发。

反对这个化妆法的人认为,化妆就是要扬长避短,缺点就是显丑的要想尽办法遮盖才对,优点就是显美的要想尽办法强化才对。

怎么可能通过放大缺点来强化美感呢?最多也就是放大特点。

他们觉得这些博主们缺点放大化妆法成功的效果图是经过了P图美化(其实也有不少博主播放了效果很好的妆后视频);

或者是在凡尔赛自己其实没有缺点,或者是蹭热度博眼球,或者觉得简直是胡扯,等等。

比较认可这个化妆法的人认为,“这有助于大家用一种新眼光审视自己的硬件:我认为的缺点,到底是不是缺点?会不会其实是我没有发现的优点?

除了一味弱化,对于我的「缺点」,有没有更尊重自我、更自然的打开方式?”

首先,化妆盲目避短,效果其实也不一定好,为什么不试试看接纳缺点,放大缺点呢?

当我们眼里只能看到自己眼睛小,脸盘肉,嘴唇厚等的缺点时,我们就会想要修正,甚至更换他们。

在我们打扮自己时,可能就会画粗眼线厚睫毛增大眼睛面积,疯狂画阴影缩小脸型,小心翼翼画颜色浅淡的咬唇妆,经常抿唇来掩饰唇形等等。

我们以为,把所认为的“缺点”,“错”,“坏”都消灭掉,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好看”。

但实际效果却更可能是妆容显脏,让别人一眼注意到我们的缺点。因为通常脸上某处颜色越多,越重,反而越会吸引注意力。

(参见一些有专业妆造团队、也有容貌争议的明星们前期的翻车图)

而且这种修饰也会传递出一种自我否定、不自信、扭捏的感觉。

除了妆容的修饰,我们在行为举止上也可能会无意识地去掩饰我们的缺点。但事实上,别人并没有注意到你的缺点,只注意到我们行为的笨拙和不自然。

这种掩饰,反而会把别人的目光吸引到我们所谓的缺点上,强化缺点的存在。

就像电视剧《芈月传》中的魏美人,因为楚怀王的宠妃郑袖觉得她鼻子长得不好看,魏美人便日日盯着自己的鼻子,越来越觉得自己的鼻子很难看。

于是,魏美人听郑袖的建议见到怀王就掩鼻。最后,反而被魏王误会是嫌弃自己体臭将其割鼻。

(这个典故在《战国策·楚策四》和《韩非子·内储》中也有所记载)。

如果我们经常用口头或肢体语言告诉别人或暗示自己,这是我们的缺点,那自己和别人也慢慢真地会认同这是缺点了。

正如沈家宏老师经常提到的,“你越拒绝什么,就越会得到什么。”

如果我们接纳缺点,放大缺点,那无论妆容效果如何,散发出来的气场往往是自我接纳、自信、舒展的,这也是很吸引人的一种美。(参见杨采钰、钟楚曦、倪妮、泫雅等风格美人的颜值进化之路)。

这就是第一种通过放大缺点来强化美感的方法。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9张

其次,缺点不一定真的是缺点,我们是可以进行资源取向的。

一方面,它们可能是不符合主流标准,但不影响整体舒服度的特点,甚至会有另外的美感。

我嘴唇厚,我看起来性感;我脸圆,我看起来可爱;我个子相对矮,我看起来小巧;

男性也是一样,高大强壮的男性本身就会给人一种震慑感,另一方面身高压迫力不强的男性,却能让对方放下警惕心理,这就是资源取向。

另一方面,缺点部位中也可能有优点,只是我们没注意到,并且在消灭缺点时也一起把这个优点消灭了。

比如,我们嘴凸/嘴厚,但我们的唇形可能很美。相比于一味去遮掩嘴唇,选择强化唇形、唇色的美感,配合整体的风格后,说不定反而会更好看。

哪怕是我们觉得缺点明显也很难修饰,也可以思考,什么风格下这缺点最不拖后腿,甚至可以作为优点。

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对相貌的缺点进行资源取向。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缺点”实际上是特点,乃至于优点。

“当你善待错的时候,错就会成为你的资源。”

缺点放大化妆法与其说是教我们老老实实放大缺点,不如说是让我们不要和所谓的缺点部位死磕、过度在意、执着于修正(消灭)缺点,而是运用一些技巧通过“放大缺点的优势维度”来强化美感的方法。

如果我们拒绝缺点,对缺点不接接纳,当我们带着不接纳去修正错误时,就用力过猛或无效修正,很难要到刚刚好的状态。

如果我们拒绝自己身体上的缺点,缺点就会搞事情。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10张

自我肯定≠自我接纳

但是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自我接纳与自我肯定是不同的。

自我肯定是指,明明做不到,我们还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我很美”,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节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我们就很诚实地接受现实里这个“做不到的自己”,“长相达不到预期的自己”,然后拿出改变的勇气,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打个比方就是,我们对外貌评价5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状态不好,真正的自己是美到了10分”,就是自我肯定。

相比而言,我们在诚实地接受5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去努力变美,思考“如何才能靠近10分的美貌”,这才是自我接纳。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11张

自卑感≠自卑情结

哪怕现在觉得我们的长相是5分,我们也不必悲观。实际上,我们也知道,我们无法真的达到10分的美貌。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所以美人再美,也可能会不满足于此,因此也会出现我们平时可能很难理解的“美人美而不自知”与“美人自卑”的现象。

就像越是有远大志向的舞蹈家,也许越会产生“还很不熟练”或者“必须跳出更优美的舞蹈”之类的自卑感。而且,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毫无争议的满分长相,更没有满分的人。

实际上,追求优越与自卑感都不是病态的,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但如果无法意识到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改变,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认定自己一事无成的话,就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了。

归根到底,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东西,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这不仅仅适用于我们容貌上的所谓的缺点,更能用到我们自己身上所有所谓的缺点,比如性格、过去的创伤经历等。

毕竟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如果类似容貌、性格等先天条件,和我们无法改变的过去就决定了一切,而这些我们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容貌、性格、乃至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我们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在这些东西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改变和幸福。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12张

所以,“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老人与海》告诉我们要让主动权回归到自己手中,分清我们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不把主动权让给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东西。

这样子也能让自己的力量慢慢生发出来,产生坚定的信念,改变的勇气和改变的力量。

END

内容参考:

【心理学理论来源于书籍《被讨厌的勇气》及参与沈家宏老师培训学习感悟;变美实操技巧源自公众号:BeTheBeauty 的相关文章。】

作者:吴嘉仪(沈家宏心理实习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

编辑:素简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丑)-第13张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